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炒股切忌“一哄而上”
乔志峰
90后急入市,湖南高校一个班近半数男生炒股。“我买的股票又涨啦!”近日,在湖南工业大学文新学院新闻系一寝室,张志祥看到手机屏幕上跳动的股票数字后,从座位上蹦了下来。这些天,他所买的股票持续上涨,让他兴奋不已。在张志祥所在的寝室,4个人中有3位同学都在炒股,另外一位同学正跃跃欲试。每天股市开盘时,这3位同学的喜怒哀乐就随着大盘起伏。在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四的一个班上,11位男生中,有5位同学正在炒股。(4月15日《长株潭报》)
大学生炒股,应该是好事儿。一方面,能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大学生有了智商、情商,如果再能有那么一点财商,岂不更好,说不定“中国的巴菲特”正在大学宿舍里诞生呢;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大学生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距离,让他们更了解现实情况,将来毕业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何况,一些大学生原本学的就是经济啊、财务啊、金融啊一类的专业,投身股市,其实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锻炼和实习。同时,炒股对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压能力也有好处。
不过,有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特别是股市,特别是中国股市,更是千变万化,随时都可能风云突起。哪怕是股市老手,也不能做到稳赚不赔,有多少曾经在股市中赚得盆满钵满的这百万、那千万,遇到个坎儿“一夜回到解放前”。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炒股,大学生涉世未深,涉足股市更是需要谨慎。要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特长等进行评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看别人炒股赚钱就赶时髦,一哄而上最要不得。
另外,还要有平常心,要抱着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来炒股,不要过于患得患失,更不要出现孤注一掷、赌一把的“博彩心理”。毕竟大多数大学生的本金都来自父母,如果把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都套进去了,虽然不致于去“喝西北风”,起码还得朝父母伸手要钱,也加重了父母的负担。最重要的是,炒股虽好,学生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切不可因炒股而误了学习,否则无异于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广场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表现为对于公共场所或开放空间的恐惧和回避。这种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介绍广场恐惧症的症状和临床表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1. 对公共场所的恐惧广场恐惧症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于公共场所的极度恐惧。患者可能会感到无法逃脱的困扰,担心在人群中发生突发状况,如失控、晕倒或受伤。因此,他们常常避免去商场、电影院、公园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甚至连离开家门都会感到恐惧。
2. 开放空间的回避广场恐惧症患者还表现出对于开放空间的回避。他们可能害怕没有围墙或边界的地方,如广场、公园、桥梁等。这些地方让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容易引发恐慌和焦虑。
3. 社交困难广场恐惧症患者常常会避免参加社交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往往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开放空间。他们担心在人群中出现尴尬或突发状况,因此选择孤独和隔离来规避这些情况。这种社交困难可能会导致患者与他人的交流减少,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4. 广场恐惧症的身体症状除了情绪上的症状,广场恐惧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身体上的反应。例如,他们可能会出现心悸、呼吸急促、头晕、出汗等症状。这些症状常常是与焦虑紧密相关的生理反应,可能在面临恐惧场合时更加明显。
5. 广场恐惧症的并发症如果广场恐惧症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症状,由于长时间的自我限制和回避行为,他们可能感到无望和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此外,广场恐惧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焦虑障碍,如恐慌症、强迫症等。
徐州心理卫生服务站温馨提示,广场恐惧症是一种对公共场所和开放空间恐惧的焦虑障碍。患者常常会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对社交活动感到困难。除了情绪上的症状,患者可能还出现身体上的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广场恐惧症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状和其他焦虑障碍的发生。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2/47058.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