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投资当饭吃!
作者:李晴雨
编辑:贺婧
风品:沈禾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即使强如上市公司,搞好副业投资同样重要。
Wind数据显示,2022年A股共有725家公司参与了证券投资,一共持有3014只股票,投资金额合计7762.19亿元。
一些企业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锅满,甚至收益超过了主业。然而,世间从没有股神。投资亦有明显双刃效应,除了技术还需时运,美林时钟、周期轮动下,炒股“暴雷”者不在少数。比如2021年云南白药因“炒股亏15亿元”上热搜。2022年,天士力因炒股造成上市后首亏。至于背负“不务正业”质疑者更不胜累数。
正如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所言,投资并不属于具有可持续性的核心主业,甚至投资收益都不能作为经常性收益,国内也没专门对应以投资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划分,所以即使收益好,也可能因不属扣非收益而影响估值。
术业有专攻,起伏是常态。难有常胜将军的投资江湖,上市公司如何避免当“韭菜”?防止业绩大起大落?如何消逝不务正业,甚至拖累主业质疑、价值自证呢?
01
服装界投资高手炼成记
业绩双降背后 聚焦与失焦
LAOCAI
说到上市公司投资炒股,雅戈尔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
公开信息显示,雅戈尔创建于1979年,1998年上市。创始人李如成,曾被誉为宁波地产一哥、服装界巴菲特。多年发展,雅戈尔从纺织服装,先后跨界进入房地产和股权投资领域。还涉足了金融投资、PE投资等。
据野马财经统计,2001年—2022年,公司累计投资收益高达468.58亿元,而同期净利润之和不过559.16亿元。
换句话说,粗略计算这期间企业每挣到1元钱,就有0.838元来自投资贡献。审视历年财报,“投资收益”一栏鲜有“亏损”,抗过多个A股周期属实罕见。
追其原因,对于股权投资,雅戈尔一直十分看重。员工结构上,公司特别建立和培养了专业的股权投资管理团队,并一度成立凯石投资。浏览公司官网,投资被列主业之一。
多轮驱动,有利分化单业风险、提升综合抗风险力。考量在于,企业精力财力是有限的,如何拿捏有度,做好“平衡术”、避免主业失焦也是一个灵魂考题。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投资业务对企业发展有双面性。副业景气度高时,固然能为企业带来多倍收益,但若形成依赖,过于倚重,需警惕对主业的负面效应。毕竟术业有专攻,目前诸多产业处在转型升级、迭代创新的阶段,越发凸显专业性、特色化、深耕细作,一旦副业失利,再想重拾主业时,市场未必再能给企业二次机会了。
雅戈尔也应有类似烦恼取舍或者博弈。援引时代财经,面对外界“不务正业”质疑,董事长李如成曾回应称“什么主业不主业的,赚钱就是我的主业。”
以2022年报为例,在宁波银行、金田股份、上美股份、美的置业等上市公司中,雅戈尔全部是基石投资者。这意味着其大都以较低价入股这些优质标的,并享受IPO后增值红利。
同时,提前卡位、吃到时间复利也是重要考量。如企业官网列举的8个成功投资案例中,一半在2005年前完成。众所周知,2005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全面铺开,雅戈尔的资产增值真真卡住了时代红利。
可以说,深耕投资圈,雅戈尔盈利模式已很成熟稳定。2019年—2022年,企业投资收益累计为167.82亿元。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一共47.3亿元,其中2020年就占了46.5亿元,当年靠减持宁波银行套现百亿元是一笔浓墨重彩。
不过,也有舆论质疑超20年“投资收益”栏鲜有亏损,雅戈尔除了上述优势,也有“财技”考量。
