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顶着亏损压力,斥巨资转战医养之后,又出售旗下养老机构,昔日“保健品第一股”交大昂立的一番操作再次引发关注。
日前,交大昂立发布公告称,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仁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仁杏”)拟通过与上海大树佰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树佰爱”)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苏州仁杏三香老年公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香老年公寓”)100%股权(以下简称“本次交易”),本次交易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500万元。
与此同时,交大昂立股票5月17日起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交昂”变更为“交大昂立”,当日开盘后不久,即报涨停。
事实上,在保健品主营业务连续下滑后,跌落神坛的交大昂立多年来一直疲于自救,其中最重大的战略就是转战医养。不到三年的时间,又转让旗下养老资产,是否意味着对此前医养行业布局的调整?
对此,交大昂立董秘徐敬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三香老年公寓的经营不符合预期,出现亏损状态,所以公司决定出售止损。其它养老资产的经营符合预期。剥离不盈利的机构只是资产优化,并不是经营战略的改变,今后公司战略还是医养和保健品业务“两条腿”走路,甚至会更倾向医养。
但是业内人士并不看好靠投资回报周期普遍较长的养老机构为保健品业务“输血”。相比之下,交大昂立的老本行保健品业务如何走出低迷十分急迫,至于能否重回保健品企业第一梯队更是未知数。
转战医养受挫
“昂立一号,清除体内垃圾。”多年前,交大昂立曾是国内家喻户晓的保健品企业。而如今,其业务已经大幅转向医养行业。
交大昂立是国内第一批保健品企业之一,旗下“昂立”、“昂立一号”等产品曾红极一时。2018年成为交大昂立的转折点。年报显示,公司营收2.6亿元,同比下降7.8%,归母净利润亏损达5.06亿元,同比下降415.42%,为10年来首亏。
其中一个很大的“雷”就来自其投资的泰凌医药。自2015年起,交大昂立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协议转让等方式,陆续购买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泰凌医药35,791.9 万股,成为其重要股东和战略投资者。彼时交大昂立表示,通过此次交易,公司将逐步战略转型为大健康产业投资整合平台,并战略性进入医药行业,重点布局具有多款全国性独家新药的企业。
而此后,泰凌医药2018年内亏损达9.64亿元。交大昂立2018年计提长期投资资产减值损失3.24亿元;投资收益亏损2.11亿元,2018年泰凌医药影响交大昂立利润为-5.35亿元。
不过,保健品主营业务缩水才是交大昂立陷入困境的关键。2012年,交大昂立保健品业务迎来辉煌时刻,营收达3.12亿元,总营收占比为83.11%。但其后保健品业务营收却出现了连续6年下滑,2013年至2018年,营收分别同比下降8.14%、14.17%、24.52%、11.01%、2.38%和16.43%。
面对主营业务的连续下跌,交大昂立开始着手自救,并做出决定:2019年1月30日,交大昂立发布公告,与上海佰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公司拟以6亿元收购其持有的上海仁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正式进军养老服务产业。
交大昂立称,今后将逐步转型大健康领域,打造成为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整合的平台型公司。在此次收购中,双方还签订了业绩承诺书。上海仁杏承诺,在业绩承诺期内(2019年-2021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
在巨亏之下斥资6亿进入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交大昂立这一收购案不但引起上交所关注,行业内人士也并不看好靠投资回报周期普遍较长的养老业务“输血”。
如今交大昂立转战医养不到三年,即要出售旗下老年公寓。据了解,三香老年公寓于2020年6月正式运营,有床位215张,目前尚未实现盈利。
对此,徐敬云表示养老机构经营亏损的原因可能有当地支付水平、政府扶持力度等多种因素。某个养老机构经营状况不好,处置业绩不好的资产,开辟优绩资产,把不盈利的资产换掉,回笼资金,从而开拓更优秀的资产,这是公司正常的经营举措,并不影响公司整体战略。
靠“两条腿”能否走出困境?
