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公司近日宣布,董事会收到由New Wave MMXV Limited(以下简称New Wave)发出的日期为2020年7月6日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该要约提议以每股41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New Wave尚不持有的公司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下简称私有化要约)。这意味着,继58集团之后,又一家中概股准备退出美股资本市场。
就目前要约收购的提议价格来推算,此次交易对应的新浪估值为26.8亿美元。截至7月6日美股收盘,新浪股价上涨10.55%报40.54美元,总市值26.51亿美元。
新浪拟私有化退市,估值26.8亿美元
据介绍,New Wave是一家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控制的公司。
新浪方面表示,公司董事会已经组建了一个由独立董事张颂义、张懿宸和汪延组成的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以评估和审议这一私有化要约。“公司董事会提请公司股东以及其他考虑交易新浪股票的人士注意,目前董事会只是收到了New Wave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尚未就如何回应此私有化要约而作出任何决定。公司无法确保买方会给出最终的正式要约,无法确保是否会签署任何协议,亦无法确保这一交易或其他任何交易将被批准或达成。”
据新浪向美国SEC递交文件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新浪董事长、CEO曹国伟持股13.5%,有58.6%的投票权。其中,曹国伟通过New Wave MMXV Limited持股12.2%,有58%投票权。
此外,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North America Inc持股为5.4%,拥有2.6%的投票权;Black Rock, Inc.持股为5.3%,拥有2.5%的投票权;Susquehanna Securities and its affiliates持股为5.3%,拥有2.6%的投票权。
一季度财报显示,新浪公司净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8%,至4.351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20%,至3.100亿美元;非广告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44%,至1.251亿美元。
对于微博走向私有化的原因,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向南都记者表示,“新浪自身经营上应该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作为社交媒体的身份,目前面临的国内监管环境日趋严格,从活跃度和流量等方面来看,都会压抑其成长性,这是经营的外部因素导致新浪在美股表现不佳;其次则是美国监管环境越来越严格,甚至是苛刻,所以说,今后不受资本青睐的中概股就没有多少成长性,那个环境已经很难混下去,这是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选择私有化或者回归原因之一。”
此外,余丰慧还表示,从微博的角度来看,上述两个因素导致微博管理层对华尔街逐渐失望。“新浪总认为自己的股价在华尔街被低估了,然而进一步往上走的空间又不大。从这种情感上来说,新浪管理层在华尔街也是有一种逐渐的失落感,加上每年年报出来都是不热不冷的,所以再混下去感觉也没什么意思。”
中概股告别黄金时代,再掀退市潮
公开资料显示,新浪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网络媒体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由王志东创立,现任董事长曹国伟,目前旗下核心业务包括门户网站新浪网、新浪移动和社交媒体微博。
2000年4月13日,新浪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由此拉开了中概股集体赴美上市的黄金时期。
同年上市的还有网易和搜狐,前者2000年6月30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5.5美元,上市市值为4.65亿美元;后者2000年7月12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6美元,上市市值为4.9亿美元。
紧接着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7美元,开盘涨至21美元,市值约13亿美元;2014年4月17日新浪微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7美元,上市市值为34亿美元;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市值破2300亿美元。
转眼20年过去,在新冠疫情和中美局势的影响之下,中概股再次掀起私有化的浪潮。
据公开报道,在不到3个月时间,已有6家中概股企业传出私有化意愿。6月15日,58同城与Quantum Bloom Group Ltd.签订私有化合并协议要约;6月12日,腾讯与黑马资本对易车的私有化协议已经完成签订;4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彻底完成私有化;4月18日搜狐宣布畅游完成私有化,将从美股退市。此外,6月18日,有媒体曝出华住集团也计划私有化回归港股,但华住方面暂未证实这一消息。
“这波私有化企业大多是业务集中分布在国内市场且近年来不受美国资本市场看好的企业,可能早有退出的念头,推动其私有化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中美关系不稳定,其次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出台,美国监管加强让其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不得不选择退市,另一方面则是国内资本市场对其持欢迎态度,港股和A股的大门纷纷打开”,证券分析师皮海洲向南都记者表示,回顾2013年的中概股退市潮大多是估值偏低,为了回国内获得更高估值,这一轮退市则是不得已选择。
余丰慧同样表示,今年掀起的中概股退市潮和2013年相比完全不同,“今年背景是比较复杂,中概股生存环境恶化得更厉害,其中包括中美贸易脱钩这种政治层面的影响,还包括特朗普以美国为中心、不让资本外逃等等管制措施,特别是针对中国和中概股企业出台的一系列非市场化的监管措施,此外由于瑞幸咖啡事件中概股企业在美国华尔街已经出现信用坍塌,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余丰慧看来,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零售领域企业在美国继续生存下去或许没问题,其他涉及军事核心基础,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会比较危险。
退市之后走向,转道港股市场?
