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幻照进现实,我们的世界会变成怎样?
今年持续火热的NFT似乎给了这个问题以相当直白的回应。
今年3月,加密艺术家Beeple在佳士得的NFT作品拍出6935万美金天价,令NFT这个小众事物彻底出圈,但其究竟是炒作还是真正的风口与价值,当下无人能给出权威答案。
5个月已过,NFT非但没有归于沉寂,反而热度愈演愈烈。据Nonfungible数据,2021第二季度NFT市场交易额达7.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53%,环比增长48%。
此外,新的NFT玩法近期层出不穷,令人“大跌眼镜”的魔幻频频出现。
而最新的NFT玩法非Loot莫属,简单来说,Loot 是一种仅包含文本的链上NFT,每铸造一个Loot,就会以文本的形式得到一组物品。直观来看,它就是只有白色文本和黑色背景txt文字。
截至发稿,每一幅Loot在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地板价(最低成交价)已经达18ETH,折合超7万美元。而在二级市场,9月2日,策源创投创始合伙人冯波在Element平台出价35ETH购得Loot#1288,折合13万美元,84万人民币。
对于许多刚刚开始认识到到一副数字画作NFT可值天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要接受几行txt文本同样价值近百万就真的“超纲”了。
某传统银行业人士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谈论起NFT时认为,NFT更多是小部分人的狂欢,体现了资本的逐利性,所谓的独一无二性更多是为资本提供炒作空间,而合规、标准化的产品炒作空间不大。
当然,就Loot本身来说,它更多被视作一个实验性项目,它逆转了以往游戏“打怪升级抢装备”的顺序逻辑,反过来从装备出发,逆向思维,把可能的玩法逻辑交给社区,利用区块链的开源和可组合性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这一项目对资金和专业要求都较高,目前属于小圈子的游戏,且概念超前,资本和产品还处于倒挂阶段。其更大价值或许在于能否带来“范式转移”,持续引发新一轮的NFT创新。
但撇开Loot,以更广泛的视野看待NFT目前的玩法与未来蓝图,用传统思维和金融视角,也很难真正理解它。
有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或许是最超乎常规认知与挑战想象力的赛道,它的进化速度飞快,很多人不过刚刚开始认识它,就有人说现在已经是后NFT时代了。”
从结果来看,无论你接受或不接受,NFT确确实实已成为了一条高速发展的赛道。
元宇宙与NFT
要理解NFT价值何在,绕不开“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源于美国作家Neal Stephenson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Metaverse”一词由Meta和Verse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来通常表示“超越宇宙”的概念,即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
在《雪崩》中,这个虚拟空间已经被生动的描绘了出来:只要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可以通过连接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Avatar)。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被数字化复制,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做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逛街、吃饭、发虚拟朋友圈,此外,人们还可以完成真实世界里不能实现的野心,比如瞬时移动。
简单来说,元宇宙是一个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此前很长时间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但随着今年加密圈NFT概念火爆出圈,2021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元宇宙元年,并激发了巨头们的争相押注:扎克伯格提出了关于Facebook的“元宇宙”企业转型计划,微软董事长兼CEO萨提亚·纳德拉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Inspire上官宣了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韩国财政部公布明年将向元宇宙和区块链领域投入4600万美元......
但为什么NFT会成为推动元宇宙赛道爆发的关键点?
