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和大航海时代
今天我想回到问题的原点,来说说股票市场是怎么诞生的。
其实广义上的股票,早在2000多年前,像古罗马人、古巴比伦人就已经发明了。股票就是一伙人集资入股去经商或者做某个生意的凭证,如果赚钱了,就可以凭着这张股票,分到利润。但这和老百姓投资理财没啥关系,股票什么时候变成老百姓投资最重要的一个工具的呢?那还得从股市诞生说起。
而要说股市的诞生,就要说到力哥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个历史阶段,有个非常著名的游戏,叫《大航海时代》。这个游戏从二代到四代再到网络游戏,力哥都玩过。
1415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带着他的儿子恩里克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亨利亲王,率军打下了直布罗陀海峡对岸的穆斯林占据的休达港,这时我们这边郑和差不多是第四次到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从那一刻开始,大航海时代就已经拉开了序幕。随后到1492年哥伦布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再到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到达了了印度,改变世界的大航海时代终于在整个16世纪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当时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大航海时代的急先锋成了欧洲最有钱的国家,原因就在于和中国、印度这些东方国家的远洋贸易,以及更加残酷的,对美洲、非洲殖民地的财富掠夺,当然也包括非常罪恶的奴隶贸易。但不管你是组织商船队和人家做生意赚大钱,还是带着洋枪洋炮去抢人家印第安人的黄金白银,你的成本都非常高——买船要钱吧?买枪炮要钱吧?雇佣船员要钱吧?
而且这笔生意不但成本很高,能不能收回成本的风险也非常高。因为你在海上会遭遇暴风雨,会遭遇坏血病,会遭遇船员哗变;到了岸上,你可能会遭遇土著居民的袭击,可能被野兽袭击,可能会水土不服病倒了,甚至染上瘟疫一命呜呼……虽然这个生意看起来赚头很大,但成本高得吓人,风险高得吓人,只有国家的资金、国家的船队才能支撑得起这种生意,单单靠民间个人的力量没办法做这样的生意。
所以整个葡萄牙人往东的地理大发现,全部都是国家出钱支持的。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当年葡萄牙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是可以开动国家机器,不惜动用一切力量达到的。
西班牙往西探索也是一样的。当时西班牙王室刚刚完成国家的统一战争,打下格兰纳达,赶跑了穆斯林,但王室口袋里也没多少钱,为了支持哥伦布的船队,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甚至把自己的首饰都卖了给他筹钱出海。所以民主有民主的好处,专制有时候也有专制的好处。当时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统一的专治王权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就可以这样搞国家战略。
但到了1566年,西班牙在北欧的殖民地尼德兰不堪宗主国压迫,起来革命了,也就是我们今天历史书上说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然后这场革命战争中间一直有反复,因为当时西班牙的国力如日中天,你小小的尼德兰和西班牙斗是很吃亏的,但最后因为得到了英法两国的支持,尤其是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了,这之后西班牙的国力就开始走上下坡路了。所以搞到最后,大概到17世纪初的时候,西班牙还是只收复了尼德兰的南部地区,就是今天的比利时那一带,而北部工商业、航运业比较发达的那些联合省实在打不下来,只能宣布停战,也就是默认其独立了,这就是今天的橙衣军团、无冕之王——荷兰共和国。
西班牙穷爸爸VS.荷兰富爸爸
荷兰经过了几十年斗争,总算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一独立之后,荷兰人作为血脉里就流有商人基因的那种精明就马上体现出来了。
1602年,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就是要去抢当时已经被葡萄牙垄断的东方香料贸易航线。但是荷兰这个国家毕竟底子薄,也不像西班牙有王室,是中央集权,人家是七个省联合起来的一个共和国,其实后来美国独立战争就是学荷兰的。荷兰政府没那么多钱来把大航海事业作为国家战略去推进,那怎么办呢?很简单,你荷兰不是工商业发达吗?老百姓口袋里不都有钱吗,都巴望着从远洋贸易中分一杯羹,但自己又没那么多钱可以组建舰队出海吗?所以荷兰就想出了这么一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众筹”。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伙把钱集中在一起,成立一家公司,每个人根据自己投资金额的多少来分摊不同的股权。这么一来,就有足够多的钱可以支撑建立一支远航舰队了,而且船队出海的风险也被分散了,原本你要拿出你家所有的钱去豪赌一把,当然可能还不够,如果这船没能如期带来巨大的财富,那你瞬间就倾家荡产了,但现在因为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你的投资风险就被分散了。你怕风险高,就少投资一点钱,但今后船队回来发大财了,你分到的财富也就相应少一点。反过来,你胆子大,钱多,就可以多投资一点钱,做大股东,这样你分到的财富就会多一点,但你承担的风险也会更大。
但问题是,你一个船队一出海就是一年半载的,万一中间我急用钱可怎么办呢?我要把我的股票卖掉怎么办呢?这个操作流程很麻烦,手续很烦琐,得办理产权过户。所以大家就想,能不能搞一个可以买卖股票的公开市场呢?