如2014年,奇异净利暴增,主因即对宁波银行的会计核算方法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2018年又选择中信股份,一季度精准增持其股份、持股比例由4.99%提至5%,并顺利将中信股份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调至长期股权投资栏目下,由此产生的净资产可辨认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达93.02亿元。
若扣除上述差额收益,雅戈尔2014年和2018年一季度利润将由同比上升变为下滑。
诚然,放眼行业亦有彻底抛下主业、“转行”成功的。比如杉杉股份目前已是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
但审视雅戈尔大多不算战略投资,而是财务投资。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有自己的主营业务,持有这么多其他上市公司股票较为少见。
除了投资业务,雅戈尔更像一家地产企业。以2022年为例,公司营收148.21亿元,同比增长8.92%。其中,时尚板块营收63.17亿元,同比下降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6.20亿元;地产板块营收85.50亿元,增长25.06%,净利23.01亿元。
拉长维度,2019年—2022年,雅戈尔地产板块营收60.8亿元、50.71亿元、66.65亿元,占总营收的48.95%、40.83%、48.98%。2022年则跃升至约56%。早在2020年,企业地产销售额就达到129亿元,跻身百亿阵营。
显然,虽是一家区域房企,可仅从营收占比看,称是雅戈尔“主业”或不夸言。
玩味在于,2019年,雅戈尔曾将地产定性为唯一副业。如今副业超过了主业,有无战略失焦,一时该如何形容雅戈尔是家什么公司似乎成了难题。
实际上,快钱与慢钱间,李如成也有自己的思考。“尽管一个房地产项目利润动辄5亿元、10亿元,但纺织服装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产业,靠一件件卖衣服赚来的钱更稳健、更长久。”
2021年,李如成在《致股东信》里自我反思:多元化经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对还是错?多产业经营雅戈尔能维持多久?
据2022年报,李如成称修改未来发展规划中,我们及时收缩了房产开发的投入,严防房地产风险,保证公司未来健康稳健发展。
字斟句酌,“回归服装主业”之心满满。不反思也不行了,2020年营收114.76亿元,同比下降7.6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72.36亿元,同比增长82.15%;2021年营收136.07亿元,同比增长18.57%,净利51.27亿元,同比下降29.15%;2022年营收148.21亿元,同比增长8.92%,净利506,752.11万元,同比下降1.15%。
从增利不增收到增收不增利,业绩不乏起伏、稳健性待提升。
进入2023年,受地产业务下行影响,公司经营窘境加重。2023年第一季,雅戈尔营收32.66亿元,同比下降56.02%;净利9.27亿元,同比下降56.27%。大滑主因即是地产收入减少,旗下时尚板块营收20.02亿元,占比61.3%;地产业务营收12.36亿元,占比37.84%。
升降之间,外界质疑声渐起。结合上述投资,企业是否“不务正业”、主业失焦?闲置资金用于投资,是否不看好服装主业,自身竞争力、发展前景到底咋样?
不算多苛求。众所周知,雅戈尔以服装业起家,企业创立短短4年衬衫市占率便达到全国第一。遥想2008年,企业服装板块收入就已逼近60亿关口,而兜兜转转这些年,虽投资业绩傲人、跻身百亿房企,服装营收却仍在70亿元以下徘徊。
2021年时尚板块营收68.21亿元,同比增长7.69%;2022年则为63.17亿元,同比下降7.39%。6.2亿元的净利更相较地产的23.01亿元差距巨大。
实际上,据北京商报,2016年以来,雅戈尔一直在对外表态,数次强调将回归服装主业。李如成更高调宣布“五年时间再造一个雅戈尔”。
然2016年至2020年,雅戈尔地产板块净利为15.08亿元、12.27亿元、10.49亿元、14.7亿元及16.57亿元,服装板块为5.47亿元、7.6亿元、8.3亿元、10.27亿元、9.6亿元。
聚焦与失焦间,该有哪些反思冷思?
