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赛道股崛飞之时,人们嘲笑质疑格雷厄姆的理念过时了,当特斯拉涨幅吊打传统行业时,我又听到身边的人说老巴老了,每次某些股票下跌之时,人们又会说它们不行了,之所以说这点,是想分享一个我一直以来所观察到的事实:股价是所有因素中对股民最大的洗脑利器,它的威力相当于核弹级别的。
我观察到,人在股市中总是容易那么被洗脑,这根人类大脑的bug直接有关,它会在某些激素的调控下,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进入一个产生错觉的思想方向中,人脑是如此的脆弱,以至于我们稍微一不理性,就会被外部洗脑,不信我们可以好好观察自己,是不是某些股票前期上涨之时,你给出一倍的目标价都不嫌多,而今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你觉得能达到当时价格的一半都觉得是一种奢侈,事实上,你并未看到企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仅仅是股价下跌,我们的大脑在恐惧情绪下,会脑补企业也发生了一些变数,几番自我酝酿下来,你就真的以为企业发生了什么大事,这就是95%的投资者所克服不了的心理bug,不信你再观察,过段时间等股价好转之后,你顿时又会觉得企业居然也变得改善起来,其实这一切都是大脑根据自己的情绪去脑补的画面,只是我们如果不够警醒敏感,或若没有每日反思,会很难察觉到。
被股价洗脑的第一波影响,是跟随股价错看企业,第二波渗透,则是跟随股价在投资理念之间来回摇摆,之前牛市期间,随着标准五浪的起爆,很多价投直接转波浪门派,赛道股齐飞之时,人们又意识到成长股理念的厉害,开始路转粉,牛转熊期间,由于价值蓝筹股价要大大好于成长股跌幅,人们又开始转换成价值门派,极度熊市期间,人们发现有些伟大的企业也会深套,而那些真正具有安全边际的估值企业,反而不会下跌那么狠,人们开始喜欢上格雷厄姆,在熊市末期,周期股率先暴利反弹,人们开始在内心默念“周期为王”。
注意,这并不是打比喻,而是我在股市中走过来的真实感受,也不乏对人们这种心理的大量调研,你会发现,人们真的会被股价牵着鼻子,在各路投资门派之间来回摇摆,听起来很荒诞,更荒诞的是它就是事实,如同这几天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老巴所说的那样:过去几年的股市就像一个赌场。
股价波动对我们的第三波递延影响,是对我们人性情绪的操纵,它让我们跟随股价波动,悲喜无常,无心关注企业经营,更无心去学习,甚至无法静下心去好好读一本书,就像懒躺在床上的大烟鬼一样,斗志全被消磨,在上涨时它让我们觉得股市赚钱很容易,暴跌之际,又感叹复利太难,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假象。
以前咱们说过,浮动的认知不算真知,只会是我们被股价洗脑的最佳证据,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不管股市如何变幻,我们内心一定要有一个定盘星,当然,事实上股市从未停止过变幻,这个定盘星就是对股市的底层逻辑理解,这个底层逻辑一旦烙定,就不会轻易被市场洗脑。
我所坚定的定盘星的两头是企业经营和市场先生,客观说,我们并看不到未来的市场先生,否则你就成算卦先生了,我们看到的只有企业经营,而且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对企业错误的理解,另外一部分是对企业有争议性的课点,而市场先生就是对企业理解层面、争议层面和情绪层面的杠杆共振,这是股价波动要比企业波动更为巨大的底层逻辑,它是双向的杠杆放大。
我调研过很多企业,我深知很多企业在几个月的时间并无太大的经营变化,但在市场先生那里,早已是风云四起,谣言满飞,像极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无数的这种切身体验,让我深深的了解市场先生的德性,叫他市场先生是尊重他,它真正的名字叫“狂躁抑郁症患者”,简称神经病,听起来很可笑,但这就是他的真实德性,它不是我从书中查阅到的,而是长期跟他真正打交道摸透的。
