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什么是超股比融资担保,以及什么是炒股理念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央企方面,2021 年 11 月 19 日,国资委发布了国资发财评规〔2021〕75 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融资担保管理工作的通知》。75 号文明确的划定了央企对外担保规模的指标红线:红线一,原则上总融资担保规模不得超过集团合并净资产的 40%;红线二,单户子企业(含集团本部)融资担保额不得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 50%;红线三,纳入国资委年度债务风险管控范围的企业总融资担保规模不得比上年增加。上述规范加强了中央企业融资担保管理,有效防范企业相互融资担保引发债务风险交叉传导,推动中央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
2022 年 1 月 4 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融资担保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说明,对《通知》相关的疑问和咨询作出了相应解答和说明。
首先管控范围更加“全”。《通知》明确管控范围包括所有融资担保,不仅包括为企业融资行为提供的各种形式担保,同时也包括具有担保效力的隐性担保。
第二,管控要求更加“严”。一方面,基于同股同权、控制风险原则,对中央企业融资担保实行“两禁两控”:严禁对集团外无股权关系企业担保,严禁对参股企业超股比担保,严控对高风险子企业担保,严控对子企业超股比担保。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担保规模。参考目前中央企业担保规模占净资产的平均比重、上市公司担保管理规定等,明确中央6企业总担保规模不超过集团合并净资产的 40%,单户子企业(含本部)担保额不能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 50%。
第三,管控方式更加“实”。考虑企业担保属于重大风险事项,公司法等规定担保必须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因此《通知》从中央企业实际管理出发,要求担保预算由集团董事会或其授权决策主体审批以提高效率,但企业担保制度和特殊担保事项仍由集团董事会审批,充分发挥董事会的风险把关作用。
第四,整改要求更加“细”。明确对企业新开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进行严肃追责,要求企业对存量违规融资担保业务限期整改,力争两年内整改 50%,原则上三年内全部完成整改。
2022 年 11 月 11 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提出了 3 方面 14 条举措,旨在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多措并举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地方国企方面,2022 年 1 月 27 日,贵州省国资委印发《贵州省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非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股东会)批准,融资成本不得超过 8%。2022 年 1 月11 日,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日前对融资成本 6%以上的隐性债务全面清理、分类处置;争取 2022 年末全市隐性债务平均综合利率下降到 5%以内。2020 年 4 月,江苏省泰州市要求,市级国企新增融资成本不得超过 6%(年化),县级市(区)7不得超过 7%,县级市(区)下属园区企业不得超过 8%。不过这是指导性意见,并非硬性规定,因特殊原因成本高于 8%的,需报相关部门审批。2020 年 6 月,云南省发文要求,所有省属国企必须牢记严控新增债务,并且所有高于 6.5%利率的债务,特别是大于 7%的必须“千方百计换掉,并严禁再有类似”。
继贵州、遵义、南通、泰州之后,长沙也出台相应管理办法严控国企融资成本。长沙市国资委、市财政局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和融资担保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管理,进一步规范融资担保管理,防范和控制融资风险。通知涉及融资行为和融资担保管理的范围、融资行为的管理、融资担保的管理、融资行为和融资担保情况的报告、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五大方面内容。
规定具体详尽,是目前能见到的对下属国企融资行为规定最详细的管理文件。《通知》提出五项国企融资的禁止事项:一是非经市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 8%(含);二是不得举借没有偿债资金来源的债务;三是严禁以任何形式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举借债务,或以任何形式产生以政府财政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增加政府隐性负债的融资行为;四是严禁利用没有收益的公益性资产、不具有合法合规产权的经营性资产开展抵(质)押贷款或发行信托、证券化产品等各类金融产品融资;五是严禁重复利用各类资产担保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央企综合服务相关安排明确要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结合近年来针对国企改革和央企质量提升的政策文件以及此前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声明,中字头股票行情的回暖已经具备较为有利的政策环境。截至目前,沪市共有 263 家上市央企,其中主板 238 家,科创板 25 家。面对今年以来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沪市央企经营业绩表现良好,表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2022 年 Q1 至 Q3,沪市央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20.89万亿元和 2.1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91%和 8.93%,贡献了沪市超过五成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本轮计划衔接上一轮三年行动计划,遵循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央企公司质量将进一步有序提升,其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匹配,板块估值提升空间广阔。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市场的一些信息最终都将反应在股价上,有政策动向,行业发展状况,企业营运的好坏,更重要的是投资者的心理。庄家的洗盘,抬高股价后抛盘等等这些手段,几乎都是在利用散户投资者的心理。没有一个稳定的投资心理和换位思考判别能力,要想在股市中获取长期利益难如登天。下面咱们通过一个小故事去探索一下商家的经营心理,进而分析一下身为一位股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投资心理。
路人甲去一个超市买烟,由于他身上没有火柴,于是就给老板说:“送一个火柴呗。”结果老板没送。
路人乙也去这家超市买烟,而且他也没有火柴,于是就给老板说:“便宜一毛钱吧”,结果老板给他便宜了一毛,最后路人乙用这一毛钱买了一盒火柴。
有人会说路人甲比路人乙聪明,因为甲是直接让老板送一个火柴,乙虽然最后得到了火柴,可还是用自己的钱买的啊。
有人又说,那个老板也够傻的,直接给甲一盒火柴不就行了吗。干嘛还给乙便宜了之后,在卖给乙一盒火柴,结果不一样吗,那个老板也多赚不了钱啊。
咱暂且不说那个老板是赚甲的钱多还是赚乙的钱多。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那个老板把火柴直接送给了甲,那么他只赚到了卖出烟的钱。如果那个老板给乙便宜一毛钱之后,再把火柴卖给乙,那么让就是赚到了卖烟和卖火柴的两份钱。关键就在于这个心理上,老板肯定觉得在两件商品上赚钱,要比在一件商品上赚钱感到满足啊。其实这种心理也会表现在顾客身上,顾客都认为买一送一就是赚了,因为有一件东西没付钱。
上面的故事和股票没有直接关系,旨在说明投资者在股市中一定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然后根据行情发展随机应变。不要看到股价涨了就大喜,股价跌了就大悲,并且还要学会揣测其他散户和庄家的心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股市中的战斗几乎等于投资者们在打激烈的心理战。
胜己才能胜人!
