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学网上炒股,以及网上炒股软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炒股六年,盈利四年,从一个买什么亏什么的小白到现在逐渐运营出将近八位数的资产,在这个过程中,有我自己不断尝试积累经验的因素在,自然也离不开不间断的理论学习。
虽然现在我更喜欢自己看一些名著从中学习一些炒股的思维以及想法,但是在刚刚进入股市的时候,我也是依靠着听课度过了最为小白的那一个时期,而在我看来新手如果想要找一个靠谱的课程的话,以下的几个条件是一定要考虑到的。
①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选择的课程是否接地气,再简单一点来说的话就是能不能让人一下子听懂,毕竟基础的课程起到的就是一个科普的作用,如果还是罗里吧嗦的讲一大堆高深的理论的话,听完的人该不懂还是不懂,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一丁点的作用。
②其实就是千万不要相信那种所谓预测股票的课程,我在听课的时候想要学的永远都是分析的方法,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我要去买哪一只股票,因为我相信如果有100%赚钱的方法,大多数人可能连亲戚朋友都不会告诉,更不要说是在网上听课的学员了,如果真的有这种班而且名气很大的话,要么就是虚假宣传,要么就是小概率的幸存者偏差。
前期小赚的实验
③然后就是要找能够结合实战进行讲解的课程了,其实这一点跟上一条是完全没有冲突的,因为预测未来虽然不靠谱,但是根据过往的交易历史总结出一定的规律,还是可以实现,所以如果老师讲课的时候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那么不仅听课的时候可以更加轻松的去理解,在自己真正入市去进行操作的时候,也能够更快的上手,并且少吃亏少上当。
④最后就是哪怕是选择基础课也要找一个有理论支撑的存在,因为现如今中国股市还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所以国内大多数的股票理论都是建立在外国理论的基础上的,而如果一个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对于这些外国的理论没有自己的了解,只是依靠现有的翻译材料照本宣科,那么他的水平一定不会高到哪去,所以在找课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考虑。
而为了在所有的炒股课程之中,找到一个符合以上四种条件的存在,我当年也是足足在网上看了好几天的帖子,并且综合进行了对比以后,才选定到底听什么课。
《江奇炒股实战课》
江奇是最适合小白的炒股课程,但凡是想要进入股市以后不被大割韭菜的,那一定要跟着他把股市的基础内容全部给学明白了,他讲课的时候,主要是通过结合实战去改变我的认知的,也就是让我学会炒股的时候不要一股脑的乱买,要知道什么是仓位,怎么多线操作,知道什么是长线什么是短线,然后才去真正的入场。
同时听课也真的让我去对那些外国的理论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因为江奇是把外国名著自己翻译了一遍实现中国化以后才给我进行讲解的,所以哪怕我在之前不懂任何的专业名词,在理解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能保持一个相对较为顺畅的节奏,而且后期我自己研究一些国外书籍的时候,前期积累的这些东西也为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至于想要学习炒股需要阅读一些什么样的书籍,我在这些年的学习之中也是小有心得,可以稍微推荐几本比较适合新股民的名著,希望各位研究之后,能够早日在股市上做出一番成绩。
《交易心理分析》
这本由美国人马克道格拉斯所主编的金融学书籍,一直以来都霸占着亚马逊上炒股分类的第一名,而它也一直被放在我的床头,供我在睡前的时候时不时的看上两眼,以此结合书中的内容对近期的炒股操作进行反思。
说实话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任何炒股方法上的帮助,而是从交易、风险还有诱惑三个方面去给我解析了炒股人的心态,在这本书之中,我学会了在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要把握机会及时的买入或者抛出,也知道了自己永远等不到最高点或者最低点,只能尽可能的去找到合适的时机,然后获得超过别人的收益。
总之哪怕仅仅只是在这本书里面学到了一些心态方面的内容,对我的整个炒股生涯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半小时漫画股票实战法》
作为一本并非国外名著甚至并非传统意义上书籍的一部作品,这本漫画实战法是完全由国内人士操刀完成的,相比于其他的炒股类书籍,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漫画的形式来呈现,所以可以把原本复杂的股市数据变得更好理解,并且让我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之中完成炒股知识的积累。
