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炒股指标网,以及炒股指标公式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炒股有技巧吗?炒股看指标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家都在寻找一个适用自己的技巧,在股市当中拥有适用自己的炒股手法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熟练运用不但能够规避风险,更能助攻自己获得财富,而把握个股买卖点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不过正所谓:“上涨找压力,下跌看支撑”。支撑线和压力线,就是帮助我们把握股市中最佳买卖时机的一项经典技术指标。
支撑线
支撑线又称为抵抗线。支撑是指价格回落中形成的低点,当股价跌到某个价位附近时,股价停止下跌,甚至还有可能回升,这是因为多方在此买入造成的。
压力线
压力线又称为阻力线。阻力是价格上升中形成的高点,当股价上涨到某价位附近时,股价会停止上涨,甚至回落,这是因为空方在此抛出造成的。
支撑与压力的相互转换
趋势中的支撑与阻力无处不在,且时时发挥作用。同样一个区域中,可能是支撑,也可能是阻力,或此时为支撑,彼时为阻力。
上升趋势中的支撑与阻力
1)在上升趋势中的支撑位与阻力位随趋势运行逐步上移,且每个支撑位与阻力位都高过前一个支撑、阻力的位置。
2)当价格向上突破受阻时(未创新高),这里往往是市场有变、价格向下调整的信号。
3)当价格调整至前一个支撑位置,是上升趋势即将终结或演变成横盘运动的警讯,若支撑线被击穿则意味趋势的反转。
当前期阻力被向上突破后,在价格回调时即成为支撑。
下降趋势中的支撑与阻力
1)在下降趋势中的支撑与阻力随趋势的下行而逐步下移,且每一支撑和阻力都必经低于前一个支撑和阻力的位置。
2)如果价格未能突破前期支撑(创出新低)时,是趋势有变、价格反弹上探的信号。
3)当价格回升至前一个阻力位,是下降趋势终结或演变成横向趋势的警讯,若阻力位被向上突破,则意味着有反转的可能。
当支撑位向下被突破后,在价格反弹时即成为阻力。
实战案例解析
我国的股票市场目前仍然是单边市场,结合支撑线与阻力线的辅助,我们在上升趋势中寻找买入点,在下降趋势中寻找卖出点。接下来,无忧君通过实战分析,来给大家介绍如何判断买点和卖点。
先来看看上升趋势中的2个买入点,如上图所示:
1)以A点为起点,伴随成交量的释放,价格拉升,直到B点,上冲受阻,价格停止上探。随后成交量萎缩,价格下调至C点上,A、C两点价格大体相当,两点相连得到支撑线,同时,支撑位得到确认,第一个买入时机出现。
2)价格在支撑线上调整企稳后,多头开始发力,价格再次拉升,价格上冲至D处时,受压于阻力线。
价格回落稍作调整后,再次上攻,此时成交量同步放量,价格强势冲破前期的阻力线,此时第二个买入时机出现。
上升趋势中的买入提示:
1)价格回调至前期支撑位并确认后转而向上时
2)价格向上突破前期阻力位后 下降趋势
再来看看下降趋势中的2个卖出点,如上图所示:
1)以A点为起点,价格伴随成交量的萎缩一路下跌,直到B点,成交量开始放量,价格止跌回升。当价格上探至C点时受阻回落至D点,此时,B、D两点相连得到支撑线。
价格在D点获得支撑后,再度反弹上探,直到E点,上冲受阻,此时,C、E两点相连得到阻力线,价格上探至E点即反弹回落,阻力位得到确认,第一个卖出时机出现。
2)价格横盘调整后,伴随成交量的萎缩,价格开始暴跌,F点处价格已跌穿前期的支撑线,表明下跌之势汹涌,是离场的警惕信号,第二个卖出时机出现!
下降趋势中的卖出提示:
1)当股价受压阻力线后反转向下时
2)价格向下突破前期支撑位后
若您对股市投资经验及选股技巧有所感兴趣,或者想与更多的股民交流的话,不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获取第一时间的投资情报和更多的选股技巧!
声明:本内容由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股市有句谚语:“熊市找压力,牛市找支撑”。 其含义是:熊市要关注压力位的强大作用,卖要卖在压力位上;而牛市要注重支撑位的作用,买要买在支撑位上。不管何时何市,操作都要关注阻力位和支撑位的变化,要学会在阻力位上止赢,支撑位上逢低布局。今天聊聊如何妙用阻力位和支撑位。
阻力位和支撑位定义 :支撑位是指在股价下跌时可能遇到支撑,从而止跌回稳的价位;阻力位则是指在股价上升时可能遇到压力,从而反转下跌的价位。
在股价运行时,阻力与支撑是可以互换的。具体地说,如果重大的阻力位被有效突破,那么该阻力位则反过来变成未来重要的支撑位;反之,如果重要的支撑位被有效击穿,则该价位反而变成今后股价上涨的阻力位了。
多数情况下,高价或低价会集中在一定的区域,而不是一个点;由此该区域是“支撑区”或“阻力区”。注意该区间不能太大,否则对投资者没有参考意义。
支撑位与阻挡位在趋势中的示意图:
几种判断支撑位和阻力位的方法:1、均线在支撑阻力位的判断中使用较为频繁。
均线有两大作用:一个是指示方向;另外一个就是提供支撑阻力。
常见的均线可以分为简单均线(SMA)和指数加权均线(EMA)两种。至于哪种均线更好用,这个就看个人的习惯了。喜欢SMA的朋友更多倾向于5,10,20,50,150,200这些整数的均线。喜欢EMA均线的朋友更多的是喜欢由斐波那契数列构成的均线期数,比如21,34,55,89,144,233这些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均线分析短线支撑阻力的时候,一般都要符合大周期小均线,小周期大均线这一原则。比如看日线,一般都是比较关注5日,10日和20日的均线的阻力。如果是小时图或者15分钟图,一般都是看100,200周期的均线。
2、通过布林线判断支撑阻力位,一般是关注上轨、中轨和下轨。
一般来说,布林线在走平阶段,变化较小,这时候的支撑位与阻力位较为稳定,也是高抛低吸操作的最好时段。但是,投资者也要注意,在布林线走平的时候,我们更要设置好止损,防止突破现象的发生。一般的经验是,在使用布林线判断时,要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周期,比如55周期,甚至100周期的布林线。
