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省41家上市公司2023半年报已悉数披露完毕,山西板块整体而言,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降,11家上市公司出现亏损,28家净利润同比下滑。
据晋融社统计,今年上半年,41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54亿元,同比下降5.75%;实现净利润367亿元,同比下降17.94%。
我省41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煤炭企业,从近两年数据来看,8家煤企的收入贡献几乎占到整个山西板块的一半。而今年上半年山西板块业绩下滑与8家煤企业绩下滑关系密切。
晋融社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山西8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
总体来讲,业绩下滑成煤炭行业普遍现象,极少数业绩同比实现正增长,与2021年、2022年火热的煤炭市场行情形成鲜明对比。具体到山西,8只煤炭股合计实现营收1231.75亿元,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超70%。
(股价情况为8月29日收盘数据,财务数据为2023年半年报数据。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晋融社先给大家介绍下这8家煤炭上市公司,分别是永泰能源、潞安环能、晋控煤业、兰花科创、山煤国际、华阳股份、美锦能源、山西焦煤。
事实上,根据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山西共有10家煤炭上市公司(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近25%),除了上述8家公司外,还有山西焦化和安泰集团。
但山西焦化最新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主业为焦炭及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安泰集团主业为焦炭及其副产品、型钢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严格来说,二者主业均属于煤炭行业下游产业。因此,晋融社在梳理山西煤炭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过程中,将二者进行剔除,仅统计、分析另外8家公司业绩。
再来看看8家公司的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图片为晋融社自制,转载请注明来源)
据晋融社统计,今年上半年,山西这8家煤炭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1231.75亿元,同比均有所下降。2021年、2022年同期,8家公司合计营收分别为1063亿元、1475.8亿元。
今年上半年,8家公司中营收最高的为山西焦煤(275.6亿元),其次为潞安环能(218.83亿元)、山煤国际(206.76亿元),三者营收总和占8家公司总营收的57%。其中,山西焦煤和山煤国际均属于省属国企山西焦煤集团旗下上市平台。
关于净利润表现,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8家煤企合计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255.6亿元、200.17亿元。
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最高的为潞安环能(52.96亿元),其次为山西焦煤(45.17亿元)、山煤国际(30.58亿元)。除了永泰能源之外,其余7家煤企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永泰能源为何能实现逆势增长?
其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煤炭业务产销量同比增加,电力业务动力煤采购成本同比下降所致。
永泰能源主营业务为煤炭和电力业务,形成了以煤电互补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经营格局。其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电力业务为主要营收来源,收入同比增加,成本同比有所降低。
(截图来源:永泰能源2023年半年报)
综合来看,尽管8家煤企今年业绩普降,但与最新这波行情开始前相比,仍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好的收入水平。
此外,不少证券公司分析师看好今年下半年煤炭板块上市公司。
开源证券在一份研报提出,稳增长政策有望在下半年发挥效力,尤其是在施工旺季的“金九银十”,政策有望对房地产新开工带来边际改善,利多黑色产业链,同时也间接利多动力煤的电煤产业链、直接利多动力煤的非电产业链。
民生证券一份研报指出,近期国际煤价涨势较强,进口煤优势减弱,后续进口量有望减少。同时,“旺季”来临,电煤刚需保障下有望维持高位,非电需求已经启动,进入9月旺季后有望加速释放。
很显然,煤企的业绩表现仍然取决于行情。
不过,晋融社了解到,上述8家煤企中多家已经着手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如永泰能源在推进电化学储能产业、华阳股份的储能和钠离子电池、美锦能源已经形成从制氢到场景落地完整产业链……但从目前的财报来看,新领域布局在业绩中的贡献仍微乎其微,甚至还处于投资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10月13日早盘,山西焦煤触及跌停,至尾盘收跌-9.7%。
不过,就市场表现来看,在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该公司年内累计涨幅已经超过90%,同时煤炭股也成为了今年A股市场涨幅最突出的板块。
据Wind统计结果显示,至10月12日收盘,在申万227个细分行业中,煤炭开采板块以49.94%的涨幅位居首位,其中山煤国际、陕西煤业等4家公司涨幅超过90%。
这是多方因素所共同促成的。一方面,能源类产品是今年大宗商品市场表现最突出的板块,市场催化剂较多,加之煤炭行业景气度处于相对高位,从而对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带来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煤炭股估值优势又十分明显。以山西焦煤为例,即便将前期可观涨幅计算在内,其估值也不过5倍出头。
不过,一般情况下,周期性行业的股价都会提前于大宗商品价格见顶,而目前煤价的拐点是否已经确立?
