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部门的总经理。前一段时间他说他准备从他的团队内部提拔一个副总经理来协助他工作。有两个人选,A和B。 A的特点是工作能力很强,人很聪明,能够很快的为整个团队带来收益。B的特点是能力一般,但听话,这就是典型的领导人面对的一个现象,叫做人才好用不好管,奴才好管不好用。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他说我应该选B。我说为什么呢?他说如果我选A,虽然A能够为团队带来收益,但是很有可能A因为表现出色顶替了我的位置。我如果选B,B能够不折不扣的去执行我的思想,我的命令,而且我的位置稳如泰山,所以我会选B。这就叫做格雷欣法则。
最终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平庸的人取代了高素质的人,得到了提拔。而对于这种现象,在职场中比比皆是。这种现象,被称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不用看历史的,就看十八大以来各地落马的贪官,没有一个是刚刚开始贪腐就被制止掉的,而都是已经形成一定气候,造成恶劣影响时,才被警觉,才被发现,才被处理。
预测有效才能决策英明
最大的智慧是看到自己的无知
格雷欣法则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但是铸币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普通人是没什么办法辨别铸币的成色的。但是总会有专业的所谓行家在,所以在铸币方面,这些行家开始耍手段。他们把成色好的铸币融化,提取出贵金属,将这些贵金属重新分配比例,再加入“贱”金属,如此一来,可能本来2块铸币,就会变成3块铸币,甚至更多。
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遵循制度的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鲇鱼效应就是一种负激励
以上三个经济学小知识,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经济原理很多来自于生活,当有人发现并点破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他们不过尔尔。
帕金森定律:组织机构的死敌
格雷欣法则是一条经济法则,也称为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格雷欣法则是以托马斯·格雷欣爵士的姓氏命名的。意思就是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两种货币同时流通,如果其中之一发生贬值,其实际价值相对低于另一种货币的价值,那么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将被普遍收藏起来,逐步从市场上消失,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将在市场上作为主要流通货币。
不做情绪的奴隶,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 Marshall,1842-1924)在其《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写道:"'可兑换的'纸币--即肯定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币(或其它本位硬币)的纸币--对全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几乎和面值相等的本位硬币一样。当然,哪怕对这种纸币十足地兑换成本位硬币的能力稍有怀疑,人们就会对它存有戒心;如果它不再十足兑现,则其价值就将跌到表面上它所代表的黄金(或白银)的数量以下。"显然,硬币是良币,可兑换纸币是劣币。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完全一样,但当纸币兑换成硬币发生困难时,其名义价值就会贬值,严重时就会发生"挤兑"。这时,纸币被卖方拒收,流通困难,从而迫使其持有人不得不拥挤地向发行银行要求兑换硬币。这种情况,实际上宣告格雷欣法则的失效,即已经不是作为劣币的纸币代替硬币,而是相反,人们将持有硬币以代替纸币。在这里,卖方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劣币转变为主动地拒收。
各位思考一下,这两项责任其实是矛盾的。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233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