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炒股大师!
18世纪初,那时的牛顿还不是一名股票投资者,当时的股票交易才刚开始在英国流行起来,而后渐渐地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选择。
而是直到1704年,牛顿开始接手管理家族的财务,那一年,他61岁。
通过管理家族的投资和资产,也使得他就此开启了自己的投资生涯。
当时的牛顿已经是一位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同时还是剑桥大学数学教授,因此他非常有名。
带着名气与智慧的加成,以及其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他逐渐进行投资。
1704年到1711年间,他投资了大量的政府债券,在国际贸易方面也进行了投资,他的投资也是相对保守。
除此之外,他还投资了一些航运和贸易公司,通过资本和物资的流动来实现收益增长。
虽然这些公司不太稳定,但在牛顿的监督下,投资组合表现良好,并带来相对丰厚的利润。
但是,人心总是难以满足的!
随着股市的狂热,市场的赚钱效应不断扩大,牛顿也开始瞄上了高收益的股票!
1711年,英国南海公司正式成立,当时它的主要业务是贸易和金融业务,并且得到了当时政府的支持,同时获得了一些独家贸易特权,这使得公司在当时的英国很受欢迎。
虽然南海公司的业务表现并不完美,但它的股票价格却不断上涨。
在分析研究后,牛顿也认可了南海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随后,他也入场了!
那时候他不仅担任英国皇家铸造师,还受到国家授予的无限制免税待遇,这让他拥有了大量可支配的资金。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在南海公司成立后的几年里,其股票价格持续上涨。显然,牛顿做对了,他赚得盆满钵满。而且他在后续几年中继续增加了持股数量。
不过,随着赚钱效应的持续不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这使得大多数人都赚到了钱!
然而,资本的嗅觉总是灵敏的!
南海骗局这一赚钱效应直接性地推动了另外一批公司在英国注册,其中包括许多没有实际有业务的公司。
这些公司也在后来被称为“泡沫”股票公司,因为它们的股价经历了一次无端的和荒唐的上涨,而和公司的实力和表现没有任何关系。这种现象被形象的称为“泡沫”。
虽然各类上市公司层出不穷,但这并没有动摇牛顿,他还是把主要的资金都集中在南海公司股票上。不得不说,牛顿还是挺专一的。
但这也是铤而走险的一步!
然而,事实证明,他还是做对了,也许时间不会亏待那些始终如一,坚守梦想的人!
在这长达数十年的长期投资里,他不仅获得非常丰厚收益,还被人们俸为最聪明的投资大师!
美好总是短暂的,在人们沉浸在欢声笑语时
一场骗局的酝酿,才刚刚开始!
1719年12月,南海公司向英国政府递了一份名为《南海方案》的提案,这是一份用股票换国债的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南海公司将用自己的股票,置换价值3160万英镑的国债,并承诺将国债利率从7%降到4%,再额外支付给英国政府760万英镑!
可想而知,这么具有诱惑力的方案!
而且是在英国政府正在为支付高额国债利息而发愁的背景下提出的!
不过,英国政府也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而是在经过南海公司的专门打理后,最终,英国政府才启用了这个方案。
这也为南海公司的破灭埋下伏笔!
1720年春,南海公司的股票一路疯涨,并成为了当时英国最赚钱的股票之一。
这个时期也是贪婪和炒作的时期。很多人开始通过抬高股票价格和借贷来赚钱,而不是通过实际的业务经营。
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许多人都相信可以从南海公司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随着这种心态愈演愈烈,再次推高了南海公司股票的价格。但是,公司的价格已经远远脱离了公司的实际价值。
同时间,看到南海公司赚大钱,其他公司也按捺不住,纷纷效仿其操作手法。一时间整个股票市场更是火热异常。
然而,行情往往是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成长,在疯狂中灭亡!
就在1720年夏季,泡沫破裂了!
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暴跌,并导致整个股票市场崩溃,大量公司破产,无数股民损失惨重!
