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2022年伴随国内外疫情多发、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保持较强韧性和潜力。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钢铁市场震荡幅度收窄,均价下移,钢铁行业利润明显收缩,钢铁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放缓压力,中国经济在扩大内需的稳增长政策中将逐步回归正常增长轨道。钢铁行业仍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产能减量置换”、“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工程”推进仍将制约钢铁产量释放,钢材需求下滑局面有一定缓和,钢材出口小幅下降;原料价格进一步下移对市场支撑作用继续减弱。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计2023年国内钢铁市场供需关系好于上年,钢材均价将比2022年下半年有所提高,整体价格中枢与2022年全年基本相当。』
一、2022年国内钢铁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回顾
2022年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水平,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弱势运行对用钢需求形成持续拖累。钢铁产量继续呈现减量趋势,供需双弱集中体现;而外需表现一定韧性,钢材出口有望保持上年水平;社会库存降速趋缓,整体水平低于上年;铁矿石、焦炭、废钢等原料价格明显下移降低钢铁生产成本,但在钢材价格中线下移幅度更为显著带动下,行业整体盈利创近20年来新低。
1.1 市场端:市场震荡幅度收窄,均价明显下移
2022年,受到国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国内钢材市场呈现震荡下行局面。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4337元(吨价,下同),较上年底下跌719元,跌幅为14.2%。其中,建材价格指数为4205元,同比下跌13.0%;板材价格指数为4375元,同比下跌14.9%;型材价格指数为4317元,同比下跌15.7%;管材价格指数为4842元,同比下跌15.5%(详见图1)。
从年度均值来看,也呈现明显下移趋势,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均值为4726元,较上年全年均值下跌719元,年同比跌幅为13.2%。从震荡幅度来看,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峰值出现在2022年4月6日,价格为5451元;谷值出现在11月1日,价格为4069元,波峰、波谷震荡幅度高达1382元,较2021年(震幅2019元)收窄637元。
图1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走势图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根据钢价涨跌走势,将2022年全年市场运行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4月6日)震荡冲高。稳增长政策信号不断释放、市场预期好转、俄乌军事冲突带动大宗商品上行,原料成本上移带动国内钢铁市场震荡冲高;截至2022年4月6日,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5451元,较去年底上涨419元,涨幅为8.3%;
第二阶段:(4月7日-11月1日)震荡下行。二季度以来,强预期落于弱现实,需求明显不足,全球加息潮下,大宗商品承压,原料成本回落,供给端承压等综合影响国内钢铁市场价格震荡向下;截至2022年11月1日,价格跌至年底最低点,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4069元,较4月6日高点下跌1382元,跌幅为25.4%;
第三阶段:(11月2日-12月底)震荡反弹。11月份以来,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美联储加息放缓、钢铁产量下降、供给端压力有所缓解、社会库存持续下降等因素带动下,国内钢铁市场震荡反弹。截至2022年12月底,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4337元/吨,较11月1日低点上涨268元/吨,涨幅为6.6%。
就品种价格来看,2022年,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的8大钢材品种均价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跌,其中冷轧卷板跌幅最大,为17.6%;无缝管跌幅最小,为3.7%;其他品种跌幅在10.4-16.3%之间(详见表1)。
表1 10大城市8大钢材品种价格2022年运行情况表(单位:元/吨,%)
1.2 供给端:需求疲软,粗钢产量同比继续下降
2022年,由于下游需求疲软、钢价震荡下行、钢厂利润明显收缩甚至出现亏损,钢厂生产积极性下降,带动钢铁产量呈现回落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中国生铁累计产量79506万吨,同比下降0.4%;粗钢累计产量93511万吨,同比下降1.4%(详见图2);钢材累计产量122553万吨,同比下降0.7%。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计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约10.2亿吨,同比下降2%左右,呈现同比继续下降态势。
就粗钢日产水平来看,年度日产略有下降,2022年1-11月粗钢平均日产280.0万吨,较2021年全年平均日产283.0万吨减少了3.0万吨,下降1.1%;月度日产在2022年5月份创年内最高水平,为311.6万吨(详见图3),较2021年4月历史最高记录326.2万吨减少14.6万吨。
图2 粗钢年度产量及同比增速变化
图3 近年粗钢月度日产变化
1.3 库存端:去库存速度放缓,年末库存同比下降
