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东方财富实盘炒股大赛及东方财富炒股大赛

发布时间:2024-01-10 06:42

本报记者 吴珊

见习记者 方凌晨

随着国内ETF业务的蓬勃发展,积极举办ETF大赛成为券商顺应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需求的一种措施,也继续刺激ETF市场活跃发展。

7月份以来,包括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平安证券、东北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主办或参与举办了ETF实盘大赛。

受访机构表示,券商愈发看重ETF发展带来的机遇,正从平台端的开发运营、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考核机制、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多维度发力ETF业务。

年内20家券商

举办ETF实盘大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3日,今年以来,已有包括海通证券、华宝证券、兴业证券、华安证券等在内的20家券商举办ETF实盘大赛。其中,国泰君安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等券商此前已参与到赛事举办中,而兴业证券、东莞证券等则为首次开展。

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举办ETF大赛,核心原因是希望通过大赛吸引客户对于ETF品种的关注,让投资者形成对ETF品种的正确认知,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同时也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用户服务平台,让基金公司等合作伙伴们可以将优秀的产品和内容直接服务于用户。以ETF实盘大赛为起点,提供更流畅的链路和更优质的服务体验,帮助投资者实践投资思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积极举办ETF大赛是券商顺应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需求的一种措施,这将会继续刺激ETF市场进一步活跃发展。”华宝证券零售业务总部联席总经理王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全面注册制下ETF投资优势凸显,ETF做市商相关制度的持续发展,ETF生态圏日趋完善,国内ETF业务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成为不容小觑的投资工具。据华宝证券私人财富团队统计,2017至2021年,沪市ETF持仓客户数与沪市股票持仓客户数的比值从1.19%上升到11.79%。

ETF规模屡创新高

券商积极发展ETF业务

随着ETF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券商愈发看重ETF发展带来的机遇。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今年以来市场共新发行了59只ETF基金,ETF基金数目累计达到807只,ETF总规模增长至1.82万亿元。

上述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产品发展趋势来看,ETF已呈现出高于公募增速扩容,是不容忽视的投顾发展品类之一;最重要的是,从对客价值来说,ETF可以有效提升客户收益、拉长客户持有周期,且具有覆盖品类丰富、流动性好、费率便宜、透明度高等优势,是客户资产配置好帮手。”

王莽则表示,从客群角度看,适用ETF投资工具的投资者画像丰富,都是券商待拓展的重要客户群体;从自身经营角度看,二级市场围绕ETF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交易生态,包括场内衍生品、融资融券、场外联接基金等,这意味着它将作为基础品种,为券商的客户服务和经营活动带来更丰富的可能性;从市场竞争角度看,在当前的大财富管理市场中,ETF是券商区别于银行、三方财富管理等平台独有的交易工具,是券商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

谈及券商在发展ETF业务方面所做的工作,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安证券将ETF工具与买方投顾体系联手,建立客户分层买方投顾业务模式。具体来看,平台端,流量、工具开发、运营资源向ETF场景倾斜,丰富ETF投资信息工具,实盘大赛丰富投资经验;供给端,建立ETF产品体系、建设ETF投顾服务体系;队伍端,训战结合,培养资深投顾队伍、塑造IP品牌,指导队伍开发ETF组合和配置工具等;内部考核端,公司将ETF业务纳入年度考核重点组成部分,围绕ETF持营和保有提升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配合业务推广举措和技术支持,力争打造完整的业务生态体系。

“平安证券在券结ETF与资产配置上也均有发力。”该负责人表示,券结ETF,以佣金收入为推手促进了券商提升基金保有量的意愿,进一步驱动券商从原有的以销量模式转变为以客户收益为核心的保有模式,这也利于各方参与者加强深度合作、拉长合作周期。

王莽则表示,华宝证券在ETF的品种研究、投资者教育、营销人员支持方面同样也在发力。对于未来在ETF业务方面的布局和打算,王莽表示,“未来,华宝证券将进一步拓展ETF业务发展新模式,打造个性化的ETF投资新体验,如加强数字化运营,完善客户画像标签和指标体系,结合客户行为分析,从而掌握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千人千面地服务投资者。”

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无论基金公司还是销售机构,降费让利已在路上,销售渠道亟需通过收取投顾费用的方式弥补金融产品费率下降带来的盈利能力下降,ETF是投顾业务标的中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方式,我们相信ETF也是国内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基础工具。未来,平安证券将利用客群优势,以ETF投顾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将ETF工具与买方投顾体系联手,为迎接ETF在配置化时代爆发做好准备。”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吴霜P2P网贷的浪潮过去之后,人们对“理财”的需求并没有减弱,仍在寻求如何投资才能更快赚钱的方法。近段时间,各类小白理财课、理财训练营大行其道,宣称“1元学理财”、“9.9元理财课”的广告屡见不鲜,在各类视频网站、抖音、快手、微博等流量集中的平台集中展现。