在经历上述系统性上涨,并十分罕见地获得二级市场涨幅冠军后,煤炭股还能否继续延续强势?后续其行业运行和预期,又将面临哪些变量?
“天天看新能源表现,但是赚钱者和赚钱的基金却是重仓煤炭、能源等周期股。”假期期间,一位券商投顾表示。
数据层面的表现,确实如此。
至10月13日午后,今年收益率排名前十的股票型基金,清一色都是煤炭、能源方向的产品,如果没有配置煤炭股,今年收益率是不可能排名靠前的。
以汇添富中证能源ETF为例,该基金十大重仓股便是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并在年内取得了38%左右的收益。
相比之下,全部由煤炭股构成的行业ETF基金,如国泰中证ETF基金同期收益率还要略高一些。
图:SW细分行业今年涨跌幅,来源Wind
以上基金收益便是来自于今年煤炭板块的突出表现。
按照申万行业划分,到10月12日,最细分的227个细分行业中,煤炭开采今年累计涨幅接近50%,位居所有细分行业首位,其中山煤国际、兖矿能源当期涨幅分别达到148.3%和123.8%。
放在整个市场,上述个股涨幅可能不算太突出,但是就板块整体表现来看,煤炭股年内尚无敌手。
这背后有一定行业逻辑作为支撑。
就产品价格走势来看,虽然年内煤炭价格无法与2021年四季度的高位相比,但是上半年同样出现一轮明显上涨。
以焦煤为例,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1年12月10日,焦煤价格为1751元/吨,并一路上涨至今年4月下旬的2727元/吨,此后虽然价格连续下跌到8月上旬时的2000元附近,但是整体价格水平仍然显著高于2021年煤价上涨之前的水平。
实际上,从上述机构追踪的几百种大宗商品年内市场表现来看,今年涨幅靠前的品种仍然集中在新能源系商品,如氢氧化锂、金属锂等锂盐产品,年内涨幅普遍在100%以上,以及石油焦、磷矿石和磷酸铁锂等。
其他涨幅相对突出的商品,则以部分能化产品和农产品为主,如豆粕、沥青等。
而对于周期行业来说,其经营业绩与产品价格高度相关,虽然煤炭不是涨幅最突出的商品,但是因为以上新能源个股2021年已经积累了可观涨幅,整体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最终二级市场的资金选择了煤炭股。
尤其是在海外能源供给紧张的背景下,能源板块并不缺乏市场催化剂。
“细究海外煤炭紧缺的原因……根源还是新旧能源转换过快,能源供应体系脆弱。”信达期货指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传统能源资产起到了阶段性价值重估的效果。
虽然国内煤炭相对独立,但是海外市场还是对部分煤种产生了一定影响。
“细究动力煤、焦煤、焦炭、煤炭板块四者之间相对表现,焦煤>动力煤>煤炭板块>焦炭。”信达期货指出,2021年以来焦煤的短缺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进口减量导致的,一是2021年开始执行的澳煤通关禁令,二是蒙古疫情扰动阻碍的蒙煤的通关。
图:近一年焦煤现货价格走势,来源百川盈孚
另据中信建投期货煤炭行业分析师张少达介绍,进口焦煤约占国内总供给量的30%,除了进口量减少因素外,海外能源紧缺使得部分原本用于炼焦用的配煤用途转为发电,使得焦煤供给出现了结构性短缺。
所谓配煤,是指1/3焦煤、瘦煤等小煤种,下游生产企业会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如主焦煤使用量在30%到50%左右,并辅以上述配煤。
山西某煤炭企业人士也指出,“焦煤在煤炭资源中占比较少,存在一定稀缺性,海外供给主要来自于澳煤,通过进口蒙煤起到了一定补充供给的效果,但是蒙煤在结焦性等具体指标上略差,所以市场最缺的优质主焦煤,而最好的主焦煤又在山西,越用越少。”
图:上市涉煤企业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来源Wind
加上上半年焦煤价格处于相对高位,相关上市公司今年得以实现业绩增长。
截至13日,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8家上市煤企中,有6家实现了净利润的翻倍增长。
如山西焦煤本周更新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前三季度利润可达80.9亿元至84.6亿元,同比增长155%–167%。