没错,这就是股市——同样是在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的1602年,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诞生了。
你千万不要小看这家股票交易所!人类文明是在大航海时代被连成一个整体的,而大航海时代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称霸全球的时代,依靠的不是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力量,而是国家意志,虽然西班牙的王室贵族从美洲掠夺了无数的黄金白银,但并没有能转变成发展本国经济的资本,而被西班牙的这些大爷们买LV、兰博基尼、土豪金给消费掉了。
但荷兰这个小国因为有了股市,依靠股票投资就产生了资本增值的效应,这种财富效应就会诱发更多的人愿意把自己手里的钱变成资本,去投资,也就是去买股票,而在股市里赚到的钱,又会贪婪地再拿进去投资,不断利滚利……最终形成了一个资本财富增长的正循环,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就是资本主义这个名词的由来。
结果资本的力量让荷兰成为17世纪称霸全球的海上马车夫,此后英国、法国、美国的崛起,从大方向上看,走的是和荷兰一样的道路,而不是西班牙的那条道路。
为什么要特地讲这一段历史呢?因为今天我们从理财的角度看,西班牙的做法就是穷爸爸的思维,就知道出海掠夺,然后回国消费,花天酒地,而荷兰的做法则是富爸爸的思维,国家底子薄,就发动民间力量,让贪婪的资本自动去不断自我增长,自我繁殖,这两种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导致了国家命运的不同。
股市双刃剑
从荷兰人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建立股市的好处有这么四个。
第一,众人拾柴火焰高,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没钱,就发动民间来集资,最终推动这个国家轰隆隆向前进。
第二,国家来主导这个钱花在哪里,那个钱花在哪里,有两个很大的缺点。一是这么做很容易产生腐败,因为在专制国家,权力很难受到有效监督;二是这么做往往没什么效率,现在我们知道市场可以自动优化资源配置,哪里最赚钱,钱就会自动往哪里赚,不用政府去操心,这就是计划经济为什么必然失败的原因。而股市则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配置场所。
第三,股市也给老百姓理财提供了渠道。当然,现在我们说理财,但400年前的荷兰人可没这概念,其实就是给普通老百姓一夜暴富提供了机会。
第四,股市也是一种风险分散机制。因为股价会提前反映出投资者的情绪和对这家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所以通过股价的下跌,就提前把风险给慢慢释放掉了,而不用等到一家公司突然一夜之间破产了,所有股东全部傻眼。另外因为股票被分散到许多人的手里,你也是股东,我也是股东,你买100股中石油,我也买100股中石油,那如果中石油突然倒闭了,我损失的也就几千块钱而已,不至于一夜之间让我倾家荡产。
虽然股市的优点很明显,但股市的诞生也把人内心名叫“贪婪”的那个小魔鬼给一下子释放出来了。
因为原本没有股市的时候,股票买卖不方便,我只能靠持有股票,然后公司给我每年发点股息红利来获得回报,但有了股市以后,股票买卖变得异常方便,而因为远洋贸易的风险很大,不确定性很高,如果突然有个消息传过来,说刚刚出海的某家公司的那个商船队被打劫了,或者船沉了,投资者就会害怕,这个股票的价格就会暴跌。
反过来说,如果原本应该一年后回国的船队,一年过去了还没回来,大家就开始担心,怕是不是出事了,公司股价就开始下跌,结果谁知道过了两个月,它居然完好无损地回来了,而且这次生意做得特别成功,带回来好多香料珠宝,一下子这个股票价格就会暴涨!所以有人就会偷偷在市场上散布假消息,来打压股价或者哄抬股价,从而让自己获利,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庄家。所以你看,听消息炒股票不是今天中国散户的专利,400年前的荷兰人就已经懂了。
可是这么一来,股票就从过去的单纯的投资工具,变成了既可以用来投资,也可以用来投机的工具。很多人就不会再去关心折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而只关心股票价格波动本身有没有什么规律。公司赚不赚钱无所谓,只关心股价会不会涨,只要低买高卖,我不就赚钱了吗?
