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我一买股票它就下跌,卖出之后它反而上涨,难道股市总与我作对?"
典型的散户心理,炒股还是要有专业知识的,不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个几年就不能说你是股民,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散户都有过类似的感慨—为什么我不卖它不涨,我刚一卖它就狂涨,难道主力就差我这几百上千股不成? 其实不是因为主力就差你这几股,而是你想到卖的时候其他人往往也在卖,在拉升之前,主力差的其实是多数人手中的那部分股票,很不幸,你恰好充当了多数人中的一员而已。
从表面上看,股市似乎总是与我们作对。一支股票明明看好是漂亮的上升通道,然而刚刚建仓就跌下来了。上涨的股票总是躲来躲去,就是不能让我们赶上享受坐轿乐趣,而看到股票上涨无望,在愤恨中将其尽数抛出后,它却走上了真正的上升通道,难道股市专门与我们小股民作对不成?有些人只怪自己运气不佳,命苦,点儿背?
如果有人经常遇到这种事情,说明暴露了以下2个问题:
心态,你只留意操作之后反向的那些,忽略了操作之后“正确”的那些。所以错觉上每次都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你说了,你买入后就下跌,卖出就上涨,一般的散户思维是这样的,他们会去寻找一个一直处于低位,或者正在下跌的股票买入,因为他们觉得这支股票既然已经很低了,应该很安全,而一般散户卖出的逻辑是,这支股票开始上涨,或者他开始赚钱了,因为他害怕利润的失去,也觉得股票上涨一段时间都要下跌。
混迹金融市场多年,每年看着进来的新人无数,淘汰的也无数,一直想给普通的投资者写点东西,聊聊这些年自己从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中得到的一个感悟。很多时候,往往入门时的一些基本观念,其实决定了一个投机者最后能走到的高度。
据说现在A股每周开户的人有30万之多,我很好奇能盈利的占了多少,过多几年还能存活下来的又有多少?
自人类有股票市场以来,这个市场的不解之谜就是:为什么做交易95%的人会被市场打败出局?
股市潜规则,你经历过几个?
1、看好不买一直涨,追涨买后变熊样
2、气愤不过卖掉;卖后立即涨
3、两选一必然选错,买的下跌,没买的大涨
4、选错后改正错误,换股,又换错
5、下决心不炒短线,长期持股,则长期不涨
6、抛了长线,第二天涨停
7、又去炒短线,立即被套
8、给别人推荐的涨,自己手里的跌
势在股在,势增股增,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反复死记这十六个字
无论是庄托放出来的股,还是好朋友介绍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选的,只要坚持"势在股在,势增股增,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就不会被忽悠。
所谓"势",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线系统,也可以是某个指标,因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据感觉而没有实质性的依据吧?当然,这里是指大多数的交易者,因为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术性的投机套利,个别依据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学,大可不必钻牛角尖。
有了"势",何谓"势在"呢?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之上。
有了"势","势在",何谓"势在股在"呢? 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的上升趋势时,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趋势的,难道要炒下跌趋势的吗?当然这是在一般散户在我们A股市场做空不可盈利的情况下。
那么,何谓势增股增呢?这就简单了,上升势头越来越明显,节奏越来越强,上升通道刚开始得角度缓的像爬,随着运行,角度加大,开始像走,然后跑着进入主升。。。这样就是一个势增的过程。操作者随着最初的势头不明显到越来越明显,当然是做的越来越胆大,下的筹码越来越多,即是势增股增了。