2022年,钢材社会库存动态变化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社会库存峰值时间与上年相当,但最高库存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3月4日,钢材社会库存到达年内高点,为1659.8万吨,较上年高点减少314.9万吨,同比下降15.9%。二是整体去库存速度继续低于上年,其中板材去库速度略有加快。2022年钢材社会库存最高点到最低点降速为52.4%,较上年收缩4.5个百分点;其中建材库存降速为66.3%,较上年收缩3.7个百分点;板材库存降速为27.0%,较上年扩大2.2个百分点。三是年末库存低于上年同期。2022年由于库存最高点相对较低,叠加钢铁贸易企业对后市的预期相对悲观,蓄水池功能有所削弱,钢材社会库存低于上年同期。2022年12月底,钢材社会库存为793.5万吨,同比下降6.7%。其中,建材社会库存为387.2万吨,同比下降7.9%;板材社会库存为406.3万吨,同比下降5.6%(详见图4)。
图4 国内钢材社会库存走势图
1.4 进出口:钢材出口再现增长,进口大幅回落
2022年,在俄乌冲突及其引发的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影响下,俄罗斯、乌克兰、欧盟和欧洲其他国家钢铁生产持续受到较大制约,中国以外的地区钢铁产量的持续下滑,叠加中国钢铁出口供应链稳定、价格相对优势,海外订单指数阶段性好转,使得钢材出口保持韧性。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194.8万吨,同比增长0.4%;累计进口钢材986.7万吨,同比下降25.6%;同期中国净出口钢材5207.0万吨,同比增长7.1%。预计2022年中国钢材出口在6700万吨左右,同比保持持平或小幅增长态势;钢材进口1100万吨以内,同比下降25%左右(详见图5)。
图5 2011-2022年中国钢材进出口情况变化
1.5 需求端:国内需求有所萎缩,粗钢表观消费量继续下降
2022年,房地产投资明显下滑拖累用钢需求疲软,钢铁产量呈现下滑态势,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继续下降。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2022年度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预计为9.67亿吨,同比下降2.4%(详见图6)。
图6 2010-2022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变化
1.6 成本端:原料价格中线理性回归,钢铁市场年均成本有所下降
2022年,受到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持续加息,大宗商品明显承压,而国际、国内钢铁产能释放的收缩,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球64个国家及地区生产粗钢16.91亿吨,同比下降3.7%;其中中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4%,中国以外国家及地区粗钢产量同比下降6.2%。产量缩减带动原料需求下滑,铁矿石市场阶段性供需宽松,铁矿石价格均值有所下行。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120.2美元,同比下跌24.6%(详见图7);中国海关进口铁矿石均价118.2美元,同比下跌28.0%(详见图8)。
图7 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变化趋势
图8 进口铁矿石月度均价变化趋势
2022年,在上游炼焦煤价格走高以及下游钢厂利润微薄夹击下,焦企和钢企之间频繁博弈,价格持续波动,从趋势来看,全年呈现先扬后抑翘尾走势,整体均价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均值2894元,较上年全年仅下跌3元;其中峰值3850元、谷值2250元,峰谷震荡差1600元,较上年收窄560元(详见图9)。
图9 唐山二级冶金焦价格走势图
2022年废钢价格呈现冲高回落、触底反弹行情,全年均价有所下移。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废钢价格(唐山重废)均值3065元,同比下跌9.3%(详见图10)。
图10 唐山地区废钢价格
在原料均价下移带动下,钢铁企业吨钢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2022年,生铁成本指数均值在150.5,同比下降7.9%(详见图11);三级螺纹钢和热轧卷板吨钢含税生产成本分别为4204元和4346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264元和231元,同比分别下降5.9%和5.0%。
图11 兰格成本指数走势图
1.7 经营端:吨钢毛利明显下降,钢企盈利再创20年来新低
2022年,尽管成本小幅下行,但因钢价跌幅超越成本,吨钢盈利明显下降,行业整体盈利显著下滑,超越2015年创近20年以来新低。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2022年,三级螺纹钢和热轧卷板吨钢毛利分别为58元和-53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90元和560元,同比分别下降83.3%和110.5%(详见图12)。
图12 三级螺纹钢、热轧卷板测算毛利
从行业整体盈利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9836.6亿元,同比下降9.8%;营业成本76444.0亿元,同比下降5.5%;实现利润总额229.2亿元,同比下降94.5%(详见图13)。
图1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变化
二、2023年国内钢铁市场趋势展望
2022年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推动经济运行回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3年的5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五大任务之首,因而拉动内需被认为是2023年稳增长的核心工作。对于2023年来说,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GDP有望反弹至5%以上,政策推动下2023年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将保持一定韧性,房地产投资或逐步修复企稳;消费将明显恢复;但受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动,出口可能面临一定压力。在此经济背景下,2023年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哪些变化?
