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终于来到第三天,2008年6月13日。
3G iPhone在上市的头三天销售了100万部,全球的苹果专卖店都能看到一串串扎堆在它门前的候买人,他们甚至通宵达旦的在那里搭着帐篷、摆起绝食示威的那股气势候着。
而苹果的股价也自然而然的迅速拔起,3G版苹果发布之后,苹果股价走势强劲,三天之内整整暴涨一倍。
李行舟笑歪了嘴,加上10倍杠杆的3000万资金,也是翻了一倍,尽赚3000万软妹!
当他早晨从家里再次来到鸿业证券门口时,一条红毯直接铺到了他的脚下,一群职员笔直地站成两排,陆雄西装革履地从里面冲了出来,高声喊道:“向李股神敬礼!”
职员们立刻唰地一声立正,深深地弯下腰鞠躬90°,大喊:“李股神早上好!”
再见李行舟,陆雄再也不敢小看了。
现在的股市是个什么情况?
米国股市从2007年10月开始一路下跌,截至到2008年5月,短短半年多间,道琼斯指数由最高14279点,最低跌至7800点附近,跌幅达到45%。
这股市简直是比一盘韭菜都还绿,但是李行舟偏偏逆向行驶,硬是从一旁清炒韭菜中,偷得那丁丁点点的红辣椒。
但是那丁点的红辣椒,却劲爆得要命,三天暴涨一倍堪称他生平第一次遇见。
公司里的人也都惊叹不已,要不是李行舟投入的资金太少的话,说这次金融危机是他操盘的都相信。
发生这种奇迹下,叫他一声股神,所有人都是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
陆雄此时如同牛牛二手车的王德发附体,谄媚地过来:“李股神,李股神!!您真的牛逼!要不是我自己亲身经历,我都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
这三天我就看着苹果的股票一路暴涨!我就也尝试着跟您小小的投了点钱,没想到公司3年的运营成本,就踏马地这么轻松地赚出来了!
唉,都怪我眼拙!要是当时就跟着您满仓,那我现在公司都要起飞了!”
看着陆雄激动得原地乱蹦,李行舟对他笑了笑,平静地说道:“给我全部抛了吧。”
“抛?李股神,你说的是真的吗?我看苹果这势头好得不得了,我都去向亲戚朋友到处借钱准备加仓!”
“嗯,接下来可能会跌一波,再说我的钱还有其他用处。”
李行舟时间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事实是苹果确实出现了历史最惨的一次股价下跌,发生在2008年8月14日至2009年1月20日期间,累计下跌了57%。
尽管陆雄起码有二十万个为什么,但是李行舟还是执意要将抛。
看着3000万的利润加上300万的本金,一共3300万打到李行舟的卡里,他长长地舒了口气,哎,重生回来,挣钱就是这么简单。
“对了,牛天禄呢?”三天过去,这老韭菜这账还是得算。
“股神,股神!!!我在这里!!”远远地就看着牛天禄一溜小跑过来,眼中是无穷无尽的崇拜。
“股神,你简直是华国巴扎特,华国锁螺丝啊!3天时间,米国苹果的股价直接翻一倍,我去尼玛!当时我都以为自己是看花了眼!”
伸手不打笑脸人。
看着牛天禄这么热情地拍马屁,李行舟都不忍心嘲讽他两句了。
“股神,求你指点,下一步要怎么做?”牛天禄望着他,一脸期待。
李行舟说道:“我不是什么股神,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刁难陆总了。”
陆雄做人还是比较厚道,说了不收佣金真的就分文不收,而且家里的事情也帮了一把,自己随便说一句话还个人情,这又不花钱。
“不了不了!我绝对不会再寻短见了,因为我遇见了你啊!我已经把车子房子什么都卖了,准备跟你一起干!”牛天禄眼里都在放光。
“我不是股神,之后应该也很长一段时间不会这样买股票了。”
李行舟所知的企鹅也好,包括这个苹果也好,虽然到了2020年,股价都是几百倍的暴涨,但是都是要做长线的,自己捞了这么大的本金,却去做几年甚至十几年能大赚的事情,不太划算。
再说了,这个股票翻的再多,能有比特币多?