再深入想一下会发现,如果大家都发现这样赚钱最快最容易,那我何必再要冒风险去远洋贸易呢?我何必要去工厂织布,去田里种地呢?我不如把我所有的钱都拿去炒股票——把房子卖了炒股票,把工厂抵押了去炒股票,把我在股市里融资得到的钱,也不去造船出海贸易了,直接再回到股市里买我家的股票!等我家股票涨了我再卖掉,我不就赚钱了吗?
如果人人都想不劳而获,都想靠股市投机赚最轻松的快钱,那结果股市就会从实体经济中吸走大量资金,导致全社会的经济萎缩,结果股市对实体经济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更重要的是,原本股市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大家集资去做一个生意,去经营一家企业,用中国经营报的SLOGAN来说,叫“经营成就价值”。你得付出才能有收获,你得冒着生命危险把船开到大海里去,和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做生意,你赚到的钱才是社会增量财富。否则就是打麻将,就是赌博,把钱从你的口袋放到我的口袋,再从我的口袋放到他的口袋……对全社会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要是所有船长、船员都坐在大户室里看着K线图上蹿下跳,船都停在港口里没人出海了,请问大航海时代还怎么进行下去?人类社会还怎么进步?
因为贪婪,因为投机,因为人人都想赚快钱,人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人人都等着比自己更傻的人以更高的价格从自己的手里接过早就贵得离谱的股票,所以全世界的股市都在一次又一次重复着牛市和熊市的转换。
南海泡沫
1636年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是有据可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金融泡沫事件。据说这次投机事故给荷兰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3年内荷兰的经济就一直没缓过神来,无数人倾家荡产……
郁金香泡沫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因为今天“郁金香泡沫”已经成为了“泡沫”的代名词,所以具体的过程我也就不细说了。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知名度稍微要低一点的泡沫事件——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英国的南海泡沫以及几乎和南海泡沫同时发生的法国密西西比泡沫,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三大泡沫事件)。
英国南海公司创建于1711年,这家公司当时获得了英国在南美洲的特许垄断贸易经营权,就像现在的中石油一样,只有我能开采石油,你们都不许。
但你知道的,当时南美洲属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南海公司在那里没办法展开贸易活动。两年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英国、荷兰、奥地利这一边获胜,西班牙、法国那一边失败而告终,此后英国才获得南美洲的一些贸易权力。
这场战争很复杂,牵涉到欧洲王室的复杂关系,力哥就不细说了。但实际上,战后南海公司在南美洲还是只能做做奴隶贸易,利润不是很高,没赚到很多钱。而英国政府因为这场打了十多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也是债台高筑,旧债还不出,新债也没人要。
那这个困局要怎么破呢?
后来英国政府就动了个脑筋,说要不我们这么着,玩一个债转股的把戏——把英国的国债变成南海公司的股票。你本来是英国政府的债权人,现在就变成南海公司的股东,此前政府欠你的债就一笔勾销了,这其实就是今天可转债的雏形。为什么今天那么多公司都喜欢上市融资,就是因为这钱是股东白给的,以后不用还的,就算公司以后倒闭了也无所谓。这样赚到的钱,就一个字——爽!
