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低价股:
低价股是针对整体市场的平均价格而言。在上升过程中由于价钱底,所以投资者在心里上不会觉得涨幅过大,获利抛盘的欲望不会太强烈。相同流通盘而言,价格越低,流通市值就越小,主力所需控盘资金就越小,越容易控盘,后期拉幅会越大。
第二招:低位股
低位股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与前期的历史高点与近期涨幅而言。
第三招:底流通盘
流通盘就是上市公司流通的股票数量,流通盘越大,市值越高,流通盘越小市值越小,一般来说流通盘超过5个亿叫偏大,低于5000万属于偏小,1-5个亿叫适中,所以我们正常选股2亿左右的流通盘是比较理想的。
1)、流通盘太大(比如10个亿,6元股价),市值就会比较大,主力需要大量资金才能控盘,并且吸筹困难,吸筹时间也会比较长,如果主力资金不足就无法控盘,后期拉升就会比较困难,流通盘太小,市值也比较小,即使主力容易控盘,但大资金的投资者无法买进,导致股性不活跃或者股性不稳定。
2)、流通盘过大的股票后期拉升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推动,如果推动资金不充裕,就会导致交易清淡,换手率不高,成交量不大,跟风盘少,上涨缓慢无力。
3)、流通盘越大,容纳的股东数量越多,人心越难统一,一旦遇到大盘不好或者个股利空,大量的抛盘就会出现,导致主力无法护盘而跌跌不休,流通盘太小,股东数量太小,遇到利好里面的都不卖,外面的买不进,遇到利空全部抛出,导致股价大起大落投资者无法掌控,所以适中的流通盘(市值20亿左右)既有利于主力能够控盘,唷有利于保持股性活跃,持续拉升。
4)、并不是流通盘大的股票永远不涨,当市场中小流通盘的股票,题材股炒作完毕后,市场所有的资金都瞄准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时,才会形成合力产生共振,这时才会催生大盘股的行情,而市场大部分时间是不会有大盘股行情的。
第四招:低市盈率选股
1)、同样是市盈率底的股票,流通盘小的就比流通盘大的股票更容易拉升,股价底的股票比股价高的股票更容易拉升,低价的股票比高位的股票更容易拉升。
2)、在相同板块或者相同题材的个股中,我们还是选择低市盈率,低位,低价,的流通盘的个股进行操作更为安全保险。
第五招:高换手率选股
1)、一般来说每日换手率在3%以下,说明该股不活跃,在7%以上说明该股比较活跃。 15%换手率以上代表股性特别活跃。一般选择近期或者当日换手率在7%以上的股票。(近期代表1~2个月内某一天的换手率达到了7%,代表主力在吸筹)
2)、要挑选在股票在低位时换手率比较活跃的股票,当股票处于高位时,如果换手率很高,很可能代表主力在出货。 换手率底也不代表不好,有一些长线庄或者高度控盘的庄,也会采取底换手率(3%以下),稳步缓慢拉升。只是在最后出货时,爆发超高换手率快速拉升,吸引跟风盘。此种情形主力要高度控盘。
3)、下跌末期,换手率越高说明低位放量下跌 说明主力在大量吸筹。拉升初期,换手率逐步放大,说明主力拉升意图越坚决。拉升末期,换手率高,说明主力在加速出货。 回调或者洗盘过程中,换手率越来越低,代表浮筹越来越少。说明回调或洗盘即将完毕,行情可能会启动。
第六招:高增长率选股
增长率越高受到场外资金追捧越高,场内资金锁仓情况越好,股票很容易拉升。
第七招:高题材选股
1)、牛市题材作用不大,需要题材时是大盘在震荡低迷时需要。概念板块就是题材操作。题材有真有假,不要盲目相信。
2)、当题材出现时,首先观察该题材的所有个股,股价是处于高位还是低位。如果是高位,所有主力都会利用题材大量出货。如果大部分个股都处于低位,可以封底介入。如果一个个股有2个以上的题材,则可以操作。
3)、同一题材的个股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涨,也不是所有的都暴涨。要选择龙头股
4)、什么是龙头股?题材里第一个涨停的不一定是龙头股。 ?龙头股一般符合以下几个特定:低位,低价,底流通盘,高控盘等特征(高业绩,高增长)。
第八招:高控盘选股
高控盘就是一只股票中某个主力占有流通盘股数占有绝对优势,并绝对可以影响股价的行为。一般一个主力占有股票流通盘的35%~45%属于高度控盘,在30%以下是不控盘的。50%以上属于绝对控盘。
1)、首先看筹码是否在低位高度密集,上方套牢盘是否清洗完毕,套牢盘最好不超过15%,绝对不要超过20%,否则主力不可能控盘。上方套牢筹码割肉越多,控盘越高。
2)、大盘股不控盘,因为大盘股流通盘比较大,需要资金太大,没有哪个机构吃得消。
3)、主力控盘高的股票,其抗跌性比较强,不受到外界环。
