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杠杆炒股(杠杆炒股app骗局)

发布时间:2023-11-01 13:51

十年前假如你手里有100万元,你会全款买一套房,还是贷款买三套房?

很多人会选择买三套,因为那时房价普涨贷到就是赚到。但如今,三年疫情让很多人收入锐减,当初一些贷款多的人,很多被高房贷压得快断供了;而当初贷款少或者全款买房的人,现在压力却小得多。

那普通人买房和炒股可以加杠杆吗?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什么是杠杆?就是通过本金撬动更多的资金。

就拿买房来说,向银行贷款是一种常见的加杠杆方式。假如你本金只有30万元,通过向银行贷款70万元,总共就可以撬动100万元来买房。

同样一些炒股的朋友也喜欢加杠杆,例如你自有资金有10万元,通过加4倍杠杆向证券公司融资40万元,你就一共撬动了50万元的资金炒股。

那加杠杆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一、可以放大收益

同样手里有100万,你全款买一套房就只能享受一套房的升值;如果贷款买下3套则可以享受3套房的升值。过去有不少人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完成了财富积累。

炒股也一样,假如你手里有10万元资金,借助4倍杠杆就能借到40万,加上你的本金一共就有50万。10万元当50万元使,股票一旦涨20%你就获得了10万元的收益,本金就等于翻倍了。

第二、可以提前享受

假如你买房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自住,贷款买房可以让你提前拥有这套房子并享受相关的便利。比如你买的是一套学区房,孩子就可以享受入学待遇。如果要凑齐全款才买房,就等于推迟了享受。

第三、可以抵抗通胀

贷款买房可以抗通胀,原理是从长期来看房子比票子更稀缺,房子不能一直盖但票子可以一直印,所以即便贬值,房子贬值的速度也比现金更慢。

假如你现在贷款买了一套房,每月还3000元,3000元现在占你家庭收入的1/4。但十几年后随着货币的贬值,那时的3000元可能只占你家庭收入的1/10了。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加杠杆的坏处是什么?

从投资角度看,加杠杆是在放大风险。

先来说买房

以前大家看房价涨就能贷几套贷几套,其实风险很大。首先谁也不能保证房价只涨不跌,在某个时候,当房子供过于求房价就会跌。

就像燕郊的房子,2017年调控前房价被炒到三四万一平米,现在跌到均价不到两万元。很多人即使把房子出售也不够还上银行的贷款,房子就变成了负资产。

其次是你能保证现金流稳定吗?房贷一交就是二三十年,如果贷得过多月供会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在这期间你能保证自己的收入持续稳定吗?

我们再来说说炒股

加杠杆炒股的风险很高,假如你有10万元本金,通过加杠杆向证券公司融资了40万元,这10万元相当于50万元使,你一旦亏损20%你的10万元本金全没了。这时证券公司会要求你补资金进来,如果补不了就会给你卖了保证它40万元的安全,而你就会爆仓出局没有涨回来的可能性。相反,假如你没有加杠杆,10万元亏成8万你还有涨回来的可能。

其实冷静想一想,加杠杆炒股机制的设计并不适合我们普通人。因为股市特点就是波动大、时涨时跌,涨了有可能跌回去,但跌了你压根就没有机会能涨回来。

综上,我们建议普通人不要加杠杆炒股。如果是加杠杆买房,则要分清情况,如果以投资为目的建议不加杠杆,尤其是高杠杆。因为房价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用高杠杆买房投资有很大的风险,有可能让房子变成负资产。其次,如果你买房用于自住建议使用杠杆,它能让你提前享受,还可以长期抵御通胀。

 

被“证券公司客服专员”

拉入炒股微信群

看到专员晒出的超高收益

胡某逐渐动心

在讲师和股友们的忽悠下

在虚假股指交易平台完成注册

并充值8万余元

随后又多次买入卖出

很快将手里的钱亏光了

......