后来英国政府发现这个办法不错,就慢慢把南海公司变成了政府的融资平台。政府缺钱的时候,就让南海公司发股票去融资,然后南海公司再把卖股票筹到的钱转手借给政府。当时英国政府公开发行国债的利率大概是8%,而南海公司借给政府的钱的利率只有6%,英国政府赚了呀!
但问题是,南海公司实际上就是政府的一个白手套,用今天的话说就相当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你在南美洲的生意做得又不好,根本没有实际业绩支撑,那老百姓为啥要买你的股票呢?
所以没办法,为了吸引不明真相的股民来买自家股票,南海公司就买通各种媒体不断散布谣言,说公司在南美洲最近又做了一笔什么什么贸易,赚了一大笔钱……反正大航海时代嘛,天天都有这种暴富的新闻,加上当时信息传递不像今天这么迅速方便,所以很多人也就糊里糊涂地相信了。
但就算老百姓不相信又能怎样?总不能专门坐船到南美洲实地考察吧?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也不是你说啥都信的,关键是他们认为你背后有英国政府这座靠山!当时英国股民和我们中国股民一样,很傻很天真,觉得说,政府信用是最高的,政府总不会骗我的,政府说救市就一定能救得起来!
就这样,南海泡沫很快就被吹大了,南海公司股价从1720年1月的120英镑,涨到2月的175英镑,到3月涨到330英镑,到5月涨到550英镑,到6月涨到1000英镑!半年里足足涨了8倍!
投资者一看都傻眼啦!以前没遇到过这种事情啊!这样赚钱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结果在南海公司的带动下,英国出现了公司上市热,数百家公司争相上市圈钱,发布子虚乌有的盈利消息欺骗监管当局和投资者,有的公司甚至把原来自己做的实业都放弃了,把钱统统拿来买股票。
到后来变成,只要是个股票,不管是什么公司的,一上市都会遭到投资者疯抢,这种疯狂景象我们今天还是可以想象出来的,看看电影《股疯》,想想1992年的中国股市,你就懂了。
所以在1720年,整个英国社会都疯掉了——政治家不关心政治了;律师不打官司了;医生不看病了;老师不上课了;大学生也不上学了……连最应该置身事外的牧师都不去教堂里救赎人的灵魂了,都跑到股市里去买买买!
那你想这么一搞,企业也没钱扩大生产了,工人也不去工作了,这样搞下去英国经济就完蛋啦。所以英国议会在1720年6月11日通过《泡沫法案》,宣布未经政府特许的上市公司为非法,予以取缔!
法案颁布以后,大家才猛然发现,咦,原来我买的这个股票,其实是张废纸啊?!然后股价立刻出现自由落体式暴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股市没有量了,出现流动性危机了。最后成千上万的股民血本无归,因为很多人还是借钱炒股的,所以这些欠了一屁股债的人到最后走投无路,只能从英国逃到美洲新大陆去了,变成了今天美国人的祖先之一。而我们今天说的“经济泡沫”这个词就源于这次股灾。
因为南海泡沫一开始就是由于英国政府想要解决自己的财政问题,让老百姓出钱给自己埋单而想出来的歪招,然后南海公司这个白手套在制造泡沫的过程中,一方面买通无良媒体不断帮自己煽风点火,一边又不停给相关的政府监管官员行贿,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泡沫越来越大,英国政府没有办法,才痛下杀手,最后才会闹得如此惨烈!
人心的疯狂
有一句话不少人都听说过,那就是牛顿在这场南海泡沫破灭后,几乎赔光了自己前半生攒下的所有积蓄,然后他说了一句名言:“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但我无法计算人心的疯狂。”
没错,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在经济学上,“泡沫”这个词语一直都有争议。按照任志强的观点,中国房价没有任何泡沫,因为只有当房价暴跌以后,我们才能确认,哦,原来中国房价是有泡沫的。但如果房价连年上涨,就是不跌,或者跌了两年又继续上涨了,那就不能说它有泡沫,北上广深房价涨到10万/平方米那也是合情合理,一丝泡沫也没有!