我还要说,如果你对市场先生的了解是来自于书上,那这种飘浮起来的认知,遇到强力波动的股价,会被刮的支离破碎,这也是谁也逃避不了的现实,所以为何价投者,人人都知道市场先生,但却越是底部越是忍不住杀跌呢,因为他们都是纸上认知,没有跟市场先生的长期打交道,这种理解是不会刻在骨子里的,我们那点浮动认知,关键时刻就会被股价击穿,随之被击穿的是心理防线。
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跟市场先生也打过交道,但中途不够用心,缺乏足够的观察和反思觉悟,即便如此,也没有取得真经,好比是即便你跟一个人交往了很久,但你骨子里其实是个二哈,依然认不清其真面目。
之所以谈这点,是想说明,历史虽然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却会遵循着同样的底层逻辑在演进,虽然每次股价的涨跌都超出我们的预期,但在本质上都是市场先生的常态:在极度暴躁和抑郁之间来回打摆子,把这一点看透,把企业的价值看透。定盘星的两个秤砣就算是在我们内心压住了,当再面对股价波动时我们的恐惧会大大减轻,至于减轻到何种程度,看个人的性格及造化,能真正看透这点的人并不多,关乎觉悟和慧根,真正的大师反而会用兴奋来代替恐惧,进化到利用人性、逆人性的阶段。
关于更加透彻的去了解市场先生,这里分享一个小方法,那就是我们找一只我们认为经过证明过的内在价值变化不大的企业,打开它的k线图,就这么一直盯上几分钟,亦或是一直盯着,看着这波动的k线你又会想到什么,我曾经就是用这种小方法,启发了我对市场先生的领悟之路。市场先生不是在书上理解的,而是浸透在股市的涨跌波动中感受激发出来的一种通悟。
再简单谈一个投资方法论的问题,我发现很多价投者在没有读格雷厄姆的情况下,将其越过,直接读了老巴,我观察到,这些人在读完老巴投资之路之后,进入了一个不自知的难以察觉的陷阱,那就是他们盲目想当然的以合理价格买入伟大企业。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既然老巴用了半辈子才从“猿猴进化成人”,从低估烟蒂股到伟大企业,这可是人家用半辈子的弯路总结出的教训,那我们还用走这种“弯路”吗?我们直接利用其最终成果不就行了吗?于是,他们没有走老巴前期走过的路,而是直接套用“合理价格买伟大企业”的理念,结果亏损累累。
问题来了,这种理念本身有问题吗?没有问题。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他对商业智慧的考验已经脱离了大部分人的能力圈。这就如同,有个老司机告诉你,他用半辈子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以合理的技术开飞机比以稳健的技术开轿车更具效率,于是人们听后纷纷去开飞机,结果是事故频出,殊不知开飞机的合理技术需要的能力圈要更严格。
必须要意识到,老巴之所以那样说,是建立在自己的过去的商业阅历和丰富的烟蒂股经验之上的,他提到了一个词叫进化,从猿猴进化为人,这个词颇有意味,何为进化,进化就是一环也少不了,谁也不能跳过中间的过程去达成进化,而我们大部分人呢,根本没有多少商业阅历,甚至连格雷厄姆的烟蒂股理论都没有搞清楚,比如你知道你所持有的企业的营运资本是多少吗?也即在没有学会走的情况下,就已经拿着枪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裸奔起来,虽然能偶尔打死几个鬼子,但结果早已注定。
合理价格购买伟大企业听起来没有任何瑕疵,但若细想,它实际上也是事后才看出的:
1.何为伟大,它的标准是什么,有人说,他买公认的伟大企业总没错吧,应该说,即便是“公认出的伟大企业”,若没有严格通过自己的检验,那也不叫公认,事实上很多人买的都是公认的伟大
2.未来企业业绩下滑了,还叫伟大吗?即便依然是伟大,在亏损四成后,你还能拿的住吗
3.何为合理价格,仅仅是25倍平均市盈吗?在确定不了未来企业价值趋势的前提下,能确定合理价格吗?
