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vr ar概念股(ar概念股 台灣)

发布时间:2023-06-17 04: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元宇宙”主题的漫画。 朱慧卿作 新华社发

岁末年初的台湾,“元宇宙”成了最热门的产业话题:科技业人士纷纷表态看好元宇宙前景与商机;相关概念的上市上柜公司股票续扬;更多的企业与人才希望搭乘“元宇宙”快车。

随着脸书(Facebook)更名为Meta,元宇宙(Metaverse)也成为台湾各界关注焦点。专家指出,未来10年将会感受到真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增强现实(AR)可能取代手机,虚拟现实(VR)可能取代电脑(PC)。硬件设备要达到像手机这般普及,重量、体积及解析度感测器等是相关产品发展的方向,也必将推动半导体创新跟随进步。

台湾集邦科技分析,在元宇宙议题的驱动下,更多品牌厂商将跨入VR、AR市场发展,并带动全球相关装置出货高速增长,明年可望达1202万台规模,年增26.4%。

据记者观察,进入2021年12月,“元宇宙”在台湾媒体上成为热词,无论是在与之相关的论坛、研讨会上,还是企业的“尾牙”上,“元宇宙”都是科技企业人士乐此不疲的话题。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表示,元宇宙通过硬件建设实现虚拟内容,在这过程中所需要的硬件设备、IC部分,台湾企业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施振荣指出,元宇宙可以实现各种不同情境的应用,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应用科技的目标。他认为,一定要给文化创意人员更多空间,让他们展现想象力,打造出西方向往、具备东方文化特色的元宇宙。

台湾宏达电多年前就开始布局虚拟世界。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说,发展元宇宙势在必行。她邀请大家一起加入元宇宙,用正向思想,为社会、为下一代作贡献。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认为,最好的技术、制造及经济生态运转是未来半导体业决胜因素,台湾应可带动全球半导体业迈入更精彩的10年。集成电路的发明超过60年,在人类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元宇宙题材也在台湾股市“发烧”,概念股股价续扬,市场对VR与AR硬件设备、晶片厂等供应链商机热捧。分析认为,人工智慧、晶圆代工、社群平台、游戏、金融等元素,都将在元宇宙的蓝海中扮演关键角色。

记者观察到一个迹象,外资券商已提前切入元宇宙题材投资机会。摩根士丹利证券半导体产业分析师詹家鸿认为,电子供应链厂商更是跨入元宇宙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有上市公司法人表示,在元宇宙概念下,未来游戏不再只是娱乐功能,而是融合虚拟与现实世界,提供一种新生活的形态,让游戏产业走出娱乐圈,延伸到教育、工作等领域,扩展商业价值。

发展元宇宙,决定成败的还是人才。影音平台Yahoo TV总制作人耿暄认为,内容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整合型人才,是元宇宙所迫切需要的。

台湾世新大学不久前建成了一个470坪(1坪约等于3.3平方米)的“智能摄制基地”,拥有270度带天顶的环幕摄影棚。演员在体验沉浸式表演的同时,环境拟真光源、色彩、影像反射等元素可即时完成,大幅缩短制作流程与时间,也给导演和演员更直观的即时展现。世新大学校长吴永乾说,学校将从下学期起规划13门相关课程,以期推动台湾总体内容产制能力的提升。

据了解,台湾义守大学也将元宇宙融入教学和设备中。该校数媒系主任孙志彬说,义大以元宇宙数码教学课程点亮研究成果,如将创意和元宇宙融合,将上古神话《山海经》制成VR电竞游戏等。与娱乐公司产学合作,将区块链游戏设计理念融入数媒系元宇宙课程模组,预计明年将单独招收重点运动项目绩优学生,新增“运动舞蹈”和“电子竞技”项目,培育更多电竞产业相关人才。

台湾科技界人士认为,大陆无疑是元宇宙发展的蓝海,期待两岸携手,共拓元宇宙的广阔天地。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论坛云会议上,元宇宙成为与会两岸文化学者热议的话题。星之国际董事长许若薇说,相信两岸影视产业将在元宇宙潮流中深化融合,共创双赢。

(据新华社台北电)

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为880万台。此外,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AR/VR市场规模有望增至7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50%以上水平。

各大厂商入局,AR/VR或将进一步普及

这样的局面正在迎来快速改观。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2025年前,全球各大厂商将陆续推出切入XR领域的新品,有望刺激行业正向发展;到2030年左右,AR产业或将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推动供应链走向成熟,终端设备单价进一步降低,最终完成消费者市场的规模上量,出货量有望达到10.76亿台。