一样的道理,股市不断上涨的时候,股价一定会被高估,一定也会出现泡沫,但有泡沫不代表马上泡沫就会破掉,也有可能泡沫会继续扩大,只要泡沫不破,股价继续涨,那你就只有干瞪眼,一点办法也没有。
力哥之前说过,沪指4000点是泡沫,5000点也是泡沫,6000点还是泡沫。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的理论,股市出现泡沫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叫“非理性繁荣”。所以并不是说股市出现了泡沫就一定是危险的,我们就一定要避开,不能参与其中,与泡沫共舞是完全可以的。
但问题是,其实大家都看出来这里面是存在泡沫的,只是假装用许多故事和理论来包装泡沫(什么“政策牛”“改革牛”“资金牛”“互联网+”“一带一路”“创蓝筹”……),互相给对方灌安眠药……但灌到最后,总会有人惊醒过来的。也就是说,泡沫总有一天还是会破灭的,那怎么才能在泡沫破灭之前安然退场呢?
所以大家都会去做一件事情——预测股市泡沫何时破灭!
所以在2015年这轮牛市中,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各路神仙在那里给股市算命,说能涨到多少多少点(力哥听到过的最牛逼的预测说能涨到24 000点)。力哥之前也假装扮过一回算命仙,闭着眼睛做过一次预测。我预测这轮牛市会突破上次牛市的高点6124点,而时间可能是在2016年。如果2016年真的飙上了6000点,那也不是力哥有那么神,而是力哥瞎打瞎撞运气好而已。
三观最正的股市投资理念
其实从理财的角度看,聪明的投资者是不会去预测股市泡沫何时破灭的。原因就是牛顿说的那句话,没人能预测人心的疯狂,你是没有办法用你的理性思维和各种数据来计算、来推论出一个疯子什么时候会突然拿把刀来砍人。
这也是为什么力哥一直在强调两个非常重要的股市投资观念。
第一,股市没有股神,没人能准确预测股市。你不能完全相信力哥本人的主观判断,因为力哥本人对股市的主观看法,我本人其实也不是特别相信,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对股市的看法不一定准。为了避免我自己的判断出错,所以我总是提前做好资产配置,以防万一。这句话有点绕,你仔细想想,真的是这个道理。当然你也不能完全相信其他某个股市大V说的话,更不能完全相信政府说的话。
第二,既然没人能准确预测股市,那我就不去预测股市。
那你可能会问了,不预测股市明天会涨会跌,那我怎么来决定现在到底是该买还是该卖呢?
很简单,看估值。
普通散户的投资成本一定是倒金字塔结构的。股市长期走熊的时候,是不会在股市里投一分钱的(深度套牢的除外)。股市开始走牛的时候,不相信,死活不敢买。看看好像涨得不错,有点动心,买了一点。看股市还在涨,大家都说牛市来了,赶紧加码投资。看股市还在涨,继续加码投资……
结果2000点的时候你一分钱不敢投,3000点的时候投了1万,4000点的时候投了5万,5000点的时候投了20万,导致你的平均成本超过4500点。这种情况下,你的投资潜在风险就远远超过了你的潜在回报。
而聪明的投资者永远是逆人群而动的。
2000点的时候,没人看好,估值那么便宜,一直坚持定投,到股市从2000点启动的时候,已经投进去15万了,等到了3000点,发现股市要走牛了,赶紧再跟投5万,到4000点,看到股市有点泡沫了,但趋势还在涨,就暂时不买也不卖,观望一下吧,到了5000点,看泡沫有点大了,就开始准备撤退了。
这样一来,你虽然也是一路在投资,但成本却低于3000点,就算股灾2个月内把沪指从5000点重新拉回到3000点,你也还是没什么损失啊。
但你可能会说了,就算我的成本低,但股市这样过山车行情,如果一轮牛市我不在高点抛出,又回到原点,就算不亏,那我也不是白忙活吗?这一轮牛市我不过是纸上财富暴涨了一轮,到头来,啥都没得到啊。
所以聪明的投资者还会做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止盈。
力哥多次说过,定投的原理就是在价值投资区间里,不止损越跌越买,不断加速摊博成本,这样股市只要稍微反弹一下,你就马上能获利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在股市不断上涨,泡沫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你面对的潜在风险会越来越大,潜在收益会越来越小。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根据股市泡沫的程度,进行阶梯性的止盈。
