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溢价交易流程(溢价交易说明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07 08:36

财联社3月16日讯(记者 刘超凤)无锡国资旗下国联集团以91.05亿元竞拍买下民生证券30.3%股权,较起拍价溢价55%,PB高达1.95倍,这一轰动行业的事件,至今仍是业界的谈资。

参与竞拍的三家券商背后各有国资坐镇,让这场竞拍更添传奇色彩。财联社一直密切关注这场拍卖的进程。据了解,上海某区国资曾有意拿下这部分股权,其退出收购后,三家券商入场,注定上演一场行业瞩目的拍卖盛事。

国联证券与东吴证券均为江苏籍券商,浙商证券则注册在浙江省杭州市。拍卖期间,浙商证券率先退出,进而演变成两家江苏籍券商的竞争,你来我往中拉高了拍卖价格。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三家券商如果有充分协商,或许能节省不少真金白银。

监管是否对这一拍卖价格存疑,也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一轮拍卖令民生证券身价“大涨”,显然是对于多方参与者的利好:

先说泛海控股,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泛海控股是最大的显性受益者,原本56亿都存在打折的可能,最终实现91亿进账,出手最优质资产,帮助其化解部分债务压力。

再说国联证券,未来通过吸收合并民生证券,有望实现公司排名的大幅跃升,跻身行业前25强。

至于民生证券原股东,其理想路径是通过换股持有国联证券的上市公司股份,也可选择有利的价格退出。

对于民生证券来说,则利好优势业务团队,人才溢价显现。

泛海控股:最显性受益,被称“捡了大便宜”

本次拍卖经过162轮激烈竞拍,最终成交价为91.05亿元,较起拍价增加了32.4亿元,溢价55%。以民生证券2022年6月末净资产(154.32亿元)计算,本次拍卖的成交价PB估值为1.95倍。

1.95倍PB估值不仅远远超过法院的评估价(1.25倍PB),也超过了证券板块整体估值(1.21倍)。民生证券此次“身价”大涨。

业内对于最终拍卖价众说纷纭。不少券业人士和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价格超过70亿,就贵了。”但从最终拍卖结果来看,三位买家的底价在80亿至90亿之间并不嫌贵,均势在必得。

本次拍卖的直接受益方自然是股权原持有人泛海控股。泛海控股曾一度质疑法院评估价过低,如今得偿所愿。

泛海控股称,此次拍卖价格充分体现了民生证券的价值,将有助于泛海化解当前的债务问题,相信也将会是泛海未来向好的一个转折点。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泛海控股总负债969.03亿元。

除了巨额债务外,泛海控股仍要扭转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困局。根据2022年度业绩预告,泛海控股2022年预计亏损70亿元至10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2.55亿元。截至期末,泛海控股净资产预计为负,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36亿元至-6亿元。

拍卖成交后,国联集团应于3月22日16时前将成交价余款缴入法院指定账户,且仍需证监会对股东变更申请核准后,方可正式办理权属变更手续。

据记者了解,待法院收到拍卖所得价款后,先行偿还债权人,剩余部分将转给上述股权原持有人泛海控股。

国联证券:买买买模式下实现超车

国联集团拍下民生证券30.3%股权并非最终目的。行业普遍认为,国联集团最终目标是合并重组民生证券和旗下控股子公司国联证券,实现证券业务板块做大做强。

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强强联合后,根据2021年数据,其营收排名有望跻身行业前25强。从江苏省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券商跻身行业前25强,国联证券实现了公司发展史上质的飞跃。

行业对于国联证券的印象还停留在以“老中信系”为核心的高管层,此次拍卖出乎众人意料。记者了解到,国联证券内部对于高管层的评价颇高——作风务实、雷厉风行,待公司业务和体量上一台阶后,有望继续大施拳脚。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国联集团已在上海北外滩区域购置了大楼,拟作为国联集团和国联证券在上海的办公场所,业务部门或团队也即将迁至此地办公。竞买方之一的东吴证券就在上海有不少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

国联集团昨日回复称,通过司法拍卖摘牌取得民生证券股权,将通过民生证券建设无锡-上海两地协同发展的平台,发挥上海无锡金融运营中心作用,深度对接融入上海区域发展,树立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标杆,助力无锡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战略支点城市。

