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互联网保险概念股(互联网保险业)

发布时间:2023-07-24 06:29

“新冠”保险接连被点名,互联网保险也受到了“牵连”。2月21日,上海市消保委指出,通过对新冠隔离险产品的深入研究,发现互联网保险产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有“低进高出”的结构性问题,这不仅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还会引发大量的消费投诉。上海市消保委同时也喊话建立互联网理赔规则等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在“互联网 +”背景下,除了应完善互联网保险政策和法律法规,还应加快构建互联网监管制度和监管细则。只有健全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推动行业形成自律,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从而推动互联网保险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更早之前,轻松集团也是在布局保险业务之后,获得了一笔融资。据悉,轻松筹2014年上线后,2016年又推出互助业务,2016年年末,则又推出保险业务,此后的2017年,轻松筹宣布在年初已完成28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多个平台推送保险产品或有医疗险产品链接

由于地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相对较低等因素,互联网医疗新业态的长期成长潜力自然毋庸置疑。而持续近三年的疫情更是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显著提速的窗口期。

总保费超千亿元 “创业基因”推动稳健发展

对此,多家机构发表报告,表示看好板块发展机遇。

相较于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特性和高渗透率,能够低成本地对用户形成触达,但却缺少传统保险产品在营销上的规范性。

不仅如此,阳光保险还深知,保险企业作为社会的压舱石与稳定器,更应肩负起社会责任与担当,成为一家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因此,阳光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参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均积极有效地参与,做出卓越贡献。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险企标的极具稀缺性。目前,在国内235家保险机构中,在A股与港股上市的仅有9家。其中,在H股上市的有中国再保险、众安在线、中国太平、中国财险,A+H股的上市险企有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

尽管众安在线和泰康在线的综合成本率显著改善,也开始迈入盈利周期,但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需解决的痛点和面临的风险及挑战仍然巨大。

而此次的“新冠”保险被点名还波及至互联网保险。2月21日,上海市消保委官方公众号发布信息显示,通过对新冠隔离险产品的深入研究,发现互联网保险产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有“低进高出”的结构性问题。

商业模式创新是关键

“从保险市场看,互联网保险因成本和售价低、高效快捷得到消费者欢迎,也是保险产品迭代升级的主要趋势之一。建立健全互联网保险产品相匹配的产品设计、营销、理赔规则体系刻不容缓。”上海市消保委表示。

现在,欧亚平离镁光灯更远,一众职业经理人,更多站在台前。

时隔18年,港交所再次迎来传统民营保险公司的登场!

而“尊享e生”目前经历22次迭代,最新版本的“尊享e生2023”主打“慢病能买,门急诊能用”,从可保人群和可保责任两个方面填补了当下百万医疗险产品的空白。“尊享e生”的迭代路径,既是众安在线不断满足和挖掘互联网用户需求的体现,也是其规模得以不断扩张的侧面证明。

幕后大佬

何谓“价值发展”?

丘吉尔曾说:「如果我能办得到,一定会把「保险」两个字贴在家家户户的门上,每一个公务员的手册上,每个企业的章程里。」作为一项相当特别的金融产品,保险帮助我们对抗「不确定性」。

这一切,早有预兆。

旗下阳光人寿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及价值发展原则,不断开发升级多重产品服务,满足客户全方位、深层次需求。其创新推出的“三无忧”系列产品,可实现全流程为客户规划各阶段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养老方面,阳光人寿打造了保单+“阳光人家”养老社区的长居合作模式,还创新性推出了“孝无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客户不同养老需求。

从业务来看,价值发展同样贯穿业务始终。比如阳光保险并未一味以低价拓市场,而是用优质的产品服务、强劲的科技实力、丰富的产业链生态圈培育自身竞争优势,从而吸引市场。

影响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因子是综合成本率。

而从保费增速来看,2021年互联网车险保费规模前十家保险公司合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6%,较整体高出15个百分点。从保费收入同比变动值来看,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及安诚财险分别贡献增量12亿元、8亿元、7亿元、7亿元,是互联网车险保费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外界广泛报道比亚迪对易安财险的36亿元收购款已于2023年1月31日到位。不过随后的2月7日,比亚迪相关人士否认了这一消息,“不属实,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但从双方此前释放信息可知,该收购案仍在进行之中。

9月2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上半年,共有73家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经营主体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保费收入530.4亿元,同比下降1.4%(对去年同期保费进行了口径调整)。

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不同险种间“此消彼长”,意健险、退货运费险和车险业务量同比变化明显。退货运费险和车险分别带来28.0亿元和12.7亿元的增量,意健险同比减少49.2亿元,其他险类变化不大,“两增一减”相互抵消之后,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减少7.3亿元。

数据显示,上半年,互联网车险实现高速增长,增量主要来自头部险企。具体来看,互联网车险保费89.3亿元,同比增长16.6%,延续去年恢复性增长态势,增速进一步提升,高于行业整体车险10.4个百分点。保险业协会表示,互联网车险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监管政策、保险公司战略倾斜、客户投保偏好等多重因素。一方面,近年来在银保监会大力推动车险市场及互联网保险规范发展、引导行业加速线上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车险在运营效率、客户体验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保险公司对互联网车险业务的投入逐步加大。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影响以及客户群体代际更迭所带来的线上自主投保偏好正逐步显现。

同时,上半年互联网非车险首次同比下降,主要因意健险业务收缩。数据显示,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441.1亿元,同比下降4.3%,是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主要原因是意健险业务的大幅调整。意健险保费收入151.7亿元(其中健康险124.2亿元,意外险27.6亿元),同比下降24.5%;非车财产保险(不含意健险,下同)增速较高,保费收入289.4亿元,同比增长11.2%。

数据显示,上半年保证保险保费151.5亿元,同比增长2.2%,占互联网非车险的34.4%。单一经营主体市场份额较高,平安产险保费占比69.8%。

同时,上半年互联网健康险保费收入124.2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恢复,但同比降幅达23.2%。保险业协会表示,2021年8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规范互联网健康险业务,在政策引导下,互联网健康险快速整改,虽然短期内业务规模有所下降,但业务销售中非理性因素导致的风险得以释放,为今后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互联网健康险以医疗保险为主,通过互联网销售的惠民保类业务崭露头角。上半年,互联网健康险中医疗险的保费收入109.6亿元,占比88.2%。其中,百万医疗占据半壁江山,保费收入57.5亿元,占比46.3%;重疾险11亿元,占比8.9%;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区域定制型商业医疗险(惠民保)保费收入7.5亿元,占比6%。

[互联网保险概念股(互联网保险业)]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7/36398.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