事实上,这里的“伟大”,可以理解成保证企业未来增长的护城河或内核生命力,但问题是,护城河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对企业后续的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即便有护城河,也并不能全然保证企业未来就一定增长,由此,这里的隐形含义是,用商业智慧去判断伟大企业,在拥有一定的确定性后,再以合理价格去买入,这里的合理价相对格雷厄姆的折价买入是有溢价的,这个溢价由企业未来的增长来弥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未来内在价值增长的企业,它是以未来的“占便宜”弥补现在的吃亏。
而格雷厄姆的折价安全边际买入,则不必然要求企业未来一定要增长,即便是有一定程度价值下滑,也可以获利,这个气垫就是安全边际,他不相信未来的预测,也不想占未来的便宜,他只相信眼前能看得到的便宜,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务实派。个人觉得,我们很多人更适合格雷厄姆派,而不是合理价格买伟大企业派,仅仅是能力圈不匹配。
真正读懂格雷厄姆的人,就会明白,为何其方法更适合大部分投资者,为何老巴在进化为股神后,依然认为自己骨子里85%是格雷厄姆,依然说格雷厄姆的理念在百年后依然是理性投资者的基石,但凡认为格雷厄姆那套过时的人,或许都没有真正读懂过它。
之所以谈这点,是想对市面上通行的理念加个警钟,因为我意识到很多人似乎已经裸奔冲向战场了,他们以所谓的合理价格去挑选那些公认的伟大企业,但却频繁遭遇戴维斯双杀,试想,假设一个企业未来业绩是下滑的,你今天所谓的合理价格还是合理价格吗?当然就不是了,应该要谨记,所有的合理价格都是建立在企业未来的价值走向预估之上的,你买入30倍市盈的企业,前提是它必须是有一定增长的,你可能是透支几年增长买入的,在本质上,你这笔投资也是加了杠杆的:用未来增长的杠杆弥补买入溢价。既然是杠杆,那一旦脱离预期,亏损也必然是超平均水平的,几次这样的亏损足以能击溃一个人对投资之前所建立的所有信心。
由此,个人看法非常明确,如果缺乏商业智慧或丰富的商业阅历,最好慎重以“合理价格”购买伟大企业,因为即便是伟大企业,也是以增长为前提的,判断一个企业的质地好坏并不难,难的是未来的价值走向。
第二个误会是“集中投资重仓持有”,很多人对老巴投资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集中投资,对芒格的印象是重仓押注,不知从何时起,我看到很多人的账户都已满仓运行,以至于回撤过大之时,像一头大象深陷泥潭动弹不得,那是一种非常绝望的心理,从个人的思考调研去看,事实上大部分人不适合重仓持股,原因很简单:
1.没法确定企业的内在价值,股价安全边际不足以弥补商业智慧上的缺失。
2.没法掌控自己的人性
3.没法预测市场先生哪天抑郁
必须要承认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我们的确无法预测市场先生的心情,否则我们就不会研究企业,而是择时操作就够了,对于有些人来说,市场先生的走势在他们看来或许超出预想,但对于个人来说,无所谓超不超预想,因为本来就无法预测,所以也可以说,每天都是“出乎意料”的走势,对于“无法预测”最好的态度,就是不去过度关注它,甚至是忽略它,就像芒格所说的“意识到生命中哪些事情是无效的然后回避它”一样,所有过度关注股价或为此悲喜的人,事实上在潜意识都预设了这种预测,只是很少有人能觉察到这点并加以自省。
由此,每当市场先生过度狂躁或抑郁之时,我都会告诉按摩自己:你知道的,它本来就是无法预测的,既然如此,所有的涨跌不也都是“出乎意料”的吗?它是常态,而不是意外!
以上三点决定了我们不能满仓,在这种条件下满仓意味着赌涨或愿意承受大幅度的回撤,这里要说下,虽然我们没法确定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但要确定它的极限底线价值却不难,比如一家可以赚10个亿的传统饮品企业,要想确定其合理价值可能比较难,但如果问你,它达到多少价值,你会信心十足的买入,这个问题还是很好判断的,所以,个人提供的方法就是根据你所确立的极限底线价值去合理安排仓位,这点在智库精品有详谈,简单说下。
比如一个企业年平均赚10个亿,你对其极限估值为130个亿,也即你认为它跌到130亿买入,你怎么也不会亏,即便在现实中,你也愿意在此价位去买入,但市场先生的平均市值水平却在180亿以上,此时你可以买入吗?是可以的,格雷厄姆也是同样的观点,可以买入,但要注意控制仓位,如何控制仓位呢?我的建议是,假设一旦市场跌到了你的极限价值,你应该拥有的加仓的仓位的考量,是在极限位置加仓后能将平均持仓成本拉低在距离股价20%以内。
何意呢?比如,你对企业的极限估值为100亿,市场价为200亿,你在2块钱买入了2万块的股票,共1万股,中间你可以选择在岔开20%或30%的空间去加仓,但一定要保证,你最后一批加仓后,成本在高于股价25%以内。
假设跌到了1块钱,我们应该加多少呢?