客观而言,2023年一些迹象看,企业这次改变决心似乎不小。
据克而瑞宁波房企排行榜,2023上半年,雅戈尔没有现身流量销售榜单。权益榜榜单中,以27.9亿销售额排在第7;全口径榜单中,以35.54亿销售额排在第6。
在代表着企业发展后劲的土地拓展榜单中,雅戈尔身影同样没出现。而去年,其以29.39亿的拿地金额排在第9。
不过,这些迹象是否意味着回归服装主业,仍值得观察。
就在2023年6月19日,美邦服饰公告称,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宁波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出售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1号、1-1号店铺,交易价格为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雅戈尔第一次“接盘”美邦。2022年10月、12月,分别以1.9亿元、1.3亿元接手美邦店铺。
同年6月,在土地市场转冷背景下,宁波雅戈尔新城置业有限公司竞得东部新城明湖地块,总价25.7亿、楼面价30126元/平方米、溢价率14.98%。
而2021年10月,雅戈尔更以17.56亿元拿下上海临港一宗普通住宅用地,拿地额比集团上半年净利(16.4亿)还高。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种种迹象看,无论股权投资还是地产,雅戈尔更多是在伺机而动。尤其上述一买一卖,让外界审视两企的战略走向。同为国产时尚品牌,同样上市后选择多元布局,美邦服饰急迫回笼资金、聚焦主业;雅戈尔虽多次喊出类似口号,可至少目前看并没在收缩业务上有太多动作。
诚然,在利益为原动力的商业社会,企业多管齐下并没有错。只是还是那句话,术业有专攻,奔跑之前底盘首先要稳。抛开“不务正业”质疑,如何念好“主业经”、夯实基本盘应是一个核心思考。
放眼服装业,新旧交替剧烈洗牌,伴随新生代消费者的崛起,竞争更加专业化、特色化、圈层化,即使传统王者也无躺赢可见,美邦、太平鸟等就是例子。一步慢步步慢,往往一个转身就是一个时代,没有多少错付、等待可能。
02
蹭热误导收警示函
再因“炒股副业”业绩变脸
LAOCAI
回到投资话题,风险与机遇永远并存。
常胜稳赢是不存在的,增厚业绩还是陷入反噬,除了投资能力还看敬畏心乃至时运。
最近深受困扰的南方精工,或有更深体会。2023年7月9日,企业业绩预告称2023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850万至1550万元,同比下降118%至133%。
对此变脸,南方精工解释称主要源于持有的泛亚微透股票在二级市场股价下跌,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本报告期预计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6383万元左右。
简言之,“炒股副业”影响了主业。
公开信息显示,南方精工为泛亚微透原始股东,2020年泛亚微透首发上市,南方精工持有约900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12.86%。之后南方精工不断减持,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持有泛亚微透558.32万股,占总股本7.98%,为第三大股东。
南方精工表示,若扣除掉上述投资影响后,预计上半年扣非净利在4462万元至5500万元间,同比增长0%至23%。
话虽如此,可若拉长维度,这不是南方精工第一次因“炒股”业绩翻车。2021年,企业营收和扣非净利为5.96亿元、8337.81万元,同比增长27.95%、27.87%,达到上市以后最高水平。然同样受炒股亏损,净利同比减少50.13%至1.96亿元。2022年,泛亚微透股价变动“吞噬”南方精工净利4124.28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南方精工主营业务包括研发、制造和销售滚针轴承、超越离合器、单向滑轮总成和机械零部件等多种精密零部件产品。自2011年2月登陆深交所,业绩一直相对稳定,2019年开始出现波动,尤其是净利润。
2019年至2022年,南方精工营收4.07亿元、4.66亿元、5.96亿元、5.8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4221万元、3.93亿元、1.96亿元、4849万元。
除了投资短期失利,蹭热行为也让公司“湿鞋”。
2023年6月19日,南方精工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在国内RV减速机配套轴承等组件供应领域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公司和国内头部两家减速机厂商合作开发新型减速机,相关样品已送至美国特斯拉,试验结果良好,获得较高认可……”
一个简单回答,让南方精工瞬间搭上“人形机器人”热潮,股票狠狠涨了一波。6月20日南方精工涨停,并在7月4日最高冲至21.57元/股,不到半月时间累计上涨逾67%。
然而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多大关系呢?