2.1 2023年产量展望:钢铁产量或继续下降
2022年,钢铁行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取得较为理想的减排效果。据中钢协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会员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4.10%,外排废水总量同比下降21.46%,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23.10%,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9.48%,颗粒物排放量同比下降19.17%,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11.69%。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高质量实施。截至2022年9月底,已有34家企业约1.79亿吨钢产能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监测评估并在钢协网站公示,23家企业约1.29亿吨钢产能完成部分超低排放监测评估公示。
2023年中国钢铁行业仍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产能减量置换”、“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工程”三大钢铁改造工程。2022年12月9日,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启动,极致能效工程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通过钢铁行业“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力争实现2023年0.8亿吨-1.0亿吨、2024年1.5亿吨-2.0亿吨、2025年2.0亿吨-3.0亿吨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2023年,中国钢铁行业仍面临产能减量置换的推进、以及低碳发展、极致能效推进的双重约束,粗钢产量将小幅下降,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计2023年粗钢产量将在10.1亿吨,同比波动幅度在1.0%左右。
2.2 2023年需求展望:钢铁需求将小幅下降
2023年在“稳增长”调控政策的托底下,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下行态势有望放缓企稳;但制造业用钢需求面临一定放缓压力,我国钢铁需求将小幅下滑。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计2023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9.57亿吨,同比下降约1%。
2.2.1 2023年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将保持增长
2023年,国家将进一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稳定经济运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同时“十四五”各类规划中明确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继续成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2023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计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3.5万亿元左右;预计债券资金将尽快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持续带动作用。
2023年制造业投资方面也将继续发力,国家发改委要求促进外资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要求加大民间投资支持力度,为民间投资的修复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将继续加大对产业优化升级、“专精特新”等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产业政策将继续释放效能,加快国内新旧动能转换,叠加信贷支持政策发力,将利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快速发展。
在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下,2023年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增长态势,但因今年基数偏高,增速将有所回落,但增长态势仍将对建筑钢材及相关设备用钢需求产生一定带动作用。