设加仓x股,则0.25x=0.75×1万,x为3万股
也即,为了跌至极限位置时的加仓,应该要有3万现金的仓位储备,换言之,如若你在2块位置买入时,其仓位顶多不超过你的40%,若你账户有10万资金,最多买入不可超过4万块钱的仓位。
根据公式,可以此类推,你的买入价距离极限价值越高,仓位就越小,根据公式自己可计算出对应的仓位比例,当然,这个25%是个人觉得比较合理的比例,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跟我们在极限位置加仓后可承受的浮亏程度直接相关,你可以将其设置为20%或更少。
该操作是匹配我们能力圈的一种操作,我们在不清楚企业内在价值时,是不具备满仓持有资格的,一旦强行满仓操作,其结果必然是失控的,其结果跟一辆车装错了发动机一样可怕。
一言概之,用仓位控制风险,据此,只要我们知道一家企业的极限价值,并辅助以合适的仓位,不管其中途如何波动,我们都会立于不败之地,怕就怕你连底线价值都无法坚定,这也是防守型投资的底线。以上这种方法跟格雷厄
姆的股债平衡理念在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它更适合防御性或保守型投资者。由此,一个合格的防御性投资者要可以做到,你在10块买入,即便市场先生跌到了极限价值5块,我们依然可以利用合理的仓位比例将持仓成本占据主动。
其难点在于对人性层面中赌性的抑制,道理很简单,当你手里有10万资金时,你很难做到买入你看到的股票由此,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是不适合重仓
持有的,借用格雷厄姆的概括,大部分人都是防御性投资者,而防御性投资者只适合以下三种投资范围:
1.投资指数
2.高等级的债券或优先股
3.分散化一揽子低估高等级一类普通股
4.利用股债平衡法则进行价值套利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踏过格雷厄姆这关直接进化到芒格的合理价格购买伟大企业,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可能也是普通保守型投资者所踏进的最大理解误区:在商业智慧不足的情况下,盲目相当然的去生硬套用此理念。
指数此番连续下探,也导致市场先生在抑郁心情下,对企业的出价比之前要更加便宜,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在之前市场先生乐观的时候疯狂买入,如今这哥们抑郁了,大甩卖了,他们反而清仓了,这不是违背常识又是什么。
对个人而言,每次市场先生抑郁,我都告诉自己,不要受其传染,也跟着抑郁,它抑郁就是你的机会,虽说这个道理都懂,但能够在悲观氛围下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是被市场情绪洗脑的一批,能够在任何情绪下都能做到客观看待企业的人并不多,很多专业的基金经理都难以做到
,况且芸芸众生。
个人近期几个月,一直都在调研的路上,疫情影响下,去的城市也有所限制,整体来说,疫情仍然在国内呈现不定期的点状爆发,餐饮等实体是肉眼可见的受影响,尤其是中部腹地地区,由此进一步影响到餐饮酱油、二胎延迟等,海天厨邦一季度都受影响,在这样一个时期下,拼的就是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市场先生也是容易被洗脑的主,它的洗脑神器是短期业绩,短期经济表现,从中长期角度去看,在一个整体长期向上的行业趋势中,短期的经济低迷或受挫期,恰恰也是最应该布局的最佳时期,一旦短期业绩好转,易被洗脑的市场先生同样也会兴奋起来,所以不必太把下跌看的过重,太把它当回事也是一种心魔,没必要跟一个“精神病患者”置气。
至于宏观层面,对投资指导意义并不大,太过于虚大空,诸如产业趋势、货币宽松、稳增长政策、救市、通胀等,对此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各路经济学家的言论,除了行业政策和利率变化之外,其他没必要过度被分散精力。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研究(yslc927yj)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十人炒股九人亏的典型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外股市中90%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各有各的原因,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一、不及时止损。