6月29日,南方精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互动易回复中的情况的具体情形。
扎眼球的是,南方精工旋即改口:公司在互动易平台的相关回复表述不准确,与事实相比存在一定程度夸大,存在误导性陈述的情形。
公告还显示,南方精工的产品并非直接供应特斯拉,也没取得下游客户将相关样品送至特斯拉以及试验结果和评价的书面依据。
基于此,江苏证监局传来一纸警示函。7月10日晚,南方精工公告,因在互动平台回应内容不准确,公司及董事长、董秘史建伟、史维被出具警示函。
不算苛求,证监会印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蹭热点”“炒概念”及上市公司相关方操纵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
南方精工上述操作,无论有意无意,总是逆势而为。面对强监管大势,抛弃侥幸任性,多些市场敬畏、多些主业精进、脚踏实地总没有错。
03
首季净利一半靠“炒股”
股东违规减持 业绩起伏怎么破
LAOCAI
再看双鹭药业,投资收益一时增厚了业绩,却仍有成长持续性审视。
公开资料显示,双鹭药业2004年9月上市,一直专注于基因工程及特色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经营,主要产品涉及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免疫、代谢病、创伤修复、肝肾病等领域。
2023年一季度,双鹭药业实现开门红: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8.02%;净利2.02亿元,同比增长219.02%。
然细观,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这在上市公司较为少见。对此,双鹭药业表示,主因公司本期新产品上市及投资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长所致:
2023年一季度,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达1.02亿元,为净利润约一半,由上年同期的-2928.35万元猛增449.85%。
大起大落间,增长质量咋样?核心盈利能力改善多少、可持续性多少呢?
要知道,2022年双鹭药业刚经历过“至暗时刻”:营收、净利为10.5亿元、2.3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3.55%、44.97%,净利降至近10年最低点。
彼时,双鹭药业表示,公司当年继续受到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产品因集采及招标致价格不断下降,经营情况受到一定冲击。
简言之,主业承压影响了业绩走势。
问题来了,该如何走出主业转型阵痛,投资可是良方?
毕竟,过往看双鹭药业并无多少投资经验。据长江商报,双鹭药业是首药控股第三大股东,持股比3.54%,但首药控股近4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此外,双鹭药业还是星昊医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6.46%,后者于2023年5月31日在北交所挂牌,上市至今股价一直破发。
以至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质疑:公司主营多年未见起色,管理层却热衷于炒股,还挂名什么创投顾问,能专注于主业吗?能专注于自己企业的管理吗?
言语犀利,却不算过度担忧。综合财报数据,2004年至2014年,双鹭药业营收利润基本维持逐年增长态势。2014年实现上市后的最高年利润6.95亿元。
随后2015年、2016年,出现营收利润连续双降,2017年、2018年业绩回暖,营利同比增长,并于2018年达到21.67亿元的营收上市新高。然2019年、2020年又是掉头向下,连续两年业绩下滑,至2021年再次短暂回升。
另一边,公司股东也不让人省心。
2023年6月14日,因减持双鹭药业股份比达到5%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报告、公告义务并停止买卖,第二大股东新乡白鹭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据投资时报统计,自2018年至今,新乡白鹭共进行三轮减持,减持原因均为“资金需求”,三轮合计套现1.87亿元。
截止2023年7月26日,双鹭药业股价9.96元,相比开年的8.14元,涨超16%,但据2018年5月的32.3元高点仍缩水近70%。
很显然,如何应对医药业转型升级新周期、走出一条稳健道路?是一个灵魂思考。
2022年11月,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双鹭药业称,从预测看,第八批集采公司可能会有多个品种进入集采目录,包括来那度胺胶囊、阿加曲班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等产品,目前以上品种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下。“我们希望能抓住集采机会,以价格换市场,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