他现在要做的是赶在大家之前,将整个市场给垄断了,或者说把这些个企鹅和苹果公司都给收购了,这才是他的目标。
谁知道这句话一说完,牛天禄不答应了,扑通一声坐在地上,抱着李行舟的大腿就不放手了。
“股神,你可一定要告诉我怎么炒股,我要靠你把之前的钱全部都赢回来!”
“卧槽!你特么放手!”李行舟没想到这个无赖居然能这么恶心。
“不不不,股神,你不炒股也肯定知道一些内幕消息,请告诉我怎么做吧!”牛天禄紧紧地抱着李行舟的腿,咧着嘴口水都要流到他的裤子上。
李行舟大怒,抬起另一只脚就踩在他的脸上,陆雄也带着公司的员工七手八脚的又打又掰。
谁知道牛天禄鼻青脸肿,依然笑呵呵地说道:“我已经决定跟着你买入苹果的股票了,但是我也懂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除非你再告诉我一个投资的方向,要不然我是死都不会放手的!”
“你”李行舟发现这个无赖死死地抱着自己的腿,就像那天抱着天台的栏杆一样,怎么都甩不开,心里大怒。
果然,没有一棵老韭菜是无辜的!
李行舟思考了一下,说道:“俗话说:盛世卖古董,乱世买黄金,现在国际金融行业一片大乱,正好是入手黄金的最佳时候!”
“对啊!有道理,这种老祖宗留下来的俗语我都没想到,股神果然牛逼啊!”说完牛天禄立刻撒手,一骨碌就站了起来。
“慢着,如果你想挣得多的话”
“懂!李股神,我也学你加特么个十倍的杠杆!哈哈哈!”说完牛天禄一溜烟就没影了。
他当然是不会知道,2008年第三季度,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能源期货市场等在短时间内跌幅过半,黄金市场受此影响也出现恐慌性下跌。
从7月15日216元人民币每克的反弹高价,回落到9月11日的163元人民币每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跌幅度高达24.53%
一个跌幅57%,一个跌幅24.53%,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呵呵,让你鸡飞蛋打去!
我因为一部香港电视剧,接触到了股市,并在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财经专业,通过学习财务知识,我开始了股票投资之路,靠股票投资,我赚了上千万的财富,由此实现了财务自由之路。
在电视剧《大时代》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片段:
“丁蟹的公司刚刚上市,自家公司的股票被他的四个儿子炒的将要破产,无奈之下,他找到当时股神级别的人物“陈万贤”寻求帮助。
股神陈万贤,根本就瞧不起丁蟹这种大老粗,但是架不住丁蟹死皮赖脸的追着他,用车堵住他的车子,非要请陈万贤给他指点迷津,求股神救救他的四个儿子。
股神实在被逼无奈,就随便说了一句应付丁蟹的话,这句话是陈万贤凑在丁蟹的耳边悄悄说的:“全死光了,就你没死”!
陈万贤随口说的这句话,连他自己都不知什么意思,但是有了这句鬼话,他终于躲过了丁蟹的死缠烂打。
丁蟹听到这句“全死光了,就你没死”似懂非懂的话,简直是一头雾水,就在丁蟹不明白什么意思,苦苦思考的时候,陈万贤跳上了车,躲开了丁蟹。
丁蟹呆呆地回到股票交易所,这个时候他的四个儿子还在为亏损的股票发愁,如果再这样亏下去,刚刚上市的公司就亏没了,到时候,就会欠银行几个亿的债,还不上话,只有跳楼了。
这个时候的恒生指数已经突破3950点,准备向4000点进攻。
在恒生指数上涨迅猛的势头下,丁蟹的四个儿子实在扛不住巨量的亏损,就让不懂股票的老爸丁蟹出主意。
丁蟹告诉他的儿子先卖出100万股自己公司的股票,他的四个儿子对丁蟹做出的这个卖出决定,非常的抗拒,本身就已经亏损的很多了,如果卖出的话,就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就在四个儿子争执不休的时候,他们最终选择听老爸丁蟹的,因为他们认为,现在卖出是亏,不卖也是亏,早晚都是亏,何必为了已成的财局,和自己的老爸伤和气呢?
