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金艾琳
个人养老金来了,你交不交?
11月25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郑州等36个城市开始了试点。在此之后,多家银行宣布正式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提供账户开立等服务。
这几天,多家银行、保险机构开始纷纷抢滩个人养老金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开户优惠政策,一些机构的个人养老金业务“首单”也开始落地。
那么,为什么开个人养老金账户?别人是怎么考虑这事儿的?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3位已经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朋友,来聊一聊他们对于个人养老金的看法,供你参考。
“随着年龄增长,我将养老放入了人生规划当中”
在北京工作4年半的张丽(化名)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银行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之后,她第一时间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
“前几年肯定不考虑这些,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随着年龄增长,养老已经进入了我的生活规划当中。”张丽说,看到有相应的税收优惠,她决定开通养老金账户。
根据《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参加人可以选择一家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指定。
11月28日,多家基金公司的首批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开卖。这也意味着,有更多个人养老金产品可供选择。
“据我观察,现在各大商业银行实际可以销售的产品并不相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名单还没有公布。”张丽说,这就好比新开的饭店已经装修好了,不过菜单还没有。
当被问及购买哪些产品时,张丽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根据她的了解,不同银行上线产品时间是不一样的,她目前还在观望当中,并没有着急行动。
“希望几十年后的养老品质高一些”
相比于张丽看好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在沈阳从事金融方面工作的李佳(化名)表示,她更关心未来养老是否能够安心。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优雅“老去”,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之前,李佳早就做好了功课。在她看来,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的企业/职业年金可以实现的替代率较低。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李佳预判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会进一步降低。“我还是希望几十年后的养老生活品质能高一些,每年交一些钱可以安心一点。”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李佳逐渐开始形成养老计划。不过她也发现,各大行为了争夺个人养老金市场,福利也不少。很多身边的朋友为了前期的“开户大礼包”或福利金活动,纷纷开户。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是有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的一个账户,我觉得还是需要根据当前和未来的收入预期,来进行一个判断,不能盲目的进行开户。”李佳说。
“我还需要了解更细化的解读”
已过而立之年的杜明(化名)在郑州工作,拥有一双儿女的他,目前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相比于大部分30岁以下的“打工人”,杜明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相比更加集中。
杜明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自己前两天开了个人养老金的账户,不过操作体验不是很好。
“上传身份证和人脸识别反反复复弄了好多次都没有搞好,第二天才把账户开好。”在开好之后,杜明了解到,在他开户的第一天,很多人都在投诉反映问题,第二天系统做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开户也就顺利了。
杜明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争夺战”也很激烈。“感觉大家很‘内卷’,好几家办理过业务的银行都给我打来电话,确实很为难。”杜明介绍,好多银行都有任务在身,压力很大,他思考再三,选择了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我觉得,未来在政策解读和系统操作上应该更成熟、更细化。”杜明提出了建议。他认为,一些银行的操作体验还需要提升,针对一些不了解相关政策的人群,是否在操作过程中添加一些项目的解读,让客户更加理性的判断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开设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除此之外,杜明表示,哪些人群更加需要开设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也需要一个更加明确的标准界定。“因为这是一个封闭运行的账户,个人还是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水平。”