电话邀约、建群分享、收益截图、多人吹捧、直播间开课……微信群里上演的吹捧大戏,令“目标股民”对讲师深信不疑,追随讲师和群友在以假乱真的股指交易平台“投资”。日前,经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何某等54人诈骗案一审宣判,主犯何某因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主犯陈某、熊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至十年六个月不等刑罚,各并处罚金;其余51名被告人分别因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十个月至一年一个月不等刑罚,各并处罚金。

投资不成反被骗

“您好!我是证券公司客服专员,公司推出了新的体验活动,请问您有兴趣吗?”2020年5月中旬,投资遇挫的胡某在某证券公司客服专员的游说下,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接下来,该专员将胡某拉入炒股微信群。

群里大约有60人,有的推荐股票、晒收益,有的拉家常、发牢骚,从“潜水”到“冒泡”,从观望到跟买小赚,胡某逐渐放下戒备心理,还和群里的讲师李平(化名)成了微信好友。李平每天给胡某推荐股票,逢买必赚让胡某逐渐对李平崇拜有加、深信不疑。2020年6月,李平在微信群里说股市行情欠佳,推荐尝试股指期货,并晒出了自己的股指期货交易收益截图,引得群友羡慕不已。

“李老师,麻烦给我们讲讲课,我们相信您。”在微信群友的鼓励下,李平开始在直播平台直播授课。看到李平晒出的超高收益,群里的股友们紧跟讲师投资,几天后,开始在群里花式炫耀收益。胡某看着大家的收获非常动心。在李平等人的引导下,胡某一步步在虚假股指交易平台完成注册,并充值8万余元。随后,胡某又在讲师和股友们的忽悠下,多次买入卖出,在一次次高倍杠杆、高额手续费、频繁交易、反向操作中,很快将手里的钱亏光了。这时,胡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一心想赚钱的胡某没有想到,在这短短两个月内,跟他有同样经历的还有20余人。2020年7月,公安机关一举抓获了以何某为首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微信群里三分之二成员都是托

“他们组建了上百个微信群,每个群里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托。”原来,微信群里的人员都是同一团伙成员扮演的,他们晒收益、捧讲师,为的就是让胡某等“目标股民”上钩。

2020年4月,何某以经营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数据处理等业务的空壳科技公司为幌子,在黄石市繁华地带租赁办公室,招兵买马,简单培训后实施电信诈骗。何某非法购买股民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分发给团伙成员“打资源”。他们冒充证券公司员工拨出5万多个电话,添加了上千名股民为好友,并全部拉入“洗脑”微信群。

微信群里,诈骗团伙成员有的扮演讲师明面引导,有的扮演股民侧面哄抬,利用话术、虚假盈利截图、直播等手段,骗取股民的信任,谎称“股市行情不佳、股指期货交易获利更大”,诱骗被害人在何某等人联系的虚假股指交易平台买卖股指期货,以高杠杆、高额手续费、频繁交易等手段造成被害人资金迅速亏损,巨额资金就这样流入了虚假平台的资金池。待被害人幡然醒悟想要退出平台时,发现已无法提现或者无法登录。

截至案发,以何某为首的诈骗团伙共54人,造成分布在14个省的25名被害人损失300余万元。其中,何某团伙分得75万元,其余涉案钱财均由虚假股指交易平台获取。

异地合查关联犯罪

2020年7月,以何某为首的诈骗团伙被公安机关抓获。

检察官经审查发现,该团伙人数众多,确认每名涉案人员犯罪金额的难度较大。该院主动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制作补充侦查提纲,建议加大对电子证据的搜集,补充完善证据链条。一方面,以被害人为核心,对所有与其联系的被告人微信进行梳理;另一方面,以被告人为核心,对其所加入的诈骗微信群和添加的被害人微信情况进行梳理。随后,对两个数据库进行比对,由此厘清每名被害人受骗过程中有哪些被告人参与、确定每名被告人的犯罪数额,大大提升了证据的证明力。

根据何某供述,该团伙手中的股民信息均从黄某处购买,检察机关从电子数据取证入手,提取何某、黄某聊天记录300余条,其中20余条完整记录了二人商议买卖股民号码的过程。仅2020年5月3日,何某就一次性从黄某手中购买股民号码20万条。针对发现的何某从黄某手中购买股民信息的事实,检察机关对何某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加起诉,同时要求公安机关对黄某依法追捕。

针对向何某团伙提供虚假股指交易平台和银行账户的犯罪团伙,由于该团伙已因其他犯罪事实被所在地公安机关查获,黄石港区检察院遂监督公安机关将该犯罪团伙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犯罪事实移交其所在地公安机关并案查处。

2021年7月,何某等54人诈骗案被移送黄石港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坚持既要追人追罪,也要追赃追赔的原则,全力以赴追赃挽损。在案件侦查阶段,黄石港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对犯罪团伙的账户进行查封冻结扣押;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引导被告人积极退赔退赃。经不懈努力,该案54名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并退出犯罪所得。

(检察日报 曾琼 张曹 卉萌)

[杠杆炒股(杠杆炒股app骗局)]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405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