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A股整体低开高走,科技股表现最为亮眼,科创50指数盘中涨近3%,创业板指亦涨逾1%。盘面上,工业母机、芯片、新能源车、光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传媒娱乐、云游戏、酿酒、猪肉等板块跌幅居前。北上资金净流出17.79亿元。
根据最新消息,按照《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国家医保局近期对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药品申报资料进行了初步形式审查,并公布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及相关信息,名单中显示,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已通过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
消息影响下,阿兹夫定概念股直线拉升,拓新药业、华润双鹤涨超3%,新华制药、盘龙药业涨超1%。
新能源车提前3年实现规划目标
新能源车板块早盘低开后快速拉升,盘中最高涨近3%。佳电股份开盘后直线秒涨停;由食品饮料行业跨界投资新能源车的黑芝麻亦强势涨停,这已是其近11个交易日第7个涨停,股价创3年多来新高;博俊科技、双环传动等涨停或涨超10%。
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的目标大概率可提前3年,即在今年实现。
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最新数据也支撑了上述预判。据中汽协发布最新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59.3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为24.5%;新能源汽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37.6%。
相关车企最新月报也印证行业高速发展的延续。比亚迪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17.4万辆,同比增长157.2%;上汽集团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0.49万辆,同比增长48.15%;蔚来8月交付约1.07万辆,同比增长81.6%;广汽埃安、零跑、赛力斯等造车新势力8月交付量均大幅增长。
而受益新能源汽车超高景气的提振,下游锂电池、芯片等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供不应求。近期受四川限电叠加疫情影响,锂盐供需矛盾有所加剧,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再度逼近50万元/吨的关口。
锂电池板块今日也大幅上攻涨近2%,连续第4日飘红。天山铝业、西陇科学、金龙羽等多股盘中直线拉升至涨停;固态电池、钠电池、燃料电池、HJT电池等细分板块亦强势上攻,涨幅居前。
芯片板块盘中亦大涨超2%,东土科技、国芯科技、嘉欣丝绸等多股涨停或涨超10%。其中新莱应材、江丰电子等创历史新高,安集科技、正帆科技等创多年新高。
安信证券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662万辆,同比增长102%;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036万辆,同比增长56%。整车企业重点推荐优质龙头: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零部件公司重点推荐:明新旭腾、方正电机、常熟汽饰、英搏尔、星宇股份。
工业母机望加速国产替代
工业母机板块近期持续走强,今日再度高开高走大涨逾3%,半日成交超昨日全天成交。明志科技开盘后直线拉升,快速20%涨停,东土科技、宇环数控、华东重机等亦强势涨停或涨超10%。
消息面上,工信部昨日举行主题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布会。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发布会上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王卫明介绍,工业母机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石。目前,我国工业母机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整体处于世界第二梯队。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工业母机行业顶层设计,推动工业母机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用户需求层次升级,自动化、信息化步伐加快,机床行业企业普遍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带动机床行业利润水平增长。上半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8%。
民生证券认为,我国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亟待提高,有一些企业坚持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在部分机床核心零部件领域取得了突破,我国机床厂商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国内高端数控机床头部企业,如科德数控、海天精工、创世纪等。
责编:彭勃
校对:高源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锂电储能供不应求,超跌绩优股名单出炉。
今日,大盘早盘平稳,创业板指领涨。数字经济相关板块集体爆发,智慧政务概念股掀涨停潮,数字证通、新点软件、南天信息、证通电子等多股涨停。军工股震荡走强,医药股探底回升。民航、硅锰、餐饮、煤炭等板块领跌。
锂电储能订单大增
据报道,北京某锂电储能系统生产企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磷酸铁锂电芯的上游材料属于紧平衡供应状态,储能系统供不应求,每天产线的出货量在十兆瓦时以上,每天需求的电芯在13000颗以上,订单和交付的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左右,大概有一半是来自风光大基地配套的储能系统。
锂电储能是当前国内新型储能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路线,目前国内风电光伏等基地的建设直接带动了锂电储能的需求,相关产业的订单快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963.7兆瓦,同比增加120%,其中锂电储能占到绝大多数。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锂离子蓄电池累计出口达349.11亿美元,同比增长83.3%,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所有锂电池出口额。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预计到2025年末,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年均增长50%以上,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超跌绩优概念股出炉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42只储能指数成份股已全部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在储能市场的高景气背景下,仅3股前三季归母净利润录得负值,其余概念股均实现盈利,且11只概念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额均超10亿元。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额最大,营收为2103.4亿元,同比增长186.72%;归母净利润为175.92 亿元, 同比增长126.95%。
从业绩增幅来看,13只概念股前三季度净利同比翻倍增长。雄韬股份、南都电源、安孚科技两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居前,均超5倍。雄韬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1925.11%,扭亏为盈;营收为28.76亿元,同比增长25.69%。公司近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深圳深科鹏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氢燃料电池电堆销售合同》,合同金额为人民币796万元。
不少前三季度业绩绩优的储能概念股的股价较年内高点回调,按照最新收盘价较年内高点的回撤幅度来看,超六成概念股的股价回撤幅度超30%。绩优股中杭可科技、中伟股份、恩捷股份、欣旺达的股价均回撤超45%,其中杭可科技最新收盘价较年内高点的回撤幅度最大,达55.6%。
资金面来看,10月以来不少概念股均获得北上资金净买入。北上资金净买入先导智能和派能科技等个股资金分别为9.46亿元、7.95亿元。今日早盘,储能概念股中,比亚迪、宁德时代、科华数据均获得超亿元的主力净流入额。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谢伊岚
校对:祝甜婷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795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