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银行股集体拉升,板块涨逾6%,个股方面,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涨停,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暴涨逾6%,其余个股涨幅超4%。
瑞银今日发布银行业研报指出,中国将持续推进一系列金融改革,包括近期的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支持资产证券化的注册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处置等,将有助提升银行业中长期净资产收益率水平,金融改革有望缓释信用周期风险,持续看好银行股。个股方面,瑞银维持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买入评级,并上调招商银行,农业银行评级至买入,但对于近期表现最为抢眼的交通银行,瑞银并不看好,评级为卖出。
排除了消极出货和接盘的“被动”大单成交,重点对当日股价有决定性影响的“主动”大单成交进行监控,真实地反映主力资金意图。
“温州银行盈利水平承压、持有的信托、资产管理计划及债权类投资规模仍较大且存在一定风险敞口,未来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仍承压,同时高层人员变动对温州银行未来经营发展及战略目标实现等方面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仍有待观察。”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述报告指出。
郗永春表示,温州市场主体活力强,企业创新意识强,是保险投资的好地方,希望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创新合作共赢模式,在提升温州科创能力水平、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包祖明表示,温州正处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开启了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的新征程,期待保险业深度参与,开展广泛合作。
600606 绿地控股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东莞证券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本文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或组织的投资建议,东莞证券也不对任何人或组织因使用本文信息所致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所载内容版权归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本文所载内容”
——供给制度,改进执法
「东莞证券风险提示」
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12月21日,中金公司发布宏观分析研究报告。报告预计,金融改革仍将是2016年中国政策议程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具体的改革措施可能包括资本账户开放、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监管体系改革以及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改革。分析认为,一系列金改措施将降低民营资本参与金融领域的门槛,万亿利润的金融市场向传统行业上市公司敞开。部分公司已经提前布局金融行业,未来或不断受益。投资者可积极关注板块相关个股,密切注意主力资金动向,与主力共同把握市场机会。
三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两个健康”重要论述。去年10月,温州正式启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坚定扛起新时代改革开放“探路先锋”的使命担当,将“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作为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必解之题。温州全市上下正击鼓催征、扬帆奋楫,以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气势,全力作答时代赋予的新命题。
据瓯海法院初步统计,中城集团为别的企业担保了3亿多元,别的企业为中城集团担保了8亿多元。
由于过去的“野蛮生长”,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触及企业的切身利益。为此,温州搭建民营企业家维权服务中心,主动帮助协调解决。“我们对问题逐一进行交办解决,对一些纠葛复杂的,通过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温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宝说。
铜业股今天早盘集体高开,龙头是云南铜业,不过随后放量回调,有色股也出现回调迹象,暂时将云南铜业也剔除出备选股。
距上轮上市辅导期已一年五个月,温州银行未有上市新进展。从筹备至今已十余年,温州银行IPO仍未能修成正果。
去年11月底,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在温州银行2018年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温州银行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投资策略导致资产负债错配,依赖发行同业存单弥补资金流动性,在融资成本上行的环境下,利息支出水平上升明显。同时,较大规模的不良贷款核销,对盈利水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600679 上海凤凰
为何破产?
对于金改来说,对具体行业的利好,目前还真的没有,可能大家会说券商,但人家未必会通过国内券商的通道进行交易,毕竟外资也可以51%控股了。所以,只能多资金增量的角度思考,未来牛市会更长,空间会更大,而且价值投资这些更会趋于国际化,龙头企业更具吸引力。所以,我个人认为金改的福利,我们多数人短期还是比较难抓的,更多的是考虑长期吧。
逻辑一:金改带来券商ROE提升。截至2019年底,中国券商的ROE为6%,而美国2018年的数据为13%。从大的宏观背景看,美国券商的盈利能力显著高于中国券商源自美国社会的融资结构中与券商相关的股权融资占比很高。
逻辑二:牛市中后段券商利润弹性更大。牛市中1、3、5浪为上升浪,市场成交逐级放量带动券商利润节节高。历次牛市中后期由于市场成交量放大,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也会大幅提升。本轮牛市从2019年初启动,目前已处在牛市3浪主升浪中,受益于成交量放大,2020年二季度券商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高达26%。历史上一轮牛熊周期持续5-6年,预计本轮牛市将持续至后年。
给未来的成交额做一个测算:2020年名义GDP预计约为104万亿元,等到2022年GDP有望增长至120万亿,2007年、2015年牛市顶点时A股以总市值计算的证券化率分别约为140%和100%,取中间值120%计2022年牛市顶部A股总市值大约140万亿元-150万亿元;2015年股市市值最高时为78万亿元,对应日成交额高点为2.2万亿元,假设根据证券化率测算2022年牛市顶部股市的市值为150万亿元,成交额相比2015年也将对应放大。考虑到2015年牛市中杠杆资金的比例较大,保守估计未来日成交额有望在3万亿元元以上,相比当前1万亿元左右的日成交额,未来市场热度还有望大幅提升,券商利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逻辑三:机构低配,预期差大。从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型混合型、灵活配置下)2020年二季报披露的重仓股情况看,当前机构对券商配置力度依旧很低。基金重仓股中券商股持有市值占比为0.49%,处于2005年以来从低到高16%的历史低位。过去三轮牛市中,基金配置券商比例的高点分别为2007年一季度的7.5%、2009年一季度的5.8%和2014年三季度的3.2%,目前券商的配置比例非常低。从相对配置角度看,以沪深300指数中券商成份股的权重为基准,2020年二季度基金低配券商6.8个百分点,处在2005年以来从低到高31%的历史分位,过去三轮牛市中,基金超配券商比例的高点分别为2007年一季度的4.5%、2009年一季度的2.1%和2014年三季度的-4.3%;以A股自由流通市值中券商股市值占比为基准,2020年二季度基金低配券商3.9个百分点,处在2005年以来从低到高15%的历史分位,过去三轮牛市中,基金超配券商比例的高点分别为2007年一季度的4.6%、2009年一季度的0.6%和2014年三季度的-0.7%,当前券商依旧大幅低配,可见券商板块当前的预期差较大。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7/3578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