市场变幻无穷,大赢大亏,对投资者人性的考验、性格的陶冶,相信没有哪种行业能够比得上。交易者操作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事实证明, 80%的亏损是由性格和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心态正常才能产生理想的结果。正如吉恩·阿加斯里特所言,“心想事成。成功因你而为。”
投资者自己,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在这个风险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敌人。交易中往往自己的情绪被交易者当成自残的武器用来对抗市场,事实上,市场就是市场,市场没有感觉,也没有感情,它自始至终并未伤害过你。可笑而可悲的是,多数的投资者被自己的情绪打败了。
人的性格,是一种双重组合:坚定与动摇、顽强与脆弱、胆识与畏缩、耐心与急躁、细心与大意、骄傲与谦虚、知足与贪婪、果断与迟延……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非他们天生没有缺点,而是他们在实践的磨炼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你必须心平气和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未来的买卖而辗转难眠。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情绪,那最好另谋发展。因为在市场里,每天都有很多刺激的事情发生,要应付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必须精明冷静,否则便会举棋不定。
很多投资者都学习过许多理论技巧,策略方法,但在实际投资中却完全派不上用场,正确的投资理念被贪婪和恐惧所代替。还有的投资者认清了形势,选对了品种却赚不到钱,机会在犹豫与彷徨中悄然丧失。事实上,投资者整个的交易人生就是在和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抗争。最优秀的投资者都清楚地了解自己,他们具有不寻常的技巧,他们有自己的制度和判断,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积极地参与市场,而什么时候应该呆在一边。在这个战场中,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已经不再是资金的多寡,而是智力、毅力和勇气的有无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
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你的操作,一旦你对市场形势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便不要轻信人言。成功的投资者大都不喜欢跟随多数派的意见。当所有人都看好大势时,他们便会冷静地思索,有没有看淡的理由,反之亦然。历史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的观点总是错误的。成功的投资者发现一般人,特别是小户的看法,居然和自己一样时,便会感到不安。当大多数分折师看好,成功的投资者便准备进行平仓或者看淡,因为大多经纪公司提供相同的意见,可能影响小户过份买入,或者过分出售。一些公司收集很多分析师的主张,编成市场意见,如果百分之七十的分析家看涨,则这暗示了有过多的人入货,随之而来的下跌,自在情理之中。
老子曰:“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这是告诉我们,不能贪,要舍得放弃。能舍反而得到,有时是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想贪反而失去。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想成为赢家,必须有严格的自律。自律不仅仅是制定和遵循交易计划的能力,它同时还是预知何时你的计划不起作用并且在其失灵时不再遵循它的能力。自律是一种在交易上有足够的时间,要么为你积敛财富,要么让你丢盔卸甲的能力。自律是在你蒙受损失后抖擞精神不甘失败地再次返回交易阵地,并且不受外部信息和那些与你所用系统毫不相干的有关信号干扰的能力。自律是那种在一定合理的交易规模上安之若素,而不为追逐过大的交易量的冲动所驱使的能力。自律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你的交易系统,而按部就班的机械操作的能力。 最为重要的一点,自律还是一种不管在前一天赢得心花怒放还是输得一塌糊涂,你都会每天出现在交易的竞技场上的能力。
对每个交易者而言,失败几乎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市场上,你必须改变自己的频率去追随市场。很少人天生就属于市场,所以要成功,你就一定得改变!改变过去所有错误的观念与习性,并不断将正确的行为训练成为你的习惯.情绪会让人追涨杀跌,所以得去控制它;人性不愿意让人轻易认赔实现损失,所以你得习惯认赔的感觉;人性也不愿意让人将现有利润放弃拿来加码,所以得克服短视近利的想法。在市场上做正确的事,几乎都会带来痛苦,人们的选择必定是远离痛苦,可远离痛苦也远离了成功,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就注定了成功者一定是少数!
