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是,在股票交易中,有些公司可能会被退市,这对于持有其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然而,在中国,被退市的公司并不会完全消失在资本市场上,它们可以通过“退市转入三板”方式重新回到公众视野。那么,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进行交易呢?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三板?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三板即新三板挂牌(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也称做“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是由证监会设立并管理运作,服务于创新型、小微型企业和中小投资者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二、为什么会出现退市转入三板?
一般情况下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或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强制摘牌或自愿退出上述两个主板后,并没有像外界想象那样彻底地离开了A股市场。根据相关规定,“不能在主办券商助推下进入新四版”的摘牌公司可通过自行申请或主办券商帮助申请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以期尽早恢复上市条件。
简单点说就是,在优化主板和中小企业版块之间关系布局方面,“新三板”具备重要意义;同时,“新三版”的建设也使得原本属于非上市公司范畴内且存在融资需求,但又不符合IPO标准等条件限制的企业获得了更加广泛、便捷及有效地融资渠道。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被强制摘牌后,部分企业选择向“新三版”发展成为其中一员;而其他未能满足IPO标准却需要境内化解困境和债务问题亦有部分选择该途径以解决燃眉之急。
对于投资者来说,则意味着这些被摘牌而又成功进入"新三版" 的公司将重返公众视线,并且允许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进行买卖操作。
目前最近十年里实施强制摘牌数量超过500家, 而从2014年6月至今空降“次新基金”的数量突破100只以上, 前景看好不少。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技术角度看这些公司已经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并允许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进行买卖操作;但由于其属于非常规状态且信息披露相对较少等诸多问题导致流动性较差及风险增加。所以在购买时需要特别谨慎!
如果您已经拥有某家曾经在A股成功上市而现已跨至 " 新 3 板 " 的公司持仓, 那么作为聪明理财人士就应当学会使用以下知识去控制风险:
1.观察其日K线走向
首先要做好盯盘工作!长时间查看每天K 线图表走向, 可以帮你控制你手头持仓是否继续保留还是应该及时清空.
2.避免高杠杆操纵
考虑到流动性差及价格波动幅度大等因素影响, 在操作时建议不要使用过高杠杆率!
3.避免追涨杀跌
尤其针对散户群体: 不管您喜欢还是压抑自己内心欲望都应当学会控制自己行为方式 - 不亦违背理财价值。
总之,在购买 “ 新 3 板 ” 股票时您必须要知道它们介乎 A 股和 OTC 之间, 并承担任何可能产生风险 ! 因此购买前务必理性思考 !
最后提醒各位读者:本文所述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 “ 新 3 板 ” 市场 , 并无任何意图引导或鼓励您进行任何特定类型投机行为。您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认真评估相关产品/服务,并谨慎做出决策!
