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量化交易,最早起源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对于量化交易,不了解金融的人可能几乎不知道,毕竟量化交易主要应用在金融市场进行套利的程序化交易的一套系统。发展到中国市场也就是不到十年的时间,所以借鉴于国外来看,量化市场在中国未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简单来讲,量化交易就是应用海量数据的数学模型代替人为主观来做出决策的一套交易公式,人们通过历史数据、数学模型、统计学分析、大数据和电脑的程序化系统做出的智能化的交易。当然,最简单的量化交易也可以没有智能化程序,严格按照一套交易体系进行金融交易也是量化交易。
在量化交易应用上最牛的一个人物应当属詹姆斯·西蒙斯,他最早将量化交易应用在金投资市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感兴趣的可以网上了解一下此人,此人应用量化交易获得财富值目前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市场在量化方面的应用人群主要是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目前量化市场规模大约在5000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国基金整体规模16万亿来看,当前市场进展总市值的2%不到,而同期国外市场占据30%,未来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一块蛋糕。
量化交易能够获取市场上惊人的收益主要有四个保障,第一就是严格的纪律性,以机器程序执行的交易,不会带有人为的情绪波动,纪律性可以克服人类特有的恐惧和贪婪等心理弱点,在完善的量化系统中,只需要在制定的交易模型中进行程序化下单即可,减少外界的干扰,保证量化的唯一标准答案。
第二就是系统性,通过海量的数据做出全面的分析,利用人脑无法处理的复杂条件,然后做出一套适合的公式进行长周期的运行与修正。
第三就是套利思想,通过对市场无数的验证分析,得出能够稳定获取市场上别人无法捕捉的信息,综合实践得出稳健的套利模式。
第四就是概率取胜,量化交易通过短期内数次的执行策略获得极大胜率的交易,每次的交易执行可能仅仅在毫秒之间就能得到一笔微小的收益率,但是一个周期内,通过多数的执行,扣除少数失败的交易后,累计的收益率就是非常惊人的,这也可以理解为复利的概念,在长周期的盈亏比上,盈利总是大于亏损,经过数次的累加,得出的结果就是一个高胜率的量化周期。
原则上,量化交易应用最多的就是超短周期的套利,因为量化在意的主要就是人脑不能控制的速度,金融市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支股票经常在一瞬间,可能仅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股票的价格就能从跌停拉倒涨停,然后再砸下来,这种就可以理解为电脑程序化的执行,人为下单的速度在这个波动区间和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很难做出反应决策,当你看大巨大及格波动,在你还没有想好做买入还是卖出的时候,量化交易已经完成了套利,这就是量化的优势所在。
既然市场上量化交易如此出神入化,那么量化交易就没有缺点吗?答案是当然有,量化交易的缺点就是趋同性,在同一个投资标的上,当有多个量化交易同时参与套利的时候,量化套利就会失效,这个时候金融资产的价格就会助涨助跌,特别是在下跌的时候,市场很难有大的接盘能够承接的住快速大量的抛盘,这时,量化交易就会变得被动,在过去的市场中我们都能深刻体会到,市场下跌的时候,就会急速的下跌,市场就变得没有成交,这个风险是量化交易的致命弱点。
在未来的A股市场,量化交易一定是占据主导的一股力量,散户在市场上就显得尤为艰难,特别是做超短的散户,你的对手不仅仅是人,更多的时候就是机器。
当然,量化市场下,散户并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未来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投资思维才能在这个神仙打架的市场里分一杯羹,理解了量化,散户就尽可能去做区间性的套利,在一个价格的波动大区间里寻找机会。
量化再厉害也不过是人为制定的一套程序,当你在市场里理解了投资价值的安全区间后,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模型获得收益,只不过这里的投资模型也是一种最为简单基础的量化思维,就是具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套利模式,要记住,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投资模式是可行,最简单的验证就是你能否严格按照执行的策略去做决定,如果自我的交易模式总是变来变去,那么在投资市场里,永远只能是被收割的韭菜。
