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金融界首页以及金融街炒股大赛

发布时间:2024-01-11 02:04

7月25日,“2023金融界高质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第三站成功落地深圳,活动在招商积余大厦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金融界主办,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承办,围绕“寻找优秀ESG案例 战略驱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智慧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张波、招商蛇口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王婉琳、南方基金可持续发展部副总裁张琬怡担任主旨演讲嘉宾,吸引60余家上市公司与投资机构高管齐聚一堂,共同探讨ESG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以及ESG信披如何赋能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不仅如此,由金融界联合金融机构、研究院所以及上市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美丽中国ESG研究联盟”继吸引了中国中免、中信建投、上海临港等26家上市公司的加入后,在本次会议上队伍再次扩张,招商蛇口、工业富联、第一创业、中集集团、招商港口、领益智造、龙光集团、爱施德、歌力思、深康佳A、顺丰控股、招商积余、TCL科技、中国奥园、葫芦娃、金地集团、招商证券、特步国际和大族激光共19家上市公司成为联盟成员单位,将共商、共建、共享以ESG为核心的价值连接平台,携手为绿色中国的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图为“2023高质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深圳场活动现场

上市公司ESG披露积极性不断提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战略

当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中国的投资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对这一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双碳战略目标的确立,使得中国ESG发展现状备受国内外市场的关注。金融界副总裁卢雨迅在代表主办方致辞中指出,“我国ESG信息披露仍处于新生阶段,无论是在制度、体制方面均存在缺陷。鉴于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中国ESG评价既要体现中国特色,也不能脱离国际公认框架。“新秩序”建立的过程中,上市公司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实施者,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任。”

经数据统计,金融界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相关报告,展现了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探索。ESG强制披露时代的步伐越来越近,市场亟需榜样的力量,成功的实践案例能够提供切实的参考,激励更多的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基于以上考量,卢雨迅表示:“我们相聚于此,从产、学、研、资多重角度出发,探究ESG信披的发展道路,对单案例、多案例及本土案例的深度剖析,以点带面,助力上市公司在ESG道路上阔步前行。希望大家能够不吝赐教、互学互鉴、共商、共享、共同成长!”

当数字化遇到绿色化:ESG标准实践与思考

针对生态环境领域如何推进ESG发展,张波从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与面临问题、生态环境领域推进ESG发展的思考三部分进行了分享。张波表示:“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我国ESG相关政策指导呈不断增强趋势,办法、披露的格式、准则相继出台,组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要求。而ESG作为企业评价和信息披露的重要抓手,将会为加快绿色发展转型,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做出重要贡献。”

张波指出:“环境管理、社会责任、企业治理、绿色金融等ESG相关领域一直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方向,也是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等ESG相关方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实施百余项与ESG直接相关的国家标准,其中环境维度涉及的标准规范数量约占到全部ESG相关标准数量的90%,涵盖能效、能耗等190项强制性国标,还包括能源和环境管理体系、企业温室气体核算、碳排放、新能源利用等方面标准,其中相当数量的标准给出了可量化指标,成为ESG标准体系的坚实基础和核心内容,但直接规范行业、指导企业开展ESG工作的环境行业标准尚属空白。对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来说,由于缺少一套完整、规范的ESG术语、定义和分类的标准,选取“绿色发展”的定义和理念会有所不同。”

“未来,对于ESG披露将从统一性、本地化、一致性、数据准确与评价透明、对碳排放效率影响、推动气候投融资,打造绿色低碳新优势六个方面形成趋势,平衡ESG实践与企业回报,实现公司业务与ESG实践的融合发展。”张波说。

而在全球化背景趋势下,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增加,部分企业对趋势把握不够及时有效,同时缺少切实有效的融入机制,在国际市场中难以掌握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张波建议:“政府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公众广泛监督,有助于形成ESG领域的多元共治新模式。”