何谓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呢? 例如,上升通道的股,从45°运行到了60°,然后到了75°,最后进入了90°的垂直拉升,而后转为75°,60°。,这就是明显的势头减,持股量当然要随着势头的减弱而减了。所谓势走股走,是上升趋势从减弱到跌破上升通趋势时,已不构成持股的最基本条件,即势在股在,所以当然是势走股走了。
带着这十六个字,在势头转多后,果断介入,在势头转空后,果断出场。别明明破位了,还在说加仓补仓,疯狂做多,也别明明确立升势了,还在看空做空。就轻松达到了截断亏算,让利润奔跑的投机高手境界。
【精选个股】
首先;散户主要通过K线来选,主力的心思就写在K线上。股票的K线走势得符合好的技术形态,自己能看得清楚明白的多头排列。
最好选沿20日线或者30日线呈斜坡向上推升的股票。那种上下剧烈波动的K线股票不选,因为你难摸得懂主力的心思。比如下图:
其次 政策方面,是国家扶持的产业。政策打压的行业绝不参与。
从这2个方面选股,虽然可能不如某些个股涨幅巨大,但是长远看,收益会远远大于风险的。在股市里混,不亏钱占第一位,赚钱才占第二位。
为了观察方便,在股票池中汰弱留强选股操作,股票池中股票不超过3只,实际操作的个股不超过一只。把一只股票摸透了做好了收益也了不得。
选好了股票,再根据大的趋势,选择捂股或是持币的时间长短,充分的分析和熟悉个股的股性,来做波段的操作。
做精一只股,关键要回避来自其他个股特别是一个时期热点龙头的诱惑,追热点是短线高手的事,如果你自认不是短线高手,那样的钱我劝你还是莫眼热。老老实实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年只做一波就不错了。
斯如此,哪有不赚钱的道理。
短线投资者一般持股时间不长,短则一两天,长则一两周;一般不太关心个股的业绩和潜质,只关心个股近期会不会涨,会涨多少。所以短线炒手的选股方法更倾向于技术分析,尤其是盘面分析。
股票操作方式种类繁多,各有千秋。
口诀一:不冲高不卖,不跳水不买,横盘不交易。
这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未曾摸盘先必默念一遍,牢记于心。日久天长,养成习惯,方能百炼成钢。前两句好理解,后一句“横盘不交易”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波动幅度小,无明显的上涨或下降趋势,此时最好按兵不动,等横盘状态结束,再看形势进行交易。如果你在横盘时交易,一旦反向变盘,你必然会去止损或者追涨,这是不可取的。横盘时差价不大,你没有耐心,多次交易,势必会造成手续费亏损。
口诀二:买阴不买阳,卖阳不卖阴,逆市而动,方为英雄。
这一口诀与第一诀有点类似,就是讲逆市而动的道理,第一诀是说短线的,第二诀是说中线的。即,买时,选择K线收阴线时买;卖时,选择K线收阳线时卖。
口诀三:高低盘整,再等一等。
这一口诀的内容包括了诀一中“横盘不交易”的内容,但主要的意思是说,当一只股票或者权证持续上涨或者下跌了一段时间后就进入了横盘状态,此时不必在高位全仓卖出,也不必在低位全仓买进,因为盘整之后就会变盘,故盘整时期不可主观决定建仓或清仓。如果是高位向下变,则及时清仓,不会有损失;如果是低位向高变,及时追进,也不会踏空。
口诀四:高位横盘再冲高,抓住时机赶紧抛;低位横盘又新低,重买进好时机。
这一口诀是对口诀三的进一步具体化说明,是描述诀三中的一种最佳时机。股价和大盘常常是高位盘整后还有新高,低位盘整后又创新低,因此说,要等待变盘的方向明朗后再开始。如高位横盘后向上变盘,再创新高,这是卖出的最佳时机;而低位横盘整理之后再向下变盘,这将是重仓买入的最佳时机。
口诀五:回调近尾突向下,耐心等待切莫抛。
在股票投资中有一种状况,当某一股票的价格回调几近尾声,但投资者买入后价格却迟迟不动,某一天突然向下破位,投资者沉不住气马上就卖了出去,但随后它的K线V型反转后一直上涨,并突破了原来整理的平台。这口诀是要告诉大家,盘面有变动时,需耐心等待,一旦沉不住气,就容易导致众人皆赚你独亏的状况。
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是控制资金仓位的硬道理。踏空永远没有赚钱的机会。不满仓是为了降低风险,等待最佳的进入的时机。
仓位控制
总的来说,仓位控制可以总结为“五分法”:
1、分仓,这是仓位控制的原则。
也就是说,不管您资金大小,一定要分仓,起码要分成两只个股。很简单,炒股是概率游戏,没有绝对的事情!而且炒股第一的是保住本金而不是只想盈利!如果您只重仓一只股票,遇上乐视网、保千里这样的股票呢?