有焦虑的地方就有赚钱的机会。某些所谓理财课的商业逻辑就是把人们追求财富的焦虑,转化为自己的利润。

为了了解各类参差不齐的收费理财课的真实状况,记者准备进行一番调查,不知是否泄露了信息的缘故,前几天就正巧接到了自称是“东方财富网”客服的一通电话,邀请记者加入一个投资理财的微信群,见识了一个人均“股神”的炒股大军每天的表演。

误入“戏精”炒股军团

确认记者进群后,客服发来一个2元红包,告诉记者实在不感兴趣,可以明天再退群。记者抱着好奇心,加入这个企业微信群后,没想遇到了炒股大军。

其中,一位自称“导师”的人扮演着军师的角色,每日在群中分享股票走势,推荐股票,并称跟着他投资可以获得“38%的盈利”。这位“导师”一是强调“执行力”,二是强调“团体作战”。说白了,就是要求其他人全部、赶紧听从他的命令,买他选出来的股票。

记者观察后发现,群里的一部分人总是对“导师”一呼百应,不断回复着“666”、“888”、“集团军统一齐心”、“坚定地跟着老师走”,想要“跟着老师吃一口肉”的各种口号。

而群里一旦出现不同的声音,就会立刻被围攻。同时,还不断有人在群里讲述自己如何在“导师”的带领下“由亏转盈”,甚至避免了家庭危机的故事。

一位群成员称,自己的表哥和“导师”做了三年投资之后,买了两套房子、一辆车;还有人称,跟着“导师”一个月收益率45%。

群里“老师”们分享的选股秘诀包括:剔除涨幅超过5%以上的股票、ST个股和低开的股票,选择均线多头趋势形态和低位主力筹码相对较多的股票。这与抖音上各类“投资大师”的思路如出一辙。

群里“导师”称,分享股票投资的主要原因是要参加东方财富投资大赛,希望群里盈利50%的人给他投票,而不是为了盈利赚钱。

记者通过联系东方财富工作人员得知,东方财富不会有客服推荐理财课程,也不存在这个所谓的“东方财富投资大赛”。东方财富网确实举办过“东方财富实盘炒股大赛”,但是最近的比赛已经是2018年的事情了。

群里大部分是“演员”

除了类似的“炒股群”,最近网上疯狂做广告的“1元理财课”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者在调查中遇到一位学习理财课程的学员小羽。他已经工作3年了,手里有一些积蓄,之前买过基金。他通过微信公众号广告了解到“亿学学堂”,之后购买了一元十二节的理财课。

“亿学学堂”成立于2019年12月,属于北京亿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亿学学堂”立志帮助普通人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提供多种专业的可以从0基础开始学习的投资课程。

小羽告诉记者:“刚开始在公众号看到他们的广告,一元钱十二天理财课,还送电子书,正好最近在找这方面的学习资料,所以就报名了。”

小羽称,课程内容很丰富,这也是他想进一步购买课程的主要原因。但是他也听得出来,1元课程有销售性质,“班主任”会在微信群里不断洗脑,告诉学员们要投资自己,不要不舍得花钱。除了“班主任”的极力推荐,小羽虽然看得出来,群里面有很多托儿,他们发付款截图,营造出名额有限的紧张气氛,不付款就要按原价购买。但是受群里的氛围影响,小羽还是购买了“亿学学堂”八千元的课程,一大半用花呗支付,剩下的用生活费。

不过,刚买完课程,小羽就后悔了,因为他看到知乎上很多人爆料说,“买了课老师就不管了,都是自己看视频”。小羽觉得这八千块不太值,再加上买了课之后,“老师”对他的态度确实冷淡了很多。趁着还没开始上课,他立刻联系“班主任”,要求退款。

但是,退款过程并不顺利。小羽说,“班主任”一拖再拖,甚至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后来他又找到客服,客服也在踢皮球,没有回应。经小羽多次联系客服,在总部给他来电话确认退款的三天后,他终于退款成功了。

小羽后来反思,虽然他有过理财经历,但没有系统的学习,辨别能力比较弱。

抖音、快手精准推荐

除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媒体等也是理财课广告泛滥。

记者在抖音上搜索过理财课之后,理财课广告出现的频率明显提高,在连续点开几个广告后,甚至刷两个视频就有一个理财课广告。这些广告大多由“理财专家”坐镇,简单介绍几个选股方式后,开始推荐价格从0.99到9.9不等的“小白理财课”,也有部分一开始是免费的。