原因在于,NFT的出现实现了虚拟物品的资产化,它能够映射虚拟物品,将虚拟物品成为交易的实体,使虚拟用品资产化,还可以把任意的数据内容通过链接进行链上映射,使NFT成为数据内容的资产性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内容的价值流转。通过映射,大到实体资产、商业创意、知识产权,小到个人的房产、车、玩具、宠物、照片、甚至一条微博、朋友圈……现实世界的一切均可通过NFT连接到区块链世界,也就意味着,NFT可以让人类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创造一个真正的平行宇宙。
在不少投资人看来,即便NFT收藏品有价无市,持有NFT资产依旧有很大价值的原因也恰恰是元宇宙。而加入了社交与元宇宙后,在一些人看来也将进入后NFT时代。“任何脱离游戏的道具都是没有意义的,任何脱离虚拟世界的虚拟周边或者虚拟艺术品也无法发挥最大价值。占据(目前)最大市场份额的NFT资产类别终将归入元宇宙的子集。换句话说,元宇宙将会是这些虚拟商品(具有纯粹收藏属性NFT)的最佳容器。”一位NFT研究者指出。
另有NFT投资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如果说元宇宙是另一个真实存在的平行世界,NFT就是链接现实与元宇宙最为重要的桥梁与载体,那么对身处于现在“真实”世界的我们来说,NFT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你是否相信另一个世界。
当然,对于实现真正的元宇宙来说,仅靠NFT是远远不够的,据腾讯研究院,真正的元宇宙建立一定要有三个重要的基础设施,NFT是其中一种,把它称之为超链接全域证明,拥有全域证明你的资产就可以在不同的宇宙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传输,不限定在某一个游戏或者某个社交应用领域。其次需要具有的是HSTP,拥有超空间传输协议之后,在应用场景里面所有的化身,我们自己身份认同的数字对应物就可以在不同的元宇宙进行传输,我们所界定的可视觉化和可感知的数字资产也可以进行流传。最后还需要超感官的感知界面,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AR/V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这些技术帮助建立超越感观的感知世界,使得元宇宙不仅在我们想象中能够产生,也能够在感知中真实感觉到。
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元宇宙的内涵和赛道,相较NFT似乎更大。
对于NFT与元宇宙领域的投资,区块链咨询孵化机构不空创始人Daniel Che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元宇宙大概是今年最火的投资关键词,有许多实际业务完全不同的公司,都可能和元宇宙挂钩。
相对而言,NFT的应用更为现实、落地更快,离普通人生活也更近、更可感知。普通人投资可以考虑NFT比较火热的应用,如游戏道具类、头像类、收藏卡牌类,市场上也已经有很多项目提供了不错的投资回报。元宇宙同样还在概念早期,要求资本和创业者都有极强的行业洞察和长期的投入。
互联网大厂探路NFT
客观来说,全球范围内NFT持续火热,但受法律、监管等客观因素限制,NFT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不同于海外市场的玩法。不过,在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NFT。
整体来看,继6月支付宝推出了基于蚂蚁链发布的NFT付款码皮肤之后,腾讯也在8月1日上线了NFT交易平台并推出首款数字艺术收藏品。此外,网易、视觉中国、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在NFT领域均有所动作。
布局较快的当属阿里巴巴。今年5月,阿里拍卖聚好玩520拍卖节就推出了NFT数字艺术专场,拍卖艺术家万文广作品《U107-无废星球系-柜族之梵高》、海爹雨海的作品《魔鬼猫-多彩流浪体绿》等多件数字艺术品。
6月23日,支付宝在蚂蚁链粉丝粒小程序上限量发售“敦煌飞天,九色鹿”付款码NFT皮肤。这两款NFT是由支付宝和敦煌美术研究所联合发售,购买后NFT皮肤会显示在付款码上方。这两款NFT每款8000份,总计16000份,每份价格10支付宝积分+9.9元人民币。据了解,这两款NFT发行在蚂蚁链上,发行方为杭州鲜活万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NFT版权由发行方或原作者所有和负责。