很多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就是心太软,下不了手。绝对要有停损点,因为你决不可能知道这只股票会跌多深。设置停损点或止损位,就等于为你买的股票装一个“保险丝”。如果股价大跌连跌,你却只会烧坏(损失)一根“保险丝”(止损价)。我认为,一个人是否可以做一个证券投资者,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不是头脑聪明、思维敏锐,而是要有止损的勇气。
二、总想追求利润最大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本来通过基本面、技术面已经选了一只好股,走势也可以,只是涨得慢些或在作强势整理,便耐不住性子,通过听消息或看盘面,想抓只热门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拣回原来的股票。结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这种慢车换快车的操作本身难度就很大,而且必然要冒两种风险:热门股被你发现时必定已有一定涨幅,随时会回落;基本面、技术面较好的股票在经过小幅上涨或强势整理后,随时会拉长阳,抛出容易踏空。而一旦短线失败,又不及时止损,后面的机会必然会错过。
2.很多人都认识到高抛低吸、滚动操作可获比较大的利润,也决心这么做。可一年下来,却没滚动起来,原因就是抛出后没有耐心静等其回落,便经不住又想先去抓一下热点、做短差,结果同适得其反。
3.一年到头总是满仓。股市呈现明显的波动周期,下跌周期中90%以上的股票没有获利机会。可很多股民就是不信这个邪,看着盘面上飘红的股票就手痒,总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也可以买到逆势走强的股票打短差,天天满仓。本想提高资金利用率,可往往一买就套——不止损——深度套牢。毕竟能逆势走强的是少数,而且在下跌周期中经常是今天强明天就弱,很难操作。
另外,常满仓会使人身心疲惫,失去敏锐的市场感觉,错过真正的良机。许多股民都是这样,钱在手里放不住三天,生怕踏空,究其心理就是想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类型的股民,不论大户、散户,无不损失惨重。(百度股票雷达你会有收获)其实每年只要抓住几次机会,一个时期下来收益就相当可观了,所以巴菲特年均收益才30%就成为大师了。如果一心想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像熊瞎子掰苞米,最终往往反而利润最小化。股市是一个充满机会、也充满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学会抵御秀惑,放弃一些机会,才能抓住一些机会。
三、不相信自己,却轻信别人。
很多散户通过学习,也掌握了很多分析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可当自己精心研究了一只股票,准备刷卡买进时,只要听旁边的股民随便说说“这只股票不好,不如XX有题材......”,就立即放弃买入,或改买XX股。莫名其妙!而当自己选的股涨起来时,只有后悔得份儿了。
四、用已经公开的消息或题材作短线。
虽然都知道见利好出货,可很多散户(包括一些老股民)当看到某公司年报优良或有重组消息公布时,还是禁不住要在下午开盘前挂单买进,本想当天涨停价买进,第二天开盘冲高时抛出......80%以上的结果:高位立即套牢。不可否认,现在市场还不规范,业绩优良的年报公布之前主力早已知道,到公布时股价都有很大升幅。如果你是庄家,不出货等什么?即便真的还要往上做,会马上就给这些跟进的散户抬轿吗?既然有这么多人接货,何不先卖个好价钱出一部分,待回落再拣回也来个滚动操作?
五、四处打探消息,把道听途说的传言作为选股依据。
最容易成为庄家出逃时的牺牲品。2001年上半年网络高科技股在大幅下跌之前传言四起,结果谁相信谁就高位套牢。当然大家读了前面几章之后相信不会再犯这些错误——就象九段高手不会走错简单定式,但是棋圣也有走昏招的时候,因此股市心理修炼要时刻记在心上。华尔街一位著名操盘手曾说:“股市中赚钱很快,但亏钱也很快,而且,每次亏钱大都是我赚了钱后洋洋自得之时发生的。”
盘口上包括了股票当天的走势状况,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1、委托比;
2、五档买卖挂单;
3、开盘价收盘价、涨跌幅、最低最高价、量比、内外盘、总成交量;
