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海西概念新消息(海西教育网远程培训)

2月8日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51%,厦门港务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232.11,下跌0.49%。深证成指报收于11853.46,下跌0.62%。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463.6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53亿元。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北向资金方面,当日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为27.01亿元,减持0.14亿元。其中增持最多的是建发股份,增持了0.13亿元。减持持最多的是雪人股份,减持了0.14亿元。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北向资金持股变动明细见下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2月9日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7%,厦门国贸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270.38,上涨1.18%。深证成指报收于12048.27,上涨1.64%。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689.5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829.2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65亿元。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北向资金方面,当日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为27.85亿元,增持0.37亿元。其中增持最多的是建发股份,增持了0.25亿元。福建自贸/海西概念板块北向资金持股变动明细见下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教育局获悉,日前,海西州教育局印发《海西州教师培训三年规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州计划完成省级名教师名校长研修计划30名、骨干教师成长计划150名、专业能力提升计划300名;通过州培计划力争完成1080名州级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对口支援帮扶培训力争完成600名教师培训任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规划》要求,全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省、全州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建设总要求,实施省级教师培训计划、落实州级教师培训计划、深化对口支援帮扶培训等项目。

《规划》强调,要认真落实《海西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办法》,建立完善“全员培训—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海西名师”五级培养平台,建立州、县(市、行委)、学校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内容重点突出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注重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训练;创新培训方法,采取集中培训、跟岗学习、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研修。

《规划》还要求,市、县、行委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将教师培养培训纳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列入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发展议事日程。严明培训经费管理、教师选派、过程管理、绩效考评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对不按培训要求安排教师、不严格遵守培训纪律的地区、学校和教师,实行问责通报。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秋季毕业典礼
福建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2019年秋季开学仪式在长汀举行。
福建省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合作联盟签约仪式

1978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中国广播电视大学,1979年1月,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福建电大) 由福建省政府设立。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和方式办学,追踪、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遍布全省城乡的办学体系网络,被称为“互联网+大学”“没有围墙的大学”。

41载耕耘,福建电大先后开设教育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190多个专业,逐步构建起集本科、专科、中专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为一体的办学格局,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终身教育的支撑平台,至今已为福建省各行各业培养了50余万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为福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福建电大累计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精品课程、优质省建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18门,各级各类获奖课件近50门,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9项,相关办学指标位居全国省级电大前列,在教育部“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总结性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2020年,按照教育部《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福建电大将更名转型为福建开放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建电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推进电大教育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开放大学”为目标,聚焦重点、改革创新,福建电大将努力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和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开放共享 “没有围墙的大学”

12月6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首次举行隆重的“云端”毕业典礼,全省电大系统2.8万名专科、本科毕业生,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动形式参加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

在典礼致辞中,学校党委书记陈兴炎激励同学们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或像优秀校友、党的十九大代表、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志丽那样,成为“最美法官”;或像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仙游县西苑乡党委书记陈镇洲那样,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或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冲锋在前保障防疫物资的东南医药集团董事长余雄智那样,成为新一代的企业领军人物;或像奋战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长泰县枋洋镇乔美村村主任林慧杰那样,做一名新时代农民。

“我是幸运的,可以在工作之余,在电大学习更加专业的知识,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长汀电大2017秋行政管理专科的学生曹冬兰,也是长汀长诚鞋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因为家庭贫困,她中学毕业后就外出打工,由于学历低,只能做个简单工作的“普工”;在政策补助下,她参加了广播电视大学的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学习不仅让她拓展了视野,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升职到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工资待遇也随之提高。“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让我们圆了求学的梦,让我们重新拾起对未来的希望。”她说。

曹冬兰是福建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学历提升计划的受益者之一。该计划从2017年秋季开始,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利用新媒体等手段送教进企业,探索适合农民工群体的开放教育新模式。全省有66个市县电大参与该计划,至2020年,全省共有2.5万名学员参加学习,涵盖土木工程、数控技术、学前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近30个专业,目前已发放补助3万多人次,金额3000多万元,助力他们“升学圆梦”。