超乎意外的是,支付宝小程序“蚂蚁链粉丝粒”限量发售的敦煌飞天、九色鹿、伍六七的“NFT付款码皮肤”,几乎是上线几秒即售罄。而在闲鱼上二次出售的价格最高已经标价到150万元,也因此随后被紧急下架。
腾讯在NFT领域也加快了布局,8月1日,腾讯旗下PCG事业群推出国内首个NFT交易平台“幻核”App,首期限量发售300枚“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8月9日,腾讯音乐宣布首批限量“TME数字藏品”将在QQ音乐陆续上线发售。
两大互联网巨头在NFT领域的高调动作,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市场对NFT的关注。从目前已有的企业动态来看,NFT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不同于海外市场。由于国内对虚拟资产相关业务采取严厉监管措施,中国企业更多是从版权保护切入,强调无币化NFT的探索。
且有别于海外市场主流NFT基于公链发行,国内“合规”NFT的探索主要基于互联网大厂自建的联盟链。如腾讯“幻核”App平台的底层区块链技术由腾讯参与的联盟链“至信链”提供。
也因此,对于国内大厂发行的NFT是否被市场广泛承认尚存争议。
对于联盟链NFT的尝试,腾讯研究院曾发文指出,在公链上发行自己的NFT,有以太坊,有ETH,token,这些都是发行NFT必备基础设施。但在联盟链上发行,腾讯有深度的思考,联盟链的支付方式应该是法币,以及联盟链上合作的交易所也应是合规的。联盟链发行的NFT到底算不算数,本质上应该是发出来的NFT是不是有足够的确权以及公信力背书,以及10年、50年之后NFT还是否继续属于自己。这个命题值得继续展开,目前推断可以,且可以合规地发出来。NFT在联盟链上发行可以做到真正去掉货币属性,因为金融稳定是目前监管重点,故而NFT的金融属性应该被降得更低一些。
Daniel Chen对于国内互联网大厂的参与指出,虽然联盟链严格意义上没有体现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精神,但大厂对于普及NFT概念、促进生态繁荣,帮助区块链“出圈”当然是利好的。但目前他们在NFT上的产品还比较简单,处于试水阶段。
国内NFT合规有望?
国内NFT若要行稳致远,未来合法合规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新的事物,它在定义、监管、法律方面依然存在一定模糊地带或空白,未来之路尚不明晰。
但业内也有观点认为,NFT似乎是中国法项下最有可能合规开展的涉通证业务,各方给予厚望,而伴随着NFT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NFT合规有望。
对于NFT的法律释义,肖飒指出,国内NFT本身是表征某种债权的物,是NFT持有人对合同相对方随时行使欣赏、观瞻、聆听权利的一种凭证。NFT的物权属性,其实只体现在它是一个虚拟牌(属于虚拟商品),这个牌自身可能仅价值1分钱或更低,正如演唱会门票,门票自身是个物件,但它不是演唱会里的歌声和视频更不是演唱会本身,只是一个持有人可以请求去听演唱会的“债权凭证”。
此外,从以往监管经验看,NFT某种程度来说与ICO同根,这也使得NFT未来的合规性有隐患。对此肖飒指出,不同于ICO以往可以等额分份,NFT自身具有不可分性,只是某一个数字产品的凭证,其自身性质导致它的金融属性比其他通证项目要弱得多,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转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此外,从一个普通商品到金融产品,需要一个演化过程。NFT金融属性偏低,同时又是虚拟商品,某种程度上又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未来监管机构是否要保留它,需要权衡和智慧。
而对于NFT的监管,肖飒认为未来可能是多头监管,联合执法。且因为国内法律对ICO和token的认定与英美法系国家对其定义为证券的性质不同,我国证券法并不承认非法定等额分份是证券,因而对比特币这类的虚拟产品,对其定性就是特定的虚拟商品。所以我国未来对NFT的监管机构不会是证券类机构,对于海外的监管意见国内可以做一些参考,但是它并不符合我国法律实际情况。
而对试图进入这一领域的投资人,肖飒指出目前该领域确实存在一些乱象,会令消费者受到诈骗,财产受到严重损失。首先应该明确自身进入该领域的目的,应该具有基本的理性消费意识,不要盲目支持。且目前对于NFT投资尚存在较多风险,如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所以需谨慎、量力而行,不要轻易All in。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吕瑞天