于是他们选择卖出100万股自家公司的股票,在卖出后,他们问老爸丁蟹,接下来怎么办?
其实,丁蟹也是没有主意和计划的,就在丁蟹着急想办法的时候,此时的恒生指数已经突破3990点了,交易所内所有的人开始大量的买涨,并高呼4000点位置的到来。
丁蟹看到所有的人在兴高采烈欢呼之时,他突然想到股神“陈万贤”对他悄悄说的“全死光了,就你没死”这八字箴言。
丁蟹想到这八字箴言后,他瞬间开悟。
他命令四个儿子在恒生指数上涨行情一片大好之时,对大盘进行做空、买跌!
他的四个儿子简直被丁蟹的决定气疯了,当所有人都看涨买多时,自己的老爸却看空买跌,和所有人反着做。
四个儿子拒绝执行丁蟹的指令,丁蟹只有自己亲自操作,丁蟹是铁了心的就是买跌,因为他把股神陈万贤告诉他的那八个字“全死光了,就你没死”,当做秘密武器。
他仿佛看到交易大厅内那些呐喊欢呼的人,脸色发黑,马上就要倒霉了,甚至有人开始跳楼了。
就在恒生指数马上突破4000点的时候,上涨的势头却突然熄火,指数开始掉头下跌。
在下跌初期,所有看多的投资者,是有点害怕的,不过,此时交易厅里不知是那个专家喊了一句:“大家不要怕,这是技术性调整”。
就是这非常经典的一句,让极度贪婪的人们彻底放松了警惕,开始趁大盘“调整”之际纷纷进场买多。
可是,没过多久,大盘开始暴跌,在极短的时间内跌了400点,交易厅内那些疯狂看多的人们,在4000点进场的人亏损非常的严重。
大盘在暴跌的过程中,交易厅的人们开始遍地哀嚎,有的人当场跳楼身亡,就连那位股神陈万贤,也在这次的暴跌中亏了几个亿,可是,丁蟹由于买的跌,他不但躲过了股灾,还在这次的暴跌中,赚了4个亿。
..................
这一部经典的电视剧,不知道让多少人从对股票一无所知,到有了靠炒股暴富的梦想,也不知道让多少投资者,歪曲了对股票投资本质的认识,让他们在完全陌生的股市中,散尽万贯家产。
今天说的这位女主人公黄玲,就是因为“在股市暴跌还能赚四个亿的丁蟹”,对股市产生了好奇心,为此她在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是财经专业,并走上了股票投资的道路。
不过,不同的是,黄玲走的是价值投资的道路,并没有像丁家父子那样的传奇,她受到的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影响,通过对价值投资的认知,她在股市中赚了几千万的巨额财富。
现在的她,已经完全实现了人人向往的财富自由。
因为一部电视剧选择了经济专业,走上了炒股之路黄玲在上高中的时候,通过电视看到了香港的电视剧《大时代》,电视剧当中人们为股票发狂的片段,让黄玲对这种新鲜事物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心,同时“股票”在她的心中也深深的扎下了根。
在她当时的世界里,股票完全是陌生的,因为她周围所有的人,没有哪一个能说的上来这种神奇的新鲜事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黄玲的父母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考一所师范大学,学教师专业,毕业后做个人人都羡慕的教师,他们认为这样的人生,就是无比成功的。
黄玲在没有看到“丁蟹炒股”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她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完全一致,毕竟他们所能知道的或接触到的,只有教师这个专业最体面。
可是,当黄玲看了《大时代》这部电视剧后,她才知道了“教师”以外的事物,她也由此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她感觉自己应该有更加广泛的认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在财经系一栏打了“√”!