坚持“把大学办在社会中”,“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理念,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全省输送了大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积极为农民工、退伍军人、村干部、服刑人员等特定群体服务,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退役士兵职业教育”、“新型产业工人助力计划”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项目,争取各类政策补助,让更多社会群体能够走进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设“农村行政管理”“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等涉农专业,为全省农村村组干、村后备干部和农村有为青年接受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学费减免政策,减轻他们学习负担。项目实施以来,共计招收农民大学生15000多名,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针对服刑人员特殊群体,2018年9月,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和福建省监狱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曙光学院”,在全省监狱系统开展远程中职教育、开放教育“二元制”(大专)“送学入监”学历教育,提高服刑人员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水平,引导服刑人员更好地自我革新、融入社会。到目前,“曙光学院”共在全省18个监狱开展招生与教学工作,共录取专科学员500人、中专学员3432人,使服刑人员的刑期变成“学期”,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学校还积极探索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开放大学特色的产业工人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成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泉州分校,通过举办村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和到台州现场教学等方式,创设“典型学习+创业示范”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助力发展 培养福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41年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呼应社会需求,在非学历继续教育中,为教育、社工、园林绿化等多个系统行业服务,培训出一批批优秀的从业者。

为强化全省中小学教师岗位履职能力,提升教师队伍建设,2004年8月,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首批全省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班和提高班的培训,从此开启了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并持续至今。

2009年,“海西教育网”建设完成,2013年,学校又成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专门从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管理与研究工作。经过十多年持续打造和完善,该中心和平台已成为省内外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载体,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传播与共享,建设成最具专业性、开放性、交互性的教育服务平台之一,为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已在全省开设远程与面授讲座、论坛点评和教研指导等900多场,在福州、厦门、泉州等7设区市,学校还开展新教师、临退教师、提升工程、学科带头人等10大类共44个远程培训项目;举办了教学技能、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幼儿园教师等11大类共计58个各类面授培训班。在线培训与面授培训中小学校长、幼儿园与中小学教师82万人次,同时还在省内外设立30多个核心培训基地,为各类教师培训下校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为提升我省乡村学校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学校承担省教育厅“福建省乡村校长助力工程”,采用集中面授、返校网络研修、跟岗学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对乡村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从2016年起至2019年5月底共承办13个班次,培训全省乡村中小学校长1100名,为推进我省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为加强社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全省社区工作者岗位履职能力,2011年11月,学校成立省民政厅授牌的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引进民政部在线培训资源,在全省铺开社工师考前培训,以改善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结构与文化层次,推动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创新。

2013—2016年,学校承接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的委托,开展“全省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项目,面向全省1505个社区,分3批对全省社区“两委”成员和其他社区工作者开展岗位培训,累计培训社区工作者1.8万名。

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学员,取得的岗位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课程结业证书,成为社区工作站聘用社区工作者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保证社区岗位培训无缝隙、零距离,福建电大还开通“福建省社区工作者培训在线”学习平台,为参训学员提供24小时在线学习。 经过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工作,福建全省2335名社区居委会主任,大专以上学历占63.8%,比培训前提高8.4个百分点,初中以下降低了2.4个百分点;社区居委会成员大专以上比例提高22.9个百分点,初中以下降低3.9个百分点,全省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更加合理,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队伍格局进一步形成,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远程培训平台”,学校还与省广播影视集团、省公务员局等联合组织开展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解决在职人员的工学矛盾。从2012年开始,截至现在已培训全省专业技术人员37万人次。

2019年学校开展福建省园林绿化技术工种培训(中级绿化工),有3000多人培训并获得证书;为适应新冠疫情,变园林线下培训为线上培训。2020年7月完成福建省风景园林协会第二期4000名的园林技术岗位培训与考试,并根据新冠疫情长期存在的情形,完成了园林课程资源的录制,第三期培训即将开始,3000名学员将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操、考试方式完成培训。

新冠疫情导致许多部门线下培训无法开展,学校主动靠前,与福建省卫健委合作,建设“福建省职业健康教育网”,将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培训与“企业三类人员”职业健康培训改成线上培训,现已完成平台与资源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拓展企业职工上线培训;学校还与福建省档案学会共同建设“福建省初任档案专业人员基础业务远程培训”平台,在一个月时间里完成平台建设与资源录制,在一个月时间里培训了1949名学员。

