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证1000、沪深300等股指期货陆续出现较为明显的升水情况,期现套利策略逐渐回到市场视线中。
何为期现套利策略?出现大幅升水时,应该如何利用股指期货与现货进行套利?ETF碰上股指期货,可以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详解。
最后声明,我们对股指期货目前的走势指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而,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的整体风险、政策法规以及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以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其实,部分“嗅觉灵敏”的资金早已介入。在2月16日午后2点左右,中国中期股价突然出现上涨,截至收盘,中国中期股价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
回顾股指期货自2015年交易受限以来,2017年经历两度小幅松绑,去年12月在保证金、过度交易监管、手续费三方面均有放松,但整体限制仍严于2015年的交易成本。与前三次不同,以前监管口径为放宽对股指期货限制,而此次监管口径则为恢复常态化。
中国GDP众所周知是在稳步上涨的,但是从最近几年公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来,增速是放缓的,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有近几年疫情的因素,有中国经济转型的因素等等,任何经济体量在达到一定基础以后一定不会保持高速增长,这也是个基本的经济常识。
期货概念股“狂欢”
沪深300指数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包含了上证50指数的全部成分股,平均市值约1700亿元,综合反映了A股头部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汇丰控股以1英镑收购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
图为工业企业营收增速对全A(非金融)营收有较强指引
从中国的季度GDP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在快速恢复,恢复到疫情前的是很正常的操作。今年也提出了增速5.5的目标。从过往的历史来看,当然剔除了疫情几年的异常值每年的增速目标都实现了。总体来说,从宏观角度来看,今年肯定是优于去年的。
一、大盘指数
二、三大权重
图为中证全指各年度涨跌幅归因
【财经新闻】
一是发挥好股指期货市场功能,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有效抑制过度投机,防范市场风险;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也曾发布消息称,计划“实施资金前端控制制度,防范结算风险,进一步放松股指期货交易限制,优化股指期货运行”。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在内需刺激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叠加防疫政策的优化,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23年有望继续回升。全年来看,量的方面会对盈利端形成支撑。但是,节奏方面要注意1—2月或是疫情传播的高峰期,叠加春节效应,一季度经济恢复的力度或较弱,量上明显的加速或自二季度开始。而价格因素仍将是上半年盈利端的主要限制项,海外需求持续走弱以及美联储为应对通胀持续的货币紧缩,都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制。而基数效应下,国内PPI在2023年上半年将持续快速下行,到下半年趋于稳定。
中证1000股指期货合约设计
美监管机构紧急出手化解硅谷银行倒闭危机。3月13日早间,美国财政部、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对硅谷银行倒闭事件采取行动。从3月13日周一开始,储户可以支取他们所有的资金,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此外,美联储宣布,将向符合条件的储蓄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以确保银行有能力满足所有储户的需求。这些资金将通过新设立的、简称BTFP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提供,最长可提供一年。存款机构需要用美国国债、机构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等合格资产作为抵押品,获得BTFP的贷款。
从量价角度来看,2022年5月之前,工业企业营收增速的回落主要是受到量(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上海疫情的暴发对需求端的冲击较大,价虽然从高位也有回落,但降速相对缓和,利润结构向上游集中。但2022年5月之后,在“拉基建”和“促消费”等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开始回升,量的因素已不再是盈利的主要拖累项。但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PPI开始加速下行,价的因素成为主要拖累,利润集中在上游的状况开始改善。
科技股方面,苹果(AAPL.US)盘前涨0.29%,Facebook(FB.US)盘前涨0.08%,亚马逊(AMZN.US)盘前跌0.01%,微软(MSFT.US)盘前涨0.94%。
周二早间:泛华控股(FANH.US)、乐信(LX.US)、雅乐科技(YALA.US)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188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