比如你在股市里投资了10万元,到4000点股市出现泡沫的时候,就先拿出来1万,到了5000点,再拿出来2万,到6000点,再拿出来3万,如果能到7000点,就把最后4万都拿出来。如果股市继续发疯涨到8000点,那就和你没什么关系了。这样一来,你既不会完全套牢,又不会完全踏空。
总结一下,就是在股市价值低估的时候,比如在2000点的时候,要加码买入,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到股市里,比如80%的资产都投进去,在股市价值不再低估的时候,比如3000点,就要开始控制买入的金额,当股市价值出现高估的时候,比如4000点,就要开始慢慢降低配置在股市上的资产比例,当股市价值出现明显高估的时候,比如5000点,就要继续加码减持,把放在股市里的资产降到总资产的一半以下。如果再涨,就要继续减。
从理论上说,股票投机永远有输有赢,结果难料,但股票投资却可以百战不殆,就是因为期货、外汇、黄金这些东西都没有一个内在的合理估值,你赚到的钱一定是别人亏掉的钱,那这就不是投资,而是投机了。但股市里的钱是被企业拿去经营生产的,而经营能产生价值,产生增量财富,所以股市的估值就成为我们衡量现在应该是买还是卖,是应该多买还是少买,多卖还是少卖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
而比看懂估值更重要的是学会止盈。止盈的本质,就是遏制贪婪。
港剧《大时代》里有句名言,力哥之前也介绍过,“股市原意,乃让集资搜资有其地,社会向荣,人皆有赚,惜人性贪婪,耗尽心思,巧取豪夺,乐土成炼狱”。这句话的题眼就在“贪婪”这两个字。其实像中国股市波动这么大,赚钱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但为什么许多人还是不赚钱呢?归根到底,还是太过贪婪,一轮牛市已经让你得到了50%,100%的回报,却还是想着要赚到200%,300%,400%的回报,自己的本金不够多,就想着问别人借钱来炒股,贪得无厌。
但是“遏制贪婪”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可要真正做到,却比登天还要难。400年前的荷兰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婪,300年前的英国人、法国人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婪,今天的中国人也一样,因为这就是人性。就像力哥曾经说的,万恶之源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人的贪财之心。
放弃一夜暴富的妄念
力哥在这里讲了太多具体的投资知识和技巧,却很少讲解那些不能马上来钱的,看起来没什么用的理财大道理。所以在最后,让力哥再来说两句理财的大道理吧。
在本文开头,力哥提到说古巴比伦人早就发明了股票,而聪明的古巴比伦人还总结出了几条理财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金钱是慢慢流向那些愿意储蓄的人。不愿储蓄的月光族,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富人的。
第二,金钱愿意为懂得运用它的人工作。你愿意看“力哥说理财”,就是在学习如何正确地运用金钱,但如果你连学都懒得学,永远都不想自己去思考,只想力哥告诉你现在该买还是该卖,该买这个还是该买那个,那你永远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金钱。
第三,金钱会留在懂得保护它的人身边。在保住本金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加上复利的效果,最终一定能引爆财富原子弹。
第四,也是力哥觉得最重要的一条,金钱会从那些渴望获得暴利的人身边溜走。
改变一生的财富命运,靠的是两个引擎,在年轻的屌丝岁月里,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劳动这个引擎,而到了中年和晚年,我们会更加依赖投资理财这个引擎。理财不是万能的,希望看“力哥说理财”就能瞬间改变自己的屌丝命运也是不可能的,归根到底,你就不应该有想要一夜暴富的这样一个妄念,只要你总是念念不忘这个妄念,早晚你都会被自己的贪婪之心所吞噬。
力哥理财物语:
1. 股市是把双刃剑。
2. 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但我无法计算人心的疯狂。
思考:
1. 经历过暴涨暴跌后,你觉得股市是天使还是魔鬼?