究竟分仓几只为好,一般平均分配三只不同板块的股票就行。因为每只股票都只占总资金的三分之一,即使一直遇到黑天鹅,或则被停牌,也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2、分趋势,这是仓位控制的关键。
仓位的轻重,一定是和趋势紧密相关的!可以这么说,没有趋势,就谈不上仓位。严格来说,重仓只有一种情况:只有在牛市,而且是牛市的初期和中期。熊市初期中期最好严格空仓!实在管不住手,必须轻仓,而且必须亏损就要立即止损!熊市末期的底部和牛市的顶部区域,只适合轻仓!
3、分板块,这是仓位控制的技巧。
就是股票不要同一个板块,因为板块有联动效应,同一板块个股,不能回避风险。
目前上证指数跌破年线,已经进入熊市,只要不重新站上年线,就只能空仓和轻仓。当然,如果深市和中小板有局部结构性牛市,可以重仓其中的蓝筹股。
4、分批,这是仓位操作的精髓。
前面说过了,仓位一定是和趋势密不可分,没有趋势,仓位就无从谈起!既然说到分批,那前提就是对趋势是清楚的。
5、分均,这是安全的技巧之一。
分仓的同时,做好均仓,这也是持久玩下去的安全法则之一。如果20万,你在一只股票上投入19万,在另一只上只投入1万,分仓就没有任何意义。均仓的最大意义,就是可以回避风险,避免巨亏,当然也很难暴富,暴富心态在股市是玩不下去的!。 例如买3股票,各10万元。一只盈利20%,另外两个亏损5%时止损,那总体盈利10000元。这3个股票,你只有一只盈利,判断正确率只有三分之一,但通过仓位控制,依然盈利了。即使三只全部失误,各5%,亏损也只有15000元。
在市场行情处于不稳定态势中,怎样有效地控制仓位呢?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几点:
一、随时调整持仓比例
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应当适当的抛压,减小持仓比例。特别是那些持仓比例较大的,甚至满仓的,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减压,否则,在股价大幅下跌的过程中,会对投资者的心里产生一定的冲击,以至于很多投资者对此失去信心,从而致使股价一路下跌。如果仓位过重的没有及时抛压,很可能损失惨重,后悔莫及。
二、合理配置仓位结构
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的暗淡时期,不要被它的外在表现所迷惑,所谓“物极必反”,这种股市中的非理性的急剧的下跌,恰是低位吸筹的好时机。我们此时可以将一些没有回升空间的个股逢高卖出,选择一些活跃度高、盘子小、有发展空间的个股,在低位买入。当股价上升到一定幅度时,抛售此股,从中获利,从而反败为胜。
三、弱市的分仓技巧
在股价走势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满仓和空仓都是不可取的,这时我们可以用分仓的方法来控制仓位。资金多的投资者可以适当的分散投资,持有多只股票;资金少的,可以分散操作;当大盘止跌企稳时,可以进行买入操作。
当股价呈上升趋势时,为了提高仓位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资金分为三部分,分别用来追涨炒作、做稳健投资和后备资金。当股价上升到一定阶段时,要进行变现操作,否则只能是纸上富贵。
踏空永无赚钱的机会,手中没有股票如何赚钱?或者说,即便有投资但投入资金太少,也一样赚不到钱。特别是当股市出现大幅上升时,由于手中股票太少而使得市值增加量根本体现不出来,或者增加的量相对于其资金的比例太小。更重要的是,股市一旦上涨,低位吸货就会来不及,这时很容易迷失方向而胡乱买入一些股票,也是很容易失去理智,更不敢冒昧全仓杀人。因此,即便行情来了对于踏空的人来说,也赚不到钱甚至容易因为胡乱买股票而导致亏损。
不踏空是投资股市的硬道理,它告诉人们,投资股票时一定要选好时、选好股并好好握住它。但是,一般投资者的投资方式往往是与之相反的,即手中总是留有大量现金,他们投资买股票总是买很少,甚至几百股、几百股的买,买股票所占的资金比例还不到总资金的10%,这样的投资即便是每股赚几块钱,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多。这种投资似乎与踏空没有什么两样。因此,踏不踏空,应视手中资金与买股票所用资金之间的比例而定。
不满仓的妙股硬道理是:控制好风险,抓住机会适时调整资金仓位,遇上不涨的股票要换上具有上升潜力的股票。
不满仓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为他们自从炒股的第一天开始就一天都不敢满仓,因为被套怕了不敢轻易买股票,哪怕是股票行情大涨,也只凭自己的那一点点感觉去买股票,感觉好时就多买几百股,感觉不好时就少买几股。当然,单凭感觉买股票是行不通的。