3、黄金分割线是寻找支撑位与阻力位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笔者建议大家多多关注这个方法的使用。尤其是38.2%,61.8%和50%这些个重要的黄金分割档位。
支撑阻力位的操作要点:
第一,对于激进交易来说,到了支撑可以做多的。这个方法较为激进,最好是采取分批进场的方式。比如想做5手多单,可以先进场2手,观察一下。如果方向做对了,盈利以后加仓。如果做错了,在下一道支撑位置补仓3手。笔者建议新手多采用这样的方式,但是投资者要记住,此时您只能补仓一次,否则会容易变成亏损后不停加仓,一旦趋势转为空头,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第二种是比较稳健的进场方式,就是等行情企稳以后才进场。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定义企稳:1、从k线的角度看,要等出现十字星、看涨吞没、刺透、锤头以后才考虑进场做多。
2、从形态的角度看,要等背离、头肩底或者W底等形态出现以后才考虑进场。
3、从趋势线的角度看,等小型级别的下降趋势线突破以后才考虑做多。
主图指标公式源码:input:N(5,1,100);
主筹估算:=EMA(WINNER(c)*70,3);
散筹估算:=EMA((WINNER((c)*1.1)-WINNER((c)*0.9))*70,3);
筹码锁定:=散筹估算-主筹估算 ;
动态底部:=EMA(IF(L<= LLV(l,60),SMA(ABS(L-REF(L,1)),60,1)/SMA(MAX(L-REF(l,1),0),99,1),0)*5,3);
涨:=CROSS(主筹估算,筹码锁定);
强:=CROSS(主筹估算,散筹估算);
STICKLINE(涨,O,C,8,0),COLORYELLOW;
STICKLINE(涨,O,H,0,0),COLORYELLOW;
STICKLINE(涨,L,C,0,0),COLORYELLOW;
STICKLINE(强, O,C,8,0),colormagenta;
STICKLINE(强,O,H,0,0),colormagenta;
STICKLINE(强,L,C,0,0),colormagenta;
STICKLINE(筹码锁定<-50,O,C,8,0),COLORred;
STICKLINE(筹码锁定<-50,O,H,0,0),COLORred;
STICKLINE(筹码锁定<-50,L,C,0,0),COLORred;
A1:=ref(h,N)=hhv(h,2*N+1);
B1:=filter(A1,N);
C1:=backset(B1,N+1);
D1:=filter(C1,n);
A2:=ref(l,N)=llv(l,2*N+1);
B2:=filter(A2,N);
C2:=backset(B2,N+1);
D2:=filter(C2,N);
E1:=(ref(llv(l,2*N),1)+ref(hhv(h,2*N),1))/2; E2:=(h+l)/2;
H1:=(D1 AND not(D2 AND E1>=E2)) OR barstatus=2 OR barscount(c)=1;
L1:=(D2 AND not(D1 AND E1<E2)); H2:=D1 AND not(D2 AND E1>=E2);
X1:=ref(barslast(H1),1)+1;
F1:=backset(H1 AND count(L1,X1)>0,llvbars(if(L1,l,10000),X1));
G1:=F1>ref(F1,1); I1:=backset(G1,2); LD:=I1>ref(I1,1);
L2:=LD OR barstatus=2 OR barscount(c)=1;
X2:=ref(barslast(L2),1)+1;
F2:=backset(L2 AND count(H2,X2)>0,hhvbars(if(H2,h,0),X2));
G2:=F2>ref(F2,1); I2:=backset(G2,2); HD:=I2>ref(I2,1);
R1:=backset(barstatus=2,barslast(HD)+1); S1:=R1>ref(R1,1);
T1:=backset(barstatus=2,barslast(LD)+1); U1:=T1>ref(T1,1);
R2:=backset(S1,ref(barslast(HD),1)+2); S2:=R2>ref(R2,1);
T2:=backset(U1,ref(barslast(LD),1)+2); U2:=T2>ref(T2,1);
T3:=backset(U2,ref(barslast(LD),1)+2); U3:=T3>ref(T3,1);
T4:=backset(U3,ref(barslast(LD),1)+2); U4:=T4>ref(T4,1);
R3:=backset(S2,ref(barslast(HD),1)+2); S3:=R3>ref(R3,1);
R4:=backset(S3,ref(barslast(HD),1)+2); S4:=R4>ref(R4,1);
短期压力:drawline(S2,h,S1,h,1),ColorFF6400;
短期支撑:drawline(U2,l,U1,l,1),Colorred;
中期压力:drawline(S3,h,S2,h,0),Color006400;
中期支撑:drawline(U3,l,U2,l,0),Coloryellow;
长期压力:drawline(S4,h,S3,h,0),ColorFFFF00;
长期支撑:drawline(U4,l,U3,l,0),COLORwhite;
DRAWICON(S1,H*1.01,10);
DRAWICON(S2,H*1.01,10);
DRAWICON(S3,H*1.01,10);
DRAWICON(S4,H*1.01,10);
DRAWICON(U1,L*0.99,11);
DRAWICON(U2,L*0.99,11);
DRAWICON(U3,L*0.99,11);
DRAWICON(U4,L*0.99,11);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1/4654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