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世界第一大贫民窟,以及世界第一大贫民窟?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马尼拉,菲律宾的首都以及最大的港口城市,人送外号小吕宋,近些年,这里经济发展迅速,一座座高楼在几年之内拔地而起,光鲜亮丽的白领们穿梭在各大写字楼之间,生活在城区中的人们带着孩子逛着街,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可能一阵风,让他们的食物沾染上了灰尘,他们随手便将这些食物扔到了垃圾桶里面,而过段时间,垃圾车便会将这些垃圾运送到了距离主市区两三个街道的地方,在那里生活的人群,又重新将这些扔掉的食物从垃圾堆中分门别类地捡出来,肉多的,他们可能会带回家给孩子煮煮吃,肉少的,就会卖给摊贩或者食品加工厂,这里的人们将这种食物称为pagpag,这些食物可能在我们口中,称为垃圾,或者泔水,在他们的眼中,这是他们一天的口粮;
汤都区的历史今天,我们视频要介绍的这个地方,名字叫做,汤都区,它是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下面的一个直辖区,虽然位于首都城市,但是,这里,却是世界著名的贫民窟,它在西班牙殖民之前,曾经是汤都王国的殖民地,这里靠近海洋,环境宜人,所以它在之前也是著名的度假村,不过随着二战的爆发,马尼拉大部分地区被炮弹夷为平地,而战争结束之后,城市重建,大量的人口涌入了这里,在这里私搭乱建,最终也让风景宜人的汤都区,成为了贫民窟;在这片贫民窟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大家想都不想不到的一些事情;
什么是PAGPAG?Pagpag,在菲律宾的塔加洛语里面,意思是,从衣服或地毯上掸落的灰尘,而现在,这个词语代表的却是一种食物;在距离汤都区几公里外的地方,便是繁华的市区,垃圾车每天早上三四点便会满载着城市的垃圾来到这里,图片中中的这个女人,他是几个孩子的母亲
每天早晨他都会来到这里,等待垃圾车的到来,在各种垃圾之中翻找人们吃剩下的食物,这里有人们倒掉的米饭,吃剩下的炸鸡,骨头,以及各种散发着酸臭气息的垃圾;在这些垃圾的旁边,苍蝇如同一支军队一样,在周围肆虐,蛆虫蟑螂,更是随处可见,偶尔不小心,手上还会沾染上粪便;她的工作就是需要把这些食物进行分类,如果还算是比较完整的食物,他就会保存下来,拿回家给孩子吃,肉不多的便可以卖给摊贩以及加工厂,如果不幸,捡到的只剩下骨头,那么她只能把这些食物卖给农场喂猪,不过卖的钱,会少很多;
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自从生完孩子之后便被公司辞退,为了家庭她只能从事这种工作,长年累月积累下的经验,已经让她能够很熟练的将这些食物分类;这些卖掉的食物,经过摊贩的烹炸,煮食,会继续卖给贫民区的人们,而贫民区的孩子也很乐意吃这种食物,不为别的,就是便宜,能吃饱肚子;那么经年累月吃这种食物,他们的胃肯定训练得很强大吧,当然不是,他们肠胃因为这种食物而更加虚弱,经常会呕吐,绞痛,不过他们还是认为,这没关系,只要食物经过高温的烹炸,吃了就会没有问题,政府官员曾经呼吁过,他们不要吃这些食物,这样只会让孩子们的体质越来越差,但是他们不吃这些又吃什么呢?不吃这些只能饿肚子,有总比没有的强
这个事情,也让我想到了何不食肉糜的这个典故,故事就是说晋惠帝期间,发生了大饥荒,百姓只能挖草根吃树皮,晋惠帝表示很不解,他就问官员“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百姓没有米饭吃,那为什么不喝肉粥呢?结合现实中汤都区的人民,真是赤裸裸的讽刺;
没有人喜欢吃垃圾,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全部,近年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食物也更加丰富,但是浪费粮食的现象也更加严重,2021年4月29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提倡大家节约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虽然这个事情已经严重到了国家立法的地步,但是对大多数人,依旧起不到作用,总不至于你在饭店里把吃了一口的鸡腿给扔了,就把你抓起来吧,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人,我们视为糟粕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却是珍宝!
图片中这位女主,工作在菲律宾的BDO金融银行,这是菲律宾一家资产最雄厚的银行,她在里面负责商业贷款的工作;每天出入CBD的她,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她的工作也是无数人都羡慕的工作,但是生活在汤都区的她依旧饱受人们的歧视;每天下班后他都需要乘坐吉普尼回家,吉普尼是马尼拉最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它是由美军的旧吉普车改造而成,她的住所距离公司步行仅仅需要20分钟,但没有办法,她曾经在一次回家的路上遭到了抢劫,从此她便开始搭乘汽车回家;距离如此至今,但是两个地方,却像两个世界,一家六口人居住在不到20平米的小房子里,没有床,整个地面全都是睡觉的地方,在角落里勉强有一个可以称作厨房的地方,一家人在这里,吃饭,睡觉;
在她的回忆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洪水,曾经有一次洪水甚至到了她的腰的位置,睡觉只能睡在楼梯上面;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菲律宾最好的大学,凭借优秀的成绩又有了所有人都羡慕的工作,但是她还是没有摆脱贫困的生活,用她的话来说,现在全家人能够吃饱饭,就已经不错了,如果有机会能够换个环境,谁不会换呢?