公司给出业绩驱动因素为,“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盘江股份同期业绩增速略低,但是利润同比增幅也达到了102.30%到142.26%。
“公司煤炭产品中,60%是动力煤,另有40%是焦煤、瘦煤、1/3焦煤等精煤品种,但是动力煤受限价影响,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与精煤价格变动关联度更高一些。”盘江股份人士介绍称。
需要指出的是,煤炭股与钢铁股一样,受到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和成长性不足等影响,二级市场不会给予过高的估值。
以年初为例,彼时山西焦煤的估值维持在7倍左右,但是伴随着上半年焦煤等产品价格的上行,公司利润规模迅速扩大,股价也出现了同步增长。
比如按照12日收盘价和2.39元的每股收益计算,公司估值也维持在6.2倍左右,与年初相比变化较为有限。
所以,年内煤炭股的上行,主要逻辑还是企业盈利提升所带来的估值阶段性修复。
煤炭板块上半年业绩、股价共振效果良好,但是接下来能否继续保持强势,却面临诸多变量。
继续以山西焦煤为例,前期所累计的可观涨幅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近期股价重返6月初的高点附近,结果恰逢冲关阶段,今日股价出现了几近跌停的杀跌。
图:山西焦煤2021年至今股价走势,来源Wind
图:山西焦煤近两年单季度利润走势,来源财报
实际上,公司整体业绩、股价,也与焦煤等产品价格走势高度正相关。
如三季度焦煤价格下跌过程中,山西焦煤当季盈利也由二季度的32.38亿元降至25.8亿元(业绩预告中位数),公司股价也从6月的16元回落至8月的11元左右。
而就今年的供需关系好于去年同期,接下来焦煤能否走高存较大不确定性。
信达期货指出,目前蒙古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甘其毛都口岸的中蒙铁路顺利通车,蒙煤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综合来看,今年的炼焦煤进口形势是要好于去年的。
张少达也反馈称,节后蒙煤通关车辆上升到每日780-790辆,较此前有100辆左右的增幅。
对于后续价格走势,他也持有相对看空的观点。“短期价格上涨,主要是市场在交易政策预期和煤矿停限产的预期,但是考虑到焦、钢限产因素,以及地产结构性衰退和政策等方面因素,焦煤供给端的扰动预计会有所缓解。”
对此,跟踪焦煤下游的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下游需求端汽车、基建需求表现较好,但是并不足以弥补地产的需求萎缩,“根据我们测算,1-8月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56亿吨,同比下降6.6%。”
不过,进入9月后,需求端环比有所改善,如调研数据显示,国内13个主要城市的建材日均成交量,以及15个城市的中厚板出货量均出现了季节性的好转。
“现在是一个多空因素交织的状态,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下游钢企的盈利情况。”王国清称,今年7月钢企亏损最为严重,8月份盈利有所恢复,但是9月份行业利润再次掉头向下,“从历史市场表现来看,只要毛利率收窄,钢厂高炉开工率就会降低。”
当然,上述需求端的减弱预期尚待后续市场验证,但是以焦煤为代表的煤炭产品后续上涨动力已经出现了一定弱化。
除此以外,来自二级市场的变量也不容忽视。
受到系统性下跌影响,“老热点”新能源板块三季度股价下跌明显,但是多个环节盈利继续环比增长,双重带动下使得部分公司原本过高的估值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接下来,如果A股市场反弹行情确立,是否会出现资金从高位煤炭股流出,转投其他充分调整板块的可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2/4690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