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迎来“改革行情”。
1月6日收盘,新三板做市指数继续冲击1000点,当日涨幅为3.82%,报收990.16点,新三板成指上涨0.68%,报收946.35点。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收盘,712只个股出现成交,其中455只个股飘红。
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层公司股价继续上涨, 涨幅超过20%的股票有18只,其中涨幅超过30%的有8家,包括多普泰(831057)、亨达科技(832108)、亚成微(430552)、天丰电源(832283)、大唐药业(832283)等。
自2019年12月27日发布实施首批7件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有关业务规则以来,5个交易日内,新三板做市指数累计上涨11.31%。
新三板资深研究人士彭海说,从分阶段来说,2019年10月25日、11月8日、12月27日为三个时间窗口期,近期明显受2019年12月27日降门槛等部分细则落地刺激,市场持续上涨,充分说明此次深改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市场活跃度提升有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水平,提升投融资功能。
第二批新三板改革政策落地
1月3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实施第二批6件业务规则,包括《定向发行规则》《信息披露规则》《挂牌公司治理规则》等。
此前的2019年12月27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包括《分层管理办法》、《股票交易规则》、《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在内的7项业务规则,并表示,目前正从规则、人员、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措施落地实施。
彭海说,考虑到精选层公司来自于挂牌满一年的创新层公司,做市创新企业整体涨幅较大。整体来说随着改革预期明确和落地,估值修复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驱动的目前整体行情,龙头个股尤其是精选层预期个股依然是市场重点关注对象。
另外,1月3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中的引入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即将掀开序幕。
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认为,允许公募基金中股票、债券、混合基金投资科新三板精选层,总规模合计约5.5万亿,《指引》并未规定投资新三板比例,预计实际投资比例或随着精选层市场成熟而逐渐提高。《指引》针对新三板过去被诟病的问题如流动性弱、波动性大、股票估值较难等,配合新三板深改组合拳或解决过去一系列矛盾。
彭海也指出,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首先有利于改善新三板投资者结构,给新三板带来增量资金,为市场不断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其次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机构投资者在询价制度特别是定价环节起着价格发现者的决定性作用,承担着代表所有中小投资者和整个市场进行合理定价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券商推出新的权限开通服务进行时
与此同时,各家券商关于新三板业务推出新的权限开通服务也在进行中。
12月27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包括《分层管理办法》《股票交易规则》《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在内的7项业务规则,涉及精选层入层标准降低,投资者门槛整体大幅下降等内容。
1月3日,中国结算发布《关于优化全国股转系统账户标识有关业务的通知》,证券公司可以为投资者非现场办理“全国股转系统账户标识”新增业务,自2020年1月13日起证券公司可以为投资者办理“全国股转系统账户标识”取消业务。
中国结算和全国股转公司对全国股转系统账户标识业务进行了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除了临柜方式外,证券公司可以采取见证、网上方式为自然人办理“全国股转系统账户标识”新增业务,可以采取见证方式为普通机构投资者办理“全国股转系统账户标识”新增业务。
二是不再参与新三板业务的自然人或机构投资者,应主动向券商申请取消“全国股转系统账户标识”和股转系统使用信息,或直接申请注销相关账户。
三是证券公司应当在柜面系统对全国股转系统账户业务的办理方式进行标识,区分临柜、见证、网上等办理方式。
此前,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国金证券等多家券商表示,已经推出了针对不同层级的新三板交易权限开通服务。
另外,国泰君安方面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线上新三板开通及业务办理已经第一时间上线,有此需求的证券投资者仅需在国泰君安“君弘APP”我的业务办理——新三板业务办理中输入相关信息即可第一时间在线开通。投资者将根据风险匹配原则在线开通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等不同交易权限。
“完成权限开通对国泰君安君弘APP的用户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线上平台将根据交易规则和业务流程调整用户界面。同时,坚持投资者教育,在君弘学堂中开设新三板投教专题,普及投资者教育,提升投资者对于新三板的投资能力。”国泰君安方面进一步解释称。
来源:上海证券报
科创板与新三板在上市定位、上市门槛、注册审核流程、投资要求、交易方式、信息披露和退市监管上都存在显著差别。总的来看,科创板上市定位明确,注册审核全流程电子化公开,上市门槛和投资要求的设置上综合平衡风险和流动性,拥有系统完善的信披机制和退市制度;而新三板作为场外试点注册制的板块,上市定位并不清晰,注册审核流程十分简易,上市门槛过于宽松,再叠加投资要求上的过高设置,缺少体系完备且执行到位的信息披露和退市制度、导致市场流动性匮乏。
上市定位方面,科创板是首个场内试点注册制的增量板块,定位于服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而新三板属于场外市场,其成立之初主要服务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正式宣告成为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至此,新三板的上市定位已不仅仅局限于高科技企业。
注册审核流程方面,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审核进度全流程电子化公开,企业需要经历提交申请、受理、问询、上会、注册等多个环节,尤其是多轮问询的公开,在“问出一家真公司”的同时,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拟上市公司;而新三板的注册审核流程则明显更加简易宽松,挂牌流程相对简单,企业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有限公司(下称“全国股转公司”)提交挂牌申请材料后,全国股转公司有针对性地提出问询,企业和项目组反馈之后,若无问题,在收到全国股转公司的“无异议函”后即可办理股权登记和简称、代码分配。
上市门槛方面,针对不同性质的企业,科创板设置了不同的上市标准。如针对境内同股同权的企业,设置了五套以市值为核心的上市标准,具体指标涉及市值、营收、净利、现金流以及研发费用等多个指标的多种组合,且随着企业经营稳定性的降低,对市值等指标的要求就越高。相比之下,新三板的挂牌要求则宽松得多,多为规范性的定性要求,如果仅仅是挂牌,硬性量化指标仅需经营满两年。过低的挂牌门槛,导致新三板企业良莠不齐,多数质地一般。
投资要求方面,科创板对个人投资者设置了2年以上投资经验和50万元总资产的投资门槛,并没有特别针对机构投资者设置相应要求,而新三板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均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其中个人新三板开户条件是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和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明显高于科创板。过高的投资者门槛,使得一般只有规模较大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三板交易。
交易方式上,科创板的交易方式更加多样,除了竞价方式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外,科创板还新增了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方式,成为盘中连续交易的有效补充。而新三板以做市交易为主,以促进市场流动性。同时,新三板企业挂牌时无公开发行环节,挂牌初期多数企业股票成交低迷。
信披和退市监管上,科创板建立了系统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退市制度,其中退市制度总体比主板更为严格,退市情形更多、也更加彻底。而新三板虽然挂牌公司所有拟披露的信息都需要经过主办券商的事前审查,但并没有对后者在此环节中担负的责任作详细规定,信披违规处罚力度也较轻。同时,新三板也没有完备而严格的退市制度,导致其新陈代谢并不顺畅。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2/4569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