其实,在大学四年的财经专业过程中,黄玲接触到的股票投资知识和案例,还是比较少的,她学习的东西基本都是一些财务的基础知识和经济常识,和股票投资的关系不大,但是这些知识却是股票分析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这些知识的话,真就成了电视剧当中的“别慌,这是技术性调整”的悲剧了。
黄玲由于自己的专业学习中,没有很多关于股票投资的知识和案例,于是她经常跑到书店去看一些与股票投资相关的股票书籍或者通过自己购买书籍,进行相关股票知识的学习。
她在学习期间,也看过很多的关于技术分析的书籍,在那些技术分析中,黄玲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再加上自己学习的是财经的专业,由于专业的原因,在她的脑海中,技术分析那些没有数据做后盾的预测和判断,完全没有说服力。
不过在众多的股票投资书籍中,黄玲对巴菲特的投资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繁多的投资方法中,黄玲感觉到唯有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能使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常识,巴菲特曾经这样说过:
“股票投资的前提,就是要对这家上市公司的财务进行体检”,如果要想买进一只股票赚大钱,就要了解什么样的公司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的盈利能力,而这些都能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找到。
学生时代的黄玲鉴于对专业知识的勤奋学习和对巴菲特股票投资理念的兴趣爱好,她彻底从当初对股票一无所知的状态改变为一个有着对股票深刻认识的女孩。
此时的她再回看当初深深吸引她的“丁蟹父子”这部剧的时候,她完全理解了,为什么丁蟹能有那么好的运气赚到了4个亿,而那些盼着股市疯涨的看多者,却输的家破人亡。
黄玲认识到,股票市场的真实情况与电视剧当中的场景完全不同,赚大钱需要的不是“丁蟹”那样“全死光了,就你没死”的撞大运,而应该像巴菲特那样,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发现市场中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盈利能力的具有印钞功能的好公司。
黄玲在自己的爱好和学习之间,找到了共同点和兴趣点,四年的大学时光为她以后她的股票投资之路,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黄玲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一家投研单位,在工作期间,她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对股票投资又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她觉得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借助于资本市场,实现自己财富的增值,股票市场也正慢慢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股票投资呢?
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从别人那里听说股票赚钱,或者通过网络看到别人在股市中赚钱,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纷纷进入了股市。可是这样的决定是非常不理智的,因为他们对股市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股票市场中,明智理性的投资决策,确实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它可以让你轻松惬意地安享退休生活,供养你的孩子读最好的大学,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
但是理性投资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市场中90%以上的投资者都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来投资的,这样投资的话是没有任何保障的。
黄玲最喜欢巴菲特说的这句话:“股票最佳的购买时机,就是股票最便宜的时候,而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拥有而导致股价居高不下的时候。买进便宜股票就是最佳生财之道。至于好企业的折价股票,更是能带来出乎意料的超额回报,那些被人们挂在嘴里的热门股,不管有多么浪漫迷人或是振奋人心,在它们面前我也不为所动”。
就是这句话,让黄玲彻底改变了她对“丁蟹赚四个亿”认识,并由此走上了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财报,买股票的价值投资之路。
第一次买进“双汇发展”股票大赚120万元黄玲最早买进的第一只股票,是她在2008年买进的“双汇发展”这只股票,她买进双汇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家公司的优秀业绩吸引了她。
黄玲在参加工作后,一直想有买股票的想法,于是她开始研究各个上市公司的财报,在这期间,她通过阅读年报,发现了双汇发展这家她认为的好公司。
她经过深入研究双汇发展的财务数据,在仔细判断和认真分析之下,她认为2008年末,每股价格20元左右的双汇发展存在了严重的低估现象。
当时,她是这样给双汇发展进行大致的价值估算的:
2004年的每股收益是0.58元;
2005年的每股收益是0.72元;
2006年的每股收益是0.77元;
2007年的每股收益是0.93元;