2. 你觉得A股现在的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了?
经常有朋友问,有哪些炒股的好书推荐。以前我从偏技术面角度,陆续推荐了10本,都是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的好书。今晚统一列出清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按照顺序阅读。凡有追求者,既要埋头赶路,又要抬头看路,阅读会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1.《炒股的智慧》(作者:陈江挺)
炒股书籍,我大多看的是外国人写的。国人写的,要么故弄玄虚的多,要么写不清楚。这可能和我们国家文化氛围有关,说话喜欢讲一半留一半,看得不痛快。本书作者虽也是华人,但长期在美国生活,行文已有西方的简洁。
本书最大优点是简单有趣,可读性强,没有任何炒股基础的也能读懂,是我心目中炒股入门最佳教材。而且,哪怕你不炒股,本书也值得一读,因为炒股的智慧说白了,也是生活的智慧,是其他行业的智慧,万物相通。
2.《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作者:埃德文·拉斐尔)
3.《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作者:杰西·利弗莫尔)
这两本书是姊妹篇。前者是以20世纪初期天才作手杰西·利弗莫尔为主人公的传记体小说,后者是杰西·利弗莫尔亲笔所著的交易秘笈。两本书主体内容差不多,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文笔各有千秋,都是不朽经典。
这位作手对交易和人性观察的视角、对交易和人性本质的把握,让人豁然开朗、相见恨晚。特别是每隔一段时间,对市场有了新体会新认识后重新再读,经常会醍醐灌顶,怔立当场。
这是值得反复咀嚼的两本枕边书,几十年来被全球无数交易者所推崇。杰西·利弗莫尔是我交易道路的精神导师,向永远的Jesse Livermore致敬!
4.《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作者:爱德华兹、迈吉)
5.《日本蜡烛图技术》(作者:史蒂夫·尼森)
在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股票技术分析类书籍中,这两本非常值得技术交易者翻阅。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历史悠久,堪称股市技术分析的权威之作,也是技术分析入门的基础教材。书中最精华部分,是对道氏理论的阐述和解读。如果说,技术图形是人类本性在市场留下的不可磨灭的指纹,那么道氏理论,就是解读这个指纹密码的“金钥匙”。
需要指出的是,书中的经典技术图形,并不能帮助你从市场获利。相反,每多掌握一种形态,基本多学会一种亏钱方式。因为你难以分辨,到底是先有股价后有形态、还是先有形态后有股价,就好像你难以说清,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你对技术分析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大幅提升你的交易思想、交易技略以及技术分析的大局观。最终有一天,蓦然回首,可能会恍然大悟:原来交易就是这样!
《日本蜡烛图技术》是专门解析K线图形和K线图形组合意义的。蜡烛图技术是现今人们普遍运用分析股票、期货、外汇等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方法。和上本书一样,当你熟悉K线后,会发现,能从市场上看到的机会更多了,然后钱亏起来的速度也更快了。
这很正常。重要的是,也许有一天你经历过很多,会慢慢领悟到这些方法背后都有无法避免的局限,于是你开始有选择性地只参与其中极少数的机会,并且理性接受运用这些方法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交易还真就是这样、只是这样!
这也许就是阅读基础工具书的意义和作用。
6.《笑傲股市》(作者:威廉·欧奈尔)
欧奈尔是华尔街经验最丰富、最成功的资深投资人之一。他21岁白手起家,30岁就买下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席次。在本书中,他总结了自己的选股模式“CAN SLIM”,每一个字母都代表一种尚未发动大涨势的潜在优质股的特征。
书中100张牛股走势图(好像第四版才有,以前的版本没有),比较有价值,建议朋友们可以多看多揣摩体会。因为如果我们不知道牛长什么样子,又怎么去市场里寻牛?
