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叫山高路远的朋友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偶遇大神。说是遇到一大爷,20多年前投入本金100多万,到现在赚了1050万。用5个账户,炒10支股票。大爷很开心,说在股市一万个人只有一个人赚钱,他就是那个唯一赚钱的人,他说在附近这一带炒股的人中,他绝对是第一,没有人能超过他。
有些散户朋友不相信这个事,反而相信股市里的其他神话故事。我相信这个事是真的,也很理解这个大爷为啥这么操作。昨天下午下班后,准备打会乒乓球,乒乓球群里也有很多炒股的朋友,顺便在群里问一句,为啥有人用五个账户炒10支股票?有人很快回答,提高中签率。一想,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再细想,肯定还有更重要的因素。
五个账户10支票,应该是每个账户平均2支票。五个账户的好处是互不影响,他肯定不是每天同时操作这五个账户,肯定是今天操作A账户,不看B、C、D、E账户。明天操作C账户,不看其余的四个账户,五个账户每天轮流,一周轮一遍。操作一个账户的时候,不看其他四个账户。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分仓。五个账户还有一个好处,短线的账户可以天天操作,长线的账户可以锁仓不动,不看,不受大盘波动的影响。他这五个账户也未必都是同时盈利的,通过五个账户,把盈利和亏损个股进行有效的隔离,互不影响。一般散户很难做到淡定看一支重仓个股浮赢40%--60%,而另一支重仓个股深套浮亏30-40%。
很多散户往往是做反了,一个账户,资金不多,倒是开通了很多市场,开通很多功能,今天看这个,明天用那个的,不停地调仓换股,追涨杀跌,看到别的个股涨停不断,手中重仓个股深套,心浮气躁,不能专心操作。
本人开博主要目的:记录本人投资交易思路,日常生活所获及行业见闻,一方面用文字记录自省其身,另一方面借此和其他博主作交流,希望大家都能在漫长的追求财务自由,消费脱敏的路上,持续前进。
本文是开篇第一波,灵魂拷问:什么样的人适合炒股?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有3个前提:1)为什么要炒股?2)股民究竟有多少资金比例或规模?3)炒股多年,究竟有多少人在赚钱?
1)不管承认与否,大A是目前最低门槛的,适合老百姓投资的渠道,去证券公司开个账户就有机会赚钱,实现财富自由了;基金更没有门槛,只要有银行账户或者支付宝就可以;纵观市场,老百姓可以投资的:房产,早已过了黄金年代,“房住不炒”已深入民心;实业,目前经济环境整体疲软恶劣,线上渠道流量贵,线下固定成本高,经营实体还要经验、精力和时间缺一不可;私募股权(PE/VC)或证券,资金门槛高(100万起),风险高(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大),受众群体小。算来算去,大A提供了一个实现财务自由的渠道;
2)结合众多统计数据,大A市场投资金额以50万以下的占据大多数,且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储蓄、工资或奖金,即投资本金来源较稳定,但现在环境差,做好资产配置尤其重要,应先确保生活基本稳定,才考虑投资;
3)一直有句老话,散户基本都是七亏两平一赚,其实还要加一个条件:长期看。长期看,散户七亏两平一赚,这意味着长期看,真正在股市赚钱的只有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都是被收割的韭菜。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真正能投资成功纯属凤毛麟角。
总结上述三个前提:炒股是资金门槛最低,交易模式最简单,有望走向财务自由的投资渠道,而且可以与身边众多朋友有共同语言,从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到热点炒作,每天换着话题去跟进,可刷不少存在感。
那回到问题本身:什么样的人适合炒股?需要高学历及投资知识储备吗?投资成功的关键不是学历、不是学校、出身,也不是懂不懂财报、不是懂不懂行业、不是懂不懂公司,这些东西对投资重要,但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换个角度看,大家是否总结过自己的投资风格?是技术分析投资呢,是价值投资呢,是价值投机呢,是主题投资呢,是趋势投资呢,还是没有风格,跟进某位大师,说买就买,说卖就卖。
有很多小伙伴说,我们为了炒股赚钱还是付出不少努力。看过各种各样的投资书籍。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是从技术分析开始,比如《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蜡烛图技术》等等。同时会参照各种图形画图,研究爆发前的图形,期待天天买到涨停股,但很多纯粹依靠技术分析的结果大概率是亏损,除非你遇到了牛市,即使遇到牛市,A股也是牛短熊长,最终归宿一定是亏钱。
另外有些人开始了价值投资之路,研究价值投资的书籍,比如邱国鹭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彼得林奇的自传、巴菲特的《致股东的信》等等。同时为了实现价值投资,开始学习看财报,预测业绩。但路虽不同,归宿还是一致的,很多价值投资者的明明买入的是好企业,可是好几年股价都不涨,甚至远远跑输小盘股,着急之下纷纷卖出,随后股价就开始了上涨之路,不少股民又相信价值投资了,选择卖出小盘股,拥抱核心资产,相信好企业可以穿越牛熊。万万没想到,核心资产抱不动了,赛道股暴跌。
这时候,很多人开始怀疑股市了,要么销户,要么躺平了,只有少部分人开始了进一步进化,开始看交易类的书籍。然而很不幸,很多人在股市还是赚不了钱,书本理论到了操作层面,就是成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了,随着这几年大V的兴起,演变成抄大V的作业等。但还是很不幸,抄作业依然是有赚有亏,综合算下来,好像还是亏多赚少。
有句俗语,为什么大文豪的作品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我写不出佳作。这句话放在股市里同样适用:为什么我炒股10多年,看了那么多投资书籍,懂了那么多理论,却依然赚不了钱?很简单,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如果不能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看得再多也只是知道,并不是明白,即使明白了没有知行合一的去执行(本质还是不明白)。
总之,投资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跟学历、学校,看的书本无关,这个门槛就是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稳健盈利投资体系。投资体系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因风险偏好不同,资金规模不同,对股市的期待不同,适合的投资体完全不一样,甚至相冲突,但是有可能都是对的,原因就是大家的投资体系和理念不同的。
投资体系并不需要普适性,有些人擅长追涨杀跌,有些人擅长价值投资,有些人擅长困境反转,有些人喜欢成长股。但是不论哪种体系,只要能稳定盈利及符合自己预期,都是正确的投资体系。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怎么样构建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呢?
如有,应该可以用文字或图表表达出来,让其他人明白,同时自己也作个梳理;如没有即无法形容,建议冷静下,认真作个梳理,否则你的投资就是碰运气,和买彩票是一样的。
“钱如果是糊里糊涂赚来的,迟早有一天糊里糊涂地赔回去,甚至赔掉本金”。请大家利用长假期,好好梳理下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符合自己的风险偏好、资金规模及收益预期,最重要不要做杠杆,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1/4634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