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称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普及证券期货知识,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无独有偶,据3月26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自2020年起“编程”将成为日本小学“算数”或“理科”教材的必修课。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股民、码农要从“娃娃抓起”吗?
你没看错,炒股和编程即将成为这届小学生的必修课。
近日,中国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称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普及证券期货知识,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这则消息一公布,立马引发网友热议:“金融理财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吗?”“将证券期货知识纳入基础教育,是想从小培养‘韭菜’?这背后有什么现实需求?”
无独有偶,据3月26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自2020年起“编程”将成为日本小学“算数”或“理科”教材的必修课。
在新修订的6年级理科教材中,日本学生将学会使用“点亮”“熄灭”“反复”等编程指令,掌握让发光二极管(LED)按照预想次数点亮、熄灭的编程内容。
《备忘录》中提到,基础教育阶段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在相关学科课程和教材中有机融入证券期货知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设投资理财课程。事实上,这并非国内首次尝试发文提及投资教育“从娃娃抓起”。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学校开设投资教育的课程。
国内率先进行尝试的是上海浦东。从证券业协会官网上可以发现相关信息:《中国证券》杂志上名为《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初探》的刊文介绍,2011年上海116所中小学的课堂率先开设金融教育课程,教授由浦东教育局与上海远东出版社联合开发的《金融与理财》教材。
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
据羊城晚报报道,2015年9月起,广州36所中小学试点开设金融理财课,教材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版,内容包括货币、银行、保险、股市、金融危机等。
2017年,证监会推动上海、广东、四川、青岛、宁夏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试点工作,将投资者教育纳入中小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中。
事实证明,上海的尝试是有效果的。据媒体报道,2012年,世界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起了一个关于全球青少年金融素养的评估,调查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经济体,近2.9万名15岁在校生的金融素养。在2014年公布的结果中,中国上海青少年平均得分603分,比平均分高出103分,比第二名比利时高出62分。
日媒评论称,IT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正在不断激烈化。但日本在IT教育方面很滞后,希望通过修改教科书来培养短缺的IT人才。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16年公布的数据,如果IT市场保持中等水平增长,到2020年日本IT人才预计将出现29万人的空缺,到2030年空缺将达到59万人。因而日本政府的产业竞争力会议2016年在增长战略中写入了把编程作为必修课的内容。
不光是小学,从2012年起,日本中学就技术·家庭学科的编程教育作为必修,并将从2021年起进一步扩充内容。此外,日本分部知名企业也要求员工学些编程。
不限于日本,“编程从娃娃抓起”在全世界都在推广。美国早几年前就已经把编程课引入了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堂,高中毕业必修计算机编程学分。据HackerRank发布的《2017开发者技能报告》显示,美国是当前少儿编程教育渗透率最高的国家,达到44.8%。
从2014年起,英国在5至16岁的义务教育中引入了编程教育。同一年,西班牙将ICI课程的重心转向了编程和计算机科学。
芬兰在2016年全国实施新的《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中,首次将编程纳入小学教学大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授编程。同年,澳大利亚正式将coding引入全国必修课程,学生在10岁时开始学习编程,培养编程思维,12岁左右便可在电脑上进行编程实操。
新加坡在2017年中小学考试中加入了编程考试。韩国从2018年起将编程纳入小学正规必修课程。法国、葡萄牙等欧盟国家也将编程教育列入中小学课程。
我国也非常重要编程教育,2017年,国内明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股民、码农要从“娃娃抓起”吗?将投资教育、编程教育引入小学课堂是负担吗?