事实上,交大昂立的医养转型之路走得十分惊险,甚至一度面临退市危机。
由于2018-2019 年度净利润连续亏损,交大昂立(SH:600530)在2020年4月30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名称更改为*ST交昂,直到2020净利润由负转正后才得以在今年5月17日“摘帽”。
2020年年报显示,收购上海仁杏后次年,交大昂立扭亏为盈,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19.12%。面对业绩增长,交大昂立将其归功于公司医养板块利润增长,2020年公司医养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469.51万元,与上年同期3583.36万元相比实现较大增长。
此外,交大昂立将手中泰凌医药股票全部出售,对2020年度报告期利润造成的影响为1716万元;2020年出售全资子公司上海交大昂立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4827万元计入了当年利润。
据2020年年报,交大昂立医养板块的主要业务是老年医疗护理机构的运营及管理。包括对公司旗下6家营利性护理机构的运营,以及向8家非营利性护理机构输出管理咨询服务。按照上海仁杏承诺,在业绩承诺期内(2019年-2021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今年还有将近6000万元的利润要完成,加之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很多新建项目被迫延期开业,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交大昂立另一大主营业务保健品则依然没有找到走出低迷的突破口。年报显示,2020年保健品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27.41%,主要产品除菌粉销量比上年增长外,昂立一号、昂立多邦、昂立益生菌的销售量都处于下降之中,同比分别减少39.06%、30.37%、48.82%。
与此同时,交大昂立筹备多年的直销牌照申请也黯然离场。早在2005年底,交大昂立宣布进军直销行业,并着手筹备牌照事宜,经历了成立直销事业部、直销科研部到增资用于直销牌照的申请和直销业务的开展等,一直到2020年9月10日,交大昂立发布公告称,拟转让公司和下属全资子公司所持上海交大昂立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科技公司”)100%股权。生命科技公司负责交大昂立直销牌照的申请与业务开展,这意味着交大昂立决定放弃直销领域。
未来十年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爆发期,同时对企业的研发创新及品牌营销等也提出诸多挑战。徐敬云表示,交大昂立每年都推出了创新的保健品产品,但是最终能否获得市场认可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医养给保健品业务“输血”也是暂时的,保健品业务也在走好,看好保健品市场发展潜力。
连日调整中,上证指数跌破3300点,失守60日均线。4月24日,A股三大指数悉数回调,其中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是跌逾1%。
对于市场的接连深调,多位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当前阶段A股主要指数出现持续下挫,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外部相关风险事件的扰动,直接加剧了市场波动。其次是通胀压力下,海外主要经济体加息预期升温。”
不过,对大盘接下来的运行,市场人士认为,在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加快、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相对积极,业绩利空出尽、市场估值仍不高等情况下,对市场中期并不悲观,5月份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高。
“虽然A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但量能是有所减少的,说明市场杀跌的动力不足。临近五一假期,接下来市场短期应该会呈现出缩量企稳的特征。”有券商策略分析师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称。
方正证券研报进一步指出,技术面上大盘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反弹要求。短线大盘将围绕30日线及60日线震荡运行,短期的快速回调不改中长期上涨的趋势,3250点附近有较强支撑,大盘回落的空间有限。
内外因共振致连日调整
截至4月24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78%,跌破3400点报3275.41点;科创50指数跌1.83%,报1096.38点;深证成指跌1.17%,报11317.01点;创业板指跌1.71%,报2301.24点。
盘面上看,三大股指早盘集体低开低走,虽然一度反弹,但午后两市跌幅扩大,创指更是逼近年内新低。板块方面,半导体领跌两市,旅游出行、酒店餐饮等板块同样跌幅突出。
对于市场的较大幅度调整,市场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内因包括经济面、业绩面、交易面、情绪面等扰动。外因则是加息预期升温和相关风险事件的扰动。
具体而言,经济面上,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6%。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虽然超市场预期,但4月以来高频经济跟踪数据,如建筑钢材成交量、上游开工率等,环比3月小幅下行,表明经济修复斜率边际放缓。”万家基金报告指出。
业绩面上,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进入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披露的最后一周,一些公司的“业绩雷”将被揭示,叠加五一临近,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点部分机构是会进行一些比较谨慎的操作。
“交易层面,前期累计涨幅较大、成交过热的主题出现轮动调整,是市场运行的内在需求。近期,市场的分化行情确实演绎得较为突出。”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中信证券研报便指出,市场较大幅度震荡来源于极致博弈后的部分投资者心态失衡,行情极致分化下,部分投资者心态失衡,过度聚焦于短期博弈。
海外方面,相关风险事件对A股的半导体等板块,带来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通胀压力下,欧美加息预期的升温。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且通胀依然维持高位,5月欧美大概率进一步加息,并且未来加息预期或进一步回升。”万家基金表示。
技术面大盘存在较强反弹要求
临近业绩披露尾声和五一假期,多方扰动因素交织下,市场行情接下来将如何演绎呢?
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短线建议投资者继续以观望为主,不过在政策面有望迎来积极信号、业绩面不确定性减少等情况下,市场接下来仍有结构性行情。
“随着4月底的临近,业绩利空因素的扰动力度将越来越弱,市场将逐步迎来‘利空出尽’、风险偏好提升的5月。”方正证券进一步指出,“技术面上,大盘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反弹要求。短期的快速回调不改中长期上涨的趋势,3250点附近有较强支撑,大盘回落的空间有限。”
方正证券分析称,4月24日大盘低开低走,尾盘收复部分失地,以此低点收盘并呈价跌量缩的态势。30日线及60日线失守,短期均线空头排列,中长期均线继续多头排列,价跌量缩的量价关系,日线MACD指标的死叉,短线盘中难立即走高,指数偏离5日线较远,技术上严重超卖,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有望走出盘中反弹走势。
“短线大盘将围绕30日线及60日线震荡运行,若后续两个交易日能够收复60日线,则大盘有望走出反弹走势,若未能收复,则大盘短线有走弱的风险,但无论大盘如何运行,大盘运行的趋势没有改变,中长期均线多头排列的态势依旧存在。”方正证券分析称。
另一位券商投顾指出,周一A股缩量下跌,大盘四连阴后反弹已经一触即发,后续关注沪指能否在3日内迅速收复60日均线并进一步反抽20日线。
配置方面,前述券商投顾建议持有低位蓄势蓝筹品种的可以继续持有、耐心等待多头反击出现,而高位业绩不确定的题材品种追高仍要小心踩到业绩地雷,节前只低吸不追高。
对于当前的热门主题,兴业证券4月24日最新报告认为,当“数字经济”阶段性过热、进入震荡调整时,板块往往呈现内部轮动加速的特征,而非系统性的下跌。究其原因,在于“数字经济”是多逻辑叠加的板块,既有产业趋势的推动,又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加持,同时本身又是一个市值占比接近20%的庞大产业链条。因此,“数字经济”很难出现深度调整,而是在轮动中蓄力前行。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6/5130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