以其中一家机构“益学堂”为例,点开广告后,页面跳转到课程介绍,主要是讲老师的“自创战法”。满满的12节课中将介绍“上涨浪”、“下跌浪”、“震荡期”等内容。不过这些“浪”究竟是什么意思,很难从介绍中看明白。

添加微信后,这一机构的助教给记者发了很多之前课程的回放,随后推荐了两个课程,A套餐27800元,6个月,学习从选股、买入、持股、仓位、卖出的完整体系,在APP或者电脑上学习,可以永久看回放。B套餐是29900元,7个月,多一个月做个股实战。

助教称:“报名之后会签协议,回报率有保证。”助教还向记者展示了以前课程的“战绩”,显示平均收益高达20.36%,最高收益至59%。

另一家机构“启牛商学院”也是相似的模式,助教每天推荐免费的小白课程,要求上课、打卡、做课后作业,并拿出以往的学员投资的回报作为案例,鼓励记者购买5136元的高级课程。

但是这些辉煌“战绩”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并无法考证。

为财富焦虑交了学费

黑猫投诉显示,截至8月16日,启牛商学院投诉量共941件,主要原因包括虚假广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

大量投诉显示,消费者大多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看到启牛理财课的广告,随后参与免费课程,在学习期间,主播会引导充值学习2980元的高阶课程。

多位受害人在投诉内容中写道:每天的学习课程都为录制的视频课,午间分享是原视频文字复制粘贴,晚分享课程练习题出现重复。并且在课程中会继续推荐3299元的更高阶课程,并且不断推荐港股打新,宣称是“高收益、低风险”。

投诉显示,获得赔偿的消费者多数并未得到全额赔付,大部分得到了300-700元的赔偿。

这些所谓“理财课”的赚钱逻辑就是,有人花钱买,就把录制好的视频发给消费者;有人因为课程质量不高而投诉,就退一部分学费息事宁人,但无论如何都有得赚。这看似是个技术含量不高,且稳赚不赔的买卖。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老师”们如何用复杂拗口的术语先把“小白”们绕晕,再将“韭菜”们的焦虑转化为一笔笔学费。

启信宝显示,启牛商学院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投资者财商教育服务平台,并于2018年通过A+轮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月,演员陆毅成为了启牛的“首席体验官”。

启牛商学院所属的北京巅峰同道科技有限公司去年扩张迅速。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该公司缴纳社保人数为23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为93人;在公开招聘的365个职位中,产品及运营岗位为180个,占近一半的比例,而负责课程和培训的岗位仅为10个。

如何正确认识“理财”?

实际上,国内的投资者教育任重而道远,人们学习真正有用的理财知识很有必要,只有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理财”,才不至于被虚假的“理财课”欺骗。

早在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提醒大众:“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从动机来看,部分消费者想希望通过几堂理财课来提升投资能力,甚至想实现财务自由,这个动机就得打问号,很容易被钻空子。接受教育只是增加知识、提升能力,这些知识通常不能直接转换成投资的能力,这之间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目前,市面上很多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昂贵理财课程,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

董希淼认为,规范财商教育机构,刻不容缓。正规的金融机构等组织应成为财商教育的正规军,发挥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投资者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考虑与教育机构等合作,提高财商教育的成果。

在金融市场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财商教育已被纳入教育体系,对于财商教育的内容也有着明确的规范,并且进行管理严格。同时,针对可能涉及的理财产品推介业务,欧美金融监管部门会对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

比如在美国,SEC(美国证监会)通过RIA(注册投资顾问)牌照对于从事证券投资建议的相关机构和个人进行监管,只有拥有该牌照的机构和个人,才有资格向投资人提供证券类的投资建议服务。英国则主要由FCA(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负责监督,机构需获得其颁发的注册金融顾问牌照,方可进行投教工作。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聚焦大资管的智库平台,旨在为大资管领域搭建一个交流讨论和共同研究的生态圈。内容涵盖各类资管新闻、资管研究报告等,重点栏目包括《对话资管30人》《21资管+》《21理财私房课》《对话大财富》《债市特供》等;日常活动包括资管论坛、闭门研讨会、视频直播等。相关内容及产品主要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及21世纪资管研究员原创生产,部分面向大众开放,部分为会员机构服务。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东方财富实盘炒股大赛及东方财富炒股大赛]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1/46355.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