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股市中弱势群体的个人投资者,应该怎样向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提问?以获得更多投资决策的辅助信息?
英国对日军的认识
诚然,日本的火炮比不上欧洲军队。但是在东亚,后勤状况和基础设施和欧洲不同,运输和维护大型火炮要难得多,所以火炮的火力缺乏远没有那么严重。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面对“有没有打算推出中国版ChatGPT应用”的提问,浪潮信息表示已在开发者社区打造了如“AI剧本杀”、“ 心理咨询AI陪练”、“AI反诈”、“金陵诗会”等爆款应用,并在智能客服领域打造出了“智能客服大脑”。而ChatGPT的出现,对其规划设计产品提供了借鉴。
一般而言,如果是证券事务代表的话,会先登记机构的名称。然后我们就可以将准备好的各项问题进行咨询,在口吻上多用请教、是否方便这样的方式,而不要是咄咄逼人的态度。
当天机构净卖出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浪潮信息、中公教育、恒久科技,净流出金额分别是2.38亿元、9665万元、8613万元。
目前来看,虽然“藤蔓”侦察卫星系统的卫星质量、数量、架构相对袖珍,但能力并不袖珍,对于俄罗斯海军、空军应对周边海空威胁起到重要作用。
此后,塔利班接连接管了多个阿富汗政府军的空军基地,美空军重心也转移到运送美方人员上,彻底失去空中支援后,战局越发不可收拾。
在这四种渠道中,前两种都属于公开的较为明确的资料,主要考验的信息搜集的完整度,最后一种考验的是自己的人脉资源,这类信息中有真有假,需要多次验证才能更好的判断渠道信息的可靠性。今天我们重点要说的是第三种,个人投资者应该怎么向上市公司提问,才能更好的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
而向公司咨询作为一种基于公开资料不确定事项的求证,对于投资而言,我认为非常重要。因此,这篇文章北研君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如何能更好的通过打电话咨询来获得对投资有价值的信息,个人将提问内容分为对过去的求证和未来的展望。
一、对过去的求证
对过去求证的前提是要对公司过去有了解和认识,不然就会出现仅仅浮于表面的情况,难以往深处聊。对于过去求证的过程,我认为包括横向与同行公司的比较,以及纵向和公司历史过往状况的比较。
问题的核心在于发现差异和异常点,目的是弄明白差异和异常的原因,有时候董秘时间可能会时间比较少,在问题上,我认为可以分为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即便不问次要问题,也要不断追问以求将主要问题弄清楚。
1、财务方面
在财务上我重点关注的几个指标有营收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存货、应收账款&票据、合同负债、在建工程、经营性现金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关联交易这些指标。
那么以此延展,就这个核心问题,我们就可以再进行追问,目前印度市场需求和关税政策状况,是否同样存在单晶硅在替代多晶硅的状况?公司减值评估的流程,是每年都会进行评估还是在某些时间才进行评估?在追问时需要先交代自己目前所认知到的信息背景、信息来源,然后再引导到问题。
对于问题的追问核心把握我认为在于边际变化,即目前相较于过往是有优化还是恶化,对于近期的重视度要高于远期。因为问远期,公司自己也把握不准,只能给一些标准式的回答。
2、公司竞争力方面
一家公司想要获得快速的业绩增长,首先所处行业是一个增量的市场,其次公司自身也需要在产业链中具有竞争力。
从近期的视角看,我认为重点关注的要素是上下游议价力以及行业的一个进入壁垒,行业核心竞争要素是什么?
总而言之,在这部分我们在向上市公司打电话咨询时,自己首先要弄明白影响公司业务的核心要素是那些,然后就这些核心要素,以波特五力模型为工具,来展开提问。
1、财务差异点
这部分关注的重点依旧是与可比公司的增长趋势变化、毛利率净利率绝对值对比、应收账款存货额的变动状况和占比、各项费用的投入差异、现金流状况差异、账龄结构和坏账计提方式的差异等。
2、行业内竞争状况
作为行业外通过公开材料了解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异难免会有偏差,如果跟公司直接沟通,那么就可以向公司咨询下游应用市场的细节差异,公司和竞争对手下游主要客户的差别。
其次对于与竞争对手之间,在各项竞争要素上面公司有那些优势,行业的一个进入壁垒是怎么样的,这些深入的细节如果有时间都可以进行沟通。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用SWOT分析去梳理自己的思路。
二、对未来的判断
对过去复盘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而只有对未来的展望才蕴含着潜在的收益,对于未来的提问我认为核心的一个原则是“担心什么问什么,哪些东西影响企业发展速度就问那些。”
总的说,常见的会限制公司发展的要素包括缺产能、缺人、缺资金、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资质认证不及预期。
三、其他技巧
对此,我认为有时候不妨可以称自己是一家“机构”,称非常关注公司的发展,在研究公司状况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要咨询一下。
最后,一切有价值的调研都建立在对于公司基本面的了解,做好充足的准备的前提下,提问的过程也正是我们在思考一家公司基本面状况的过程。
文至最后,不得不感慨,相较于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中盈利更为不易,在确定性不足的情况下,对于股票这种高风险产品,只有更为苛刻的估值标准和赔率要求,加之对于市场一定程度的理解,才有可能实现稳定的盈利。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133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