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中纪委网站发文《@党员干部:“股事”有风险,这些红线莫触犯》,提醒党员干部“股事”红线。上述文章点了8名因此出事的省部级官员,包括四川省原副省长李成云、山东省原副省长季缃绮、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等,文章指出,对于官员及更广义的公务员炒股,中央早有相关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等都为党员干部证券投资行为划出了红线。
明确炒股不能碰的几条规定,不仅为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炒股划定了红线,同时界定了何为公务员合理炒股,何为违法违规,这一方面是防止权力对于股市的侵蚀,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公务员炒股的合理边界,如此一来,就确定了股市的法治化轨道不致偏离。
在股市交易中,公开、透明是确保相关交易不受人为干扰、内部寻租、价格及其他环节操纵的价值核心所在。公务员群体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掌握一定权力、尤其是关系到股票交易诸多环节审批、审核和监管权限的官员,他们掌握了大量核心信息,拥有可能会决定股票发行、重大交易的权力。一旦权力被滥用,就会将股票交易异变为少数人的利益盛宴,同时对其他投资者造成不公乃至严重损失,其市场和社会危害性巨大。
对于此类官员炒股,中央历来秉承“发现一个、惩治一批”的严管原则,不仅对于触犯党纪国法的官员追究行政及刑事责任,还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对于涉嫌为官员输送各种利益的其他责任人追责,从而彻底斩断灰色链条,避免类似现象继续蔓延。同时,随着社会发展,投资市场的覆盖面更加广泛,“非四类”公务员在规定范围内的炒股行为,与其他职业人群并无二样,都属于利用自有资金、知识在业余时间进行投资理财,只要没违背有关规定,我们更应将其视为普通投资者而对待。
这其实就是股市法治的规则所在。通过对公务员的群体细分,在权力与股市边界厘清的基础上,允许合规人群的合法操作。而一旦触犯法律,无论官职大小,都必须付出对应的代价,就此构建起“违者自负”的监管体系。这不仅有助于公务员群体对照遵守,同时也是对其他投资者的有效提醒:以往股市利用消息、内幕交易来获取暴利的空间将逐渐缩小,违法风险不断提高,任何人都应遵循法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确立对于法律的红线意识。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坦坦荡荡赚钱,干干净净投资。
近年来,随着股市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加入到炒股的大军队伍中。对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领导干部个人炒股,其实是非常普遍的日常行为,但是,根据党内法规规定,领导干部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炒股,必须遵守相关规定,而且,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涉嫌违法违纪。
根据中央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领导干部个人,可以自由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但该法规强调,领导干部在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下列六种行为,否则,构成违法违纪,后果严重的,构成犯罪。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第一,领导干部或公职人员,特别是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领导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索取或者强行买卖各种股票、索取或者倒卖认股权证,甚至采取威胁、索贿等手段,索取拟定上市公司的原始股,这些行为,轻则构成违纪,如果非法获利的数量巨大,则涉嫌犯罪。
第二,特定的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内幕信息,直接或者间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或者向他人提出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建议,或者向有关人员非法透露内幕信息等。
在媒体报道或官方通报中,常常见到这类的情况:一些金融机关的官员,涉嫌利用内部信息炒股的违法犯罪,被立案调查。可见,本条规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针对性的规定。
第三,买卖或者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其直接业务管辖范围内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一点上,主要是防止领导干部通过买卖、持有自己管辖范围内企业的股票,实现权钱交易,或利益交换。
第四,借用本单位的公款,或者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资金,或者借用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的资金,或者借用其他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资金,购买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这种情况,是典型的严重违纪的情形,尤其是挪用公款进行炒股,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量比较小,构成违纪;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量比较大,达到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的追溯标准,则会涉嫌范围行为。
如果借用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的公款进行高风险的炒股,造成资金损失的,更要被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以单位名义集资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一般情况下,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或未履行法定的审批程序,以单位名义募集资金,本身就会涉嫌违法违纪,如果用于炒股、投资证券基金,或造成了损失,后果会更严重。
第六,利用工作时间、办公设施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这一条,可谓通用性的规定,是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比起上述第一到第五条的规定,本条可谓违纪情形最轻的了!实际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工作人员或领导干部如果利用自己的手机炒股,很难被监控和发现,尽管有这样的规定,但在现实中,还是主要靠自觉自律。
对于上述党内法规的规定,你了解吗?你怎么看?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5/5036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