不满仓意在尽量降低风险,与其说是降低风险,不如说是等待时机。所以,没买股票的那部分资金一遇到机会不是要按兵不动,而是要“立即冲动”。如果遇到调整行情时,则作为补仓之用。这样,既控制了风险,也不失时机赚了钱。不满仓的炒股硬道理还告诉人们,手中握的股票如果是垃圾股即不涨的股票,就应该换成具有升涨潜力的股票。
在投资炒股时,应该有选择地把握好每一波行情的动态。同时,“该出手时就出手”牢牢把握住时机,握住股票等待上升。请记住:踏空不是股市的脚步声。投资者可以结合k线图解进行股票分析。
在股市投资的道路中,方法不再与多,而在于精。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努力学精,然后知行合一。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个较为常用而且使用的仓位管理办法——“三角”仓位管理法:
这种仓位管理法,要求初始进场的资金量比较大,后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运行,则不再加仓,如果方向一致,逐步加仓,加仓比例越来越小。按照报酬率进行仓位控制,胜率越高动用的仓位就越高。利用趋势的持续性来增加仓位。在趋势中,会获得很高的收益,风险率较低。其主要风险来自于:初始仓位较重,对于第一次入场的要求比较高。
科普时间:仓位由什么决定呢
第一:由自己的风险偏好(就是那个千分之二点五)。
但是强烈不建议风险偏好设置成千分之二点五以上(这是由于多次重复试验后,小概率的事件也会出现);
第二:单次策略的准确率;
第三:单次策略的风险报酬比。
我们假定风险偏好是a,单次准确率是b,盈利亏损比是c。
首先要满足的是(b*c)大于(1-b),或者说:策略的数学期望大于零。
其次需要的是:当(1-b)的n次方大于a时,n取最大整数,这时候这个n+1就是理论的最大连续亏损次数,所以要保证这个n+1乘以单次亏损要小于您自己的资金最大回撤线。这个最大回撤线我们定义为30%。
再次,在以上两个不等式成立的情况下,仓位越大越好。
目前A股,选股和买卖时机怎么决定?
下面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导图总纲、k线、均线基础、切线、指标分析、选股、板块轮动以及股市中的各种骗局,希望能给大家来个股票知识大梳理,更多更具体的投资干货知识分享,敬请关注越声情报,后面将会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图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或看不清图片,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更多后市操作及更详细的技术分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情报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投资是脑力劳动,就是阅读、分析、判断、决策,其中阅读是起点。
老毛君精选几本,谈谈心路历程。投资没有捷径,阅千剑而识器,勤能补拙,日积月累,才能逐步构建自己的投资系统,减少错误,捕捉机会,发现价值。
一、投资入门的准备
《伟大的博弈》
约翰·戈登著,祁斌译,2005年中信出版社出的。是本好书!译者祁斌海归回国后一直为证监会告官,现任中投副总经理。此书没谈投资策略和技术,谈的是大历史,大局观,罗杰斯说过读懂历史才适合玩金融。当你读罢华尔街的历史沧桑,你会发现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现在的惊涛骇浪,放在大历史的长河中就是一朵小浪花。
《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罗杰·洛温斯坦著,巴菲特的传记也值得一读,《伟大的博弈》是华尔街的历史,《巴菲特传》是美国最伟大投资人的历史。巴菲特传书写了股神的成长、生平、思想和实践,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洛温斯坦那本比《滚雪球》精炼,如果想深入,可以继续阅读艾丽斯·施罗德的那本《滚雪球》。其他投资大师的传记也可以拓展阅读,罗杰斯有本街头智慧,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科斯托拉尼的大投机家系列……
《乌合之众》
勒庞著,这本读的是人性,比任何股票书更准确的社科著作。理解了人性,特别是群体中的人性,才能深刻的理解股票市场。读了这本书做底子,延伸下去就能读懂诺奖经济学家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动物精神,再进一步就能理解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