●股市投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投资者在完成投资经验、阅历、知识的积累后,才能够实现投资财富的积累。
●市场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实际操作的培养,而在此过程中,失败成为最好的教科书。
●守不败之地,攻可赢之敌。
●离江湖越远,看市场更清。
●对趋势抓大放小,对个股抓小放大。
●把一个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绝活。谁能将一份简单、正确的理性思想坚持一辈子,谁都可以取得硕大的成功。
●无论价值投资还是价值投机,唯有做主力做多的个股才能赚钱。
●“能忍善捂”是上升趋势里实现财富最大收益化的真谛。
七个选股思路
1:中小盘、中小市值;中长线建仓相对价格在5元-10元;短线激进型做法不超过15元。
2:行业地位独特,非“高垄断、高成长”特色不关注;
3:短线可适度考虑主流资金积极关注的个股,包括四种技术形态,即挖坑洗盘、过顶突破、高位串阴以及N字慢牛。一旦短期爆炒完毕,迅速出局,等待长期技术指标,像周K、月线全部调整到位新升势重新建立再买回。
4:两百万以下资金关注品种10只以下,实际操作一只,全年买卖次数三次,两百万以上的资金可适度放宽;
5:各行业龙头股可选一只长期关注,突出在五年规划里政策强烈扶植的朝阳产业。
6:资金量大的投资者,可以用442做法,用三个左右的帐户分布资金,一种专门安排中长线股,一种安排短线操作,一种安排打新,资金安排可以根据个人特长来进行,长线水平高的,这个帐户就资金最大,其余类推。也可以根据大势情况调整,行情好的时候,增资二级市场,行情开始变坏的时候,转移一级市场。
7:短线操作里,密切观察换手率和两市热门品种变化,包括每天、每周的前50位资金增量、换手积极、股价活跃的对象,第一时间从中发掘强势、强庄、潜力股。
超短操作的八字方针
1、过强易折:市场上有一句经典和被广泛认同的话叫“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句话常常是对的,关键是“恒”到什么程度,肯定不会是永恒,但恒三天还是恒三个月?其实实盘操作中是比较难把控的。在这里强调的是,对于强的认识还需要有另一面的认识,那就是过强易折;当强势股转弱时,杀跌或补跌起来有时或许更加凶狠,所以对于连续拉升之后的强一定要小心,情愿错过,不愿做错,强弩之末的强是绝对要放弃的。
2、初次转强:一只股票的转强攻击,在日线图上能很清楚地看到,是初强还是末强;如果近一阶段一直是震荡蓄势或小阳慢升,突然放量转强,这种强是有关注价值的。如果连续放量攻击5-8个交易日之后,你才追进去,这不叫追涨,这叫追高;风险度会随之加大。实盘中需要关注的是初次转强的首发位。
3、交易心理:很多人不敢碰强势股,生怕上升是假动作,自己一进去就被套住;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交易心理。而一些新手或多或少地也操作过强势股,但被这些个股修理之后,变得小心翼翼了。认为不管你采用何种方式交易,都会面临失败交易的困扰,这是非常正常的。强势个股当日及次日表现较好的概率其实胜于一般性个股,这一点不需要强调,需要反复强调的是强势个股如果次日该强不强,则一定要争取在第一时间了断。这就是强调的“不涨就走”。学会把损失控制在自己事先预定的范围内,就会减少操作强势股的恐惧感。
4、离场技巧:其实技巧是要让位于策略的,因为策略相对可靠,而技巧却有可能弄巧成拙。“不涨就走”是一个次日应对的总策略,需要通过应对技巧来贯彻这一策略。有几点是特别重要的----开盘价、首笔成交量比、分时均价线、昨收盘价、运行时间、前半小时量能表现。简单地讲,如果是放量高开、股价始终在分时均价线上方运行、缺口不补、并且这一特征能够持继的话,则是明确的持股信号;相反的因素越多,越需要在第一时间出局。
5、尊重事实: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个股下跌,我们喜欢想像是主力洗盘,还能再涨上来,想强调的是,或许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的确是洗盘,但也有可能是错的,就真的跌下去了,有区分的方法,但却没有可靠的区分方法,特别是对于短线操作而言,尊重当前事实会比从幻想或推测出发更可靠。果断、坚决地执行“不涨就走”的应对策略,会比盘中分析真假更务实,长期更有利。而且能够确保交易不会受到重大伤害,封杀不利交易成长的时间,确保长期交易的安全。
若觉得小编文章有意思,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获取更多的股票投资要诀,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投资体系。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0/4384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