这个事件也被称为“南海骗局”,也是金融史上的一段黑暗历史。
在南海泡沫破裂之后,许多人破产或损失惨重。当然,牛顿也不例外
尽管他的投资组合经过了数十年的增长,且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但是,在南海公司的股价崩溃之后,他同样也损失了巨大的投资资金。
据说,他当时的亏损达到了他十年工资收入的总和!
这次事件后,英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来减轻市场的震荡。
也许是受这次事件的启发,英国政府在其后的几年里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监管措施,以消除市场中的欺诈和过度炒作的行为,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在此之后,牛顿说了一句著名的话:
“我可以预测行星的运动,却无法预测疯狂人群的动向”
随后他就退出了股市!
他认为市场已经失去了理性,投资变得不稳定且波动较大,难以再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和投资。他觉得自己更偏向于将资产投资于其他领域,比如政府债券和房产等相对稳定的领域。
虽然说,他的收益在南海泡沫时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后来牛顿还是被人们认为他依然是一位极其聪明的投资大师。
据说,他在整个投资生涯中赚了大约3万英镑,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一笔财富。而且,在此之前,南海公司股票的价格迅速上涨,牛顿也在那几年里出售了其中一部分,收获还不小。
他的投资方法、理念和经验,对后来创立的股票市场理论和价值投资思想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甚至后来还有人说他在1711年买入南海公司的股票与后来的南海泡沫有关?
对此各位条友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回顾牛顿的整个投资生涯;
不得不说,他确实很聪明,也不是一个盲目的投机者,但最后却也难逃厄运!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是被利益冲昏头脑。
在面对人性,面对繁杂的世界时,再聪明的人也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
股票市场亦是如此,投机活动的推波助澜,股票价格的人为操纵,金融市场的作秀等等!
不得不让感慨,如此智慧伟大的科学家都被资本轻松戏耍,我们普通人该如何才能有一席之地!
1720年,世界金融史上一起著名的投资泡沫事件——英国“南海泡沫”,破裂。
这家没有实际业务的空壳公司——南海公司,股价从最高1000英镑直线崩塌,1年时间迅速跌至不到100英镑。
崩塌之前,短短半年,南海公司股价变化:
100-130-300-400-550-800-1000!
英国南海公司股票价格(1717~1722年)
通过蹭政府热度、包装故事、增发新股、买股分期付款等手段,南海公司把上至国王、政府议员,下至普通平民,纷纷卷进投机热潮,股价一步步达到巅峰:1000英镑。
直到南海公司高管意识到,公司股价与公司的实际前景之间,已无任何关联,便集体把手中股票抛售一空;直接导致这个“空中楼阁”瞬间崩塌。
在南海泡沫中,损失惨重的人包括艾萨克·牛顿;对,就是那个被苹果砸中,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
他惊呼道:
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动,却算不出人们的疯狂程度。
你看,一个人的认知和专业、成就、学历等,并没太大关系。
我们看多了:
一个老家亲戚,在四线小城市做医生(或老师、公务员等),不安于自给自足的小城市中产,网上购买P2P理财,接连爆雷,损失惨重,一蹶不振。
一个大学毕业生,国企上班,稳定收入,大人眼中龙凤,卖房(或信用卡提现)炒股。杠杆太大,股市下跌太猛,财产付诸东流,牵连家庭,一败涂地。
一个理科硕士毕业生,在深圳工作、生活、租房,工资储蓄,银行定期利率4%,不做投资。
他租住一套房,一年时间房子交易3次,他换了3个房东;这样,年复一年,从不敢想象他能买得起深圳的房
……
一个人,可能是受人尊重的老师、医生、科学家,可能是公司的顶梁柱、技术专家、行业大咖……在各自领域,是顶尖人才。
一旦涉及到理财、投资等经济活动,涉及利益计算,却往往丢掉了学识与智慧一样。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465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