值得关注的,官方政策对于AR/VR、元宇宙等前沿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日渐增强,各地相继出台行动方案,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正值政策利好时期,2023年的AR/VR、元宇宙企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显然AR/VR行业正在等待新一个契机乘势而起,一方面,随着大厂商的入局,AR/VR技术的发展也将按下加速键,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加快XR产业的成熟。另一方面,当AR/VR的竞争进入大厂之间的博弈,也会带动产品价格的下降,使AR/VR技术更加广泛普及。

关键核心标的

在年初的CES大会上,AR/VR头显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可以预见的是,当AR/VR的风愈吹愈烈,而核心标的的入局毫无疑问会直接推动AR/VR产业的发展。

Meta(META.US)

当代AR/VR市场的领头羊Meta,近两日,透露出了不少有关Quest 3的最新消息。这款头显设备要比Quest 2薄两倍,功能增加至少一倍,价格则略高于Quest 2。据称,Quest 3将有一个“智能监护人”。虽然Meta没有详细说明,但这可能涉及当用户靠近家具、人和宠物的时,会在混合现实空间内自动出现的3D轮廓。

此外,官方还补充道,Quest 3将推出41款新应用和游戏,在佩戴头显使用这些内容时,用户将感觉更轻松和自然。对于VR,除了早先就已有消息的Quest 3,Meta还有另外两款头显正在开发中,代号为“Ventura”和“La Jolla”。

Meta一边祭出“降价抢占市场”大招,另一边马不停蹄地宣传未发布的Quest 3,提前“锁定”一些VR用户。另据知情人提供的信息显示,Meta计划开发一款AR眼镜代号为“Orion”,是一款真正的增强现实眼镜。Orion已经开发了八年,员工将在明年的某个时候测试这款眼镜。

索尼(SONY.US)

PSVR2被索尼从立项到发布打磨了近7年时间,可以说是7年磨一剑,索尼很看好PSVR的销量。在CES 2023索尼媒体发布会上,索尼正式宣布,PS5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3000P万台,若以PSVR的市占率来计算,PSVR2的销量至少能达到150万台。

此外,机构也看多PSVR2的出货量。TrendForce集邦咨询在去年发表研报透露,预估2023年PSVR2合计出货量约160万台,是带动VR头显市场的主力之一。索尼自身看好,机构看多,PSVR2的接下来出货量值得期待。

苹果(AAPL.US)

据彭博社知名苹果爆料记者Mark Gurman称,最新测试版本的Reality Pro头显将不需要iPhone来设置或使用,可以直接从iCloud下载用户的数据。此外,苹果正在测试“空中打字”功能,而通过眼部追踪以及手部追踪,也能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操作体验。

一直以来,有关苹果推出AR/VR头显设备的消息就曾未断过。近日HTC董事长王雪红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她认为苹果将很快推出XR/MR产品,时间会在“2023年中或之后”。尽管增加了竞争,但王雪红称她将苹果的进入意味着AR/VR头显市场已达到一定规模。此外,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指出,苹果计划在2025年推出“低端”和“高端”的第二代AR头显。

微美全息(WIMI.US)

据了解,微美全息是一家集产品研发与销售为一体的AR解决方案厂商。经过数年的沉淀积累和丰富升级,通过利用成熟的技术,包括增强现实、3D可视化和全息通信等,正在逐步改变远程工作员工的工作和完成复杂任务的方式。微美全息继续致力于开发基于全息AR平台的新解决方案,加快AR/VR市场的拓展,推动AR/VR产业的发展进程。

尽管全球AR/VR行业寡头效应持续加剧,微美全息依旧可以通过差异化竞争寻找到发展的空间。目前,微美全息持续投入 VR、5G、AI 等领域,在5G网络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以及高速处理大量数据流量的能力,可为5G用户带来长期价值。看好VR/AR的发展,并不断在该方向探索,未来微美全息长期搭建AR/VR领域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对接桥梁,进而助力一场远大的图腾。

微软(MSFT.US)

在IDC发布的关于AR头显市场的分析报告中显示,在2022年上半年,排名前五的AR头显设备制造商还包括微软。此外,HoloLens得到了不少企业用户的支持,它的用户包括了迪士尼、美国宇航局、Autodesk和Sketchfab等,微软在VR/AR领域也是不断发力的。

结尾

行而不辍,进而有为。作为下一代科技和通信行业的重要平台,2023年会是AR/VR的应用之年吗?答案肯定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证明。但在这个过程中,在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下,让产业链厂商积极携起手来,共同促成星火燎原吧!

[vr ar概念股(ar概念股 台灣)]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6/3370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