马尼拉大多数人都信奉天主教,在他们的规则里面是不允许堕胎这种存在的,而且人们的普遍行为都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他们无法逃脱这种怪圈,流浪的儿童在贫民窟也越来越多,这些流浪儿童依旧在贫民窟里依靠捡拾垃圾而生,然后长大,继续生孩子,有的人甚至带着十多个孩子生活在十平米左右的小房子里;由于房间十分拥挤,各种私搭乱建的现象存在,各种私自拉的电线的线路极易引起火灾,在2015年3月,汤都区的一个民房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导致5000多栋房屋被焚毁,10万户家庭受到影响,50万人流离失所;
我们再次把视线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戴尔诺特墓场,在这片墓地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活人与死人生活在一起,在墓地建立起了所谓的公寓,根据记载,从1884年,这个墓地开辟的时候,活人与死人就同时入住了,本来这片墓地建设的时候是用来安葬富人的,由于跟随死者下葬的有很多贵重的物品,所以,就需要守墓人,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口迅速膨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安营扎寨,在这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这边有孩子出生,而在那边,则有逝者安葬;
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甚至在他们这片小社区形成了他们的规则,在有葬礼的队伍时,孩子们不会在附近玩耍打闹,而是对死者以及死者家庭表示尊重,他们有时在墓碑上面写作业,困了,便躺在大理石的墓石上面睡觉,在他们的意识里不存在所谓的忌讳,生存是第一位,生者有时候比死者更可怕;
在07-08年期间,政府清扫和治理政治贫民窟,这再次导致了很多人无处可去,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墓地,他们在逝者的棺材附近搭建棚屋,有时候他们会经过逝者家庭的同意才会住在这里,顺便帮他们打扫照看墓地,经年累月,这里已经有了近万人;
贫富差距如同一条巨大的线,将马尼拉划分成了两个区域,就仿佛天堂与地狱一般,尤其是在疫情肆虐期间,饥饿在他们眼中,比病毒更可怕,能够从市区运来的垃圾车越来越少,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2020年9月进行了一项饥饿调查,菲律宾有30.7%的家庭经历了饥饿,8.7%经历了严重的饥饿,许多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一个家庭每天只能喝一瓶水,因为营养不良,菲律宾有超过300万儿童发育迟缓。
图中的这个女人名字叫做,苏珊娜·巴尔多萨,他全家一共四口人,在贫民区里面算是家庭人口比较少的,相比较压力会小很多,平时依靠打零工全家还能够生存下去,但是疫情来临之后,他已经没有零工可以打,失去生活来源之后只能依靠福利中心的救济才能生存,但是近些日子看起来,福利中心好像也要关门了;
巴尔多萨说:"正如您所见,这里的人们非常贫穷。我们没有钱,没有钱去超市。我们没有得到政府的帮助,也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人们无法工作。"
视频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前面所讲的贫民窟的各种人,他们大多数都是有着菲律宾的公民身份,并不是什么经济政治难民,但即使如此,他们依旧被这个社会给遗忘在了角落,
但我相信,即使生活在最阴暗的环境之中,仍有人在仰望星空,愿那些善良的人,被这个世界善良对待;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存在着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这个位于帕西格河旁边的特殊存在里,住着超过400万人。而火灾,犯罪和垃圾腐烂释放有毒气体,是这些人每日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32度的高温,是这里夏天普遍的常态。长时间强烈的阳光照射,让这些极其简陋的窝棚随时面临着着火的危险。更要命的是,由于彼此之间住所紧密相连,这意味着一家着火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连带效果。
当地人对于房屋着火早已习以为常,赶上那户倒霉的人家被大火夷为平地,最多也只是围观观望。他们中更有人练就了踩高跷视察废墟的本领。
孩子们也是大火后废墟中忙碌的主力,他们会歇尽全力地在废墟中找寻“宝藏”,将那些有用的没用的,统统带回去交给父母处理。
而垃圾成堆,也是这里的一大重要特色。通常,贫民窟中的居民靠在垃圾场里寻找和收集有价值的垃圾维持生计。平均每个人每天能从垃圾中获取1.7美元(约合人民币11.77元)酬劳。
不能不提的是,垃圾山滑坡事件已经造成300人的死亡,这导致相关部门出于安全考量不得不将其关闭。对于贫民窟的居民来说,这是天大的噩耗,因为无法活下去的痛苦甚至超越了他们对瞬间死亡的恐惧。
“pagpag”是贫民窟居民最为常见的食物,美其名曰肉汤,实际上是用垃圾残渣制作而成。即使明白这道食物会为身体健康带来莫大的威胁,但在饥饿本能的面前,没人有能力讲究很多。
俗话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这也是这座世界上最大贫民窟的真实写照。
即便是18口人挤在一个面积有限的房子里,但繁衍后代的想法丝毫不受到影响。以珍妮特一家为例,原本她和父母,三个兄弟姐妹居住在拥挤的房屋里,如今不得不接纳姐姐一家的到来,姐姐和姐夫两个人拥有10个孩子的情况下,又再次怀孕等待着第11个娃的到来。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0/4334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