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核电板块盘中快速拉升,截至发稿,中飞股份、兰石重装触及涨停,中核科技、沃尔核材、中广核技等纷纷跟涨。
中俄迄今最大核能合作项目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最后田湾核电站的堆积应急冷却系统、事故浓硼注入系统和安全和喷淋系统以及事故及水系统都从两道改为四道,实现了4个能动系统完全独立和实体格绝,保障各系统能够独立安全运行。而堆芯熔融物捕集器作为中国首创,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的高度肯定。 而又有消息称2022年5月27日,作为全国第1个工业领域核能供气工程,在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举行开工仪式,并浇筑了首灌混凝土,标志着这个项目进入了全面建设的阶段。
部分证券认为,若以当前的三代机组(两台核电机组)作为参考,单台核电机组预计投资额达到200亿左右,此次核准的6台机组可带动产业链1200亿投资规模,无论从投资带动效应,还是对长期能源保供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不过,随着以三代、四代核电技术持续得到验证及突破,核电安全性、经济性和核废物处理等方面也获得取得长足进步,叠加“双碳”经济背景下核电天生自带高效能、低排放的天然属性,产业发展也逐步进入提速阶段。
大西洋:公司主营业务仍为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的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公司主要产品涵盖焊条、焊丝(包括实心焊丝、药芯焊丝)、焊剂三大类别700多个品种。
三个合同涉及三个项目,5个核电机组。中核表示,合同总金额超过200亿人民币,项目总造价超过千亿人民币。根据合同约定,中俄双方将在田湾和徐大堡合作建设四台VVER-1200型三代核电机组,双方将在中国示范快堆项目中开展设备供货和技术服务合作。
消息面上,3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时强调,目前中英关系很好,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双方贸易额已超过800亿美元,英国也是中国投资主要目的国,两国在金融、核电、高铁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此,市场人士纷纷表示,中英加深合作将加快核电“走出去”的脚步,而2015年核电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田湾核电站有其天然的区位地理地质和水文等条件,建成8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后,总装机容量,最高将达到800~1000千瓦,年发电量最高将达到700亿千瓦时,年产值2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也将一举成为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核电站。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又一超大型的核电能源基地,对于改善我国华东地区电力能源结构实现绿色能源替代,推动实现双碳目标,都具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同时作为我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其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极高,同时在世界上率先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结构和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其采用的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等装置,让其达到了世界上核电建设安全的最高标准。从安全标准上来讲,该核电站机组不仅满足国际现行的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标准,而且按照现有标准推测该核电机组发生堆芯严重损坏或熔化事故的概率远低于当今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4倍左右),发生严禁严重放射性泄露的概率更是达到了千万年一遇的标准。
海洋王:公司主营业务为专业从事特殊环境照明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涵盖固定照明设备、移动照明设备和便携照明设备三大系列,包括200多种型号,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铁路、油田、石化、公安、消防、煤炭、部队、港口、场馆、民航、船舶和机械制造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2020年6月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预测,“十四五”及中长期,核能在中国清洁能源低碳系统中的定位将更加明确,作用将更加凸显,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机组持续稳步推进。
中盐化工: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66%,滚动市盈率9;
川仪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9亿元,同比增长2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4亿元,同比下降17.98%。为此根据相关数据,整理出以下信息。
中国核建:公司主要从事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及工业与民用工程的建设业务,是我国国防军工工程重要承包商之一,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也是30余年来国内唯一一家不间断从事核电工程建设的企业。
其中,两台采用俄罗斯原子能公司VVER技术的核电机组落户徐大堡,让业界颇为意外。
事实上,除“走出去”外,国内项目也有望加速启动,其中管理层曾多次提出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而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内陆项目也将在“十二五”后重启。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国核电在运机组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以此计算,2015年到2020年的6年时间需新建装机4000万千瓦,每年平均需要开工6台机组。预计未来10年,每年核电建设投资规模将达700亿元。
华创证券表示,核电后续将稳步推进,电价上浮叠加成本的回落将进一步提高业绩弹性,建议关注量价齐升明显,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的中国核电。
6月8日晚间,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前夕,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在人民大会堂签署《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电站框架合同》和《中国示范快堆设备供应及服务采购框架合同》。这是迄今为止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
在本地需求不振的情况下,红沿河又还有两台机组在建,未来将投入运行,这将进一步加大供需矛盾。因此,徐大堡核电何时能够开工,仍存在较大变数。
众所周知,在以往,基于核电本身技术密集、重资产投入和项目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同时涉及公众安全和舆论等,核电行业发展更多带有谨慎规划属性,相关设备需求也取决于新开工核电站的数量和国产化率。
多家券商研报指出,核电作为可控清洁能源,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十四五”期间核电审批有望加速。据业内预测,未来每年将保持6-8台新核电机组获批建设,我国核电新一轮建设大潮即将到来。
核电有望凭借自身的高能效、低排放和发电量稳定等优势,成为能源自主可控,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也有望伴随成长。
佳电股份:公司是我国特种电机产品的龙头生产商,主要从事电机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防爆电机、起重冶金电机、屏蔽电机电泵(含军品)、风力发电机、普通电机等。作为我国特种电机的创始厂和主导厂,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冶金、矿山、交通、水利、电力、核能、航天、粮食、军工等领域,曾为我国人造飞船、卫星、火箭发射、核电站、核反应堆、葛洲坝、三峡、南极长城站以及军事工业等高科技领域提供了可靠的驱动力。
当前国内核电装机容量(5%),不管对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是对比世界的平均核电发电容量占比(10%),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8/3758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