搜狗首席执行官王小川曾公开表示,从小接受经济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概念,培育绿色健康的消费观念,增强自身防范“校园贷”等类似风险的能力。根据国外经济素养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经济素养教育越早越好,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经济素养教育其实已经是一种补救措施。
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郭立场认为,不少学生身陷非法校园贷泥潭,与经济学常识匮乏、财商知识欠缺等不无联系。因而把财商教育事业摆在重要发展地位,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地开展财商教育,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
援引日本经济新闻消息,日本小学开展编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在信息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本政府希望让孩子们从小学义务教育中,就开始接触编程,谁对此感兴趣,并且还有天赋,今后就会被培养成IT领域的专家或技术人才。
放眼国内,无论是学投资还是学编程,趋势都在增长。学习编程更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也有人担心,编程热会不会变成“奥数热”,成为孩子的下一个负担。笔者认为,编程虽然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帮助孩子们拓展思维,开动大脑,但也不应该抱有功利性的态度。与急于培养孩子的具体技能相比,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世界。
曼迪
记者|周琦
编辑|江昱玢
12月7日晚,张小龙的粉笔有限公司通过港股主板上市聆讯。
不是微信的那位。
这艘教育巨轮的掌舵者张小龙,出身于四川边陲小镇,靠着兼职授课起家,成为年薪百万的公考名师,而后投身创业大军,以线上教育发家。
粉笔做的不是K12,提供的是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比如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及其他职业教育类考试培训。
去年年初,粉笔完成3.9亿美元A轮融资,打破行业纪录,张小龙将视线转向了“线下”。
开拓领地要以亏损为代价。2021年,粉笔净亏损超20亿元,是2020年的四倍有余,今年上半年仍有近4亿亏损。当下的市况上市,他应该也是顶着压力的。
穷学生逆袭
1983年出生于四川资阳的张小龙,家庭条件并不好,半工半读完成了高中学业。
2002年,大学填报志愿单上,张小龙写下“贵州大学哲学系”,老师不理解他的选择,成绩完全可以选更好的学校和专业。
原因很简单,一个字“穷”。
“我们家的条件特别差,哲学专业是学费最低的。又选了一个学校收费最低的贵州大学,一年的学费只要一千五百块钱,住宿费只要三百块钱。”他回忆说。
上大学后,张小龙一个月只有两百元的生活费,五毛两个的馒头,成为他一日三餐的主角,早中晚各两个,一天饭钱只需要一块五。
节流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开源呢?
哲学专业就业难,张小龙本着“多个证,多条路”的想法,在本科期间参加了法律、行政管理专业自考。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2006年,为赚取生活费,正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博连读的张小龙,加入华图教育,成为公考培训机构的兼职讲师,名气越来越大。
金钱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特别对从小穷到大的张小龙来说。2011年,他一年就挣了五六十万元。
他发现,公考队伍壮大,公考培训行业需求大增,在线直播的授课形式效率高、成本低、互动性好,商机由此产生。
2013年,“名师”张小龙告别华图,百万年薪的他,也放弃攻读博士学位,下定决心做直播课。
彼时,猿辅导处于初创阶段,旗下猿题库成了张小龙的舞台,他负责公考项目,粉笔网的雏形由此而来。
当时,公考培训的线下课程大概一万块一门,线上录播课四千。可学生们信赖面对面的授课和交流,2013年一整年,张小龙的线上课,只卖出百来份。
“几千块钱卖不动,那我就卖一块钱、九块钱、十九块钱。”张小龙转变了思路。
市场反响热烈,2014年,粉笔网营收达到5000万元,第二年从猿辅导拆分,成立北京粉笔蓝天科技,张小龙成为法定代表人,并担任粉笔网CEO。2021年,粉笔营收突破34亿元。
