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浩瀚无垠的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感受着徐徐吹来的海风,寻找着沙滩下的宝藏。
赶海不仅仅是一项有趣的户外活动,也是一场放松心灵的旅行。
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往海边,待潮水褪去,寻找藏身在水坑下的螃蟹,吸附在礁石上的海螺,躲在泥沙中的蛤蜊。每个人撸起袖子,小心地探寻,仿佛一场寻宝游戏。每每和其他赶海的朋友擦身而过时,还会互相问上一句:“怎么样?挖到什么货了吗?”
当桶被装满,赶海结束时,可以坐在海边,静静地看一看眼前的美景。面对如此壮阔的景象,内心也会觉得开阔许多。
那赶海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1.防护用品
赶海手套:有一定厚度,防水的赶海手套最为理想,可以避免被石头等尖锐物品划伤,也可避免海水冰凉冻到手指。
防晒帽:带有防风绳的防晒帽,可以避免帽子被海风吹走,还可以有效地抵挡阳光,防止被晒伤。
防晒口罩:挡住面颈部的面罩,防止晒伤效果最好。如果没有,佩戴普通口罩,脖子涂防晒霜。
胶鞋(雨鞋):避免鞋子被海浪打湿,被泥地弄脏,穿一双胶鞋最为理想。(或者破旧的不怕脏的运动鞋,跟脚,行动方便。千万不要穿高跟鞋,否则极其容易摔倒。)
2.赶海工具
小桶、小铲子、小耙子等,可在各大购物网站搜索赶海工具套装,买一套基础的就可以。
3.其他
饮用水:赶海时间较长,至少2小时起,需要带水及时补充水分。
充饥食物:赶海是一项比较费体力的活动,耗时也长,如果容易饥饿,可携带巧克力等便携的食物,随时补充体力。视个人情况而定。
消毒湿巾:赶海后,手难免很脏,可用消毒湿巾擦拭。
如果选择赶海日期呢?一般来说,在潮水最低点的前后1小时,潮高小于1米,是赶海的最佳时期,那如何知晓呢?就要看潮汐表啦!
在网页中搜索潮汐表,选中你所在的城市和港口,选择查询日期,就会得到一张曲线图。竖轴数据为潮水高度,横轴数据为时间。
适宜赶海
上图中,可以看出,潮水的最低点在上午11点28分,潮水高度为80厘米。时间合适,潮水高度合适,适宜赶海,可以选择10点30分至12点30分,进行赶海活动。
不适宜赶海
再看这张图,潮水的最低点在晚上19点20分,潮水高度为141厘米。时间不合适,夜晚影响视线,潮高超过1米,将近1.5米,也不合适,所以这一天并不适合赶海。
除此之外,还要查询当日的天气情况。大风天不建议赶海,因为海边会更冷,风更大,影响游玩的体验感。
带小朋友赶海,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海边礁石较多,不小心容易摔倒,如果磕到石头上更加危险;海风也比较大,玩耍时间长,容易感冒。
最后,赶海一定要注意时间,涨潮了就不要贪恋啦,及时撤退!
以上就是小羊为大家总结的赶海攻略啦!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友友!
最近总是有朋友问怎么看盘,既然这么多人想学,那我就把简单易学的一些方法,通过一个月的时间给大家做些大白话的简单汇总,尽量都选择在周末。这样,我的时间能充裕些,大家可以先点个关注,省得以后找不到。
技术类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过往的统计基础上,相信技术的前提是相信历史会重演,就好比说,我们观察一个人很长时间,发现这个人每天都是在早上7点左右起床,起床后10分钟内喝一杯白开水,起床后30分钟左右上厕所,大便的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以此类推,明天他也是这样的规律。
这些都是在假设规模可循的前提下,如果昨天晚上他睡的晚,可能中午还没起床,早上7点被尿憋醒,然后直接上了个厕所,上床接着睡。所以,规律是个概率问题。
理解了这个逻辑,咱们再来聊几个简单的看盘问题,今天就先分享怎么看均线吧。
1、多头排列
出现这种均线图形,也就意味着主力做多意愿强烈,股票的趋势良好,继续看多的意思,最佳的参与时间是刚形成多头排列的时候。
一般出现在上涨趋势中,算是右侧,在股价刚启动的时候是很难走出来这种图形的。特点就是短期均线在中期均线上面,中期均线又在长期均线上面,而且都是呈现向上爬升的姿势,我们软件上都会用不通的颜色来表明不同的均线,猛的一看,就好比几条五彩的丝带,挂在K线下方。
举例子
这是陕西煤业的走势图,3月28日这天形成了多头排列,即便横盘小幅回调,在4月6日依然保持多头排列阵型,前面没跟的,4月7日依然是机会。
多头排列的后期,往往是以5日线反复回踩10日线作为终结,这个时候基本也意味着做多的意愿出现了分歧,理论上说该跑路了。如下图。
2、空头排列
跟多头排列反过来了,上面怎么说的,这里就是怎么反着的。就是均线上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要从下往上数了。还可以分为下山滑坡走势、快速急跌走势、逐浪下跌走势等,大家喜欢的话,我们后期可以继续聊。出现空头排列说明做空意愿很强,短期没有止跌的迹象,早跑一天是一天。
举例子
这是套了很多人的三一重工,至少已经有10几个头条上的朋友跟我说,套在这个股票上了,大家都觉得位置够低,我除了在逻辑上做过分析提醒过之外,上图中大家能看到,2月24日这天已经形成了空头排列,5日线在最下方。所以,从20元一口气跌到16元,在这个时候补仓的,白白损失20%。
当然,以上两种都是非常简单的均线分析,后面我会逐步加量,慢慢来吧。
熟悉我的读者朋友都知道,我更擅长逻辑分析,大多数板块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逻辑分析或者事件分析的基础上,逻辑定的是方向,技术是来验证逻辑是否正确的,如果在某一个看好的标的上二者能吻合,会增强我的自信,类似于加了双保险。
喜欢的朋友,点上关注,我们细水长流,我慢慢分享,你慢慢了解,酒要一口一口喝,股票要一点一点做,步子迈大了,咔嚓,容易扯着蛋。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8/5206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