终身教育 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2001年,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在鼓楼区华大街道成立全省首家社区教育学习中心。自此,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机制,确立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社会服务与社区建设工作,探索出以“系统(机构)+平台+资源”、“目标引领,项目带动,科研支撑”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2007年,学校按照“举旗占位,探索实践”的办学思路,依托全省办学网点,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建设。经过近20年打造,全省共成立社区大学8所、社区学院64所、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63所、社区(老年)学校(学习中心)4771个,占全省社区教育机构的80%,建立一支终身教育专兼职队伍,形成了较完整的终身教育办学体系。

学校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与创新工作,培育终身学习与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城乡社区教育活动,打造社区教育精品课程,形成了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社区教育特色发展格局——福建电大先后组织开展了“新市民,新农民”社区教育专项活动,培养新型市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茶香进社区”公益系列活动,打造我省独特的社区教育茶文化品牌;开展“非遗百场活动,百门课程进社区”系列活动,助力福州世遗大会的召开。学校还建设开通了“福建老年学习网”,开展了全省老年人“网上学习万人行”“远程老年学习之星评选”等活动,有效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福州、漳州、龙岩等社区大学深入社区开展金融知识、书法、茶艺、烹饪、摄影、中医养生等各类讲座与培训;泉州社区大学利用大众传媒优势、开设了泉州人自己的“百家讲坛”——《刺桐讲堂》;南平社区大学启动“终身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社区专项活动;古田社区学院开办“周末讲坛”,乡村“乐龄学堂”,助力乡村振兴;福鼎市社区学院对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开展普及白茶文化的社区教育专项活动;沙县社区学院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深入居民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制作“沙县小吃”微课程……每年,面向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近千场,受益市民上百万人,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全省开展终身教育的主体力量和支撑平台。

为推动全省社区教育持续有效开展,福建电大开通“福建终身学习在线”主平台,并面向全省市、县、乡(社区)、偏远农村开通分平台72家,将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延伸到城乡社区。平台通过自主开发、共建共享、引进、交换等方式,汇聚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10万多学时,内容涵盖老年教育、青少年教育、新市民教育、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文化、历史、金融、保健、党建等各方面;并研发了基于手机、iPad等移动学习功能,资源免费面向社会开放,全省城乡社区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目前,平台累计访问人次突破4000万,平台应用成果先后被教育部、财政部授予“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示范应用基地”、全国终身学习品牌、福建省首批终身教育品牌等荣誉称号。

为推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实施与落地,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依托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设立福建省终身教育服务中心(福建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承担面向全省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管理、研究与服务工作,融合政府部门和电大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终身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

同年,省发改委批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数字福建终身教育大数据研究所,这是全国首家专门从事终身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研究所通过对福建终身教育大数据的收集、汇聚、整合、挖掘、分析等,建立终身教育可视化模型与应用路径,创新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终身教育向大数据发展模式转变,为增强我省终身教育能力、提高终身教育发展水平、优化终身教育发展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据介绍,近年来,学校开发建设的“福建省终身教育数据服务平台”“福建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陆续上线并投入使用,未来将按照“一个平台战略”,汇聚线上线下办学通道,整合各功能模块,实现“一站式”服务,打通群众终身学习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创新终身教育发展、推进终身教育信息化、助力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目标。学员通过终身学习获得的所有学分,都将保管在福建电大的一所特殊的“银行”——“学分银行”中,它模拟银行的功能,对学习者的学分、学历和资格证书等“学习财富”进行保存管理。

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成立于2018年9月,由省教育厅委托福建电大负责实体运行。福建省居民均可申请注册个人学习账号,汇集在各种不同颁证机构、不同途径获得的各类学习经历、学习成果及转换记录等信息,一人一档、终身有效。以探索、促进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融合与沟通,进而搭建起灵活、便利、高效的终身学习通道和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我省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目前,学分银行已在全省8个设区市建立服务点,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已上线运行,平台现有开户人数达15万,存储学习成果7800多条。

经过10多年的实践,我省终身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随着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各方面资源加快向终身教育汇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呈现出崭新面貌。

更名转型福建开放大学后,学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将继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积极适应开放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发展趋势,用5年左右时间改革和优化办学体制机制,让办学定位更清晰、学习资源更丰富、服务领域更全面;指导和管理设区市(不含厦门市)开放大学和县级开放大学办学业务,面向社会成员提供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强大智力和人力支撑。

[海西概念新消息(海西教育网远程培训)]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091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