民生证券原股东:换股模式下将受益

此次拍卖还利好民生证券原股东。此前经过引战增资,民生证券的股权高度分散。根据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民生证券共有46位股东,其中第一大股东泛海控股持股比例达31.03%,第二大股东上海沣泉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达13.49%。

就在股权竞拍之前不久,行业仍然预测上海国资会入主民生证券,待大股东变更后,民生证券重启上市计划。这一上市周期至少在三年以上。

如今上海国资没有参与此次拍卖,民生证券股权被无锡国资旗下国联集团竞标成功。既然国联集团有意将两家券商合并,合并方案有可能是转让股份、换股等等,这就意味着民生证券原股东可以快速实现退出或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而不必长期持有等待民生证券上市。

人才是民生证券的资产,两家券商若合并,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不见得友好,但利好一线业务部门和团队。国联集团买下民生证券股权,主要是看好其优势业务团队的实力。特别是核心的投行团队与研究团队,没有了人才的核心力,民生的价值将大折扣。

有民生证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国联证券给的待遇并不低,期待两家合并时涨薪。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刘超凤

很多时候,在我们给新品做完基础之后,会直接上直通车进行推广,这个时候,会有人发现直通车数据不好,或者转化率低,或者没有成交之类的情况发生,虽然这跟产品的基础、竞争度有关系,但大部分原因还是设置上的问题,很多人都会说,去做销量、去优化评价什么,但是产品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数据还不好,那肯定是车子设置有问题了,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下新品上车的注意点。

一、关键词

1. 关键词尽量不要选择大词,通过关键词流量解析去了解关键词市场情况,不要选择竞争度很高的大词,一个新品,你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特别是标品类目,大词的竞争真的很激烈,如果选择大词,我们会发现点击量很多,投产不高的情况,所以前期尽量选择一些符合产品的长尾词,等到竞争力起来,可以加一些大词去推广;

2. 抢位助手不要太靠前,新品一般不建议上卡位,只用基础排名去跑会更好,除非定制类目和特别标的产品,要上,但是最好只卡前六,你卡的位置太靠前,买家一搜,发现前三除了你,其他几家更好,形成了对比,更不会买你的东西了,给对手做了嫁衣。

3. 出价不要根据系统推荐去出,要学会自己出价,从最低价逐步往上加,自己掌控出价标准,是开直通车最基础的技能。

4. 新品关键词列表三大词包开始只出0.05就行了,让它慢慢跑,等有点击之后,再出价,而且出价要低于关键词出价0.2左右,不要让他抢关键词流量。

5. 智能调价选择促进点击,溢价30-50%就行,目标自动流转不开。

二、人群

1. 智能拉新要开,目标选择促成交,溢价低于自定义,不要开得太高。

2. 店铺收割人群必开,不要担心说收割流量干嘛的,没影响的,溢价最高

3.自定义人群要开,根据人群覆盖面去开,覆盖面越大,人群越精细,覆盖面越小,人群就可以打得广泛一定,要是通用人群,没有那么精细的类目,就不用开自定义人群,让人群通投就行。

4.新品不开喜欢相似宝贝的人群,可以开喜欢新品的人群测试,拓展人群也不要开

5. 人群最佳搭配,收割人群>自定义人群>智能拉新>喜欢新品的访客/其他人群包

 

三、创意

1. 新品一般点击率有点低,要测图,测图关闭智能创意、选择轮播,测图完成后要选择优选,打开智能创意,去积累权重,切记创意当中如果选择打开智能创意,系统会自动选择优选,要小心,测图的时候一定要关闭智能创意。

四、其他

1. 新品日限额不用太高,两三百就够了,后期在逐步添加

2. 新品刚开始会出现跑不动的情况,不用急,就拉分时折扣就行,每次拉5%-10%就够了,是在跑不动,也是正常情况,因为权重低加上冷启动,这个时候就耐心等到第二天就好了

3. 新品地域建议选择通投,但是可以关闭国外、偏远地区、对手多的地区或者产品不适用的地区

4. 投放平台选择计算机和移动,销量明星不要开,新品销量不高,开了也没意义。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感谢观看,喜欢的可以一赞二藏三评,相信大家的支持。

写在开盘前:以下文字,谨以我手,写我心,期有所得,与当前及后来股市和个股涨跌无关。

昨日盘后数据显示,多日未在大宗交易平台现身的格力电器又现一笔交易,成交价格为35.50元,成交数量为41.41万股,成交金额为1470.06万元,买方为光大证券青岛香港西路证券营业部,卖方为机构专用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笔交易属于溢价成交,溢价率为0.7%。