招商蛇口王婉琳:为上市公司提供优质案例 赋能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地

会上,王婉琳分享了招商蛇口在ESG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所获得的经验。据了解,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运营服务商,作为招商局集团旗下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板块的旗舰企业,坚持以“产融创新,低碳先锋,经营稳健”为特色,为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美好生活承载者”。

2022年,招商蛇口通过上线公司官网“可持续发展”板块、优化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官微/IR公众号、第三方媒体平台主动发声等举措,构建了配合良好 的ESG信息披露矩阵,通过不同的“组合打法”,顺利实现现阶段ESG信息 “能披露尽披露”。而官网“可持续发展”的上线运行,有效的解决了以往年度报 告编制“新而不全”的短板。两者作用各有侧重,互相配合, 共同构成了招商蛇口ESG信息披露矩阵的核心。

同时,王婉琳还对企业“做不做”和“怎么做”ESG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

她指出:“企业的自身诉求决定做不做ESG,做就要同时满足外部要求和内生需求,即合规性要求、管理性要求、生存力需求和竞争力需求。ESG信息披露,是影响企业ESG市场表现的直接因素。企业通过ESG信息披露,对外展示其可持续发展(ESG)能力;其他市场参与方(监管机构、评级机构、交易对手等)通过获取企业对外披露的ESG信息,加深对企业可持续发展(ESG)情况的认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评价。”

南方基金张琬怡:发现与提升,投资机构为企业ESG实践赋能

金融界“高质量上市公司城市行”活动以为产、学、研、资搭建桥梁为宗旨,促进各方的交流互动。张琬怡作为投资机构的代表,以资本市场为落脚点,分享了南方基金尽责管理案例。据悉,南方基金认为公募基金应从行业根本价值和社会长远需求出发,发挥机构投资者在ESG投资领域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价值增长方式转变,促使企业逐步完善ESG信息披露和ESG实践,切实通过投资活动助力实体经济实现价值创造。

以与某煤炭龙头企业开展的沟通案例为例,南方基金自2020年开始,联合气候行动100+对该煤炭企业开展以净零排放为重点的尽责管理工作。公司研究员在目标设定时多次向各参与方提出意见,希望科学把握能源结构调整节奏。在参与的过程中,南方基金多次与这家企业就脱碳战略与转型标准开展线上线下沟通,从多层面提出建议,积极推动其优化ESG表现;历经一年多的数轮沟通后,该企业在南方基金的推动下建立了较完善的气候变化管理工作机制与人员配置,并公开披露了双碳目标的承诺和实施路径,并且这家企业的Transition Pathway Initiative评级也提升了一级。

张琬怡还就企业在应对可持续信息披露时遇到的挑战和应对举措时表示:“可持续信息披露是大势所趋,在推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亦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市场推动。随着ESG报告逐步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二张“财报”,我们建议企业提前储备可持续信息披露能力。可持续信息披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应把握主动性,提前加强相关能力建设,考虑如何将ESG理念融入到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

在ESG披露报告中寻找好公司 大湾区民营上市公司任重而道远

会上,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院长周婷分享了对大湾区ESG报告企业的大数据研究成果。在对比全部A股上市公司ESG披露情况之后,周婷指出,大湾区有660家企业,其中有231家企业披露ESG相关报告,在区域板块内的占比35%,这一数值低于A股37.27%的占比。

大湾区231家企业中,发布ESG报告企业91家,占比39.39%;责任报告企业128家,占比55.41%;可持续发展企业12家,占比5.19%。

“大湾区有107家民营企业披露ESG相关报告,占大湾区民营企业(538家)比重的19.89%。这一比例显著低于上海民营上市公司30%的披露率,也低于A股民营上市公司23.41%的比例。”周婷指出,“这意味着大湾区民营上市公司发布ESG任重道远。”