11月14日,堪称新三板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二”,新三板做市指数一度跌破基准线——1000点。11月15日,在经过一番弱势震荡后,最终以999.32点收盘,做市指数彻底跌破1000点基准线,11月17日报收于997.92点。这意味着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做市转让的股票价格总水平,低于新三板做市指数基准日2014年12月31日时的价格总水平。对此,投资者关心的是,新三板到底是投资者的“天堂”还是“地狱”?跌破基准线后的新三板将向何处去?对此,《金融投资报》采访了有相关人士。
做市制度“不管用”
对于新三板做市指数跌破基准线原因,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尽管新三板推出了做市制度,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在做市指数跌破基准线的过程中无能为力。
以2017年11月16日为例,当天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11649家,其中,做市交易公司1383家,占比仅为11.87%,当天仅有469家公司发生了股份转让记录,占做市交易公司家数的33.91%;全部新三板公司流通股本907.82亿股,而通过做市转让的成交数量仅为4057.77万股,占比更是低至0.045%;通过做市转让的成交金额仅为16147.61万元,占总成交金额79246.08万元的20.38%。
2014年9月,新三板推出了做市制度,2015年3月18日,全国股转公司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以105支成份股为基础,以1000点为基准线的新三板做市指数正式上线。
新三板做市指数初期的2015年,市场迅速升温,各路资金纷纷入场,机构投资者通过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全面建仓,个人投资者通过购买新三板基金甚至自己动手进入了被大家称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新三板市场,做市指数曾一度高达2673.17点,2015年参与新三板定增的投资资金就高达1489亿元。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16年后市场降温。今年以来,更是每况愈下,近70%的做市转让公司股票价格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有业内人士表示,推出做市转让制度是为了提高市场的活跃程度,增加其流动性,本来无可厚非。现在的问题是,挂牌公司一方面希望提高股份的流动性,但另一方面却又为了控制股东人数、股权结构,为今后IPO上市或者并购提供方便而不愿意通过做市转让股份。仅2017年11月以来,做市转让公司数量就减少了20家。
市场依然缺乏流动性
除了做市制度“不管用”因素外,做市商的做市积极性不高也是其原因之一。某做市商表示,按照有关规定,做市商需要持有所服务的挂牌公司的一定比例的股份,由于市场行情不佳,不少做市商所持股份亏损,如此情形,自然对做市业务不感兴趣。
部分挂牌公司准备转板和并购,而目前针对新三板的大宗交易平台缺失,通过做市交易并购必然引起股价大幅波动,影响交易对价,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做市转让变为协议转让就成为上市前的“维稳”手段。
新三板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也是其成交低迷的原因之一。2017年11月16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股本6852.87亿股,其中可以流通的股本仅3394.41亿股,还不到总股本的一半。另据光大证券(港股06178)统计,新三板市场80%以上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于大股东,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在60%、70%、80%和90%以上的企业占总体比例分别达到98.86%、97.04%,91.94%和80.86%。“新三板做市指数跌回基点,并不全是公司价值的问题,与市场缺乏流动性也有直接关系。”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脆弱的流动性导致了门可罗雀的现状,进而股价疲软,价值被低估,融资效率低下,一些企业对挂新三板的兴趣大减。对于上述观点,《金融投资报》记者在采访成都高新区部分创新创业企业活动时证实了。“没有投机的股市,就好像一杯白水,无盐无味。新三板缺少了流动性,即使是好的公司也会遭遇价值低估。”这位人士表示,凡是普通个人投资者难以参与的交易场所,历来都是流动性极差的地方。新三板也是如此,按照新三板的投资者适应性规定,500万元的准入门槛让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只能望新三板市场兴叹,新三板的流动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淘金”或正当其时
对于新三板的投资前景,云资本创始人皮任远认为,虽然内外部因素降低了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但没有流动性不代表没有价值,新三板市场本来就是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市场,不能拿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来匹配,更不能单纯以具有流动性代表的做市指数来评估投资价值。《金融投资报》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部分新三板公司经营业绩并不逊色于A股上市公司,如集全媒体程序化购买、户外广告、社会化媒体传播为一体的跨屏整合营销的川内新三板公司蓝 源 传 媒(833573),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3973.51万元,同比增长805.3%;实现净利润1177.6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每股收益为2.26元。截止2017年6月30日,资产总计5481.63万元,较今年初增长47.35%。2017年10月平均市值22.85亿元,在川内新三板公司中居前第三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2017年以来已有124家新三板企业被并购,并购发起方不乏上市公司、大型国企,如川内新三板公司必控科技被中小板公司康达新材(002669)并购。
纵观中国股市的运行规律,在每一轮下跌潮中,国外资本都会以白菜价介入其中,因为低买高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交易逻辑。尤其是那些正在进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的新三板公司,其估值空间值得期待。就目前新三板的市盈率来看,2017年11-10月在27.36-30.52倍之间波动,相对于A股市场来肯定低了不少。新三板回归原点,大量绩优股、潜力股正处于估值洼地,投资者“淘金”正当其时。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8/52163.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