对于退市后的走向,余丰慧指出,一是私有化经营下去,第二是继续在资本市场上市即A股和港股。
“我个人建议我还是倾向于港股,港股投资者相对理性,且香港目前的处境,各种因素之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面临被削弱的风险,因此从特区政府到港交所都在采取措施”,余丰慧称,从港交所的态度来看,目前在采取过分宽松的态度来吸引中概股回归到港股市场,港股的金融市场目前依然很活跃。
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9年IPO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香港以募集总额3155亿港元(折合2826亿人民币)在全球IPO中蝉联第一,连续七年跻身全球三甲,融资额比2018年增加10%,全年共有184家企业首发上市。据其预测,2020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活跃,将会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受惠于上市条规的变更而选择香港上市,预计全年集资总额可达2300亿-2600亿港元。
对于新浪的走向,有分析人士认为,新浪会更倾向于在港股市场,“港股目前的监管环境特别好,如果新浪要二次包装上市,我个人认为会到港交所去。”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港交所更具吸引力,但随着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优质企业的回归,也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对于更具实力、想在两地上市的企业可能会优先选择港股市场,而私有化之后大概率会走向A股。”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记者 | 张艺
编辑 |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共有49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50.41亿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下同),解禁市值327.24亿元。科创板和辉光电-U(688538.SH)为本周解禁规模最大的公司。
和辉光电迎来的是上市一年的限售股解禁。根据公告,公司5月30日将有34.19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其中26.69亿股为首发限售股解禁,7.51亿股为战略配售股解禁。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的24.62%,是解禁前流通盘的1.5倍,约合市值87.19亿元。
和辉光电是一家中小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以及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终端电子产品。公司成立于2012年,至今尚未盈利。2017年至2021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在亏损10亿元左右,今年一季度又亏损1.89亿元。受疫情影响,今年4月份公司经营又受冲击。
不过,和辉光电前景尚好。在不久前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透露,目前已签订销售合同金额较2021年全年销售金额增长达40%以上。同时,公司5月份已开始逐渐复产,目前复产率已达到正常时的70%左右。
年初定下的全年营收目标为增长40%以上,但和辉光电暂并未因疫情因素而调整目标。同时,公司第六代 AMOLED 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募投项目)也可以按原计划完成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开始试生产。
然而,市场并未因和辉光电传递出的正面预期而给出积极回应。近一个月,和辉光电股价持续处于破发状态。公司最新收盘价为2.55元/股,低于发行价(2.65元/股)。
此次解禁股东中,战略配售股东已处于浮亏状态,首发限售股东持股成本通常低于发行价,但盈利也有缩水。
和辉光电本次共有16位股东解禁,均为法人股东,最大股东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解禁数量22.40亿股。这些股东会否在股价破发之时减持股份不得而知。
面对投资者对解禁的担忧,和辉光电表示,公司首发的其他股东(不含战略配售股东)承诺结合公司稳定股价、日常经营和资本运作的需要,审慎制定股份减持计划。
快递龙头圆通速递(600233.SH)6月2日有2.70亿股定增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7.86%,约合解禁市值52.80亿元。
这是半年前圆通速递定增发行的股份。解禁股东多为明星机构,包括嘉实基金、UBS AG(瑞银)、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中信建投、南方基金、高毅资产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股东本次定增账面浮盈近40%。在今年市场行情之下,半年能有如此收益实属不错。接下来圆通速递也将面临解禁后的机构减持压力。
整体来看,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的公司有6家,和辉光电-U、安阳钢铁(600569.SH)、圆通速递、九丰能源(605090.SH)、江苏雷利(300660.SZ)、陕西建工(600248.SH)。
解禁市值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计有7家,除和辉光电-U外,圆通速递、中伟股份(300919.SZ)、九丰能源、江苏雷利、欣旺达(300207.SZ)、安阳钢铁。
其中,中伟股份、欣旺达、安阳钢铁三家均为定增股份上市,最新股价已与定增价格倒挂,三家公司的解禁股东账面均出现浮亏,约浮亏30%、40%和14%。
此外,解禁数量是解禁前流通股一倍多的公司共计有3家,分别为和辉光电-U、九丰能源、江苏雷利。由于流通股份的大量增加,这类公司限售股解禁对自身股价影响相对较大。
从解禁股份的类型来看,仅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有10家,仅首发战略配售股份5家,同时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和首发战略配售股份2家,同时首发一般股份和首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4家,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有12家,股权激励限售股份13家,股权激励一般股份3家。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475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