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股票600606与新浪 财经 股票

发布时间:2024-03-31 14:30

该公司三季度的偿债指标再次恶化,资产负债率升至近7个季度以来高点达89.31%。而净负债率则较今年中报数据上升10个百分点至197.8%

《投资时报》记者 孟楠

熊市中抗跌、资产保值的宠儿;牛市中滞涨、资产升值的弃婴——该如何对待股价长期徘徊在6元/股附近的绿地控股(600606.SH)?这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2018年10月29日晚间,绿地控股发布2018年三季度报告,当期实现营业收入2330.45亿元,同比增长29.19%;归母净利润为88.93亿元,同比增长35.51%。

超预期的季度财务数据,在奠定该公司全年业绩基础的同时,也令其实现了连续11个季度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但与往季财报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情况如出一辙,绿地控股股价走势依旧云淡风轻。

截至10月30日收盘,该公司股价涨幅为1%,其6.09元/股收盘价较52周高点仍下挫39.1%。

净负债率持续高位运行

无论是接近90%的资产负债率、200%净负债率,还是平均不到5%的净利润率,偿债风险高企和盈利能力不足始终是制约绿地控股股价上涨的两大利空因素。而该公司昔日的“信用危机”,也令投资者计划配置其股票又多了些许顾虑。

很可惜,绿地控股三季度的偿债指标再次恶化。数据显示,该公司当期负债总额达8497.3亿,其中短期借款为204.7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681.51亿元,长期借款达1499.9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期内总资产12.13%的增长并未能掩盖因负债增加而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绿地控股资产负债率升至近7个季度以来高点,达89.31%。而该公司197.8%的净负债率虽同比下降58.9个百分点,却较今年中报数据又上升10个百分点。

要知道,深陷债务危机的“海航系”和万达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不到60%,而前者的负债总额为6574亿元,后者逾4000亿元的负债规模则仅大体相当于绿地控股负债总额的一半。

尽管绿地控股三季度盈利水平有所改善,当期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14.95%,净利润率同比上涨0.2个百分点至4.92%,但如此微量涨幅仍然无法令其摆脱中国房企TOP10盈利能力垫底的境况。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与绿地控股近年来主攻“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大新兴战略转型不无关系。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自该公司转型以来,超越房地产板块营收贡献的大基建业务长期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特别是后者一路下滑至3.16%的毛利率,不仅大幅拉低了绿地控股的整体毛利水平,且在所谓与各地方政府合作为主的模式下,势必进一步拉长企业的资金周转时间,乃至被动压缩利润空间。

而该公司近日再次启动转型战略,通过“三大变革”重组成立大基建、商贸、酒店旅游三大产业集团。问题是,个中业务换汤不换药,净利润率过低短板犹在。

更糟糕的是,融资成本远低于同行的绿地控股,近日却主动将2015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的票面利率从3.80%上调至6.80%。尽管这一融资成本仍低于房企债券利率7.5%的平均值,但显然是该公司的净利润率“所不能承受之痛”。

销售目标仅收割五成

或许是受到“凶猛”的闽系房企在上海反客为主的影响,已置身国企上市公司“超期服役期”的该公司董事长张玉良,终于按捺不住地喊出了“5000亿元”的销售目标。

风格的转变并非为了助力绿地控股低迷股价的上涨,其“5000亿”的底气主要来自后者今年前三季度的加速拿地策略。数据显示,该公司当期新增土地储备1792万平方米,同比增262.41%。

但难度颇大。今年前三季度绿地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670亿元,同比增长31%,且仍稳居行业第六,距张玉良制定的目标还差一半份额。

现在,留给张玉良和绿地控股的时间已然不多。

面对“降负债”、“降杠杆”的监管要求,以及融资渠道收窄和融资成本趋高的外部环境,绿地控股如何降低负债率和融资成本?是否会再次通过战略转型提升不足5%的净利润率?该公司将会采取何种策略完成张玉良提出的5000亿元全年销售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绿地控股董秘办工作人员在对《投资时报》记者的回复中称,该公司已将“降成本”上升到战略性高度。随着近几年房价大幅上涨期间销售项目的结转比例逐步增加,公司主业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截至三季度末,其整体5.27%的平均融资成本仍维持低位,负债率也稳定保持在89.31%。