《一课经济学》
黑兹利特著,这本是经济学的入门书。黑兹利特究竟是何方圣贤呢?他生于1894年,由于家境变故,他被迫弃学务工。他阅读量巨大,所学到的比大多数专业研究院出来的还要多。不过他仍然没有文凭,从未有大学授予他经济学博士学位,黑兹利特著作等身却被排斥在高等教育之外。除了少数奥地利学派教授将这本书和他的其他著作引介给学生,他完全被主流学术所忽视。但此书是比较容易理解市场经济及其各种谬误的入门阶梯。
《自由的伦理》
罗斯巴德著。罗斯巴德把经济学与伦理学联接在一起,从自然权利出发,构建了一套自由主义价值观体系,并将这一体系应用于各个具体场合与问题。读完,三观就正了。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著,这本书是名著,不用多介绍了。哈耶克把经济学与政治学联接在一起,提醒自由主义应该警惕的趋势,敲响的警钟至今依然振聋发聩。哈耶克引用在书中的一句诗: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由鲜花和善意铺就的。
《阿特拉斯耸耸肩》
安.兰德著,一本牛逼的小说,彰显个人主义生活哲学,体会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出版后,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全球累计销售近亿册。熊彼得、张维迎的企业家理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格林斯潘是安.兰德的门徒。
二、投资体系的精进
《聪明的投资者》
格雷厄姆著,价值投资的开山之作,经典中的经典!格雷厄姆在投资思想史上的地位是空前绝后的,基本上相当于孔子之于华夏,《伟大的博弈》一书里对他的评价是:格雷厄姆的出现使投资从巫术变成了一门科学,因为之前华尔街的股票分析都是对股价的鬼画符,而格雷厄姆把眼光转向对公司资产分析。老毛君甚至认为,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不如《聪明的投资者》可读、实用、有趣,《证券分析》作为格老成名的代表作开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债券和股票的方法,有标志意义。股票投资者读《聪明的投资者》就够了,格老的精华都在里头!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著,林奇这两本书是投资者必读的。林奇对于冷门股、小盘股、成长股、周期股,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与巴菲特述而不作的风格不同,林奇是又述又作,给我们留下两本投资经典。林奇的局限在于他的成功期赶上美国80年代一段长期牛市,缺乏多轮牛熊轮回的考验;林奇的实战业绩是不亚于老巴的,因为他带着镣铐舞蹈,公募基金的限制很多,没有杠杆,而巴菲特有浮存金杠杆,而且没有基金的条条框框,可以一口气买下整个公司。作为巴菲特唯一佩服的公募基金经理人,林奇的成功不仅在于投资回报,更是急流勇退,做到工作生活双丰收,这一点是家庭生活破碎的巴老也无法企及的。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巴菲特没有系统的投资著作,这本书是他写的伯克希尔每年致股东信的汇编,根据各个问题作了整理,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我们了解巴菲特思想的一扇窗口。但翻译的很差,而且缺乏最新的资料,希望能重新汇编翻译。巴菲特的投资思想由于没有本人的权威著作,除了这本书信集,还有几本作为辅助读物,可以一读:《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这两本是一个人写的,罗伯特·哈格斯特朗,专门研究巴菲特的美国分析师;中国人写的三本《奥马哈之雾》(任俊杰、朱晓芸)、《巴菲特投资案例集》(黄建平)、《巴菲特选股10招》(刘建位)。别的很多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加里斯洛夫斯基《投资丛林》,加拿大的巴菲特粉丝,证明价值投资的普世性。
莫尼什·帕伯莱《憨夺型投资者》,印度的巴菲特粉丝,证明价值投资的普世性。