而上一次大宗交易溢价成交是在11月12日,离之前创出新低点34.10元的11月10日刚刚过去一天,彼时溢价率为7.03%,当时股价为35.43元,和昨日收盘价相比,仅差七分钱。

这两次溢价交易有什么内在联系吗?作为理智的股民,本不该过度解读,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候能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溢价成交总不是坏事。

当然,不排除有大资金对目前价格所处底部的认可,同时也不无说明这个时候收集筹码的不易。

不然的话,买方也不会主动在大宗交易平台溢价交易。

早盘:

股价以35.37元开盘后直接上冲,一分钟后,至35.49元价位盘整。

彼时,料想股价会冲高回落,便于9点32分以35.47元价格卖出部分。

谁料想,9点33分,股价于35.44元价位突然再次上冲,旋即至35.61元价位后,继续震荡上行。

9点43分,股价上行至35.72元价位退后休整,四分钟后,至35.58元价位转身,快速上行。

9点54分,以35.79元价格继续卖出,一分钟后,股价至35.85元价位遇阻,转而震荡盘整。

9点59分,股价从35.85元价位震荡回落,五分钟后,至35.74元价位震荡上返。

10点12分,以35.84元价格再次减仓,但一分钟后,股价竟突然直线拉升至36.00元价位震荡休整。

10点15分,股价从35.94元价位继续上行,两分钟后,至36.10元价位遇阻止步,转而震荡回落。

10点45分,股价回落至35.78元止住落势,转而再次震荡盘整。

11点26分,股价突然于35.83元价位震荡下行,直至收盘时停留在35.75元。

彼时,内心稍安。盘口显示,外盘仍大于内盘,且差距不小。上证指数上涨14.88点,涨幅0.41%,超级品牌上涨12.62点,涨幅0.71%,美的集团上涨3.06%。

午盘:

一开盘,股价即震荡上返,十四分钟后,至35.90元价位回落。

1点21分,股价回落至35.80元价位不再向下,转而调头震荡盘升,八分钟后,至35.92元价位再次震荡回落。

彼时,见格力控股子公司盾安环境又欲涨停,遂决定冒险打板,以13.82元价格买入——只是不知明天吃肉还是吃面了。

1点39分,股价回落至35.77元价位后,再次震荡向上,二十二分钟后,至35.91元价位复又遇阻,转而震荡回落。

2点15分,股价好不容易回落至35.78元,但稍作盘整后,复又上返。

看来,想接回之前卖单有点难。

2点19分,股价至35.84元价位止步不前,转而继续横盘,七分钟后,终于向下,但至35.79元价位便又横盘。

2点38分,股价从35.80元价位又欲上返,好在十分钟后,至35.88元价位不再向上,转而继续盘桓,至收盘时股价为35.86元。

彼时,盘口显示,外盘已远大于内盘,上证指数上涨31.53点,涨幅0.88%,超级品牌上涨19.81点,涨幅1.12%,美的集团上涨2.92%。

盘后感悟:

没想到早盘那么强势,连续三次卖出,实在是有些慌!

慌啥呢?

涨上去难,可跌下来咋也这么难啊?

卖出以后怎么就不跌了呢?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盼股价下跌,真是屁股决定脑袋啊。

好在后面冷静下来了,没有追高买入继续犯错,可喜的是盾安环境封死在涨停。

 

 

 

 

进入5月份以来,多只LOF产品场内价格异常,频频发布高溢价风险提示公告,部分小规模LOF产品甚至公告摘牌退市或清盘,基金公司加快此类产品的应对和处置。

业内人士表示,LOF产品设计初衷是丰富持有人在基金投资中的退出机制,针对LOF产品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现象,可以通过风险提示、套利交易、加强投资者教育、小规模产品摘牌退市等方式,多策略优化和完善上市基金的运作机制。