若觉得小编文章有意思,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获取更多的股票投资要诀,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投资体系。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养了这么些年龟,从玩家玩成养殖户,颇有点炒股炒成股东的尴尬劲儿。说没经验吧,有点昧良心,说有心得吧,我那些个从捡壳经历中积累的小心得,似乎又对我这个专业养龟的人设不利……
最头疼的是,我还偏是个藏不住话的耿直小老头,看到这个邀请回答,似乎有一肚子话想表达出来,可终究是半瓶水,搜肠刮肚只扫出点新手向的内容,只能希望这点内容能让新手们少走些弯路,各位资深大佬莫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养龟也一样。世界上有大概小三百种龟,长相各不相同,习性也有不少差异,简单粗暴地用水过背,喂鱼虾的六字真言去套所有的龟是很难养好的。
比如同是闭壳龟属的锯缘和安布,一个高度陆栖,一个偏爱水生,一个爱吃荤食活物,一个爱吃水果蔬菜。
偏爱陆栖的锯缘闭壳龟,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你的手指头
喜欢在水里呆着的安布闭壳龟
又比如同属的黄缘和黄额,一个自然冬眠毫无压力,一个加温过冬都得小心翼翼,一个好奇心重到近乎莽撞作死,一个又胆小怕事恨不得听个响就死给你看。
社交牛逼症的黄缘闭壳龟
天生怂怂的黄额闭壳龟
所以在确定要养龟之前,最好先确定目标,从这小三百种里面挑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品种,然后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准备妥当了再接龟回家。切忌冲动消费,否则贸然买回家以后因为饲养方式不对,会带来无尽的烦恼,严重的可能提前终结养龟的人生体验。
再多嘴一句,别看龟有这么多品种,其中很多都属于国家二级以上的保护动物,私人持有和买卖都是违法行为。在芳心暗许之前,可以先去国家濒科委官网上查询一下你喜欢的品种是不是在保育范围内。
2019年CITES附录中文版----国家濒科委
www.cites.org.cn/citesgy/fl/201911/t20191111_524091.html
当你做好功课,揣着小钱包屁颠屁颠冲向龟摊的时候,还要学会挑选。因为国内的龟贩子一般都不是正经养龟的人,他们的目标只是把手头的龟以最快速度的变成软妹币……以及更多的软妹币……
所以贩子们要么就从节约人力成本的角度出发,丢来抛去,成堆装盆,搞得很多龟遍体鳞伤或者罹患传染病。
要么就刻意炒作龟的价值,甚至自己编造牵强附会的卖点来增加身价,什么安徽草,湖北缘,海南额,广西锯……
还有些黑心商贩为了从同行中脱颖而出,不惜以龟的健康为代价,给它们用热转印的方式印上花里胡哨的图案,结果买回去的龟,大部分活不了多久,个别顽强的即使活下来,养着养着也会变成畸形。
被油漆或颜料遮盖的背甲无法正常发育,养一阵子就畸形啦
说说我挑龟的标准吧。
1.全身无伤口,无异味儿。伤口意味着腐皮,异味儿一般意味着腐甲,这是最常见的两种龟体表疾病。
2.眼睛清澈有神,眼眶饱满,没有口鼻分泌物。看不到眼球的龟,要么就是疾病导致精神不佳,要么就是常见的白眼病,眼眶不饱满的龟,一般说明营养不良或是严重脱水。健康龟口鼻干净通畅,如果看到龟口鼻有分泌物,甚至鼻孔都被分泌物堵死,那就说明它极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千万别买回家给自己找麻烦。
3.甲壳纹路排列正常,没有错甲。龟甲盾片分为中间的5个椎盾,两侧各4个肋盾,24-25个裙盾以及12个对称的腹甲盾(闭壳龟属是11个)。错甲的龟虽然没有健康隐患,但是看起来别扭,不利于观赏。纹路过宽、色素沉着较肤浅的龟意味着生长速度过快,是人工催大的个体,因为长期营养过剩,罹患脂肪肝的风险比较大。
4.头部咬肌发达,四肢强壮有力。这两项说明龟体格健壮,日常营养和活动都正常。头肌和四肢萎缩纤细的,常常是营养不良的特征,也可能是器官衰竭末期的表现。
5.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同时有好奇的眼神。好奇心重的龟一般来说应激反应会比较轻,能够更快适应环境改变,更能增加平时互动的频率。
龟基本上都是独居的隐士,最烦被打扰清净。
在自然生存环境中,它们的同类社交仅限于发情期,平时领地里出现了同类时,要么就双方见面互道珍重,然后掉头就走;要么就强势一方保家卫国,弱势一方屁滚尿流。
发情期的时候,宅男龟才会一改往日矜持态度,主动与它们遇到的每一个异性聊一聊色色的事情,谈不成就硬来的也屡见不鲜。十足的渣男!