2.2.2 2023年房地产投资下行态势有望放缓企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要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2022年以来,国家及各地政府不断解绑房地产调控政策,临近年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金融16条、支持房企融资“三支箭”,通过信贷、债券以及股权融资等的支持缓释供给端房企的风险。另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2022年12月26日,全国已有超330个省市(县)发布楼市宽松政策超千条,其中有48个城市优化限购,173个城市优化限贷,33个城市优化限售,235个城市调整公积金政策,187个城市发布购房补贴。
受到各项政策带动,多家房企发债融资取得新进展、商业银行与房企密集签约并意向性授信额度、保交楼专项借款基本投放至项目,随着政策举措更加丰富、力度不断加大,房企融资环境已经出现改善。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撑下,房地产行业有望逐步从销售端企稳,再向投资方面传导,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计2023年内全国房地产投资降速有望逐步放缓,乐观预期有望转正,较2022年的下降局面显著改观,地产企稳对建筑钢材需求拖累将有所缓解。
2.2.3 2023年制造业面临承压风险
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钢铁行业海外需求将有所趋弱,主要表现为机电产品出口所带动的钢材间接出口增速的回落。预计2023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将由2022年6%左右的回落至5%以下,汽车、工程机械、机械设备、家电等耗钢产品的出口增速也都会有较多回落。
从钢铁下游行业产品产量来看,2022年制造业用钢产品产量趋弱的态势已有所显现。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的钢铁行业15项下游产品中,2022年1-11月,有8项产品累计产量均为负增长,较2021年全年增加6项。此外,从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也可以看出,总指数、生产指数已持续两个月在收缩区间运行,而新订单指数持续5个月在收缩区间运行,而新出口订单更是持续19个月在收缩区间运行;反映制造业景气度有所承压。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计2023年制造业用钢需求或面临一定的放缓压力。
2.3 2023年出口展望:钢材出口将有所下降
2023年,通胀高企下海外主要央行纷纷加息、国际地缘冲突冲击能源格局、新冠肺炎疫情扰动持续,多重压力下或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贸易预计在2023年增速将大幅下降。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2%,此前为3.1%。全球最大的几家投资银行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摩根士丹利、法国巴黎银行和瑞银预计,2023年全球实际GDP同比增速超过2%,而高盛和巴克莱银行分别预计增速为1.80%、1.70%。
2023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实现一定量的恢复性增长。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全球钢铁需求继2021年增长2.8%之后,2022年将下降2.3%至17.967亿吨;2023年,全球钢铁需求将恢复性增长1.0%至18.147亿吨。2023年随着全球钢铁生产恢复,钢材需求扩张放缓,海外的钢铁供需形势将逐渐平衡,中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削弱,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钢材出口。
当前,全球制造业已显现明显的下行压力,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持续3个月在收缩区间运行;从中国钢材出口订单来看,海外制造业下行压力已波及我国钢材出口订单指数,我国钢铁业新出口订单连续两月回落,目前均已回落至收缩区间。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计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量面临一定下滑压力,预计出口量在60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10%左右。
2.3 2023年原料市场展望:原料价格均值将有进一步下移