小规模LOF产品场内价格异动

高溢价现象频现

5月29日,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一只混合型LOF产品,近期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较高,交易价格明显偏离基金份额净值。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高溢价率的基金份额,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截至5月29日收盘,弘盈A、南方永利(LOF)等产品场内交易价格溢价率也分别高达199.96%、66.89%,近日也频频发布高溢价风险提示或停复牌公告。另外,申万菱信、大成、建信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LOF也在5月份发布摘牌或清盘公告,小规模LOF面临的市场交易冲击、迷你基金问题等受到市场关注。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286只LOF产品中(基金份额合并计算),基金规模低于2个亿的产品数量多达123只,占比为43%;规模低于5千万元的产品也有46只,占比为16.08%。

由于基金规模小、上市份额少,小规模LOF在二级市场交易冲击也明显放大。比如,一季报规模5千万的弘盈A,最新溢价率接近200%,规模0.72亿元的南方永利溢价率高达66%。

针对上述现象,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姚慧认为,小规模LOF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极不活跃,成交量小,因此价格极易形成,甚至上千元的交易就可以打开涨跌停板,对二级市场价格造成极大的冲击。

据姚慧观察,成交活跃的金融产品通常较少出现大幅折溢价情况,而小规模LOF产品的极端价格并不具备代表性,对投资者的影响不大。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LOF基金经理也告诉记者,部分小规模LOF产品持有人少,交易不够活跃,会造成场内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

在他看来,部分LOF产品上市份额较少,与基金销售方式有关。比如部分具有封闭期的基金,为了兼顾持有人流动性,在产品发行时会进行场内外同时销售,银行渠道销售场外份额,券商渠道销售场内份额,券商销售份额较低的话就会产生上市份额较少的现象。他以自己管理的定增基金为例,基金成立时通过银行渠道销售基金场外份额约3个亿,券商渠道销售场内份额1200万元,这就会导致场内的基金份额相比较少。

他说,“我们的LOF产品主要是为了给持有人提供流动性安排,如果部分持有人在产品封闭期有资金需求,可以通过上市交易卖出的方式获得流动性。”

公募基金多方案应对

建议加强套利机制和投资者教育

针对目前小规模LOF产品流动性不足,场内价格大幅波动的现象,部分基金公司采取提示风险,基金退市摘牌或清盘等方式予以应对,也有部分行业人士认为,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增加产品的套利机制等,抑制场内的价格投机行为。

姚慧认为,基金公司可以多管齐下,针对基金的不同情况择优去选择和应对。比如,针对交易型产品出现不合理折溢价时进行风险提示;针对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的LOF可选择退市,这也是对投资者负责,为公司节省上市成本的合理选择;而针对规模过小、竞争力不足的老基金通过清盘等方式处置,释放公司资源,也成为越来越多基金公司的选择。

姚慧说,“LOF产品设计的初衷是提供了交易所这个额外的场内交易渠道,丰富了投资者参与和退出机制,但是因为并没有专门针对LOF产品的做市机制,做市商对LOF产品兴趣不大,导致LOF产品二级市场流动性普遍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姚慧认为,基金作为一种分散化的长期投资工具,投资者不宜通过二级市场频繁交易。但是,不推崇过多交易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不需要更多的交易渠道,目前因为缺失了有针对性的提供流动性的交易机制,造成LOF二级产品市场价格失真。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LOF基金经理也表示,从投资的角度而言,基金本身的投资和净值表现存在较强关联,场内价格的波动和炒作或是少数持有人的自发行为,基金公司通过提示风险、交易量过小的产品摘牌等方式,可以防止二级市场炒作,但摘牌可能涉及基金合同重大变更,也会对具有流动性需求的客户造成不便,部分基金需要根据合同获得持有人大会的通过。

在他看来,针对部分持有人炒作LOF产品二级市场价格的行为,可以通过套利机制等市场化手段,抑制场内价格波动。

他认为,主动权益类的上市基金,在净值以上做买入的操作并不合理,可能会面临高溢价的风险。如果其他场内份额通过卖出套利,或者场外份额通过转托管到场内卖出套利,交易活跃度提升后,就可以把场内价格的波动范围接近到基金的真实净值,用市场化的机制降低产品的溢价率。

他说,“由于专业的投资者较少,叠加持有人可能会感觉套利交易程序繁琐,目前市场上针对LOF产品高溢价的套利交易并不多,我认为专业的投资机构的参与,可能会加强这类产品交易活跃度,并抑制场内价格的大幅波动现象。”

表1:今年5月份以来LOF产品发布公告的情况

(数据来源:基金公告)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溢价交易流程(溢价交易说明什么)]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6/3303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