7.《海龟交易法则》(作者:柯蒂斯·费思)
这本关于交易的非常有名的书,源起于一个著名交易实验。
1983年,著名商品投机家理查德·丹尼斯与朋友进行了一场辩论:伟大的交易员到底是天生造就还是后天培养的。理查德相信,通过建立期望值为正的交易系统,再严格执行,普通人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交易员。为此,他招募并培训了一些交易员,给他们提供真实的帐户进行交易。这批交易员被命名为“海龟”,意思是,虽然行动笨拙但是快速成长。
书的作者柯蒂斯·费思是所有“海龟”中非常成功的一位,在实验期间,他共为理查德·丹尼斯赚了超过3000万美元,后来成为机械交易系统和软件领域的先驱之一。
推荐这本书,不是说只要按照书中列举的交易系统操作,人人都能在市场赚很多钱。而是当年因为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认识到系统交易、量化交易的理念,对我后来交易模式的成型,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总体而言,海龟交易法则是很好的趋势交易策略。书中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内容,读起来可能比较费劲,这些内容快速瞄几眼,没读懂跳过也无所谓。重点是,理解书中的思想内核,比如跟随趋势、轻仓建仓、严格止损等。国内外能实现稳定盈利的交易者,很大一部分在严格遵循着这些原则。
8.《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作者:范·K·撒普)
前面推荐的这些书,有讲理念的,也有讲技术的,都是好书,每一本看了都会让人大受启发,只是,大多数人读完后,仍然会不知道该怎么做。用一句网上流行的话来说,“学到了很多技术,却始终赚不到钱”。我当年也是这样。
后来读到《海龟交易法则》,第一次认识到系统交易的理念,虎躯为之一震,仿佛正在岔路口迷惘时,得到当地老乡的指引,所以后来很理所当然、顺藤摸瓜地找到了这本书:《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又名《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这是本手把手教人如何构建交易系统的书。它像一根绳子,可以把你所学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在市场中花了很多时间很多金钱换来的经验,全部有机串联起来,并且提供多种方案供读者选择,介绍多位大师的方法供读者借鉴。
读完这本书,一般的读者都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
9.《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作者:金融帝国)
这本也是国内的作品。作者不是交易领域的大咖,但是一位从实战中操练出来的成熟交易者。书的主要优点是深入浅出,从哲学、逻辑的角度阐述了很多本质的东西,既有助于读者进一步认识交易和市场,又不失可读性。
作者对交易者如何构建系统做了很多探讨,谈了很多自己的得失体会,比较具有借鉴价值,特别是入市两三年以上的朋友,看了应该会非常有共鸣。
本书受《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影响比较深,可以看做是《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的国产、通俗、有趣版,更加贴合国内市场和国内读者。
比较可惜,本书当年出版以后没有再版,市面上已经基本买不到正版,只有复印版。如果介意的朋友,可以网上搜索下载电子版PDF文档阅读。
10.《亚当理论》(作者:威尔斯·威尔德)
本书最大优点是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好的心态。
作者说:从事交易不需要了解太多,比你看到的还要少。阻碍我们在市场上成功的,并非我们对市场不够了解,而是我们懂得太多。我们要能够忘记自以为懂得的一切知识,才能更好地“看”清楚真正发生的事。我们必须让自己反映市场、追随市场、屈从于市场。
再然后,作者提出了交易的“十大守则”和“八大戒律”,并做了解释。
作者认为要做“有趣的商品交易者”。他建议:用数字来看市场,用图上的线来看市场。把市场想象成一种挑战,一场好玩的游戏,不要过于想着金钱,主要看你能不能只做正确的事。
作者最后总结:我们短暂的生命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微不足道。我们应该怀有感激之情,为了生存的恩典,为了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应该让自己快活、玩乐,享受此生的乐趣。我们的目标,是玩这场游戏,享受其中的乐趣并获胜变成利润,这才是市场中最紧要的事情。
是的,快乐炒股,稳健赚钱,这也是我推荐上面10本书的本意所在。和大家共勉,祝投资顺利!当你读完文章觉得不错,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也受益。笔者后期继续分享更多的炒股干货给大家,手上有个股不懂如何操作的,可以前来咨询笔者。(来源网络)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1/4661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