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释放仍将小幅下滑,同时,废钢回收体系的恢复也将使得废钢应用比例扩大,从而带动铁矿石需求继续回落。而从铁矿石供应来看,四大矿山2023年的财年产量目标显示,2023年全球铁矿石供应均有一定的增量。兰格钢铁网跟踪数据显示,必和必拓、力拓2023年供应增量分别在300、600万吨左右,FMG供应增量在500万吨左右,淡水河谷供应增量在1000万吨左右。综合来看,预计2023年全年四大矿山铁矿石供应增量在250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2%左右。此外,印度铁矿石出口关税的下调,也将增加全球及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而中国国内加快“基石计划”的推进,国产铁精粉产量的提升也将增加铁矿石整体供应量。因而2023年铁矿石市场供需将趋向宽松,铁矿石价格水平将有一定下移。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测2023年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在110美元左右,同比下跌8%左右;波动区间在70-160美元之间(详见图14)。
图14 2016-2023年铁矿石价格运行情况
2023年随着焦化产能进一步投放,焦炭供应继续释放,同时焦煤供应在蒙古、俄罗斯等地供应仍有增量下将继续改善,而钢铁产量小幅下降也将对焦炭需求有所收缩,焦炭供需关系趋向宽松;焦煤价格下移使得焦炭原料成本继续回落,焦炭价格也将进一步下移。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测2023年唐山二级冶金焦均值在2600元左右,同比下跌10%左右;波动区间在2000-3400元之间(详见图15)。
图15 2016-2023年焦炭价格运行情况
2.5 2023年国内市场展望:钢材均价基本与上年持平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动能有所增强,投资增速将延续增长态势,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一定韧性,房地产投资下降态势逐步修复企稳;出口增速将面临下降压力,消费需求有望明显恢复。
图16 2016-2023年钢铁市场综合均价走势图
从钢铁行业供给侧来看,绿色低碳发展将继续制约钢铁产能发展和产量释放,预计2023年粗钢产量继续小幅下降;从需求侧来看,地产投资下行拖累用钢需求将有一定缓解,但出口及制造业需求面临一定下滑压力,整体钢铁需求将延续下降态势;从原料端来看,原料需求预期减弱,供应端均有增量,铁矿石、焦炭等原料价格水平有望进一步下移,成本支撑力度有所减弱。
综合来看,202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但国内钢铁市场供求情况好于上年,预计2023年钢材平均价格水平将比2022年下半年有所提高,整体价格中枢与2022年全年基本相当。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根据模型预测2023年综合钢价趋势:2023年兰格钢铁全国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均值在4700元左右(详见图16),同比基本持平;波动区间在4000-5400元之间;鉴于原料成本有所下移,钢铁行业盈利将获得一定程度修复。
图17 2016-2023年国内三级螺纹钢均价走势图
图18 2016-2023年国内热轧卷板均价走势图
从品种下游运行形势来看,2023年,投资仍有望保持一定增长态势,但制造业放缓压力加大,因而,预计建筑用钢需求表现好于制造业用钢需求,三级螺纹钢市场表现也将略好于热轧卷板。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3年三级螺纹钢价格均值在4500元左右(详见图17),波动区间在3700-5000元之间;热轧卷板价格均值在4400元左右,波动区间在3600-4800元之间(详见图18)。(兰格钢铁研究中心 王国清)
上周钢铁现货价格先跌后涨,周末价格快速下跌。下游终端节前补库推高需求,钢价迎来一波小反弹。然而,高产量和弱需求格局尚未转变,价格近期仍面临下跌压力。
但上周钢铁基本面也传出积极信号:铁水产量见顶回落,结束了近四个月的涨势。同时,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扭转了去年四季度GDP同比读数下行的态势,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复苏基础仍不牢固,特别是地产复苏不温不火且区域分化明显,难以支撑高产量下的钢材价格。钢材市场观望情绪累积,后期价格能否见底回升则取决于产量下降幅度和政策继续发力程度。
我们认为,粗钢产量将缓慢下降,政策端或在观察前期政策落地效果,因此预计短期内,钢材价格仍以下跌为主。具体分析:
1、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钢厂仍有42%的比例处于盈利状态、即期毛利润平均也仅处于-25元/吨的小亏水平、钢厂厂内库存仍在去库,尚不具备大规模主动减产的条件;
2、近期钢厂检修计划多为电炉减少平电生产和长流程钢厂轧线检修为主,高炉检修计划较少,且时间分布跨度较长,体现出钢厂在减产初期,以减少停产、减产损失最高的生产环节为主,产量或将呈现温和下降;
3、四月上旬的房地产销售高频数据显示,30城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593.03万平方米,环比三月下旬下降38.85%,创2017年以来的最大跌幅。根据住建部指出,2023年房地产将从支柱性产业升级为顶梁柱产业,发挥压舱石作用;但同时央行也在释放对于局部房价形成上涨趋势的担心;
