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王遥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2月28日金融时报。
近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绿色金改试验区”)的加速推进再次来到聚光灯下。继2019年11月甘肃省兰州新区获批绿色金改试验区之后,2022年,重庆市绿色金改试验区正式启动,成为最新扩容的地区。未来,试验区有望进一步扩容,据悉,上海市正在积极申建,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是顺利推进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基本遵循。广州正是依托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找准了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载体,在切实帮助绿色产业解决融资痛点的过程中,创新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金融产品和模式。
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开展创新业务、推动创新发展,做到多种业务融合式发展,建立适应多层次、多样化市场环境的弹性机制,是民间融资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金融机构落实《绿色信贷专项统计制度》、依托“粤信融”平台建设广州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融资对接系统、推动多项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标准率先在试验区落地实施,为金融机构识别绿色项目、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提供参考。
“依托碳账户金融,衢州率先探索出绿色金融支持低碳转型的发展路径。”近日,在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组织下,记者来到衢州,在这座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大满贯的地级市,观察到了一条独特的绿色金融换挡升级之路。
据了解,2021年,衢州围绕“双碳”目标,构建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导向的碳账户体系,率先集齐涵盖工业、农业(林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居民生活六大领域的碳账户。
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亮点
2017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7省(区)10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
据统计,目前,济南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2家,上市股票总数33只。与此同时,济南积极推动企业“新三板”挂牌,挂牌企业达到108家,约占全省23%,形成了“新三板”独具特色的济南板块。
在绿色债券方面,协调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券,发布企业赴港澳地区发行绿色债券政策指引,促成多家企业在港澳地区发行绿色债券,持续扩大绿色债券融资规模,并创造绿色债券发行多个全国首笔。如,全国首单“三绿”票据、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全国首支碳中和乡村振兴绿色中期票据。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持续探索绿色转型方式的衢州渐渐将目光聚焦于碳减排,并找到了一个切入口——碳账户。
林平介绍,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主要下大力气抓好五项工作:
李永健:是啊,就得把金融市场活跃起来。小贷公司等新型组织的方向就是活跃金融服务,只要做到了风险可控,就得进行倡导,进行鼓励。现在受制约的就是融资渠道不畅,在这个方面拓开了渠道,有了合理合规的资金来源,就能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
形成机制,破解项目识别难题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也积极争取人民银行总行的指导,创造条件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领域先行先试政策优先安排在广州落地实施,推动广州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山东“金改22条”推出三周年以来,我省普惠金融力量日益壮大。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和贫困地区等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组织,正成长为普惠金融的中坚力量。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不断满足特殊群体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不象”的民间投融资平台
张慧萍:“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为农村小额资金拥有者扩大了投资渠道。
推动金融“脱虚入实” 银企合作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财富管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6/3317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