务实交流 案例分享,研究联盟为企业ESG答疑解惑

在开放讨论环节,围绕“上市公司ESG实践中的困难与经验”和“ESG如何成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有效连接”两个话题,歌力思副总经理、董事、董秘王薇,领益智造ESG总监胡咏珊,天虹股份品牌总监谭庆,神州信息战略发展部高级信息披露总监舒晓玲,广发证券董事会办公室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刘伯勋等,与三位主旨嘉宾展开了热烈交流,围绕“做第一份ESG报告如何避坑”“连续多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如何升级”“如何向投资者展示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等问题进行“现场案例研讨”,将活动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最后,金融界上市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邢静在现场指出,美丽中国ESG研究联盟成立之后,将围绕“ESG披露、ESG评价、ESG投资”三方面,助力上市公司更加有效地开展ESG相关工作。联盟成立以来,在北京、上海两地组织召开两场ESG主题交流会,已吸引84家上市公司和22家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本次深圳站,我们同样对当地的上市公司发出邀请,并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联盟成员再次壮大,感谢大家对于本联盟的支持,感谢各位对于建设绿色中国做出的积极贡献”。

本次活动得到了招商积余、健康元的大力支持。

本文源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12月3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刊登《刘士余主席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致辞》,文中提出“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现象,你有钱,举牌、要约收购上市公司是可以的,作为对一些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公司的挑战,这有积极作用。但是,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

12月5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要求前海人寿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这些都说明对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预计短期举牌股的热潮将降温。本文总结分析险资投资股市的相关情况。

1. 险资投资权益资产的空间大、迫切性强

险资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持有自由流通市值6.7%。我们根据2016年中报对所有A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进行统计,得出A股投资者自由流通市值占比(部分数据根据其他口径进行调整,和实际情况可能略有偏差),散户投资者占47.7%,一般法人19.3%、公募基金8.4%、保险6.7%、阳光私募4.9%、券商1.6%、QFII和RQFII共2.2%、国家队5.9%(包括证金公司、10只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5只证金公司认购基金、外管局下属投资机构和中央汇金资产管理公司)。A股投资者流通市值占比中,散户投资者占24.6%,一般法人58.4%、公募基金4.3%、保险3.5%、阳光私募2.5%、券商0.8%、QFII和RQFII共1.1%、国家队3.1%。由此可见,虽然险资在A股整体中绝对占比并不算高,但已成为机构投资者中重要的力量。

险资持有权益资产仅14%,远低于美国的30%。今年由于万能险的大量发行,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依然保持了较高速增长,截至10月底为12.9万亿,同比增长22%。而保险资金投资分布中,银行存款占18%,债券占34%,股票和基金占14%,其他34%,股票占比并不高,远低于保监会要求的30%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蓝筹股投资比例上限可进一步提高至40%)。而美国寿险产品中股票投资比例近十几年一直稳定在30%左右。低利率背景下,由于险资主要配置固收类产品,资产端收益率下行非常迅速,以中国人寿为例,其投资收益率已从2015年中的9.1%下降至目前的4.4%,而负债端成本下降相对滞后,中国人寿万能险结算利率目前仍高达3.8%,今年上半年还甚至出现了收益率倒挂的情况,这倒逼了险资加大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尤其是低估值高分红的大盘蓝筹股。《被掩盖的事实:长期看A股赚钱效应强-20160919》报告中我们分析过,2010年至2015年保险资管权益投资年化收益率约为7.1%,同期上证综指年化涨幅为1.3%,A股(流通市值加权)年化涨幅为6.2%。在过去6年中,保险资管权益投资收益率仅在2012年微跌,其他年份均有绝对正收益,而同期A股在2011年和2013年均下跌,保险资管收益率更加稳定,所以从历史实现的收益率来看,险资更应该加大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

