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武汉市融资对接平台(炒股怎么融资)

发布时间:2023-11-03 16:00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运涛)6月28日,武汉市出台《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末建成“三中心一圈”——支撑碳市场和碳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中心,辐射长江经济带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中心,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碳金融生态圈,碳市场的核心节点、结算枢纽及碳定价中心。

为实现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目标,武汉市提出10项重点任务:

1、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

推动年能耗量5千至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范围,实现参与全国碳市场企业100%履约。推动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扩大碳市场参与面。严格落实碳排放目标硬性约束,利用市场机制激发碳排放主体参与碳交易积极性,推动实施初始配额的有偿分配,并逐步扩大有偿分配比例。创新碳排放权交易产品,新增核证自愿减排量(HBCER)等交易品种。

2、组建武汉碳清算所

支持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整合各类碳减排量权益登记功能,对投融资项目碳减排量、绿色电力减排量集中备案、确权和登记,开展工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登记,逐步形成国家排放因子数据库。加快组建武汉碳清算所,争取获得国际碳交易资金清算资质。探索发布全国碳市场指数和低碳产业指数。有序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水权交易试点,完善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机制,建设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市场。

3、为市场主体“标绿”“识绿”

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支持建立碳减排认证评级体系,确保碳排放权数据准确可靠。制定地方性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评价指南,为市场主体“标绿”“识绿”,建立全市碳减排企业(项目)库。强化碳减排征信信息的分析与运用,推出针对控排企业的征信数据服务。做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组织实施和监管,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共享至全市信用信息平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4、打造“赤道银行”“零碳银行”

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碳金融事业部、专营机构等。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制定碳金融业务发展战略框架,支持有条件的法人银行打造“赤道银行”。探索开展基于碳金融的绿色银行分类评级,授牌一批“零碳银行”。引进和培育碳资产管理、碳信用评级、碳咨询研究、碳核算核查、碳审计、碳交易法律服务等碳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全国领先的碳金融产业链服务格局。

5、开设企业和个人碳账户

持续开发推广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碳排放权、碳汇收益权、排污权抵质押贷款及低碳项目支持贷款业务,深化碳债券、碳信托、碳保险等产品创新,推广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工具,探索碳远期、碳期权、碳掉期等金融衍生品。建立健全全市碳普惠体系,开设企业和个人碳账户,拓宽企业和个人碳账户应用场景,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使用碳积分抵消碳排放。

6、支持发行碳中和债券

支持企业发行碳中和领域债券,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支持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发行绿色公司债券。将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发展项目纳入政府债券支持范围,推动发行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充分发挥碳达峰基金功能,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低碳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建立“绿种子”上市后备企业库,优先支持绿色企业上市挂牌融资。

7、碳贷款、碳保险、碳基金

出台碳排放权质押等碳金融业务指引,制定并试行碳金融标准。推广应用绿色债券信用评级规范、环境权益融资工具标准等。构建碳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探索开展碳贷款、碳保险、碳基金等专项统计。探索建立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出台金融资产碳足迹评级标准。鼓励数字技术与碳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开展绿色定量定性分析,建立绿色信息监测与分析模型,提升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智能识别能力,提高碳足迹计量、核算与披露水平。

8、绿色金融线上综合服务

完善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汉融通)功能,上线绿色金融服务专区,打造集信贷、债券、股权投资为一体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对标国家级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标准,推进市级平台和湖北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鄂绿通)有序衔接、互联互通,实现企业绿色项目信息、融资需求信息实时对接、批量共享,打通绿色金融高效服务路径。

9、打造碳金融集聚区

加强整体设计和统一规划,支持以武昌区为核心承载区打造碳金融集聚区,出台碳金融专项支持政策,大力培育发展碳金融市场机构。发挥中碳登大厦产业聚集功能,建设低碳楼宇和低碳产业园,吸引和培育碳金融产业链中介服务机构、低碳行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等入驻。支持武昌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引导促进更多资金流向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金融、转型金融领域。

10、加强碳金融国际交流

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搭建国内外碳金融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碳金融标准研究制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与境外知名碳交易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举办国际性碳金融、绿色金融高峰论坛、峰会、国际会展等,提高武汉市在国内外碳金融领域的知名度,主动融入绿色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竞争大格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庄家操控股票的整个过程中,资金来源一直是许多投资者关注的。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庄家的融资方式并不是一个秘密。不少企业或是资金量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或许都参与过庄家的融资。庄家的资金有一部分是自筹的,但大多数是通过企业或者个人间接从银行贷款获取。

这种融资模式大致如下。

如果有企业以投资某个项目为由,向某银行借出1亿元人民币,那么庄家为得到这1亿元的资金,在企业同意的情况下,由庄家向该企业在某证券营业部开立的资金账户里打入资金总额的

20%,即2000万元人民币,那么企业在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里面便有了1.2亿元的资金。根据双方规定,庄家可以操控这1.2亿元资金。由此,庄家顺利地将市值2000万元的股票放大成了1.2亿元。

在双方合作中,庄家与提供资金的企业,个人或是机构都会约定,一旦股价下跌至其购入面值的10%,可以进行平仓。券商在其中扮演的是中间人角色,并承担监督的职能。

向庄家提供资金的企业或是个人,可以得到大致如此的回报:保底收益10%。如果有更高的利润,则再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在10%~20%之间,企业与庄家按6:4的比例分成,20%~30%之间按5:5,高于30%按4:6。企业的具体分成情况,根据庄家的对资金需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收益比例。

从表面上看,企业或者个人是不可能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股市没有大跌时,许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种模式的资金链具有很大的风险。2008年上半年股市下跌后,大量股票出现跌停,庄家无法出货。在这种情况下,到了接近庄家融资时的股票价位,大多数庄家都执行了平仓命令。随着股市的下跌,卖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最后产生了非理性的暴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庄股会产生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跌停的原因。

庄家的资金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其各分仓所在的证券营业部。为吸引庄家到营业部进行交易,作为交换条件,营业部会提供配套资金。另外就是帮助锁仓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一般掌握在投资者手中,庄家与其协议在某个规定的时间不能出售股票,到最后出售时,按其买入股票时的市值多退少补,然后由庄家再支付20%或是更高的回报。

在这种融资模式的运作下,一个庄家可以从少量的自有资金开始,通过控制一只股票的流通股。在无法出货的情况下,庄家会利用对敲将其市值拉升几倍或是几十倍,再以该市值的股票向银行抵押,进行另一次的资金放大,然后利用获得的资金偿还前期融来的资金,并对其他股票进行控盘,之后进行雷同的操作,最终形成“中科系”这样由同一庄家控制的资金链式的庄股系列。

这种资金链的连接是非常脆弱的,整个环节中涉及了太多的资金提供方,一旦有大笔资金极力退出,那么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股价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引起股价非理性暴跌。

[武汉市融资对接平台(炒股怎么融资)]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4218.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