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股城模拟炒股平台v5.1与牛股宝炒股软件

发布时间:2024-06-28 15:24

近期,A股上市银行迎来了集中的分红季。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40家银行完成分红,分红总额为5877.14亿元。其中,国有6大行分红总额达到了4048亿元。

浙商证券分析认为,未来银行股的分红水平下降概率低。中短期来看,当前国有行、优质银行股的资本水平充足,可支撑投放;长期来看,预计信贷增速将回落,盈利内生平衡有望逐步实现。

中金公司分析师严佳卉则认为,逆周期调节政策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预期,推升估值自低位修复,但相对收益可能取决于利率政策。

A股银行分红总额再创新高 10家银行分红金额达到百亿以上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目前已有40家A股上市银行完成了分红方案,且分红总额再创新高,同比2021年的5491.07亿元分红总额增长了7.03%。其中,1家银行分红金额达到千亿级,另有9家达到百亿级。

在各家银行中,国有大行分红金额占比达到了68.88%。其中,工商银行一家的分红金额达到了1081.69亿元,占40家银行分红总额的18.38%,成为A股分红最多的银行。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年度分红总额为972.54亿元,位列第二位。中国农业银行的现金分红达到777.66亿。中国银行分红总额为682.98亿元。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分红额度相对较少,分别为288亿元和255.74亿元。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分红总额达到了438.32亿元,超越了交行、邮储银行,成为仅次于4大行分红金额的银行。而分红金额达到百亿级的银行中,兴业银行今年分红总额达到246.80亿元,中信银行分红金额为161.10亿元,光大银行分红金额达到112.26亿元。

此外,青农商行、郑州银行均已明确今年暂不分红。

郑州银行已连续三年未进行分红。该行高管在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回应投资者称,面对近年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加大对中小企业帮扶力度,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顺应监管引导留存未分配利润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政策要求日益趋严,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用作该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以支持战略转型及长期可持续发展。

而青农商行行长(代行行长职责)于丰星回应不分红问题时指出,此前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将继续努力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夯实并提升业绩基本面,努力以良好业绩回报投资者。在股东分红回报方面,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盈利水平、发展所处阶段等情况,平衡股东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努力实现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科学的分红回报。

15家银行分红比例达到30%以上 业内预计分红水平不会下降

从银行年度分红比例上看,有15家银行分红比例达到了30%以上。其中,兰州银行分红比例达到39.42%,是所有上市银行中分红比例最高的银行。浙商银行分红比例位居第二位,达到32.80%。招商银行排在第三位,分红比例为31.76%。

另有苏州银行、厦门银行、西安银行、青岛银行、交通银行、沪农商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的分红比例达到30%以上。此外,另有20家银行的分红比例在20%以上。

银行分红比例往往相对较高且相对稳定。不过,近年来银行仍然面临房地产等风险,分红比率是否会有所下降,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

“未来银行股的分红水平下降概率低。”浙商证券的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当前国有行、优质中小行的资本充足率较监管要求底线还有充足空间,资本水平可支撑规模增长,降低分红率必要性低。而中长期来看,盈利、资本和规模增长有望进入均衡状态。

浙商银行预计,预计随着经济动能修复、逆周期调节必要性减弱,信贷增速将由当前11%左右逐步回落,盈利、资本和规模增长将回归平衡。

严佳卉亦认为,自今年以来,银行股绝对收益主要来自于疫后经济复苏推动银行估值修复,相对收益主要来自于部分银行股的高股息低估值防御属性。展望未来,中金预计逆周期调节政策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预期,推升估值自低位修复,但相对收益可能取决于利率政策。

银行业绩增长或见底 银行估值有望修复

银行业下半年业绩增长走势如何?对此,多家分析机构认为,银行的业绩拐点或已经确立。在不良重估之下,银行板块的估值或将得到进一步的修复。

中金公司认为,上市银行2Q23和2023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速可能较1Q23的低点小幅抬升,资产质量指标总体平稳,净利润增速平稳,分红率稳定。

“今年全年银行新增贷款与去年基本持平,增速略有下降。上半年投放速度较快,对公占比较高,下半年零售占比趋于抬升。”中金公司认为,息差呈现L型走势,即息差环比收窄幅度逐步减小,带动息差同比降幅减小,净利息收入增速见底回升。

中信证券分析师肖斐斐表示,当前银行息差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但是否还会持续走低,仍需要看利率相关政策情况。

“二季度之后,正向因素预计缓慢发力。资产端,存量重定价在一季度集中体现,新发放定价仍有走低可能,但整体趋势有望趋稳。”肖斐斐指出,受益于存款定价下调和存款结构调整,银行存款成本节约效应持续释放,同时同业负债寻求量价平衡,对应同业负债定价对整体负债成本影响预计保持平稳。

此外,国泰君安认为,不良认知差收敛,驱动银行估值回升。市场给银行股低估值,核心原因是对资产质量的担忧。但银行的新不良生成低于市场预测,资产质量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在弱化,多数风险已充分暴露。同时,银行近年来大规模处置不良,存量包袱持续出清。目前银行资产质量改善正呈现出“由点到面”的趋势,更加真实干净的资产负债表理应得到价值重估。

“当前银行股机构仓位及个股估值均处于底部区间,市场交易结构健康,板块对利好的敏感度正在提升。”国泰君安建议,可重点关注业绩拐点已经确立、真实资产质量好于市场预期、仓位和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的银行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

 

 

 

 

谁是下一只穿越周期的大消费牛股?