4、换手率、总股本流通股本、净资产、收益、动态市盈率;
5、买卖成交单。
盘口语言大致分为4类:
1、承:是盘口语言的基本语法之一。简单地说,就是庄家或机构主力在下方(挂买盘)承接。
2、吸:他有许多种方式,比如打压吸筹、拉高吸筹等,主要运用在主力吸筹建仓阶段。
3、护:即护盘,就是主力资金托住股价不使其下跌过多。护盘这种盘口语言,往往出现在庄家刚想拉升时,突遇大势不好,或个股突遇利空消息打压。庄家采取的保护措施。
4、转:又称对倒或对敲,多见于拉高阶段、派发阶段。不要看盘中买盘一浪高过一浪,但主力的筹码并没有增加,一手进一手出而已,有时甚至在减少。根据主力的目的不同,转有不增仓位的转、适量增仓的转和派发筹码的转等不同方式。
主力常采用的几种盘口骗术:
1、盘口委托单骗术
盘口是最容易做文章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当卖盘大于买盘时,也就是委比为负时,说明卖压严重;而买盘大于卖盘时,则说明买盘积极。主力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在盘口为所欲为。
比如,故意在卖盘挂上大单,让投资者感觉卖压严重,而自己又悄悄吸筹,如上图所示。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主力出货和吸货的手法和正常的思维方式下好相反。
2、涨跌停板骗术
主力发力把股价拉到涨停板,然后在涨停价上封几十万手的买单。由于买单封得不大,于是就会有很多的短线跟风盘蜂拥而来,你1000股,我1000股,可能会有一两百万手的跟风盘,主力见势就把自己的买单逐步撤走,然后在涨停板上偷偷地出货。当下面买盘渐少时,主力又封上几十万手的买单,再次吸引最后的一批跟风盘追涨,然后又撤单,再次派发,就这样循环往复。因此放巨量涨停,十之八九是主力在出货。有时早上一开盘有的股票就会以跌停板开盘,把所有集合竞价阶段的买单都打掉,许多人一看见这种情况就会考虑抄底,而这往往就中了主力的阴谋。
3、盘口异动骗术
有些个股本来走得很稳,突然有一笔大单把股价砸低5%,而后立刻又复原,买进的人以为捡了个便宜,还没有买进的也以为值得去捡这个便宜,所以在刚才那个低价位上挂单,然后主力再次往下砸,甚至砸得更低,把所买盘都打掉,从而达到皆大欢喜的结局。散户以为捡了便宜,而主力因为出了一大批筹码而高兴。这是主力打压出货手法的变异,属于盘口异动骗术。
庄家盘口的语言秘密:
1、瞬间大幅高开
开盘时涨停或涨幅高开,瞬间又回落。
目的一:突破关键价位,防止红盘原因引起跟风,做阴线达到震仓目的。
目的二:吸筹
目的三:试盘,看上方抛盘是否沉重。
2、收盘前瞬间拉高
在收盘前的那一两分钟内,某只股票的盘口会突然显示出一笔大买单,把股价拉至高位。庄家利用尾市突袭的这种手段,来突破强阻力的关键价位,让散户防不胜防。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中小盘股票。
3、盘中现“钓鱼”线
当日走势中,一开始为某一斜率上行,后突然直线大幅跳水,形成“鱼竿”及“鱼线”形。此为庄家对倒至高位且吸引跟风盘后突然降低价位抛出巨大卖单所导致。若接盘不多,庄家出不了货,可能还会回拉,反之一跌千里。
2015年7月9日,在上证个股002462(嘉事堂(002462)),主力在盘口打出1543的买入信号,而且持续的进行买入抄底,股价从跌停到快速涨停。
盘口发现庄家动作的实例分析:
事实上,投资股票就跟战争的运作道理一样,当一只股票在某天发生明确的涨、跌、放量、异常波动或异常停滞时,“敌情”也就出现了,此时是战术出击的最佳时机。以下是几个形象易懂的盘口发现庄家动作的实例。
1、巨量高开
盘口:在股价拉升初期,如果当日股价高开高走,则是庄家欲加速发力上攻,以脱离建仓成本区。如果当日放量(量比3倍以上)攻击,换手率5%以上,则是庄家投入巨资操作,股价将进入上升快速干线,上涨空间巨大。
2、压低收盘
盘口:在底部建仓阶段,庄家突然实施压低收盘的操盘手法,将有可能在次日发动打压诱空建仓的动作,因此临盘需关注次日股价的变化,如果股价打压至重要支撑位,出现大单接盘现象,即说明股价即将见底,庄家诱空成功,预示中线建仓机会来临。
3、假升
当日股价在盘中拉升的过程中出现持续无量攻击的波动特征,因这一波动特征而形成的即时波形,称为假升波。假升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早盘假升波,另一种是盘中假升波,均是庄家在盘中拉升过程中因通过持续对敲手段拉抬股价所引发的攻击性结果。
假升波并非庄家持续投入资金的结果,而是完全由庄家过对敲手段拉抬股价的结果。表现在盘口,是在拉升过程中缺乏成交量的有效配合。所以,这也是判断股价是否假升的重要特征。