同时这本书也不仅仅只是结合着图片去讲解股票知识,而是虚构出了一个通过炒股获得美好生活的主角形象-王老师,这位主角在一开始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后来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从股市之中获得了金钱,资产,别墅和美好的家庭。
而且也是包括我在内大多数股民想要通过炒股实现的目标,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也更加能共情,并且更快的实现了知识的扫盲。
《日本蜡烛图技术》
相比于前两本书,这部作品的年代要更加的古老,而且其中所提到的内容也相对的比较专业,因为所谓的蜡烛图,实际上就是在股市之中常说的K线,而蜡烛图技术其实就是德川时代日本股民对股票大盘的分析,在一位美国的经济学家将这些内容整合以后,就形成了这本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著作。
而这本作品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实就是帮助我更好的去分析市场,并且找到某一只股票涨或跌到极限点的时间,从而在最合适的节点进行买入或者卖出的操作。
当然对于书中的内容,我也不是全部的奉为圭臬,因为股市上的变动永远都是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去进行改变的话,理论学的再好那也只不过是往外送钱,不过如果仅仅只是作为学习用的话,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最后我还有几条在长期实践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想要送给大家。
①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进入股市,在投入资金的时候都一定要把握一个合适的量,如果把全部的身家都用来炒股,甚至是借钱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的性质已经不是投资而是赌博了,而一旦在股市之中有了赌徒的心理,基本上倾家荡产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②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散户来说,永远都不要想着能够一次性获得200或者是300以上的收益,这些都是大公司操盘的时候才能达到的数据,哪怕偶尔能够运气好碰上一次,也不代表永远就能靠着这个盈利,最好的方法还是做短线拿到一次30到50的收益,慢慢积累滚雪球发家致富。
③哪怕对一只股票的发展再自信,也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想要在股市之中长期生存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多线发展,不管在什么时候我都会做好风险对冲,这样不管是赚还是赔都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能够帮我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心态。
总结一下学习炒股靠谱的课程就是要有着理论的支撑并且结合实战,而在自己亲自上手之前打好理论基础,也是前期少吃亏的关键。
卖铲人的生意经
90年代中期,22岁的马化腾在实习单位黎明网络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品:一款股票交易软件。
《腾讯传》里介绍,这是一款图形化界面的股票行情分析系统,马化腾加入了技术分析、函数算法,甚至还自带了一套汉字输入法,他把自己在C语言和图形化界面上的特长统统发挥了出来,为了分析股票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过程,他学习了神经元的知识,以期能预测出股票未来的走向。
作为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电脑网络交易系统的设计完成单位,黎明网络发现了这款软件与市面上不计其数的炒股软件的与众不同之处,以5万元的价格将这款软件购买了下来。
资本市场被喻为金矿,那些为淘金者提供挖金工具的商人则被称作卖铲人。无数人眼里盯着市场里的金子,卖铲人则通过提供金融资讯、便捷的股市分析工具而用“铲子”换金子。马化腾只做了一把玩票意义上的买铲人,大批卖铲者则随着金融潮汐沉浮,在股市的传奇中书写下了另一段神话。
各家的风口
炒股软件兴起于90年代,随着的金融、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风起浪涌,追风逐浪者从中看到了机遇,迎风而起,在炒股圈各领风骚。
1. 万得在数据高地上飞起
90年代中后期,蜂拥而至的软件服务商由于同质化竞争、价格战严重,逐渐沦为证券公司的软件民工,这让1993年就进入这一行的万得创始人陆风长期懊丧不已。2002年,陆风受到美国彭博的启发,决定全面转型,要做金融数据服务中的贵族,万得金融资讯终端由此诞生。
互联网时代下,万得金融终端从过去的硬件形式转变为容量只有25M的专业客户端软件。以机构客户为目标,以“好用”为宗旨,为用户提供7×24小时的服务,并根据用户意见不断修改完善,逐渐将大量高端市场份额收入囊中,成为了各大券商机构必不可少的数据工具。