04
死磕主业、拥抱主业
核心竞争力重塑
LAOCAI
说千道万,还是要迎难而上,靠主业突破、主业深耕来打破成长瓶颈、增强成长确定性。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能拿出资金理财投资,本身就说明企业基本面尚可、也是企业发展活力张力的一种体现。
正如中国CFO百人论坛理事邓之东认为,上市公司在主业稳定、现金流充沛、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证券投资,有利于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增加投资收益。
只是,当投资收益过于亮眼,喧宾夺主就易让外界审视怀疑主业成色。舆论担忧点在于,企业尝到甜头后容易顾此失彼,忽视甚至荒废了主业,毕竟一心不能二用。
上升到监管层面,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脱虚向实大势下,企业投资是有“紧箍咒”的。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必须严格遵守资金投向承诺、必须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规定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披,以及务必注意投资组合的流动性与投资风险问题。”
欣喜的是,面对外界质疑,上述三公司也有反思精进,查漏补缺。
雅戈尔曾多次强调“回归主业”。
如2022年11月,雅戈尔集团副董事长李寒穷便表示,将加快完善品牌矩阵,探索多品牌独立发展之路,打造雅戈尔时尚生态圈。
都说上阵父子兵,当家人多次明确聚焦,释放的决心信号不应被忽视。
况且,长久主业积淀下,雅戈尔有着深厚的品牌基底。在“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中,雅戈尔以374.46亿元品牌价值,名列纺织服装领域第一。往期看,时尚版块也一直保持着可喜盈利,与美邦、太平鸟等频频亏态形成强对比,尤其2023年一季度的营收净利双增、增速提速,亦释放了浓浓的回归聚焦信号。
再看南方精工,抛开蹭热,往期对主业的专注加码应被看到:如加快新能源、机器人产业布局,提升“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公司以聚焦滚针轴承细分领域为基点,通过积极整合产业资源,产品应用领域已从最初的燃油乘用车、摩托车逐步拓展至新能源车、商用车、工业机器人、无人机、航空离合器等多领域。这种持续扩容,不仅让业绩在波动中保持向上,前瞻卡位也为后续成长性打开空间。
至于双鹭药业,利好消息已经出现。
2023年6月19日,企业公告称,“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0.2g,1g)”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
6月30日,公司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长效制剂已启动三期临床,前一个处于临床数据整理阶段。
无需赘言,穿越一时业绩波澜、发展迷雾,雅戈尔、南方精工、双鹭药业基本面仍较为扎实。若能及时纠偏,更精准高效的做强主业、做精副业,消除质疑声也非难事。
说千道万,价值长跑是一场马拉松,贵在保持节奏、做好平衡术。若想笑到最后,投资只是锦上添花,根本支撑还在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从成长性与稳健性两个维度,死磕主业、拥抱主业,在持续奔赴中撑起一片发展天空。
聚焦与失焦间,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会是雅戈尔、南方精工、双鹭药业么?
本文为铑财原创
有朋友问:“如果有机会全职投资的话,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说下自己年轻时全职炒股的经历:我那时以为自己投资水平已很高,于是毅然辞职回家炒股。我记得我临走的前一天,单位的会计和我说:“你以后肯定会回来上班的。”
我心里一阵呵呵。我想:“凭我的水平,估计永远不会回来上班了。”我收拾好一切,回到家中坐在电脑前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全职炒股者。
我以为凭我的投资水平,不说大赚特赚,炒股养家也足够了!哪知道股市狠狠地教育了我。我回到家以后,股市就从此步入了熊市,并且是一熊三五年!
每天大多都是“一日游”行情,即今天上涨的股票明天就大多会大跌,有的甚至会第二天开盘就低开低走。以我那么高超的短线水平,一年下来也就是勉强维持保本。
这是我意识到一个股市投资的真理——99%的时候不是我们自己的投资水平有多么的厉害,而是我们当时身处牛市!