“郑好办”APP第三批政务服务“一件事”上线!自3月20日至5月20日,运行整整两个月的政府服务手机端“郑好办”,注册用户突破64万,累计上线运行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事项223项,其中公积金提取、居住证办理、新生儿出生、青年人才生活补贴、水电气暖等“一件事”76项,公民个人高频服务事项89项,交通出行、医疗信息等查询和预约事项58项,标志着郑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月20日,记者从郑州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郑好办”APP第三批政务服务“一件事”已陆续上线。
据悉,本次上线的“一件事”涵盖人社、社保、烟草、电力等多个领域的高频办件及查询事项。今后电子社保卡、电费缴费、新装办电、居民客户更名、过户等均可通过“郑好办”APP实现“掌上办”。
新装办电、更名、过户可“掌上办”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一件事、一张网、跑一次、不见面”政务服务模式,国网郑州供电公司联合郑州市大数据局和郑州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市共同推动,近日实现了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第一批公民个人“一件事”事项的接入,包含了电费缴费、电费账单查询、新装办电预约、增容办电预约、居民客户更名、居民客户过户、变更用电预约等13项办电业务。今后,市民登录“郑好办”APP电力“一件事”专区或通过郑州政务一体机即可办理上述事项。
在烟草局“一件事”专区,烟草局高频办理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变更、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补办等事项由线下办理移至网上办理,申请人之前需要前往窗口办理的事项,如今可以实现网上全程办理。
“以‘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补办’为例,烟草‘一件事’上线前,申请人需要携带身份证等材料到烟草局窗口排队进行填写表单,之后再进行办理,而在烟草‘一件事’上线后,申请人只需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填写4项信息,就可以直接进行办理,线下办理时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也转变为由系统共享无需再次提交,并且该事项网上办理可以实现即时办理、即时审批、即时出具办理结果,并且支持邮寄到付,极大的提升了群众办事效率。”市烟草专卖局局长蒋中民说到。
电子社保卡可通过“郑好办”申领为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效率,最大程度的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和市大数据局联合市人社局在“郑好办”APP上线“社保卡一件事”,事项包含社保卡申领、启用、挂失、解挂、补领、电子社保卡申领等8个高频业务办理项。其中,电子社保卡申领事项的成功上线,为解决群众办事堵点,实现“一网通办”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作为全国首个H5页面电子社保卡签发试点城市,郑州创新社会保障卡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卡替代诊疗卡的全流程服务。”市人社局局长李德耀介绍到,目前,全市1200多家药店和23家医院接入运行。已签发电子社保卡460余万张,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一样,全国统一、全国通用,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金融支付等功能。申领时,市民仅需刷脸进入“郑好办”APP,进入社保卡一件事专区,就可以进行线上申领。
除了社保卡高频事项实现网上办以外,高频办理的业务查询事项也随之上线。如职称考试证书查询、职称任职资格证书查询、工考结果查询等查询类事项。申请人办理时,系统实名认证后通过数据共享就能获取申请人相关信息,办理全程不需要申请人提交任何材料,市民仅用手机登录“郑好办”进入专区,即可看到自己想查询的事项信息。
这些社保类证明可网上打印、在线验证另外,6个社保证明类事项和12个社保查询类养老信息查询事项也可通过“郑好办”APP办理。
6个社保证明类事项包含:我要打印个人权益单、我要打印个人参保缴费证明,我要打印企业养老保险在职职工信息查询单、我要打印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查询单、我要打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证明、我要打印个人缴费凭证。
申请人可登录“郑好办”APP,进入专区页面,凭人脸识别认证注册,一号仅能获取一人证明。证明里会详细注明社会保险参保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五险的参保情况、参保时间及缴费金额等数据,是一份极其重要的证明材料。办理时系统会自动生成电子印章并支持网上核查,加盖电子印章和人工盖章的社保证明具有相同效力。
12个社保查询类养老信息查询事项包含: 职工养老保险信息、机关养老保险信息、失业保险信息、城镇职工基本信息、城镇职工养老账户信息、城镇职工养老待遇发放信息、医保账户信息、居民养老账户信息、居民养老待遇发放信息、城乡居民基本信息、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城乡养老缴费信息。
据了解,社保养老信息查询的范围不局限于郑州市民,还可以实现全省数据查询。市民办理查询事项时,系统实名认证后通过数据共享就能获取申请人相关信息,办理全程不需要申请人提交任何材料,市民仅用手机登录“郑好办”动动手指即可看到自己想查询的事项信息。
据市医保局局长连书平介绍,“社保查询一件事”上线之前,办事群众需要携带身份证到社保大厅才能打印权益单、开参保证明,由于群众需求量大时常出现排队现象。如今,社保证明事项的网上打印和在线验证实现了办事“零跑腿”,真正满足了参保人员对证明打印便捷化及自助化需求,增强了群众的办事满意度。(记者 肖雅文/文 周甬/图)
编辑:梁冰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517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