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在向全体员工发布内部信中表示,新浪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用一个新的架构更好地去开拓未来。
新浪财经报道,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后,新浪将改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一家由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和新浪管理层共同控制的私人企业。
曹国伟在内部信中称,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业务方面,原有新浪的一些垂直业务,如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将更加独立地发展。
以下为曹国伟内部信全文:
新浪的全体员工们:
昨天是新浪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公开交易的最后一天。在经历了21年的风风雨雨、跌宕起伏之后,新浪公司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一家由我和新浪管理层共同控制的私人企业,并改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新浪与微博作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为上市公司的这样一个不甚合理的资本架构;另一方面也是为新浪集团未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对我们目前的业务不会产生任何重大的影响。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新浪移动为主体的原新浪门户业务将与微博业务更紧密地整合,而原有新浪的一些垂直业务,如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将更加独立地发展。与此同时,新浪集团在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并购步伐,实现集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我们用一个新的架构更好地去开拓我们的未来。希望新浪的全体员工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不做“前浪”,只做“新浪”。
新浪董事长
曹国伟
2021.3.23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蔡嘉
从羊绒行业到新能源,重整后的中银绒业(000982.SZ)通过跨界投资逐渐恢复生机。
今年3月份,中银绒业通过成立新公司及对外收购两家公司,从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为切入点进入新能源行业,8月份再切入新能源下游应用端市场,目前已经具备年产4200吨磷酸铁锂生产能力。
随着羊绒行业纺织业的回暖以及投资新能源公司对业绩的助益,今年前三季度,中银绒业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492.53%;净利润3860万元,同比增长138.73%;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结束此前六年的亏损,盈利2219.01万元,同比增长735.41%。
为了进一步扩大磷酸铁锂的生产以及销售规模,日前中银绒业披露将以0元的价格受让四川鑫锐恒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鑫锐恒”)100%股权,并对其实缴注册资本5000万元,通过鑫锐恒在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建设8万吨/年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笔扩产项目总投资金额高达20亿元,对于总资产12亿元的中银绒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大规模投资项目。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2.91亿元,为此笔项目投资总额的14.55%。
借收购鑫锐恒扩大磷酸铁锂规模
根据投资方案,中银绒业拟受让崇欣信达持有的鑫锐恒100%股权,对应认缴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由于鑫锐恒的实缴注册资本为0元,本次交易价格为0元,本次股权交易价格也为0元。
交易完成后,中银绒业将对鑫锐恒进行实缴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鑫锐恒将成为中银绒业全资子公司。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鑫锐恒为本年度新设立的公司。截至今年10月末,鑫锐恒总资产126.04万元,总负债130万元,净资产-3.96万元,应收款项10万元。前十月,鑫锐恒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3.9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96万元。
虽然设立时间不长且还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但今年9月13日,鑫锐恒已经与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签署项目投资协议,计划在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内投资、建设8万吨/年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生产线以及配套设施。
公告显示,上述磷酸铁锂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预计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预计分别为12亿元、8亿元。项目总建设周期为4年,一期计划建设年产2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生产线,一期建设预计自具备开工条件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
目前,鑫锐恒正在进行环评、能评、稳评、安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待上述手续完成后,办理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由于中银绒业目前已经具备年产4200吨磷酸铁锂生产能力且生产销售运行情况良好,公司此次投资也意在进一步扩大磷酸铁锂的生产以及销售规模,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资源进行深加工,通过建设高品质富锂材料生产基地更好发挥出产业链优势,加快公司转型升级。
重整后跨界新能源双主业并行
资料显示,中银绒业前身是宁夏圣雪绒,上市已有21个年头。2007年,中银绒业借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由圣雪绒集团变更为中银绒业国际集团。
但近年来中银绒业主业基本丧失盈利能力,2015年开始连续六年扣非净利润亏损。2018年和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29.83亿元、27.32亿元,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19年进行破产重整,控股股东变更为恒天金石。
直至2020年,已经完成重整的中银绒业轻资产运营,同时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助推,公司才得以扭亏,顺利“摘帽”。
中银绒业也坦言,羊绒行业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和资金密集性的特点,总体规模小,竞争激烈,对经济周期和季节敏感,原料价格波动大,代加工环节利润低,加之公司重整后生产性资产剥离,股本倍增,仅依靠羊绒原料贸易和大宗商品代工贴牌,盈利压力较大。
在此背景下,重整后的中银绒业积极开展双主业运营,去年收购了北京君兰投资作为开展实业投资活动的平台,尝试跨行业投资、并购等机会。
今年3月份,中银绒业出资1.5亿元与北京君兰投资共同设立成都向恒新能源材料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用于增资并收购都江堰市聚恒益100%股权,以及收购四川锂古新能源80%股权,交易价格合计5000万元。通过此笔并购,中银绒业从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为切入点进入新能源行业。
今年7月份,中银绒业再以自有资金54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叁凌,作为公司开展换电项目的全资资产持有平台,切入新能源下游应用端市场。
随着纺织业的回暖以及投资新能源公司对业绩的助益,今年前三季度,中银绒业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492.53%;净利润3860万元,同比增长138.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扭亏为盈2219.01万元,同比增长735.41%,为近七年来首次扣非净利润盈利。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笔20亿元的项目,对于元气尚未完全恢复的中银绒业而言无疑是一笔超高规模的投资。截至今年9月末,中银绒业总资产仅为12.41亿元,负债率9.83%,货币资金2.91亿元,为此笔项目投资总额的14.55%。
由于本次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及自筹资金,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水平,后期资金能否按期到位尚存在不确定性,项目投资金额以及实施进度调整、项目收入、利润也存在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责编:ZB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6/50743.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