很多人在牛市赚到了钱,然后就把功劳归于自己投资水平高超。殊不知,营业部门口的卖冰棍老太太在牛市也赚到了钱,而且可能盈利幅度不比你少!在牛市中赚到钱并不是什么本事,在熊市里能赚到钱才是能耐。风起来后,猪都能在空中飞。然后猪就真的以为自己有了高空飞行能力。当风停后,猪就摔死了。
股票投资比较像种地。当年景好时,表现为风调雨顺,绝大多数的农民都获得了丰收。种地水平高的人,他的单位产量会高一些。种地水平普通的人,他的亩产量会一般些而已。
当有一年出现了严重的灾害天气,比如龙卷风、冷流、超级大雨等,这时几乎所有的农民的粮食产量都会减少。无论你的种地水平有多好,也注定会减产。只不过有的农民确实种地技术高、种地设备好、懂得营销等等,他的损失会小些而已。如果他还有种地以外的其它收入,比如搞租赁、放贷、加工等,那么这一年下来对他的影响就会很小。这在投资里叫做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我为什么把股票投资比喻成种地?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靠天吃饭。所以当股市行情低迷时,就是种地高手股神巴菲特也会亏损巨大,天灾出现后,地主家的粮食也不富裕。
我全职炒股的那几年,市场一直是处于熊市。由于我没有收入,我还要每月抚养儿子,自己的吃饭也要花钱,最后只能被迫从股票账户里拿钱养家。这样每天看着账户里的钱越来越少,母亲也把视为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我切身地意识到全职炒股真的不太靠谱。
几个月后,我就回到了原单位上班。这时已经离开单位三四年了,没想到会计见到我的第一面劈头就是一句:“你看,我当年说得没错吧!你早晚得回来上班。”
我无力反驳她的话,因为她说的是事实。我回家全职炒股这几年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三五年内100%能在股市内赚到钱。回家以后三五年之内如果挣不到钱,那么生活的压力就会非常巨大,甚至难以养活自己。
著名私募基金经理冯柳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起自己全职炒股时,颇为感叹,他说“如果当初务实一点,边工作边投资的话,过程中就不会有这样多的辛酸了。并且,这是走出来了,如果没有呢,或许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吧。
像冯柳这样的种地高手,遇到灾害年景时都很难自保。何况,市场上这些普通投资者?时势造英雄,时势才是世界上的真英雄。我们个人只是借风顺浪起舞的凡人而已。我们在投资上取得成功,不过是我们恰逢伟大的时代,我们敢于勇敢地投身于时代的风浪中,个人有一点点眼光、有一点点运气,正好被风吹到了空中而已!
如果你回家全职炒股是为了做短线交易,那么回家当然能更好地交易。但是如果你回家后像我一样遇到了熊市怎么办?在熊市里做短线能不亏钱就已经是水平很厉害了。
如果你是做长线,那么你上班的同时也可以做长线投资。上班根本不影响你的长线投资。如果你为了更好地研究股票而全职炒股,但是即使你20年前手握茅台股票,你也很难坚持下来,因为熊市寒冬来临后茅台也是大跌,你甚至不得不割肉茅台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所以,无论是短线交易还是长线投资,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没有必要全职炒股。除非你家里有矿或者有第二产业或第二职业,有源源不断的股票投资以外的现金收入来保证你的生活质量不下降才行。
股票投资是一场艰苦的长征,高手也会常常面临天灾人祸的困境,你必须要为此做好充分的粮草准备才行。至少你要有能不依靠股票投资,自给自足5年以上的能力。
普通人即便做好上述的准备,回到家里全职炒股也未必会成功。因为股票的难度不在于找到一个正确的投资方法。即便我们看遍世界上所有的价投的名著,也未必能赚到钱。
股票投资最大的难点在于把控自己的人性。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人性本能都是投资的障碍。人们为什么很难减肥成功?为什么很难戒掉抽烟、喝酒、打麻将?根源就在于这些人性的阻碍力量过于强大。
独立的深度思考和反思、坚持、勇敢等这些投资中必备的素质都是反人性的,能具备这些反人性素质的人极少。绝大多数人终生都无法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所以,回到家全职炒股只是换了一个地点受人性摆布而已。
全职炒股并不靠谱。边工作边投资才是最适合普通人的选择。这样多年后,如果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炒股,也没赚到多少钱,对自己的人生影响也并不大,就把炒股当成一个业余兴趣爱好了。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7/5158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