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只有10%的人赚钱,而90%的人赔钱,其中大部分赔钱的都是新股民。然而,其实存在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新股民在炒股过程中获利并规避风险。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指导原则:
一、买入方法:
- 选择低位股:寻找那些处于低位且业绩面没有非常重大的利空消息的股票。
- 观察调整时间:选择在下跌后经过了充分时间进行调整的股票。
- 关注技术指标:注意观察30日线的走势,如果长期以来从下跌趋势转为走平或略微上涨,并且5日线上升并穿过10日线,那么这是一个逢低入场的良机。
如下图在整个圆形区间,出现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10日均线上穿30日均线,形成了金叉的买入区,这个区间都是买入区间,短线可以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入场,破5日均线弯头向下止盈。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加深印象。如下图的真实案例,在绿圈区域内,30日均线拐头走平,5日均线上穿10日线,形成了三线金叉,这个区间都是买入区。而对于短信的人来说,5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金叉,可以作为第一买入点。不过要记住,注意止损位的设置,同时一定要在30日均线调整后够充分且开始拐头向上。
二、卖出方法:
- 注意高位:当股价处于高位或阶段性高位时,应警惕卖出的时机。
- 观察技术指标:如果5日线下穿10日线,30日线从前期上行过程中进入走平甚至下行状态,这是第一个卖出信号。
- 谨慎卖出:在5日线下穿10日线和30日线下行之间的区域都是可考虑卖出的区域。
为了让大家卖出印象更深。如下图是实战案例,画圈那里是卖出区,当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叉时,短线交易要以卖出为主,而30日均线也走平开始向下拐头,更是应当卖出为主。
下图整个绿圈区域都是卖出区域,因为5日均线、10日均线、30日均线三线向下,且形成死叉,而且股价还在相对高位,跌势必是在所难免了。
通过遵循上述买入和卖出方法,即使对于稍显逊色的个股,只要买入时机和价格把握得当,也能够获得利润。然而,若买入时机和价格把握不准确,即使是强势个股,也有可能因为买点失误而导致亏损。因此,选股十分重要,同时买卖点的把握也不容忽视。希望通过找到适合的买入点,您能够获得盈利。请注意,以上方法不能确保100%的成功,投资有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三,补充“回抽”
股票在盘整区域突破的第一根阳线并不是最佳入场时机是正确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左侧有套牢盘、右侧有跟风盘和短期获利盘的存在。为了减轻上涨压力,股票通常需要经历回档洗盘的过程,以清除浮筹盘。这种洗盘过程可能表现为串阴或者上影线小阳,需要经过两到五天的时间。只有经过回档确认的拉升才是较为安全的。相比之下,没有经过回抽的整理是不太可靠的,就像空中楼阁一样可能随时掉下来,随后才可能形成上涨阶段。
近年来,技术分析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投资者开始关注股价是否突破颈线压力,作为后市看好的信号。然而,由于投资者持股信心不足,一些投资者在股价真正突破后及时跟进,却在股价回抽时选择割肉出局,导致错失机会。
回抽现象指的是股价在突破颈线后,在数天内重新回到颈线位置进行测试,以确定突破是否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颈线可能由压力转变为支撑,或由支撑转变为压力。不仅在上涨趋势中会出现回抽,下跌趋势中同样会有回抽现象。
当股价突破压力颈线后,投资者通常认为后市会有一波较好的上涨。然而,由于大量散户尾随,相对于抬轿者来说,坐轿者数量较多,这对庄家的拉升行动不利。因此,在股价正式展开攻势之前,庄家会利用回抽震仓的方式,股价会调头向下,将一些缺乏信心的投机者震荡出局。随后,庄家会轻装上阵,推高股价。这正好印证了成语“欲进则退”。回抽现象不仅能够清理掉一些浮动筹码,还可以作为突破信号的确认依据。
在真正的突破行情中,股价突破压力后,原先的颈线压力会变为颈线支撑。在接下来的2至5个交易日内,股价会回头测试颈线支撑,然后重新进入上涨轨道。如果在回抽过程中再次跌破颈线,那么这种突破被认为是假突破。
相反,在下跌趋势中,当颈线支撑被跌破后,股价也会在2至5个交易日内反弹回抽到颈线位置。此时,原支撑变为压力,回抽则是最后的逃命机会。
在真正的突破行情中,为了减少损失,许多投资者将卖单挂在颈线附近,形成抛压。这导致回抽力度达到顶点,然后股价开始加速下跌。然而,在假突破行情中,庄家会在回抽时一鼓作气将股价重新推至颈线之上,不仅清空看空盘,还迫使空仓投资者高位回补,营造假突破行情。
总的来说,回抽是多方和空方展开攻势前的前奏,并且用于测试支撑或压力的有效性,同时也是判断突破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对庄家来说,回抽也是制造陷阱的好时机。因此,投资者应根据市场形势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好回抽现象,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巧。
行情总在绝望中产生,在疯狂中落幕,股海路很长,相识便是缘分,创造不易,如果觉得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赞、收藏、转发,我是股海红哥,关注我,我们一起携手并进!
在一个5G 通讯成熟+互联网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高度信息化社会里,手机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例如吃住、购物、交友、办公、出行都与手机息息相关。而且品牌手机的多元化也呈现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要选择一款合适的手机也是比较耗时烧脑的,从品牌、款式、性能、到价格。买手机付出的价格算是生活消费支出占比较高的,因此我们选择手机都会很慎重。比如,我们会先去实体店体验,然后看一些评测视频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过滤(降噪),最终会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手机。
选手机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选股票。股票也是一种商品(有价证券,可以看作银行定期存款),只是股票买卖双方在一个叫股市的市场进行交易(类似于手机体验店)。
其实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选股票就是选公司(理解为手机的品牌),因为股价与公司价值挂钩(有时候有点疯癫),所以你得弄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是如何经营的。比如公司卖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解决消费者什么需求,以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生产产品或服务,企业如何实现盈利。
以上内容让我们联想到了买手机的整个过程,比如我们通过线下门店体验,比较中意华为。我们选择华为的缘由是,无论是品牌、美观性,还是产品性能、质量都过关,符合我们的预期。选股票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去体验公司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然后给出一个评价,如果是好评,那我们可以听听身边小伙伴怎么评价(兼听则明)。或者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得出一个全面的对公司价值的评价。
通过以上的分析过程得出结论,我们再去对公司年报数据去做定量的分析。最后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比较明智的决断。
特别提示:本文所提到的标的不作为投资推荐。看完的朋友点个“赞”,让我记住你们的美。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5/5009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