2. App风口下的同花顺
同样深耕炒股软件市场的同花顺创始人易峥,随着移动时代的兴起,看到了不一样的风口。同花顺先是作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唯一的服务商,为散户提供付费金融信息服务。随后,易峥在手机移动端注册用户超500万的基础上,推出同花顺App,接入了几乎所有主流券商交易商入口。
正如雷军所说,创业七字诀是:专注、极致、口碑、快,万得以极致、专注、口碑跑在了赛道的前面,同花顺以快占得了移动端的先机。目前,同花顺以月活用户超3000万的体量俯视群雄,成为几乎人人必备的炒股App。
3. 东方财富跨界寻风
东方财富最早以门户网站起家,并以2006年推出的“股吧”一举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站稳脚跟。凭借“网络社区+财经信息”的基因复制,随后创办的东方财富金融终端、天天基金网都取得了成功。
东方财富的“远见”还在于成为首批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的公司,并在2015年收购西藏同信证券,转身获得了券商身份。跨界寻风、自营生态,资讯+论坛+金融牌照,也已成为行业里的典型模式,大智慧、雪球、爱股票等争抢入局,蚂蚁金服、字节跳动加速布局,而过去曾红极一时、但“势”力单薄的炒股软件企业则逐渐随风消逝。
4. 券商自建生态
同花顺截流、东财跨界,券商感受到了危机。很快,券商开始自建护城河。据中证协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境内现共有证券公司134家,券商增加预算投入,发力金融科技,抢占互联网红利新风口成为行业共识。
其中,券商类App通过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行情、交易、投顾等一站式入口,提供基金、股票等多项理财组合,打造自营投资生态,成为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易观财经2月份App月活统计数据显示,月活超百万的券商App数量已达到19家,其中华泰证券的涨乐财富通月活超800万,国泰君安的国泰君安君弘月活量超500万。
股神今何在
每一波牛市,就有一批人被封为股神。这批“神”或常年行走于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直播视频等各大平台,或是如《天道》中的丁元英那样的股市大佬般神龙见首不见尾。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倡导没有佣金交易、最低资金要求的Robinhood炒股软件模式下,在疫情经济的刺激下,一群信奉YOLO(You only live once)、平权、杠杆暴富,聚集在社交媒体Reddit的散户投资者们在2021年开年上演了一场韭菜大战镰刀的新封神运动。事后专业人士分析,这实际上是由专业人士带头、散户跟进、对冲基金深度参与的机构逼空机构的行为,说到底,散户是打头阵的。
实际上,真正的股神不常有,常有的倒是内幕交易、长盛不衰的杀猪盘、某些被吹捧的神乎其神的炒股软件以及近年来兴起的AI智能股神。
正如最近的一部口碑电视剧中所说,追奉神的那些人,就是接受了自己不如被追捧者聪明,既然承认了自己的不聪明,又如何能有资质去成为某个神?如果自己真的比被追捧者聪明,那又何必去追捧“神”呢?自身功夫硬,才好分辨清以神示人者到底是真神还是“李鬼”。
而股民们需要操心的,还有软件安全、隐私泄露等问题。3月9日,美股市场罕见大跌,场内抛售抛售成交量激增,导致老虎、雪盈、富途、Robinhood等多个可交易美股的互联网券商“宕机”,无法交易,很多客户因此亏损。去年11月至12月,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共监测发现30款金融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和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金融App通过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导致个人权益被恶意侵犯。
亏还是不亏,是每个股民需要面对的问题。
结语
早期的交易场景,证券公司门口挤满了股民,股票大厅里报单员和股民们声浪此起彼伏;之后,电脑端键盘交易兴起;如今,手机端触屏可以随时随地下单、了结最新资讯、讨论各大金融市场行情。信息科技的力量给交易带来了便利,给金融插上了翅膀。中国结算数据显示,至今年2月底,两市投资者数量首次突破1.8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太史公的意思,民心向富,自由交易比“老死不相往来”更符合人的特点。
在这方面,卖铲人也不例外,各自专心于自己的事业,做出更能满足市场的产品,是实现价值的自然法则。“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文/崇文)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0/4356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