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信息铺天盖地,现在有一个苗头正在逐步显露,这也让人们看到了市场大跌的复杂性。作为散户,我们应当对各方面的消息保持谨慎,因为我们相对主力资金在信息获得和分析上,有着天然的差距。周末的消息面给人的印象不是很好,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对今天的下跌预期高度一致,你想过没有?逆转往往就发生在预期高度一致时。
第一,周末的消息面其实是很复杂的,是一个利好和利空对冲的局面。
首先,周末的利好,也就是证监会的25条措施,大多是交易层面上的技术性内容,有些是早就应该解决的,现在拿出来当作是利好,市场的反应褒贬不一,作用应该是对冲一些利空,不是救市方针大计。
没有像以前那样的政策底时,汇金进场增持,降印花税或者降息,说白了没有解决市场的根本问题,缺钱,缺信心。
作为投资者,我们要看到,“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需要形成强大合力,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证监会加大跨部委沟通协调,抓紧研究推动若干重要举措,要对A股有信心。
其次是,周末市场对内资机构持有的空单,做了充分的讨论,大多是碎片化的信息,没有完整的信息链出来供大家参考。
其中我看到一个视频说,这些内资机构持有空单的时间是今年的1月30日开始,到今年的9月15日结束,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来计算,大盘要到9月份才能出现一个阶段性底部,真让人沮丧。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来判断,从A股大盘的春节后的走势印证,这个说法是比较可靠的。因为1月30日之前,市场舆论大炒外资爆买,单一月份就爆买了1300多亿元,结果1月30日大盘收出高开低走的长阴线,然后大盘就出现了似涨非涨,似跌非跌的走势里,一直延缓到5月份大盘作出大双顶。
再次是,近期我们看到很多的专家纷纷开始讨论股市,它们指出了A股的种种不是,我个人觉得,这些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在股市低迷时,再去诊断A股是不是有病,只会加剧市场的悲观的气氛。
股市就是这样,关注的人越多,它越不会涨,反而经常把利好当做是利空,每一次大行情的启动前,都是在人们看到股票,就像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场内的人急着跑出去,外面的资金在等着场内的存量多杀多的情况下,悄然启动,看看现在,还有人在喊牛市。
最后是,富时A50 指数夜盘就跳水,盘中逐步走低,虽有反弹,但始终没有翻红,收盘前再度跳水,这给今天的A股大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第二,从A股大盘的技术面来看,今天的走势也是不容乐观的,市场对下跌的预期,高度一致。
一是,但是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过分一致的看空预期,能否导致大盘走势逆转?这个条件成不成立?这里指的逆转,是建立在今天大盘能够探出阶段性底部的基础上。
我在5月份大盘双顶构筑完毕后,给大家聊了大双顶下探的阶段性底部,是在去年12月23日的低点3031点附近,目前大盘距离这个位置有100点左右,今天的走势不会这么凌厉,下探到3100点,就是超跌了,也就是说这个探底,今天完成的概率较小。
最大的可能就是,大盘今天下试3100-3120点区间的支撑,如果盘中击穿3100点,大盘会出现盘中的强劲反弹,甚至收出深V形态,但这是一个应激反应,不能代表大盘探底完成。
我们去除利空和利好的影响,单看大盘技术走势,今天是一个承接上周五下跌走势的一个趋势,这固然会对场内人气造成打击,但是股市就是这样,机会都是跌出来的。
二是,此时我们要观察A股的科创50指数的走势,去年以前的A股,创业板是一个领先指标,现在应该把科创50指数当作领先指标。
因为该指数一直受制于5月9日大双顶的影响,和大盘走势相似,目前呈现出单边下跌的走势,是比较真实的走势,这里也是各路主力的主战场,里面的散户较少,比较能真实的反映出A股目前的状态。
该指数会先于大盘见底,它在见底之后的走势,就是大盘后期的走势,目前从周线分析,该指数还会有个探底的过程。
三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时作为投资者,心情是压抑的,但是市场是由资本流动所决定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势,一个趋势一旦形成,就会完成这个趋势的运行。
我们是散户,要耐心等待这个趋势完成,待到大势趋稳,在作打算,下跌途中是有反弹的的,就像7月28日的长阳,我就说是熊市多暴涨,这对一些短线高手是机会,但对大多数新手来讲,很难把握,也很难分辨。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涨激动,不为跌沮丧,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极度冷静的事业,纷纷繁繁的利好和利空,每一天都充斥着,作为一个个体,没有能力去全接受,我们只有坚持我们自己的判断和信心,对A股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文章是本人原创,头条首发,抄袭必究!以上均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个人水平有限,还请各路高人多多指教!
巴菲特再减持!