 

 

 

 

 

科技一出,谁与争锋?今年A股市场的焦点完全被TMT板块霸榜,传媒、通信、计算机三大指数均涨超20%。不过,众所周知的是,不论是TMT,抑或是医药、新能源,其波动不可谓不大。作为A股另一极,大消费板块今年表现也普遍不佳,但从历史数据看,大消费的表现显然要“稳得多”。

消费行业是投资的常青树,因其长坡厚雪,一直受到全球价值投资者青睐。坐享全球第一人口和第二大消费市场的红利,A股中的消费板块也是少数可以穿越牛熊的板块。不过,大消费行业涉及行业众多,在当前大环境下难有板块集体行情,甄选各个大消费领域的细分龙头,尤其是存在稀缺性的上市公司,未来跑赢大盘的概率更高,有望实现“稳稳的幸福”。

 

稀缺大消费50强曝光

 

 

先对A股大消费板块进行一个初步的筛选,主要包括食品饮料、商贸零售、旅游酒店、中药、家电、消费建材、纺织服装、家居等板块。此外,稀缺大消费白马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最新评级机构数在10家以上;

2. 2022年净资产收益率超10%以上;

3. 2022年现金分红比例在30%以上。

 

 

 

A股稀缺大消费白马,主要包括了盈利能力较强且分红较高的各细分稀缺龙头股。在上述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依据上市公司的市值业绩规模、行业地位、公司治理水平等指标,还兼顾组合中的细分行业均衡角度,筛选出了当前50只个股作为核心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组合中还包括了上海机场、首旅酒店等去年亏损的大消费股票,主要是因为这类股票的亏损是特定条件下造成的,未来持续高ROE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机场、首旅酒店等标的,在A股的稀缺性是较为明显的。这也是50强股票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比如在白酒行业,50强只纳入了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3只高端白酒股票;白电板块则只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3只绝对龙头进入。市值较低的个股也多为行业稀缺龙头。比如市值不足100亿元的伟星股份,是A股极少数主营业务为拉链纽扣的上市公司;周大生是A股相对较稀缺的珠宝类上市公司;市值198亿元的比音勒芬,是A股高尔夫服饰唯一股票。

 

都是超级现金奶牛

 

 

众所周知,巴菲特喜欢投资消费股,其原因主要在于消费股的盈利能力强、盈利确定性高、经营现金流高、分红派现比例高等,属于超级现金奶牛型股票,其最新重仓的大消费题材股主要包括苹果、可口可乐、卡夫亨氏等。

数据宝筛选出来的稀缺大消费50强,也大都属于盈利能力强、分红派现比例高的超级现金奶牛。数据显示,50强股票去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接近18%,是A股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的近2.7倍。

50强股票的现金流优异。数据显示,贵州茅台、海尔智家、伊利股份去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超百亿元。从盈利质量角度看,50强股票去年经营活动净收益占利润比中位数为96.88%,高于A股公司中位数11个百分点以上。

能赚钱、会赚钱,50强股票对股东也超级大方,去年派现比例中位数高达49%,高出A股派现公司派现比例中位数16个多百分点。其中,宋城演艺、苏泊尔、飞科电器、达仁堂等公司派现比例在100%以上,重庆啤酒、火星人、伟星股份等公司派现比例超过70%。

 

国家队长线重仓这些股

 

 

稀缺大消费50强股票的优质特质,吸引了众多机构的青睐。其中市值最高的贵州茅台一季度末获得了1700多家机构持仓,五粮液获得了1000多家机构持仓。即便是市值最低的伟星股份,也有20多家机构重仓。北上资金也是持仓大户,持有50强股票最新市值超过5291亿元,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等个股最新持股市值均超400亿元。

有着国家队之称的社保基金,对这类股票也是颇为青睐。截至一季度末,50强股票中有20多只个股为社保重仓股,其中伊利股份、欧派家居、比音勒芬等个股社保期末持股市值均超10亿元,双汇发展、安琪酵母、老凤祥、周大生、上海机场、中国巨石等个股均获得社保连续重仓10个季度以上。

 

超级慢牛股集中营

 

 

超级现金奶牛,必然有超级表现。整体上看,50强股票大多成为超级慢牛股集中营。其中,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中国中免、安井食品等个股成为10年10倍股,珀莱雅、伟星新材、千禾味业等14股成为10年5倍股。

从估值角度看,50强股票最新滚动市盈率中位数不到30倍,格力电器市盈率9倍最低,中国巨石、美的集团、北新建材等个股市盈率均不足15倍。整体上看,50强股票估值处于相对较低位置,稳健成长预期下未来跑赢大盘的概率较高。根据机构一致预测,多达42只个股机构一致预测今年、明年及2025年净利维持正增长,其中37只个股机构一致预测三年净利增速均超10%。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林丽峰

校对:赵燕

 

 

 

 

数据宝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股城模拟炒股平台v5.1与牛股宝炒股软件]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6/5125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