IPO前,张小龙及其一致行动人一共持有35.33%的股权。腾讯持股14.13%,IDG持股11.95%,经纬持股7.21%,高瓴持股6.02%。
两条腿走路
名师出身的张小龙,一开始只是想打造一个教师库,学生从库中挑选授课老师。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种模式并不可行。
讲师授课风格各异,学生短时间内很难选到心仪的老师。线上传播门槛低,看盗版视频的用户非常多。
张小龙决定为用户搭配好老师,直接输出体系化的课程服务,并配套图书资料,再根据用户练习数据针对性答疑。学生们的评价提升了不少。
职业培训行业不缺市场,也不缺竞争者。
2020年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市场规模达421.5亿。中公、华图、金标尺、名师团都虎视眈眈,想尽办法拼命拿下更多的份额。
如何带领粉笔突出重围呢?他抓教学。
张小龙有一支精锐的内容开发团队,他要求内容专家定期参与教学,根据学员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及教学材料,并经常组织研讨会和提供各种在职培训。
截至2022年6月底,粉笔的教学团队有3796名讲师,其中大部分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同期,每名讲师的付费人次比为638,对比2021年上半年的595,讲师们的“吸金”能力还在提高。
其次,张小龙很注重平台的开发。
粉笔的直播系统能同时为超10万名学员提供直播大班课,延时低于500毫秒。以及申论题自动批改系统。
他还建了强大的数据题库。到2021年年底,粉笔题库总题数累计突破210万道。
做重线上的思路,张小龙一以贯之。通过OMO一体化模式,粉笔能一改传统机构的线下培训方式,通过互联网提供线上课程及服务,从中再识别有线下授课需求的用户,去做转化。
2021年,粉笔的线下课程付费学员中,约67.5%是线上产品的付费用户转化而来。今年上半年,付费用户转化率又提升了1.3个百分点。
换言之,张小龙走的是线上线下融合路线,引流、变现两不误,两条腿走路不费劲。
2021年,在线和线下培训收入分别为14亿元和16.2亿元,顺便还卖了4.2个亿的教辅图书。
当然,张小龙也有头疼的投诉。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粉笔被投诉的原因,大多为虚假宣传、退款难、联系老师难、课堂质量差等。
毕竟,2021年一年,为他培训课程及在线产品的总付费人次,达到了980万。
春天还远吗?
按2021年职业考试培训收益计算,粉笔4.3%的市占率排到了第二位。
头部地位稳固后,张小龙的心却没有放下。
去年7月,最严监管风暴席卷教培行业。
为尽可能压缩成本自救,教育公司普遍裁员,张小龙未能幸免。2021年,粉笔员工福利开支为27.19亿元,占同期收入的79.3%,这可不是笔小费用。
媒体曾报道,粉笔全国性裁员超过7000人,公司回应此传闻消息不实。
招股书显示,讲师已从2021年6月底的7276名,减少至今年上半年的不到3800名,数量砍了近一半,人员结构优化很明显。
整体数量方面,2021年3月,员工总人数超1.6万,到年末只剩8900余名,今年6月只剩下7388人。对应支出占总收入的比值,也回落到53.2%。
有知情人士向《21CBR》记者透露,粉笔裁员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波是裁掉大部分实习生、助教、运营岗位,有的分校裁撤亏损部门,比例在50%以上;第二波是通过培训进行软裁员,“培训要求老师拓展学科,不拓就走人”;第三波就是降薪。
顺便说一句,张小龙个人现金工资不高,2020年是126.1万元,2021年是134万元。
即便如此,财务上他难松口气。
2019年,公司净利润为1.8亿元,2020年净亏为3.6亿元,2021年则扩大至8.2亿元。公司官方解释称,线下扩张、增聘新讲师的招聘及培训成本,叠加线下课程的收益延后,难以摊平。
减少人员成本后,亏损暂时得以遏制。2022年6月30日止,粉笔经调整净利润为9560万元。
对张小龙来说,也有好消息。
去年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这个《意见》来得太及时了。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职业考试培训行业很看好,独立学员预期截至2026年会达到0.22亿。
但,很多事说不准的。
招股书中,张小龙难掩担忧,如实陈述,“粉笔在中国业务的经营执照、许可证和批准方面的监管要求发展面临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粉笔有没有好的未来,不清楚,就张小龙个人历程而言,他值得有一个春天。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2/4580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