4、根据国家发改委表示,正在抓紧研究起草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主要是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消费端是否能从“软消费”反弹转型至“硬消费”为主尚待观察。
所以,钢铁市场供需边际正在逐步改善,但难改目前供大于求的格局,价格仍处于下跌的趋势中。提示关注Mysteel钢铁产量数据反映的下降幅度和速度,同时关注进一步提振经济政策释放。在此之前,尚需耐心等待钢价触底反弹。
螺纹
除中厚板外,其他钢材品种的产量上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五大材总产量环比下降了36万吨:其中螺纹降幅最大,周环比降了18万吨。电炉产量加速下降后,目前部分钢厂开始降低轧线的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
但钢材需求端压力并未减轻,五大材库存环比降幅为85万吨,而2021年的“五一”节前两周库存降幅为164万吨,意味着当下需求承接钢厂产能压力仍过大,钢厂需要进一步减产以降低供给端压力。
钢厂后续进一步减产或开始着手降低转炉中废钢添加比。上周130家长流程企业的废钢消耗比为14.54%,环比持平,虽未见减产动作,但今日沙钢已经对废钢价格提降50元/吨,表明钢厂或有意降低废钢入炉比来缓解产量压力。预示废钢价格将再次承压,进而拉低短流程成本(谷电成本),即从上周周报提的3850元/吨开始破位下跌。
钢厂主动减产的最后手段为对高炉进行检修。上周247家铁水产量环比下降了0.82万吨,据平衡表测算,5月底之前,日均铁水至少降至240吨/日以下,才能有效缓解钢材去库压力。
在铁水产量仍有下降空间的前提下,黑色商品下跌行情尚未结束。抄底的条件需看到铁水大幅下降、废钢基地主动补库等基本面的转化。另外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根据700元的铁矿、四轮提降后的焦炭来估算螺纹成本为3600-3700元/吨。螺纹价格在该位置再考虑空单止盈或翻多。
热卷
上周热卷价格先涨后跌,均价略有下降,市场价格仍在低位盘整。钢厂亏损有所扩大,检修情况略有增多:上周热卷产量周环比下降6万吨至317万吨。本周部分四月中上旬检修的钢厂陆续复产,预计热卷产量增加5万吨至322万吨。考虑到亏损幅度不大和调研检修幅度有限:短期热卷产量难有明显下降。
随着南北区域价差拉开,在途资源不断到货,热卷总库存连续第二周累库。从季节性规律看,四月最后一周下游集中节前补库,导致热卷总库存去库。今年,虽节前补库力度不及预期,但表需或略有回升,热卷总库存仍有去库可能。整体来看,热卷供应仍处高位,节前补库仍在继续但力度不及预期。
铁矿
上周青岛港PB粉*周均价880元/吨,较前一周下跌6元/吨。在巴西暴雨消息和五一节前补库需求带动下,上半周矿价小幅反弹至893元/吨,下半周在发改委坚决遏制铁矿石价格不合理上涨的声音中,矿价重回下跌趋势。而铁水产量见顶回落和港口库存累库,促使矿价创下春节后的新低。
随着钢厂检修计划增多,铁水产量将进一步下降。同时,本周到港量低位回升,四月港口去库幅度较三月收窄,基本面走弱较为明确,若钢材需求不见起色,铁矿下跌速度将开始扩大。
双焦
上周铁水产量见顶回落,预计本周焦炭或落地四轮提降。上周247家钢厂铁水产量环比下降0.8万吨至245.9万吨,逆转年初至今铁水持续增加势头,导致焦炭刚需下降,焦炭港口市场情绪再度走弱:港口准一级焦价格本周四下降30元/吨至3630元/吨。
钢厂焦炭补库需求减弱,库存进一步压低:上周焦炭库存较上周下降12.4万吨至626.9万吨,可用天数下降0.3天至11.5天。虽然上周已落地三轮提降,但原料煤成本下跌速度快于焦炭价格,焦企仍处于盈利状态,吨焦利润在提降下不降反增16元/吨。焦炭日产继续增长0.4万吨至70.4万吨,焦炭出货压力进一步增大,价格难以止跌企稳:本周仍有第四轮提降预期。
上周焦煤价格继续下行,基本面供应过剩加剧。铁水见顶后焦钢需求均将回落,钢厂厂内原料煤维持低库存。
焦煤市场贸易商买涨不买跌,观望情绪较浓。当前山西安泽主焦煤价格已降至1950元/吨,与2021年五月价格水平相当,几乎抹平自2021年四月以来的价格上涨幅度。从进口方面看,上周甘其毛都口岸通关车数稳定在900车附近,焦煤内外供应供应过剩持续加剧。
废钢
上周87家独立电弧炉产能利用率环比降4.58%至59.37%,降幅大于过去两周合计降幅并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调研反馈全国各地电炉均开始不同程度的减产检修,现阶段电炉厂在减产幅度和范围上领先长流程钢厂,但需注意本周铁废价差出现倒挂(本周江苏地区铁废价差均值为9元/吨,废钢价格高于铁水),叠加钢厂亏损加剧,转炉添加废钢比例或将见顶回落:上周五SG调降废钢价格50元/吨。
目前废钢资源流通速度偏慢,上周61家长流程钢厂日均到货量环比降5.8%至2745吨。预计本周钢厂废钢到货仍维持低位,同时减产幅度扩大或继续挤压废钢价格。
注:文中*号分别代表以下规格的价格(除废钢外均为含税价格):
螺纹:上海螺纹 HRB400E20mm
热卷:上海 Q235B:4.75*1500*C.
铁矿:青岛港 PB 粉(车板含税湿吨价格)
废钢:张家港重废(厚度≥6mm)
焦炭:日照港准一级出库
焦煤:临汾低硫主焦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831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