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抱怨一直没有分享手机指标,毕竟很多朋友不是职业炒股的,不方便随时在电脑上看盘,其实我分享的很多指标只要没有特殊函数的都是在手机上可以用的,只是有些指标画线太多,指标信号也比较多,在手机小屏幕上看盘还是不太方便。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修改过的指标,方便在手机上看盘。
操盘手专用典型的波段指标,主要通过小波段的积累获取点滴收益,但是复利效果会非常强大。波段操作主要就是在波段底沿买入,在波段上沿卖出,但是比较难的是准确判断底部和顶部,这个指标亲测准确率比较高,用来辅助自己的判断还是非常合适的。
操盘手专用主图
KDJ黄金底
这里用到的线比较多,与电脑版不同的是没有在图上画出来,只保留了底部画黄柱和“黄金底”信号。出现这个信号,方便在手机上看盘使用,当然这两个指标配合使用也会非常好,当另两个指标都给出买入信号,出现双指标共振的时候,准确性就会非常高。
KDJ黄金底幅图+操盘手专用
不同的是KDJ黄金底幅图指标操作周期更加长一下,出现黄金底信号的个股,一般会走出蛮牛行情,能承受短期回调且不喜欢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买入之后长期持有。
最后在换一些票验证一下;
歌尔股份
因为手机上只能在自选中看,所以验证都是自己的自选股。
需要文中的指标可以私信,有好用的指标,或者需要编辑的指标可以在评论区评论,最后祝诸位股市长虹
近日,美国一位20岁小伙通过炒作妖股BBBY,一个月内赚到了1亿美金,折合人民币7亿元的故事在国内很多财经媒体上刷屏了。
20岁赚了1亿?小巴也很好奇便去了解了一下过程:
小伙是美南加大经济系的一名学生,为了完成论文在股市找灵感之余发现了BBBY这只股票。
彼时,BBBY财报惨不忍睹,股价也从3月底始一路暴跌,7月只剩下4美元出头。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6月份他从家人朋友那筹集约2500万美元。7月,注册一家名为FCM BBBY持股的公司,并在5.5元的价位上买入500万股BBBY股票。
BBBY是漂亮国2021年初流行起来的几只散户抱团股之一,因为其业绩惨淡,空头大量押注股价下跌,这样让一众散户投资者再次抱团建立“逼空”机制推高股价。
短短一个月内,涨幅超过400%,股价来到30最高涨至30美元。
这涨幅令小伙都震惊了,他以为要半年以上。然后赚到疯的小伙在8月16日将自己手上的股票全抛了,获利1亿。
这种类型的新闻自然传播得很快,但标题虽然看着吸睛,这绝不是普通人通过炒股暴富的小爽文。
首先,这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能从亲戚朋友那里筹集到2700万美元,就根本不是一般人,妥妥的有钱人。
别看他只有20岁,但他早就跟着他的博士叔叔投资多年,是一个十足的投资老司机。
而在缔造本次一亿美元的奇迹之前,不到16岁的他就在管理9.16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公司(Volaris Capital Management)实习;
17岁生日前,还和公司创始人、前瑞士信贷集团高管一起发表名为《使用违约掉期对冲债券的不可减少的风险》的论文。
所以他在有钱又有丰厚的投资知识支撑下,才能在写论文的时候去“炒股”。
而且他投资本来就是想赚BBBY“困境反转”的钱,再买入股票后还积极给这个公司写信出谋划策,建议减少债务,转换融通。
只不过还没等公司管理者对公司发展做进一步说明,股票被散户抱团炒提前暴涨,而小伙押注式投资的资金量又这么大,最后暴赚1亿。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效仿的屌丝炒股逆袭的故事,而是一个年轻又多金的富二代投资老司机,本想靠实力赚钱,没想到运气来了提前暴赚的故事。
小伙的家庭背景和运气自然不可效仿,那么他原本打算投资困境反转股票的方法能不能抄呢?
“困境反转”是指公司暂时的困境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之后随着经营的改善股价会有大幅的逆势回升势头。
比如景点旅游股自疫情以来,行业景气度一直不高。但是随着疫情冲击减弱,国家也有应对疫情的相关经验和条件,旅游需求恢复正常后,整个产业链基本面都会改善,从而实现“困境反转”。
这也是投资经理彼得林奇很看好的一种投资机会之一,而他就是在投资这种“困境反转”型公司‘克莱斯勒汽车’上赚了几十倍回报。
不过等待“困境反转”型公司的运营好转一般需要几年时间,彼得林奇持有克莱斯勒股也是在3年内逐步兑现收益。
而且这种投资方法听着极富戏剧性,赚钱空间大,但难度也很大,还需要判断底部。
比如同样是受疫情影响的航空股,不少人一开始就是在等疫情好转后的困境反转。但是疫情反复散发、整个经济大环境不好,人们对航空出行的意愿需求并不高,航空业复苏遥遥无期。
航空股并没有迎来人们想要的反转,反而是不断被下跌挫败信心,连巴菲特都说不碰带翅膀的股票。
(巴菲特的一段经典名言)
还有中概股,即便这些都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反转的几率很大。但大家就是会被持续的下跌和各种坏消息吓坏,不知道反转的点在哪,陷入反复内耗中。
所以想要做好困境反转这种逆向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要确认标的的质量。
这个标的是由于什么原因陷入困境,是公司的基本面出现变化,比如经营状况难以维系、商业模式行不通?还是整个行业面临挑战,比如新能源车的出现对传统燃油车的挑战等等?
小巴曾在《跌跌不停,杀逻辑太可怕了》给大家讲过,下跌有三种:杀估值、杀业绩、杀逻辑。
前面两种都还行,都还有反转机会。最后一种杀逻辑,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的投资逻辑都被推翻了,还有多少投资价值就很难说了。
再者困境反转不会无缘无故,必然会有引发因素。
有的是市场供给与需求改变的,有的是影响因素或者是变弱的,还有的是政策支持的,只有能实在改变业绩和持续经营能力的才能对标的产生帮助。
因为困境反转本身就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只有标的的底层逻辑还在,反转才可能有机会。
二要有不被吓坏的韧性。
即便确认是好标的,后续有困境反转的机会,也未必就不会再创新低,尤其是对于杀业绩公司来说,没有好的催动因素,也有可能会在底部阴跌或者横盘很久,一两年也是有可能的。
刚刚也说过,这种困境反转的公司反转需要几年的时间,那么在反转的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波动、关于标的物的各种信息干扰。
那么这个时候考验的则是我们投资者的心理够不够强大,能不能承受这些会让信心动摇的因素。
三要有现金流支撑。
这样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使是社保基金,国家队这么大体量的投资者,在参与市场投资时也要保障现金流来源稳定,因为这样才能有不断下跌还能不断买的好筹码。
对于咱们投资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还得是闲钱投资。
如果像美国小哥那样借钱押注式买入,极少运气好的能像他那样轻松赚到小目标,更多的是耐不住长时间的下跌而信心动摇,或者资金使用期限扛不住那么久,被迫亏损卖出。
别说是等公司困境反转了,要是没有做好准备,自己的投资就可能陷入困境了。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5/5002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