港交所最新文件显示,12月8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出售比亚迪132.95万股,套现2.68亿港元,最新持股比例14.95%。今年8月份减持前,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比亚迪H股2.25亿股,截至12月8日减持后,累计减持超6000万股,目前持股已降至1.64亿股。
截至2022年12月13日,比亚迪H股报收210.4港元/股,A股报收269.8元/股。整体来看,比亚迪股价并未受到巴菲特减持影响。
巴菲特再减持133万股比亚迪
据港交所文件,12月8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出售133万股比亚迪股份H股,平均价格201.3432港元,持股比例从15.07%降至14.95%。自8月份以来,这已是港交所第六次披露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减持比亚迪股份。
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08年以8港元/股的价格买入了2.25亿股比亚迪H股,持有时间长达14年,直至今年8月首次开始减持。
根据港交所披露易规定,大股东增减持股票只有横跨某个整数百分比时,才需要作出披露。此前的披露信息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在8月24日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3.69亿港元;9月1日减持171.6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4.5亿港元;11月1日卖出329.7万股比亚迪H股股份,套现5.6亿港元;11月8日出售578.2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约11.4亿港元;11月17日卖出了322.55万股比亚迪H股,平均股价195.42港元,套现约6.3亿港元。
在今年8月开始减持前,巴菲特共持有2.25亿股比亚迪H股。截至12月8日减持后,巴菲特累计减持比亚迪H股超6000万股,目前持有比亚迪H股已降至1.64亿股。
比亚迪11月销量再创新高
近期,乘联会发布2022年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其中,新能源乘用车59.8 万辆,同比增长58.3%,环比增长7.8%。而车企方面,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三的车企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其中比亚迪市场占有率达到36.4%。
具体来看,11月比亚迪汽车销售23.04万辆,同比增长134.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22.99万辆,同比增长155.1%;1-11月累计销量163.3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54.8%。
华西证券研报表示,公司技术驱动产品力及品牌力提升,需求旺盛带动产销持续增长。考虑新能源补贴退坡前的购买前置因素,预计12月销量有望快速提升,今年累计销量有望达到190万辆。
东吴证券研报预计,2023年新车型密集上市助力销量高增,海外市场加速布局贡献出口增量。王朝网络车型精简向上,海洋网络生物+军舰两大序列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腾势及仰望高端车型发布上市。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比亚迪正式进入日本、墨西哥乘用车市场,同时纯电动大巴已正式进入印尼、毛里求斯等国,海外市场放量助力销量增长。预计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超300万辆,同增近60%,其中出口超30万辆。
多家机构乐观看待明年新能源行情
展望明年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投资,多家机构表现乐观态度。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我们认为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维持高景气,但市场结构会有一些分化:1)中欧面临补贴退坡以及宏观下行的双重压力,成长曲线或有所放缓,但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美国市场在IRA法案补贴刺激以及供给侧优质新车释放驱动下,渗透率有望进入快速提升阶段,支撑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中枢,其中我们认为特斯拉、通用等重获补贴或受益较大。我们预计2023锂电池全球出货同比增长超50%,主要原因:1)新能源车带电量提升;2)全球储能需求有望持续高景气,我们预期全球储能锂电出货同比增长100%+,支撑锂电池需求增长中枢。
德邦证券研报2023年新能源车行业年度策略报告认为,国内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欧洲市场短期或承压,美国“政策+需求”驱动有望实现高增。国内补贴退坡影响有限,市场逐渐转向为优质供给驱动,国内新能源车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受“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加速爆发,展望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有望延续高渗透率,预计全年销量或达到800万辆。欧洲市场受宏观通胀影响消费需求短期承压,美国市场有望受《通胀削减法案》(IRA)政策刺激加快新能源车产业链发展,此外新型车型供给或将提供新市场空间。
国投瑞银基金基金经理施成认为,尽管2022年新能源汽车经历了诸多的影响,但其旺盛的生命力还是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经过了2022年的“杀估值”,部分环节“杀单位盈利”后,我们认为2023年是可以保持乐观的。
汇丰晋信投资总监陆彬表示,2023年经济寻底,通胀下行,企业盈利筑底,盈利高弹性板块比较稀缺,我们更多的会寻找有估值张力的板块做投资,更倾向于发现盈利筑底或盈利有拐点,同时这个行业估值具有很大投资张力。对于明年的预计,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内需强于外需,中下游强于上游,所以我们会优选内需相关的、政策支持的中下游行业来做投资。
目前我们重点看好的投资方向包括新能源、计算机、券商、出行链。其中,通过估值、景气度的比较,以及未来成长空间的分析,包括过去几个月新能源行业的估值得到了充分调整,新能源仍旧是明年核心资产领域里重点投资和配置的方向。
责编:战术恒
校对:李凌锋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527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