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在炒股的时候,经常会听说过一句话叫远离庄股。因为这种股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可能有时候一转眼已经涨停,但也有可能转眼又跌停。
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庄股:
市场股票后面的庄是不计其数的,只不过操作的明不明显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庄股?
庄股实际就是一股为了绝对控盘的资金,通过控制股价的上涨或下跌,去实现所需要的利润。而这些钱的来源更多来自于众筹,配资,借贷等等。其特点往往是逆市表现,而这些股多为低市值,亏损股,夕阳产业或者实体行业(诸如钢铁、铁路、煤炭、百货)等等。所以这种股本身就属于比较偏门的领域,一般的投资者也很难去选择这种股去操作,同时在地域上面海南,东北,山东,江浙,福建等地庄股较多。
其次这些股在市场的表现来说,控盘迹象非常明显,上下影线频繁出现,走势非常具有规律性,甚至有些个股的技战术指标也非常完美。其目的也是为了在后期出货的时候,吸引部分靠技术指标来判断的投资者接盘。
从盘子大小来说,一般庄股多为小盘股,市值在15到30亿左右,而流通市值一般低于10亿,筹码相对集中,有些甚至可以达到实际流通盘的30%以上。由于每个人操盘手法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其K线形态来判断是否是同一资金所为。
在日内分时图上可以观察到其有时可以走成一道直线,有时候忽上忽下的,比如盘中可能会闪崩,在逼出你的筹码之后,在尾盘拉起来,但换手率却很低。
最后就是其走势通常不会跟随大盘,走法比较独立,没有炒作的主线题材。其在建仓过程中的形态非常漂亮,各种技术指标也非常完美,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吸引市场的目光,得到那些喜欢技术指标操作的操作者介入。而在出货阶段的时候则是砸盘凶猛,分时多为突发性跳水跌停,然后跌停板对倒撬板,吸引跟风,继续出货,一般会伴随 3-5个跌停,并且不会出现反弹。
为了方便大家识别庄股,下面举例以几个个股的实战形态来说明:
可以看到全新好就是一个标准的庄股走势,从其K线图来说,上下影线非常频繁。而且庄家控场能力非常强大,走势基本保持到一根直线。
而在3月30号当天,这个股突发性的被打跌停,而后又没预兆性的拉起来,实现了左手倒右手的操作从而收割了不少散户筹码。
再举一个ST天马:
可以看到这个股,在庄家出货的时候,天天都是地量,每天涨跌幅度也非常小,流通性非常差。在最后开始补跌的时候,就极其凶狠的天天一字跌停。
当然,并不是说市场成交量地量就一定是庄股了,在A股处于熊市过程中,多数个股由于其本身没什么炒作的题材,导致流动性的丧失,而市场上面几千支股票,伴随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现象,资金自然会愈加的抱团。
通过上述这些讲解,这里就需要提到市场合力这个名词了,一般来说能与庄家相对的就是合力了。单靠一个人,一个团队,虽然你能控制一时股票的走势,但是很难做到股票连续的上涨的。
当一个股票只有一个人去买,虽然涨的很高,但是没人接盘,始终只是纸上富贵。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市场合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互相拉升。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出现一家独大,也就没有了庄的存在。比如说像之前的人气妖股东方通讯,在包括最近这波口罩的龙头道恩股份,皆是如此,都是短线游资和散户市场的合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合力的市场下,去赚合力的钱。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合力股,其成交量都是比平时要高很多的,也就是其流动性非常高,能够满足很多资金来回进进出出。同时其也具有上涨的逻辑支撑,道恩股份是因为疫情扩散严重,需要大量的口罩刺激影响。而东方通信则是因为5G技术的普及应用前景。我们在平时买股票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无逻辑的瞎买,但是倘若发现了就持续性的逻辑后,我们买入的信心就会的提升。
最后学了解一下常见庄股的盘口:
为什么要学盘口呢,盘口的作用就是显示买卖信息的窗口,能够具体的呈现出当天的成交和委托量有多少,我们可以从分时图的走势上寻出端倪,从而对未来股价走势做出预判,可见盘口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而股市的盘口则是千变万化的,区分庄股和普通股的主要方法还是在其盘口的差异性上,下面来介绍几种典型的庄股盘口:
第一种:就是涨停板扫货,顾名思义。这种方法就是大资金在个股封死涨停后,会出现主动撤单的情况,随后再在涨停板上进行扫货封板。其目的第一是为了测试该股的抛压有多大,由于很多股上板都是一瞬间,所以换手必定不够,这时则可以通过撤单的方式来判断资金接力的意向强弱,同时也可以看是否有其他资金想要介入。第二由于个股一致性太强,庄家单子又在后面,通过撤单开板来逼迫小资金交出筹码,二封扫货完成板上换手,从而减轻获利盘的数量。最后,可能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个股情绪变差,导致封板信心不足,这时候撤单观望,等待指数走强后再次回封。
对于庄股,通过利用涨停板去建仓本就是一种很暴利的方法,由于庄股其本身并不属于热门题材,很少有散户和游资关注。其长期处于横盘状态,里面获利盘的散户非常少,而在板上通过不断的撤单或者来回对倒砸单,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一些耐不住煎熬的散户自然会在涨停板附近交出了筹码。
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以前安德利,当时市场上的次新股全面庄股化,一些资金通过借助次新股的人气和流动性,建仓次新股,随后暴力拉升,砸盘出货,短期之内获取暴利。由于次新股的上市时间短,所以吸收筹码的方式大部分都是使用的涨停板吸货。
另外一种比较经典的庄股盘口就是上下夹单,这种盘口一般多数出现在庄股减仓出货的时候,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夹单都是出货,还要根据个股的位置和实时的盘口来判断,同时这类盘口还会演变为上压单(卖一的位置挂个大单压住股价),下托单(买一的位置挂个大单拖住股价)。
重点说说上下夹单减仓的特征:
首先买一和卖一均是大单,形成价格一字局面;
其次时间要相对长,一般半小时以上,最好盘中多次出现;
最后持续源源不断的买单出现,形成氛围式购买;
类似的庄股盘口还有很多,其核心就是利用自身的筹码优势来控制分时走势,同时借助盘口来吸引跟风。
通过上述学以及了解,大家对庄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是需要我们大家在平时交易的时候多去观察积累盘感才行。
投资没有最优解,尤其事前做投资计划的时候。