在实战中,当假升波形出现在股价拉升阶段的末期时,说明庄家在盘中打压出货,股价已经见顶;当假升波形出现在股价盘整阶段中后期时,说明庄家通过假升波拉高出货,后市仍将继续大幅下跌;当假升波形出现在股价下跌阶段初中期时,说明庄家通过技术性反弹假升出货,后市仍将继续大幅下跌。
4、跳水
盘口:庄家早盘在集合竞价时将股价高开,然后在盘中不断抛压,致使股价飞流直下(图3-7)。波形流畅狭长,单波跌幅一般可达5%以上,绝少反弹间歇。股价在早盘出现跳水图形时,若盘中无法及时出货,临盘可以待其股价短暂止跌时果断杀出,盘中切勿犹豫观望,此时无论短中线风险都已经极大。股价在尾盘出现跳水形时,临盘操作必须在当天收盘前以即时价卖出。
“盘口语言”买卖十大口诀:
1、高开低走W底,不破昨日收盘价,暴露了庄家当天开市后早盘有意做盘的意图。
2、低开高走上破昨天收盘价,庄家刻意低开吸货并修正技术指标,当天做盘意图明显。
3、早市走高后强势横盘整理,不理会大市涨跌,主力庄家控盘能力强悍稳健,其后走高必然。
4、早盘沿均线爬波,经典走势,其后在均线上强势横盘,为后市冲高蓄势能量,尾市冲击走高必然。
5、三波冲击涨停,大单持续,均线跟上,经典强势,必须死记。
6、早盘三重底不破昨天收盘价,中盘上一台阶箱体整理,尾市冲击涨停,教科书式的做盘典范。
7、底开高走后在昨日收盘价横盘,让昨天进场意志不坚定的跟风盘出局,换手充分后再上一台阶,操盘稳健,逐级推高。
8、早盘中盘长时间横盘,强庄高度控盘,大家风范,在大市下挫时归然不动更显主力超强,尾市冲高必然。
9、二级上升通道走势,强庄控盘明显,后市冲击涨停的经典形态。
10、尾市W形态经典收盘,在W第二底介入,收市冲高,与庄家抢夺风险头寸控制权。
在股市中,无论投资者研究基本面,还是其他一切技术分析,盘口都是观察个股的最前线,因为其他一切技术分析都是滞后的技术指标,它们永远跟在盘口后面。而庄家通过盘口操纵分时走势,从而影响甚至改变K线及其他技术指标,所以,无论投资者用什么方法来分析个股,都必须结合盘口来看。
正确的七大炒股心理
(1)自律:在入股市前,应当培养自律的性格。使你在别人不敢投资时仍有勇气买进。自律也可使你在大家企盼更高价来临时卖出,自律还可以帮助投资者除去贪念。
(2)愉快:保持身心在一个愉快的状态上,精、气、神、脑力保持良好的状态,使你的判断更准确。大凡会因股市下挫而示威游行,怨天尤人的投资者,基本上就不适合于股票操作。
(3)果断:成功在于决断之中,投资人心中应该有一把“剑”,该买就按照市价买入,该卖就按照市价卖出。
(4)谦逊、不自负:在股票市场中,不要过于自负,实际上,对于任何股票商品,没有人能够彻底地了解。任何价格的决定,都依赖于百万投资者的实际行动。在股市中,没有绝对的赢家,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输家。因此,投资者要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
(5)认错的勇气:一旦证明投资方向错误时,应尽快放弃原先的看法,保持实力。失败是经由适当的整理和复原,可以使人振作和获取经验。
(6)独立:刚开始投资股票的投资大众往往是盲从者,了解主力所在,跟随主力有时是上策,有时却是陷阱,试着把自己作为主力去分析行情的走势往往有极大的帮助,真正能成为巨富的人,他的投资计划往往特别独行,做别人不敢做的决定,并默默地贯彻到底。在股市中求人不如求已,路要靠自己去探索。
(7)灵感:股票市场中的高手常常能够通过观察、感觉产生预测未来的想象力。灵感来自不断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从而达到领悟到预测股市走势的能力。灵感也称为第六感。长期实践经验,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久而久之,心有灵犀一点通,对未来的走势常能抓准。由此看来,到一定的时候,常常会产生灵感。
PS:如文中有图片不清晰,可关注公众号越声研究(yslc927yj)查看高清大图!
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或有什么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研究(yslc927yj),更多后市操作及股票技术分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研究(yslc927yj)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508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