2008年的每股收益是1.15元;
黄玲通过双汇发展这五年的每股收益进行计算和分析,认为它的每股收益已经达到5年的连续增长,并且年复合增长率为18.66%,按照这个增长率数值进行推算,下一年2009年的每股收益约在1.36元左右,并且合理的股价应该在40元以上。
最重要的一点是,黄玲发现双汇发展的扣非净利润有惊人的连续增长态势:
2004年的扣非净利润是2.96亿元;
2005年的扣非净利润是3.8亿元;
2006年的扣非净利润是4.48亿元;
2007年的扣非净利润是5.26亿元;
2008年的扣非净利润是6.98亿元;
黄玲通过双汇发展连续5年的扣非净利润进行计算,得出它的扣非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4.6%。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这说明该公司在市场占有率和公司管理上有着惊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按着这个增长率进行计算得出,下一年的扣非净利润大约是8.69亿元。
2009年3月份,黄玲以每股32元的均价,买进了双汇发展20000股数量的股票。
买进之后,黄玲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了,对双汇发展股价的走势没有太多的频繁关注,因为她要的是2009年的业绩数据 ,并不是股价的走势。
在黄玲买进双汇发展的股票之后,这只股票的价格就启动上涨了,这样的上涨行情,其实,已经在黄玲的预料之中,所以她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和操作。
她的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看2009年业绩数据中的每股收益和扣非净利润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2009年年报发布的第一时间,黄玲揣着激动的心情进行查看,当她看到每股收益是1.5元,扣非净利润是8.94亿元的时候,她惊喜地跳了起来。
因为这两个数据,均已超出她的预期,当初她计算的2009年每股收益是1.36元,扣非净利润是8.69亿元。
在超预期优秀业绩的带动下,双汇发展的股价出现了暴涨现象。
时间来到2010年12月份,双汇发展的股价在优秀业绩的带动下,冲到了每股96元的高价。
股价的暴涨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于是,黄玲在每股92元的时候,卖出了手中那20000股数量的股票,此时她每股获利60元,总计获利120万元。
在这次成功的股票投资中,黄玲感悟颇多,股市中让人们眼花缭乱的东西太多了,很多的投资者每天盯着“K线”“均线”“成交量”“换手率”等,那些看似很神秘的东西,让投资者一刻不离开手机屏幕。
其实散户投资者看到的这些东西98%以上是不真实的,也是有的人故意让你看到的,看了以后,散户投资者会情绪亢奋或者情绪失落,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就会做出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就像大时代中恒生指数在4000点出现暴跌时,情绪亢奋的人们以为是“技术性调整”,还不断地买进,这完全失去了理智,由此输的倾家荡产。
要想在股市中寻找一条稳定盈利的途径,唯有通过“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寻找有竞争优势和持续盈利的公司,在价格低估的时候买进它,在价格合理的时候卖出它,如果在市场中找到一家能够值得长期持有的好公司,就像巴菲特买进的“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一样,那就一直持有..........
目前黄玲的账户内,就持有一只具有超强竞争优势和能够持续盈利的并值得长期持有的好公司,她在这一只股票上赚到了上千万的财富,现在的她,已经完全实现了人人向往的财富自由。
格雷厄姆提醒巴菲特,如果想胜出其他人,就必须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专注。
例如,很多所谓的投资者主要关注的是对未来的预期,诸如未来十年媒体产业会有多少注册用户之类,从确定性程度而言,这些不可能被准确预测。
这种专注是错误的专注,它会让人忽略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如资产负债表、盈利历史,以及股票价格。
重点在于不要只关注公司的故事,而忽略事实的真相。
试图预测哪只有故事的股票会有美好结局、哪家公司会成为主导市场的领导者,都是极其困难的。
市场往往没有赢家,至少在使用资本获得良好回报方面,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所以,我们应该遵从格雷厄姆的建议:“股票分析应该主要关注那些基于事实的价值,而非预测。”
感谢各位朋友的欣赏,在投资分析的道路上,我有幸结识了一路支持我的粉丝朋友们和广大的投资者朋友,你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要看与谁为伴,我用跨越山海的一路相伴,希望得到您用金钱的称赞。
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您,请您打赏作者吧(文章页面的右上角有三个点,点开后可以自行打赏),毕竟码字不易,原创更加不易,请您不吝金钱的赞赏也支持和鼓励一下我,有了您的支持和赞赏,我便有了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再次感谢大家。祝大家投资顺利!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7/5166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