至于“5000亿销售目标如何完成”的问题,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房地产主业战略强化升级,该公司未来三年的总体目标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年均销售规模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形成一批300亿—500亿发展能级的重点事业部。

本文源自投资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5月9日消息,大盘早间走势分化,沪指震荡走高,站上3400点关口,创业板指则维持弱势盘整。板块方面,大金融板块延续昨日强势,券商股领涨两市,中字头个股持续大涨,此外,航运、钢铁、煤炭、互联网电商等板块表现活跃;游戏、传媒板块有所回调,教育、中药、贵金属板块表现低迷,半导体芯片板块走弱。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午后,三大指数再度走弱,沪指翻绿。盘面上,中国银河、光大证券等多股相继炸板,两市炸板率超50%,教育、游戏、军工等板块持续走低。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40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2218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49亿。截至收盘,沪指跌1.1%,深成指跌0.9%,创业板指跌1.21%。

盘面上,证券、贸易、中字头股票概念板块涨幅居前,教育、中药、云游戏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证券

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信达证券、光大证券等多股走强。

东吴证券认为,当前证券板块估值逼近历史底部,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当前证券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3年4月28日,证券Ⅱ指数PB估值为1.22倍,历史分位数3.70%)。宏观环境及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券商行业ROE中枢稳固抬升,券商估值将迎来修复,具有显著长期投资价值。

2、互联网电商

青木股份、跨境通、华凯易佰、焦点科技、吉宏股份等多股表现强势。

消息面上,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将于5月9日至11日在郑州举办。大会以“买全球卖全球”为主题,重点谋划7场活动,具体包括开幕式暨跨境电子商务高峰会、6场平行论坛。

东方证券表示,2020年疫情催化下的全球线上零售渗透率提升带动了短期的电商需求快速增长,2021-2022年随着线下消费回流,线上增长出现放缓。中国2022年出口跨境电商1.55万亿,同比增速11.7%,对比2021年的增速24.5%,增长呈现显著放缓。在2022年低基数上,叠加出口恢复及政策扶持,跨境电商行业23Q1迎来复苏。建议关注跨境电商行业整体机会,以及AI+电商相关标的。

消息面:

1、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涨6500元/吨,均价报21.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8000元/吨,均价报18.3万元/吨;氢氧化锂涨5000~6500元/吨;镍豆跌2900元/吨。

2、银保监会日前批复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晟新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不再持有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3、合肥市经开区官方近日发布消息称,保时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文熠柏到访合肥。有市场消息猜测,保时捷将加速在中国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预计在合肥建设首家落子中国的整车生产工厂,并进行国产化。

4、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4月钢材出口为793.2万吨,3月为789万吨;中国4月稀土出口4574吨,3月为4446吨;中国4月成品油出口为374.6万吨,3月为545.2万吨。

机构观点:

德讯证顾表示,随着“中特估”相关题材的持续走强,沪指放量触及3400点,短期抛压位3485点,防守位上移至3330点,继续拉升需沪指成交量维持在5500亿元上方且持续放大;今年以来,中字头及AI相关题材成为市场主线。

广州万隆表示,5月市场主线就是中特估和大金融,错过主线就会和前几个月错过数字经济一样,非常可惜,早盘依旧是昨天权重股行情,不同的是,昨天涨太多了,部分个股基本都在高位小阴小阳的调整,,分化是好事,分化才会出龙头,分化才会让资金聚拢在少数的个股中,提升赚钱效应,那么如何在本轮分化中进行筛选呢?真正的好标的不会在第一批分化时就倒下,因此高位缩量价涨,甚至缩量价不跌的权重股都需要给与重视,缩量代表盘中分歧小,持有机构吸筹,价不跌说明有资金护盘,两者结合说明当前价位还不是机构的理想价位,后续较大概率会继续拉升。

[股票600606与新浪 财经 股票]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8815.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