编辑导语:游戏化对于提高用户积极性十分重要,那么让看似严肃的证券App游戏化又有哪些技巧呢?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证券App游戏化的设计思路和游戏技巧等,讲述了证券App游戏化的整体逻辑,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上篇,我们介绍了八角行为分析框架的由来和证券行业相关背景,没读过的朋友可以前往Veson个人主页补完上篇,再来继续阅读本篇。
三、创意授权与反馈这个核心驱动力是会带来长期积极情绪的白帽驱动力,也是内在动机趋势的右脑驱动力。不幸的是,这一驱动力可能也是最难正确实现的。
这一核心驱动力的魅力在于,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能充满快乐。
其实这一驱动力的最佳代表作之一,是乐高玩具,它的受众很广,人们喜欢沉浸在组装、拆卸、重建的乐趣之中。
乐高给无数人带来了喜悦与成就感,因为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并立即看到结果,也就是反馈。
再例如王者荣耀,作为腾讯的现金牛产品,稳坐内陆手游冠军宝座,其游戏中的高度创意授权(装备选择、铭文选择、打法丰富等等)使得玩家对其恋恋不舍。
不难发现,人们玩游戏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目的,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必玩游戏。
游戏一旦不再有趣,人们就会离开。因此,2~8个月后,游戏通常不再有吸引力,于是人们想要离开。
所以你的设计目的一定要明确,这样,即便它变得无聊,用户还有留下的理由。
设计引人入胜的终局,方法很多,但是之所以有很多游戏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心驱动力:创意授权与反馈。
所谓助推器,是让用户得到一些助力,帮他们更高效更轻松地获取胜利果实。
玩游戏的朋友肯定都有类似的经验,获取了某种道具,在规定时间内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力量,于是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享受这种转瞬即逝的力量带来的快感。
那种赋予新的却有限的能力的感觉令人兴奋,是完成期望行为的强大动力。例如,很少有人会在吃到超级玛丽中的“跳跃星星”,获得无敌效果这段时间内停止游戏的。
将此技巧运用在证券APP中时,可以有效实现漏斗策略的转化率,实现漏斗的转变。
拿很多APP都有的条件单功能举例,想让一个从未使用过条件单的用户尝试使用条件单,一般会设计一个漏斗模型。
常见的漏斗可能是:前往任务中心 —> 完成阅读价格条件单说明书任务 —> 完成创建模拟价格条件单任务(引导创建实盘条件单涉嫌违规),用户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会获得积分,这些积累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商品、礼品卡或者其他奖励。
漏斗策略的缺点在于,往往转化率有待提升,转化到底部可能只有顶部的一小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的潜在方案是在第二和第三步骤中间嵌入助推器。
比如说,通过完成阅读价格条件单说明书和创建模拟价格条件单的任务,用户可以获得积分加速器,获得额外的积分,用助推器完成两个步骤后,积分旁会显示“积分加速系数”。
当然,出于稀缺性和渴望的考虑,如果孩子没有这些助推器,应当显示“积分加速系数:0%”,才能促使他们使用助推器。
有趣的是,用户完成价格条件单漏斗之后,不必进入任务中心,就能阅读并且创建其他模拟条件单。
因此用户更有可能直接阅读相关说明,并且创建,再回去任务中心或者会员中心观察积分加速系数,欣赏积分的增加,形成任务中心和条件单的互相转化,此时漏斗模型成功颠倒过来,从而有利于完成产品的重要业务指标。
游戏最成功的的设计之一,可能是里程碑解锁。人们玩游戏的时候,他们心里有个结束时间,就像是里程碑——“打败这个boss我就成功了”“我快升级了,打完我就去睡觉”。
里程碑解锁打开了一扇令人期待的位置大门,玩家只有到达里程碑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
一旦玩家升级后,他们自然会想要看看这些新技能长什么样,他们会想要尝试一下,然后在更强大的敌人身上实验。