2. 以史为鉴,险资偏爱蓝筹股

历史数据显示,保险更偏爱金融地产等蓝筹股。险资作为中长期的价值投资者,偏好金融地产等蓝筹股,根据上市公司三季报数据显示,其重仓股持有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占比分别为52.8%、12.5%、6.9%。相比之下,基金更偏爱成长股,从2016年Q3基金重仓股的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电子、基础化工、计算机、通信等占比较高,其中医药+TMT占比高达36.5%。国家队持股市值占比最大的5个行业分别为银行(23.2%)、非银(14.2%)、建筑(5.8%)、医药(5.5%)、房地产(4.5%),从国家队持有前二十大个股可以看出国家队偏爱中字头的大盘蓝筹股,如中国平安、中国银行、中国建筑等。

持股偏好:大市值、低估值、高盈利能力。通过与全部A股对比,从市值、估值、盈利能力、成长性多角度来看险资的持股偏好。首先,险资偏好大市值公司,100亿以上公司占比52.4%,全部A股中100亿以上公司占39%,且险资持股市值中值为105亿,高于全部A股的80亿。此外,险资也偏好低估值公司,持股PE在30以下的占比28.6%,而全部A股中30倍PE以下公司占比仅15.6%,PE中位数分别为52、77。另外险资偏好持有高盈利能力的公司,险资持有ROE10%以上公司占比46.6%,高于全部A股的36.8%。最后险资持有股票的成长性与全部A股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从持股净利润增速分布可以看出两者差别不大。

3. 险资为何频频举牌?

险资举牌多为低估值、高分红、股权分散的股票。举牌上市公司的险资主要有八大主体:“恒大系”、“宝能系”、“安邦系”、阳光保险、生命人寿、国华人寿、华夏人寿、君康人寿,2015年以来共有40家上市公司被举牌,下表为被举牌公司汇总,具体特征如下:

(1)估值水平较低。被举牌上市公司标的整体估值较低,PE、PB中位数分别为26.1、3.2,大幅低于全部A股的PE、PB中位数77.7、4.3。

(2)分红水平较高。金地集团、金融街、万科、浦发银行等多家上市公司标的的股息率在2%以上,高分红公司可以为保险公司带来产期稳定的股息现金流,容易成为险资举牌的标的。

(3)盈利能力较高,半数ROE在10%以上。被举牌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高,ROE(2015年财报)中位数为9.9%,而全部A股的ROE中位数仅为7.5%,其中承德露露、万科、浦发银行、欧亚集团等公司ROE都在15%以上。

(4)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被举牌标的大股东持股占比中位数为21.1%,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相对容易增持,且容易获得控制权。

(5)行业特征: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银行、商贸零售等行业。在40家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标的中,房地产、银行和商贸零售三个行业占比50%左右,主要是因为这几个行业估值低分红率高,代表公司如银行的民生银行、商贸零售的大商股份、地产行业的万科等。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原因:

(1)保费的快速增长及高负债成本要求险资加大蓝筹配置比例。今年保险保费收入增速高达20%以上,而万能险保费收入增速更是高达70%以上,这些万能险计算利率普遍在5%以上,再加上手续费佣金等费用,资金成本在8%,有些甚至高达10%,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些险资的负债要求,所以要不断加大股票配置比例,尤其是低估值高分红的大盘蓝筹股。

(2)权益法核算有益于增加保险公司业绩。当险资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权且派出董事会代表,或者增持至20%以上股权时,会计上可以将该投资计做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按照持股比例乘以净利润计入投资收益,不受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影响,如果持有的上市公司市盈率不到20倍,相当于5%以上的收益率,超过信用债的收益率水平。

(3)“偿二代”体系下,配置大盘蓝筹有利于降低资本占用、改善偿付能力。偿二代对不同股票赋予了不同的风险因子,风险因子越大,对资本的占用就越多。针对沪深主板股、中小板股、创业板股的基础因子分别为0.31、0.41、0.48,而如果保险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投资纳入“长期股权投资”,成为联营企业后风险因子可以降低至0.15,所以通过增加大盘蓝筹股配置比例、相应减小中小市值股配置比例可以在维持权益配置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价格风险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金融界首页以及金融街炒股大赛]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1/46375.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