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走势图是把股票市场的交易信息实时地用曲线在坐标图上加以显示的技术图形。坐标的横轴是开市的时间,纵轴的上半部分是股价或指数,下半部分显示的是成交量。分时走势图是股市现场交易的即时资料。
分时走势图分为指数分时走势图和个股分时走势图。
1、指数分时走势图(1)白色/黄色曲线
白色表示交易所对外公布的通常意义下的大盘指数,也就是加权数。
黄色曲线是不考虑上市股票发行数量的多少,将所有股票对上证指数的影响等同对待的不含加权数的大盘指数。
应用:
参考白色曲线和黄色曲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当指数上涨,黄色曲线在白色曲线走势之上时,表示发行数量少(盘小)的股票涨幅较大;而当黄色曲线在白色曲线走势之下,则表示发行数量多(盘大)的股票涨幅较大。
当指数下跌时,如果黄色曲线仍然在白色曲线之上,这表示小盘股的跌幅小于大盘股的跌幅;如果白色曲线反居黄色曲线之上,则说明小盘股的跌幅大于大盘股的跌幅。
(2)红色、绿色的柱线
反映当前大盘所有股票的买盘与卖盘的数量对比情况。
应用:
红柱增长,表示买盘大于卖盘,指数将逐渐上涨;红柱缩短,表示卖盘大于买盘,指数将逐渐下跌。绿柱增长,指数下跌量增加;绿柱缩短,指数下跌量减小。
黄色(蓝色)柱线表示每分钟的成交量,单位为手(100股/手),黄色表示上涨,蓝色表示下跌。
2、个股分时走势图(1)走势是证券一天中即时走势的连续揭示,分时线中白线曲线为每分钟成交价的连线,黄色线为每分钟均价的连线,分时图中还随便切换显示分时成交量、量比指标、买卖力道、行业新闻等,在多功能小窗口中也可以在盘口、大盘、财和关联报价四个之间相互切换。
(2)在画面右半部分显示证券的盘中即时交易信息,如买卖盘变动、实时价格、成交量、涨跌幅度等。
1、白线表示每分钟成交价格的连线。
2、黄线表示每分钟均价的连线。
3、每一柱线表示每分钟的成交量。
4、委托盘显示。其中买1-买5按价格从高到低排序,右边黄色数字表示对应报价的买入数量,单位为手,买1表示当前的最高买入报价。卖1 –卖5按价格从低到高排序,右边黄色数字表示对应报价的卖出数量,单位为手,卖1表示当前的最低的卖出报价。
5、盘中即时交易信息。如目前的成交价格,涨跌幅,内盘外盘等。
不得不知的个股看盘指标:委比、内盘和外盘、量比、换手、市盈率、开盘价
【委比】
定义:股票分析中的委比, 就是用以衡量一段时间内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 委比=[ (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 )×100%
委买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买入下三档之手数相加之总和。
委卖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卖出上三档之手数相加之总和。
委比值变化范围为+100%至-100%。
解读:当委比值为正值并且委比数大,说明市场买盘强劲;当委比值为负值并且负值大,说明市场抛盘较强;委比值从-100%至+100%,说明买盘逐渐增强,卖盘逐渐减弱的一个过程。相反,从+100%至-100%,说明买盘逐渐减弱,卖盘逐渐增强的一个过程。红绿就是正负。
委比大 股价上涨
涨停板股票的委比
跌停板股票的委比
委比的技术意义
委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00%至100%
当委比为正值,尤其数值很大的时候,
表示买方比卖方力量强,股价上升概率大;
当委比为负值,特别是其绝对值很大时,表示卖方比买方力量强,股价下跌概率大。
委比为正值 股价上升
委比为负值 其值较大
【内盘与外盘】定义:
内盘:以买入价成交的交易,买入成交数量统计加入内盘。
外盘:以卖出价成交的交易,卖出量统计加入外盘。
含义:
内盘,外盘这两个数据大体可以用来判断买卖力量的强弱。若外盘数量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若 内盘数量大于外盘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
通过外盘、内盘数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资者通常可能发现主动性的买盘多还是主动性的抛盘多,并在很多时候可以发现庄家动向,是一个较有效的短线指标。
例如:某股票行情揭示如下:
A委买价 25.07元委托数量 27手
B委卖价 25.1元委托数量 562手
由于买入委托价和卖出委托价此时无法撮合成交,该股票此刻在等待成交,买与卖处于僵持状态。
这时,如果场内买盘较积极,突然报出一个买入价25.10元的单子,则股票会在25.10元的价位成交,这笔成交被划入“外盘”。
或者,这时如果场内抛盘较重,股价下跌至25.10元突然报出一个卖出价25.07元的单子,则股票会在25.07元的价位成交,这笔以买成交的单子被划入“内盘”。
量比: 是一个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开市后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 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
涵义:当量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要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数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
而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现在的成交比不上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
换手率定义:换手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的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某一段时间内的成交量/流通股数)×100%。
涵义:一般来说,当股价处于低位时,当日换手率达到4%左右时应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而上升途中换手率达到20%左右时则应引起警惕
数字解读:我们可以椐此将10日平均换手率大于3%作为一个选股的基本条件,重点研究那些比较活跃的股票,以提高选股效率。尤其对那些已被高度控盘的股票,10日平均换手率大于5%,而后又缩量至换手率小于3%的股,要重点关注
关注财经股票知识,记得关注小编哟!