植物大战僵尸中,每当你完成一关,游戏一般都会为你解锁新的植物,新植物往往可以帮助你闯过上一关中最难对付的僵尸。
在证券APP中,我们可以把勋章体系设置成一张地图,用户可以知道自己处于地图上的哪个阶段,到达里程碑可以解锁增值服务,帮助用户做投资决策。
四、所有权与拥有感这是八角行为分析法游戏化的第4核心驱动力。该驱动力源于我们想要增加、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他驱动我们收集邮票、积累财富。
这一核心驱动力涉及许多游戏元素,比如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甚至虚拟宠物。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QQ宠物,当年席卷了整个中国,征服了大多数QQ用户,我们费尽心思的照料它,不让它死去。
这种根深蒂固的所有权与拥有感,以及对新鲜感的渴望,让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包括广告商们也常常运用这一动机,让消费者们想象自己拥有他们的促销产品:鼓励消费者思考可以用产品做什么。
如今电商的七天无理由退换,也是让消费者打消顾虑,现拥有产品,通常,物品在成为我们的财产后,价值就会被放大,所以我们往往不愿意退换产品,也不太会退款。
当你创造产品和服务,最好能让用户自行创造,从而增加对产品或服务的拥有感,因此可以让用户在开发早期就加入进来—从零开始构建
研究表明,相比那些昂贵的高端家具,人们更重视自家更便宜的宜家家具,主要是因为他们花更多的时间亲自组装了宜家家具,行为科学家用“宜家效应”形容这一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从0构建分散了人们对胜利状态的注意力,那么就不是好的设计。让从0构建技巧本身就是胜利状态或者能帮助他快速达成胜利,会让用户为之激动。
我们可以让用户在APP中有充分的个人定制权利,例如个性化推送:只推送快讯、只推送重要资讯,只推送某板块资讯等等,还有一些模板,例如条件单模板,用户根据自己的交易习惯创建条件单模板,让用户可以快速创建条件单。用户在花费时间和精力构建了省心省力适合自己的证券APP之后,就很难在离开它了,也就是沉没成本和迁移成本牵绊。
利用核心驱动力4:所有权和拥有感的最强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收藏集。
比如你给大家一些物品、字符或勋章,然后告诉他们这只是收藏集的一部分。相信他们一定想要收集所有的元素,完成集合。
收藏集的很好的例子就是支付宝每年都会举办的集福活动,相信有很多人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在大街小巷寻找福字扫一扫,看看能不能扫出想要的福,正如很多收集游戏一样,有些部件十分稀有,在支付宝的这个活动里,大家都对敬业福趋之若鹜。
其实大家都知道到最后大概率也只能瓜分到几元钱甚至更少,但是人们还是会为了让收藏集完整付出大量精力。
收藏集的有点在于,企业往往不必给每个用户发放具体的奖励,但是每个用户都期望执行期望行为并达成胜利状态后获得某种奖励。通过每次给予用户奖励的一部分,每个用户都觉得自己正在迈向最终的大奖,而企业也控制了预算。
实际上,一些头部券商已经将收藏集运用到了用户成长体系中。
富途牛牛设立了一面勋章墙,分为点亮和未点亮的状态,引导用户完成期望行为(开户、理财等),但是用户集满勋章后是否可以获得奖励尚不明朗。整体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游戏化系统中的积分有两种:
一种是状态积分,用户能够增加并追踪自己的得分 ,从而了解自己的完成情况。当用户取得更多的胜利后,状态积分大多只增不减,但不能用来交换商品。
一种是兑换积分,用户可以利用他们积累的积分购买商品。
许多公司误以为只要给用户兑换积分就可以让他们的系统更有吸引力,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运行有效的经济体系非常困难。
你必须仔细的考虑其奖励机制,同事不断调整平衡,确保你的积分可以被用户重视,就像央行也会极其谨慎的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一样,企业在试图引进市场经济和货币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这种复杂性。
这个驱动力指的是别人的想法、行动或者言语会影响我们的活动。它存在于多种社交主题活动中,例如处理师徒关系、竞争行为、羡慕行为、完成团队合作、社交财富以及朋友关系。