五大“反人性”技巧:
反人性1:要卖掉亏钱的股票
投资者买股票,建仓的时候雄心万丈,准备大赚一把。但是,手中的股票未必都那么给力,被套住是家常便饭。如果手里有多只股票,在卖股票的时候,一般人都会选择卖赚钱的股票;亏钱的股票一般人都舍不得卖,因为这从心理上来说就是“割肉”,承认失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然而,往往是赚钱的股票继续上涨的概率大。
反人性2:不要天天看股价
市场好时,人们可能一天看很多次股票,然而经济学家却建议投资者少看股价。有统计称,看的次数越少,投资收益越高。因为理性不是人类的常态,有限理性才是。一天到晚看股票,股价的波动会严重干扰你的决策。
反人性3:不能频繁交易
总的来说,频繁交易既伤“神”,又伤“身”。除了专业的短线投机客,频繁交易并不合适。在价格上下波动中,人非常容易情绪化,影响正常的判断。另外,手续费是不容忽视的成本,交易越频繁费用越高。投资者应该降低无效的操作,抑制交易冲动,减少交易的成本。
反人性4:买“贵”的股票
人都有捡便宜的心理,但这个要用到股票上就不妙了。自2016年9月以来,A股市场“龙头化”趋势明显,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等龙头股越涨越高,而中小盘的股票却跌跌不休。“龙头”股的特点就是股票价格高、市值高,500元的贵州茅台你不敢买,它就涨到680元,券商更是看高到850元,直到让你彻底买不起。
反人性5:懂得认输
炒股要有原则、有底线,更要懂得向市场妥协。A股中小创股票牛了7年,蓝筹股一直不受市场喜爱,但过去一年多蓝筹股却成了市场的香饽饽,蓝筹的牛市持续时间这么长,在A股市场是非常罕见的。热衷于中小盘股票的人,要懂得认输,否则仍得只赚指数不赚钱。
大部分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这当然包括我们自己。操作中没有规章、规则、系统,就会犯以上5种“人之常情”的错误。炒股,是一件很“没人性”的事情,你准备好了吗?
其实炒股没有那么复杂,关键还是心态。
就你的问题,我首先肯定你的勇气,但大多数人其实并不适合炒股,而想稳赚的话,基金定投是最好的方式。这也是我17年投资经历得出的唯一包赚不赔的炒股方法。如果你不想头破血流的话,看到这里就可以了。
1、看书。注意多看美国人的书,国内的这方面书籍技术分析过多,且大多不是事后诸葛型的,就是云山雾罩型的,绝大多数不具有概率上的可操作性。建议看看《股票作手回忆录》、《通向财富自由之路》、《日本蜡烛图技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逆向投资》、《海龟交易系统》等书;
2、模拟。将你的想法在同花顺等网站试试看,找找感觉。但这段时间不用太久,熟悉市场规则就可以了。
3、实战。前提是你已经充分理解以下术语的意义和重要性:趋势、周期、波动率、以及早晨之星、楔形等。拿点小钱先当做练手,不亏光就行(只交了一点点学费就开始赚钱的人我还没听说过),但是要记下每次操作的心理过程,这点很重要!
4、在你更有资金实力的时候,不要急着放大操作,再度做模拟盘。不要急,股市每天开门,机会有的是。
5、再度上场。前提是这时你能充分理解以下术语的意义和重要性:止损、止盈、资金管理、仓位控制、胜率、赔率等,并且已经看过100篇以上的公司报表和研究报告、行业报告、雪球上各位大侠的深度研究等。这时候,你算是入门了。
6、根据行情的发展和趋向,进一步优化你的交易系统,甚至全盘推翻你的原有系统建立更好的系统,前提是你能做到以下3点:纪律、纪律、纪律!
7、到这一步,你基本上算是5%-10%的那批人了。但是,一个系统可能还不够,你或许需要更多的(不是更好的)系统,以全天候适应未来可能全新的市场。能做到的话,你将是我的老师。
8、记住最好不要借钱炒股。
题外话:为什么很多人不适合炒股?亏损跟智商、情商无关,跟原来从事什么行业无关。原因我
想有两点:第一类人有分数情结。只要是当过学生的人,无论有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都希望买一次
赚一次。少赚即走、大赔死撑,希望能涨回来----最终的交割单就是赚了手指头赔了大腿。这类人的比例非常之高,以至于我随便跟一个股民交流都能预测他的交易结果;第二类人是自信满满,热衷短线,最终输给了交易费用。综上,绝大多数人一进到市场就有强烈的自我毁灭倾向。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技巧,关注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干货很多!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投顾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8/3800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