但不同的投资选择,结果可能是大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公募主观、量化、被动指数和私募基金,都有什么特点,谁是更好的投资选择。
01 过往收益回报特征先来看2015年以来公募主观、量化、被动指数和私募基金的回报表现。
由上表可以得出几个肉眼可见的结论:
1)2015年以来,主动管理特征越明显的公募基金累计回报越高,即主动基金>指数增强>被动指数。
2)投资方式更灵活的私募基金,累计回报稍微不如公募主动基金,但也大幅跑赢了公募增强指数型基金指数和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
3)公募主动基金的巨大优势主要是在牛市创造的。
2015年、2019年和2020年公募主动基金都以绝对优势跑赢了指数基金,在震荡市况下比如2017年、2021年相对于指数基金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在明显熊市环境之下比如2016年、2018年、2022年和2023年至今则稍微不如指数基金。
4)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公募量化水平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在牛市和震荡市的大部分年度可以跑赢被动指数基金,熊市则与被动指数基金大致持平。
5)私募基金的优势主要是在熊市创造的。
在2019年和2020年牛市中大幅落后于公募主动基金,甚至大幅落后于被动指数型基金,震荡市大致与公募主动基金持平,但在2016年、2018年和2022年的熊市中以绝对优势跑赢了公募主动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
02 不同种类基金的优缺点1、公募主动基金(主观投资)
1)公募主动基金在熊市和震荡市相对指数基金都不占优,但也落后不多。
2021年之后主动基金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主动基金已经失去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了,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周期属性,是对牛市超额收益的一种均值回归。
2)由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投资风格相对固定,公募主动基金主要靠选股和较长时间持股赚钱,这也是公募主动基金牛市回报能绝对领先于指数基金的主要原因。
在震荡市和熊市,由于缺乏增量资金,各种风格、赛道、行业、主题行情都没有持续性、轮动很快,公募主动基金投资风格相对固定,因而难以适应这种快速轮动的行情。
2、公募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
1)当前A股的市场环境由于大量散户的存在,还存在超额收益空间,因此有一定主动管理特征的增强指数型基金总体优于被动指数型基金。
2)由于量化手段的不断进化和迭代,预计增强指数型基金和主动量化基金未来的优势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3)超额收益的丧失,可能会以大量散户退出直接股票交易、进入机构量化互搏时代为前提。
3、私募基金
1)私募基金的最大优点是经营机制灵活、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自由度高,具有非常灵活自由的运作空间。
大部分私募基金的目标是追求绝对收益,而公募基金则更多追求相对收益,因此私募基金总体更稳健。
私募基金投资决策自由、运作灵活的特点使得它对震荡市和熊市的适应性更好。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前述私募基金牛市较为平庸、熊市却很优秀的表现。
2)自2021年以来,私募量化的崛起使得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私募量化基金的优势在于,可以日内反向交易、没有成分股的约束。
量化基金更快的反应速度、更高的换手、更广泛的覆盖、更多因子轮动的优点可以在私募量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私募基金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门槛高,对投资者资产规模有较高要求,大部分普通投资者买不了私募基金。
其次是大部分私募基金有发起人“优先收益条款”,在基金收益中要提取20%的收益,因此与公募基金“所见即所得”的收益不同,投资私募基金的实际收益要扣除收益提成。
03 不同种类基金如何选择根据前述各类基金的收益特征和优缺点,理想的选择应该是牛市投资公募主动基金,熊市和震荡市投资私募基金。
但事前预测牛市、熊市和震荡市是很困难的,次优但可行的办法是按一定的比例配置一部分公募主动基金和一部分私募基金,每一到两年做一次动态再平衡。
私募基金有很高的投资门槛,并且有收益提成,那么公募基金中有没有收益回报特征与私募基金相似的产品呢?
答案是有。
一部分投资框架迭代较快的主动量化基金就可以作为“平替”。
比如,姚加红、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孙蒙管理的华夏智胜先锋,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选,胡崇海管理的国泰君安量化选股……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量化基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懒人养基最近(6月20日)的文章《近两年超额收益稳定,这类基金可以关注起来》。
前面几位懒人养基在之前其他文章中介绍过了,这里对国泰君安资管胡崇海与众不同的地方做一个简单介绍。
1)胡崇海系浙江大学数学系运筹控制专业博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访问学者,国内首批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实战投资的量化投资经理。
2)管理公募量化基金之前在国泰君安资管有多年的私募量化管理经历,目前同时管理私募量化产品。
3)胡崇海团队的投资理念是“稳中求胜”,追求纯粹的Alpha,追求超额收益的稳定性胜过追求单纯的收益率,严控超额收益的波动性,过往最大回撤是同类产品中最小之一。
4)对量化当前相对的领先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方面量化不能“包治百病”,另一方面量化的Alpha是在不断衰减的,只有不断“精雕细琢”、迭代模型和框架才能让自己不落于人后。
5)胡崇海量化团队是基本面和技术面大致三七开的、更偏盘中交易的一个团队。
从偏稳健的角度,胡崇海管理的公募量化基金作为私募基金的“平替”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845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