当然,自然环境里龟的领地不小,它们能遇到同类的几率不高,所以才显得那样饥渴。在人工饲养时,它们的精力最多也就能支撑与三个左右的异性共度春宵,多了就容易身体吃不消……
所以在当家里作宠物的时候,龟最好是单独饲养,不要脑补它们孤单的琼瑶情节,自作主张给人家找个伴什么的。否则要么强势一方压制弱势一方,弱势方长期处于沉重的心理负担中日渐消瘦;要么就势均力敌,两败俱伤,或者正面战场风平浪静,暗地里不讲武德玩偷袭,互相咬尾巴和爪子搞得血雨腥风。
如果追求繁殖,那就只在发情期把母龟和公龟合养一周左右时间,其他时候依然分开饲养,你不打扰我的暗自芬芳,我不戳穿你的刻意坚强。
龟是一种敏感的爬行动物,最烦被打扰清净。(这句话好像有点耳熟)
在自然界里混,机敏谨慎的特质是龟能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的制胜法宝,但是机敏谨慎同时意味着它们非常胆小。一旦受惊,它们就会神经质般用发足狂奔逃离危险,如果实在逃不掉,就会缩入壳中,仗着坚固的外骨骼选择躺平做个怂货,祈祷危险早日过去。
逃命,是它们靠肾上腺素短期内透支身体换来的爆发力。
怂,是它们靠甲状旁腺激素降低新陈代谢速度换取更长的生存时间。
内分泌激素可以带来爆发力和持久力,但是代价就是身体机能的快速改变。偶尔一下还行,如果频繁改变身体机能的频率,就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应激综合征。
我最开始养龟的时候对龟呵护得无微不至,一会怕它饿着,一会怕它冻着,一会怕它无聊,一会怕它想家,于是各种器材设备买了一大堆也不管用不用得上,频繁投食,没事加温,给它相亲,折腾环境……实在没得事可以做的时候,就把它拿在手上玩弄,培养感情嘛。
结果好好的龟,养着养着就变成壳了。
这就是我不理解应激综合征的时候干的蠢事。
后来死多了龟,我的信心和耐心都被慢慢磨出镜面反射了,从最初的狂热的关怀,渐渐变成了爱谁谁的消极怠工:三五天想起来就丢一点食物,想不起来就饿着;天凉了也懒得加温了,冻死活该;死龟以后也不补充种群了,心想死完就出坑;环境更是懒得折腾了,十天半月才换一次水,铜钱草把滤箱撑爆了也懒得管;看着半死不活的龟,最初的心气儿泄了,再也不想拿起来把玩……
没想到,这几个龟在我的消极怠工下不仅没有追随逝去同伴的脚步,反而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精神,而且因为环境的稳定,它们胆子也开始慢慢变大,可以跟我互动求食了……
终于,我还是没出坑。
人吃五谷杂粮就得百样疾病,龟也一样。
一旦龟生病了,很多龟友就会六神无主,病急乱投医,有的上网发帖求助,期待大神支招能妙手回春;有的自力更生,百度各种偏方土法;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帮龟决定它得了什么病……
结果是一通操作下来……
疾病诊断讲究望闻问切,看就是观察异常,闻就是听病人主诉感受,问就是询问病人以排除错误选项,切就是通过检查结果得知病情。任何神医都离不开这四项断症基本原则。
有经验的兽医断症,一样会遵循望闻问切四项基本原则,只不过把其中“闻”和“问”的对象换成了宠物主人,并加重了“切”的权重而已。
因为人会说话,能明确表达不适的部位和感受,龟不会说话,而且耐受力超强,小小不适都很难被第一时间发现,往往当新手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龟已经病入膏肓了。
所以兽医断症更倚重的是“切”!
特别是内科疾病,不依靠科学检查结果,单凭肉眼观察就能隔空断症的大神们,要么就是真神仙下凡拯救苍生,要么就是跳大神的巫婆神汉,没有例外。顺便说一句,我活了小五十年,还没见过真神仙,求引荐……
断症是第一步,有了正确的断症才能对症下药。
任何药物都有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区别,严谨地讲起来,我怕读者老爷们打瞌睡,简单类比一下可能更容易理解:
没有断症就用药,就和你不舒服的时候,走进药房随手抓一把药丢进嘴里的后果是一样的。当然从概率上来说,如果有无数个平行宇宙,那的确有一个宇宙中你能抓到正确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
能碰对这种概率还养龟干嘛,去贷款买彩票争当世界首富不好吗?
这种鲁莽的做法,不仅治不了病,搞不好还会因为药物副作用而提前要命。
治疗龟内科疾病最好的方法,是去寻求专业爬宠医生的帮助,其次是给龟提供一个适合休养生息的生活环境,然后祈祷它强大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虽然听起来很消极,但是往往这样处理活下来的龟比臆想用药活下来的龟还是多得多。
逼逼赖赖写了这么多,不知有多少人能看到这里。
所以把我养龟以来最大的心得埋在最后,等待真正有心养好宠物龟的人来发现。
最后的心得也是最大的心得,就是龟坑很深很深,进来了就很难出去了。(假装此处有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包。)
欢迎关注我和我的专栏。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4/49215.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