但斌《时间的玫瑰》,中国的巴菲特粉丝,证明价值投资的普世性。但这本书争议很大,主要是生不逢时,在2007年出版,赶上A股泡沫最大的时候,很多人捧着这本书买了48元的中石油,到今天不是时间的玫瑰,而是时间的灰烬!但斌的这本书讲到了“长期持有伟大的公司”,这个理念没错,但对于伟大的公司理解是有问题的,书中的万科、招行、平安其实都是周期性公司,而且安全边际重视不够,是硬伤。后来投资理念转化为“寻找穿越牛熊的公司”,似乎是长持茅台这种弱周期消费垄断企业,但后来茅台创新高后据本人披露茅台持仓也很低,似乎又到了“追涨杀跌”的地步……无论作者如何进化,本书文笔还是不错的。
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这本书是投资名著,但翻译的不好,很晦涩。费雪长期持有的德州仪器后来表现差强人意,晚年业绩也不算辉煌。芒格、但斌其实都算是费雪式的成长股投资,格雷厄姆与费雪算是基本面投资的两个极端,一个重视安全边际,一个重视长期持有成长股。就算进化后的巴菲特也认为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他还是很注重股价的安全边际的,绝对不是好企业就随时买,盖可、可乐、IBM很多股票他都是耐心追踪、等待了十几年,才等来购买机会。
聂夫《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聂夫在中国是被低估的,没有巴菲特、林奇那么如雷贯耳,聂夫其实是格雷厄姆、赛斯卡拉曼一系的价值派高手。低调的聂夫执掌温莎基金31年,22年跑赢市场,投资收益增长55倍,1995年退休时温莎基金规模为110亿美元,当时最大的共同基金之一。2006年美国《纽约时报》评出的全球十大顶尖投资人,聂夫排名第六,前五名是巴菲特、林奇、邓普顿、格雷厄姆、索罗斯。
西格尔《投资者的未来》,学院派大师,西格尔还有本书《股市长线法宝》是姊妹篇。本书最大的价值是计算了现金、债券、黄金、房产、股票等各类资产的长期收益率,给了我们一个较乐观的答案:股票完胜。最著名的就是那个实验,证明了“增长率陷阱”,举例IBM和新泽西石油,通过长期收益率的比较,似乎是给价值与成长之争、格雷厄姆与费雪之争给出了一个答案。
马克斯《投资最重要的事》,谈市场和人性,其实是常识,主要贡献就是提出个“投资的第二层思维”,其实说的就是“预期差”。
帕特·多尔西《巴菲特的护城河》,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经济、成本优势,对护城河这个概念分析得很透,在分析公司竞争优势和壁垒的时候是很有用的。
帕特·多尔西《股市真规则》,这本书比护城河那本更系统,是体系最完整的阐述价值投资的著作,从投资理念到财务分析,从竞争优势到行业特点,依照本书可以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
蒂姆科勒《价值评估》、达莫达兰《估值》,估值是投资的基本功,但真正学会估值非常复杂,达莫达兰专门有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叫《估值》,麦肯锡的人也写过《价值评估》,简明一些。估值,两本书都是经典,就看这两本书,吃透它够吃一辈子了!达莫达兰这本《估值》,专讲DCF的,这本书牛逼到什么地步,连新兴互联网公司也纳入讨论框架,美国商学院顶级财务教授的力作。蒂姆科勒的这本《价值评估》,视角更广谱,方法更多元,作者是麦肯锡合伙人,很多与估值相关的管理和金融问题,包括有效市场理论、实现价值的方法,都涉及到了。
罗斯查得《戴维斯王朝》,戴维斯家族几代人接力重仓保险股,实现复利奇迹,戴维斯王朝家族传承,福泽绵长,创造出一个投资学名词“戴维斯双击”。
邓普顿《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邓普顿的自传,其实就是一句话:逆向,逆向,永远逆向!这哥们儿天赋异禀,骨骼清奇,对投资无师自通,二战时大胆抄底,晚年移居巴哈马,迷恋灵性文化,就是那些神神道道的神秘主义宗教和哲学。
巴鲁克《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巴鲁克自传》,其实老毛君更羡慕的是巴鲁克,炒股从屌丝炒成亿万富豪,从政做到四届总统顾问,慈善捐建了纽约大学巴鲁克学院,寿命活到95岁,一生福寿双全,十全老人!我最喜欢巴鲁克的座右铭:群众永远是错的!
欧奈尔《笑傲股市》,欧奈尔的Canslim交易系统据说非常有效,就是技术面的趋势与基本面的成长相结合,追踪强势股,与价值投资并驾齐驱。老毛君几年前也研究过、实验过,这种策略在单边牛市中会很成功,但在震荡市会很艰难。欧奈尔在美国也有一个稳定盈利的小群体,不过现在华尔街价投趋投都已非主流,而是对冲和程序化交易大行其道。
博格尔《长赢投资》,这老爷子满满一本书其实就是一句话:买指数。这也是老毛君建议大多数散户的。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7/5176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