如今,几乎所有的APP都会鼓励你“邀请朋友”到他们的平台。然而,即使平台使用了这一驱动力,也不一定意味着平台存在吸引用户、值得分享的内容。社交影响与关联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处处都是陷阱,需要小心使用。
很多游戏里都有试图机制。这两年在移动端重新焕发生机的《摩尔庄园》,一旦结为师徒,就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徒弟每天领取师傅派发的简单任务,完成后获取丰富奖励。
师傅带徒弟也可以获得系统奖励。当然不仅仅是物质奖励,形成的社交关系也将两人牢牢锁在了游戏系统里,徒弟怕让师傅失望以及羡慕师傅的强大,会更加努力闯关建设家园。
师徒关系的另一好处是,它能让老玩家在终局阶段继续留在游戏里,我们知道终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最难优化的阶段。
终局里优秀的师徒关系设计也能让老玩家通过成为新员工的导师,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份并炫耀自己的能力。
在这一游戏技巧里,券商们值得探索的是,通过它能否让新手更加快速地敲开投资世界的大门。
潜在方案是:通过模拟交易功能,允许符合条件的老用户带教新手,老用户给新手派发任务,例如读资讯,观看投教视频、完成模拟交易等等,新用户完成后可以获取积分和成长。
给资深投资者提供增值业务折扣或体验卡或者积分,当然最重要的是给资深用户带来身份上的认可(勋章等),以及资深投资者也可以得到炫耀的机会(要知道,在各个炒股群里,投资老手们都渴望表达观点以获得赞赏和尊重)。
这样一来,老手们得到了身份认同和奖励,新手更好的克服投资“开头难”的问题,而券商不仅节省了投教费用,也增加了用户活跃度,这是一个梦幻的三赢局面。
自夸按钮是让人们可以明确炫耀自己成就,奖杯架则是让人们隐晦的炫耀已获得的成就。
无论是吸引新用户还是留存老用户,鼓励他们炫耀自己的成就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这两种技巧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自夸按钮是用户自行完成的期望行为,从而传播他们有成就感的事,例如当你完成一笔牛逼的交易(低买高卖,高位逃顶等等),系统自动弹出弹窗,夸你是交易的神,然后提供一个一键转发的按钮;奖杯架则是直接明了的显示用户的成就,在之前提到的富途牛牛勋章墙即使如此,用户什么也不用做,每一个看到的用户都将看到并承认这个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完成比较困难的期望行为而获得的炫耀机会,用户才会有动力去宣扬。
请记住,当有人炫耀某样东西,必定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在里面。只有当其它用户都能了解完成特定行为的难度,才有可能炫耀成功。人们不会因为自己完成某个APP的签到而引以为傲。
合格锚的意思是通过反馈机制告诉用户离社会规范的距离。
家庭能源数据分析公司Opower通过向用户展示邻居的平均使用数据降低了电力消耗,Opower通过这个界面在6年内节省了2.6亿瓦小时的电力,相当于3亿美元,影响了1600万个家庭,最后这家公司获得了奥巴马的支持。
其实合格锚在金融市场就是大盘或者各种指数,我们常常看到某某基金宣传跑赢同期大盘多少多少,也常常看到投资者安慰自己至少没有比大盘跌的多,就体现了合格锚的力量。
其实,合格锚也有应用到各种实盘或者模拟比赛当中的潜力,将参赛者的平均盈利等等合格锚数据“悬挂”,如果高于平均水准就赠送一个笑脸的标识或者其他,低于标准就是哭脸,督促他们尽快赶上。
五、伟大蓝图上下两篇,Verson挑选了八角行为分析法中应用在证券APP领域的五大核心驱动力,也都是白帽驱动力,后面三种驱动力分别是稀缺性与渴望,未知性与好奇心和亏损与逃避心,这些都是黑帽驱动力。后续,Verson会继续针对黑帽动机来分析其在证券APP的应用场景。
实际上,将游戏化应用在证券领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我坚信,科学的游戏化可以给投资者和服务者带来巨大的好处,身为金融领域的产品经理,在合规严格的框架内完成创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通过游戏化意识提升自己的创造性直觉以及对用户的同理心,而不是只是将其看做一份设计清单,才能真正提高业务指标,并让用户享受整个过程:从发现阶段一直到终局阶段。
本文由 @Verso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6/5110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