就在刚才,A股在一片悲观的气氛中崛起!
在沪指欲坠之际,A股市场突然迎来了买盘。午后,市场似乎又要像之前的交易日一样走弱,但强劲的买盘突然涌入,将整个市场托起。与此同时,A50亦直线拉升,人民币亦开始走强。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有QFII基金经理昨天还较为悲观,但今天早上就开始动手做多了。
截至收盘,沪指涨0.43%,深证成指涨0.61%,创业板指涨0.66%。上涨股票接近4000只,机器人概念爆发,航天航空、电机、汽车零部件、酿酒板块涨幅居前,保险、银行板块跌幅居前。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午后的拉升,带动了一定程度的量能释放,今天大市成交比昨天多了近400亿元。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利好会出现呢?这可能要等到今晚或盘后才会见分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与之前的反弹有较大不同。今天早盘,中证500和中证1000要明显强于大盘。而在此前的行情中,这种情况较为少见。所以,今天市场给投资者带来的获得感也要强许多。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反弹能否持续?
突然大反攻
今天下午的反弹有着与最近以来的弱势完全不一样的“味道”。上午收盘的时候,个股表现并不像此前那么弱。但午后,市场依然有一段时间走得没法看。只是,此后开始的反攻却有一丝熟悉的感觉。午后,市场似乎又要像之前的交易日一样走弱,但强劲的买盘突然涌入,将整个市场托起。
与此同时,A50亦直线拉升,人民币亦开始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持续拉升,恒指转涨,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早盘均跌超2%。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有QFII基金经理昨天还较为悲观,但今天早上就开始动手做多了。而今天午后,此前持续流出的外资亦开始大举做多,净流出持续收窄。按以往惯例来看,这种行情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有重磅利好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午后,人民币亦是大反攻。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几乎抹去此前跌幅,现回升至7.30附近。离岸人民币亦由跌转涨。
实质性利好或将出现
今天早上,一则央广网关于印花税的报道传播甚广。
报道指出,近来,市场上提议减免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呼声渐高。近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正在就其任期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接受公众的咨询。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响应称,要求撤销港股股票印花税。
与此同时,近期多家券商机构在研报中表示,如果调降A股市场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象征意义重大,可以起到活跃股市的作用,短期内亦可提振股市信心与热情。
多位接受央广资本眼采访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确有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必要性与空间。一方面,减免证券交易印花税可以明显起到降低股市交易成本、活跃资本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财政部数据显示,最近10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均值不足1%,减免印花税对财政负面影响微乎其微。
那么,在目前情况下,证券交易印花税如果向下调整,具体幅度该是多大?分析人士认为,可以减半下调,也可直接取消。但这关系到财政收入与资本市场的平衡,需要综合考虑。
与此同时,关于房地产的利好也在持续发酵。当下,市场预期,8月20日,五年期的LPR将下调。这对房地产行业无疑是重大利好。此外,市场一直在传,四大一线城市地产政策调控方案已上报至中央,8月中下旬-9月初政策细则或将逐步出台,而“认房又认贷”的政策又极有可能取消。
过去一段时间,外资持续净流出数百亿元,上周五单日流出123亿元。究其原因:一是8月9日拜登签署“对华投资限制”行政命令;二是美债发行规模超预期,惠誉下调美债信用评级,近两周,10年美债利率上行斜率超20Bp,历史上往往引发市场波动和调整。国内方面,房地产债务、信托风险压制了内外资情绪。
财通证券认为,全球经济底部企稳,美联储结束加息在即,都将缓和国内经济和股市压力,外资短期大幅流出后大概率也将回暖,需要注重积极信号:1)经济存在内生修复迹象。除地产需求偏弱以外,生产高频数据从7月下旬以来大幅回暖,预示着PMI可能处在上行轨道。后续政策落地后经济预计也将加速修复。2)政策预期将继续加码,或为行情回升信号。政治局会议后政策方向确定,待各部门地方落实具体方案细则。方向看,一是社融出炉后,降准降息的预期加大,二是资本市场建设力度加大,短线交易、独董政策已陆续出台,三是化解地产和信托金融风险的政策可能有序出台。历史第一轮政策确立政策底止住下跌,期间经济尾声风险VS政策利好释放市场震荡,第二轮政策确立市场底情绪修复后行情向上,从政策底到市场底时间间隔在1-2月。当前,市场底或正在临近。
责编:王璐璐
校对:廖胜超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6/50753.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