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华鑫证券 朱珠)
1.1 外部疫情反复 进口片定档重燃观影需求
在2022年11月23日猫眼官宣《阿凡达:水之道》定档12月16日上映,同步北美,截至11月29日,约一周时间该片的想看人数已达到88.9万人,距离第一部《阿凡达》内地上映已过去10年以上,《阿凡达:水之道》预告片一开场,Jake、Neytiri和Na Vi的家人在潘多拉的森林里探险,开场为观众带来熟悉感。卡梅隆将一位半身瘫痪的士兵进入另一个世界,与一位异星公主坠入爱河,谱写出一首充满异域风情的太空幻想曲,并定义了科幻片的新标准。第一部与第二部电影间隔约12年11个月之久,其时间主要消耗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剧本创作,卡梅隆曾公开表示第一部电影备受观众支持的原因是“观众在电影中实现了梦幻般的渴望。”
阿凡达的存在,直接推动了电影技术革命,让电影从2D走向3D,让观众有了观影新体验。
第二部《阿凡达:水之道》,其中水成为主线之一,但是传统光学动作捕捉难以应对水面的反射,进而花费一年半时间全新开发出水下动作捕捉系统;同时,《阿凡达:水之道》将是第一部裸眼3D电影,其裸眼3D全息技术将再次驱动技术的关注(例如VFX)。
时间成本如何看?《阿凡达:水之道》从2013年开始拍摄,到2022年定档上映,在9年多时间维度对成本核算以及预算也是重点之一,但长周期维度看,阿凡达电影的出现,对剧本的打磨,对新技术的执着,再到系列电影的推出,其对行业带来的推动价值远高于其量化的制作成本。
2022年第四季度,临近贺岁档,《阿凡达:水之道》定档也为中国票房市场带来新增量,虽外部因疫情波动带来短期阶段性扰动,但由于政策调整及时,待12月16日正式上映后,其对观影热度仍具有较大提振,从影院端看,具有IP属性的头部的优质内容的供给成为影院业绩修复的核心因子之一;从观众角度看,2022年是不容易的一年,一部190分钟的电影体验新奇的宇宙,也是精神需求的一次补给。
1.2《阿凡达》第一部电影影响:技术、内容、票房
技术角度看,《阿凡达》带火数字3D,拉开世界3D电影工业序章,中国电影院也开启IMAX屏幕的扩容,全国影院从数量与设备质量上均开启全面提升,在制作工艺上《阿凡达》也实现多个首次,例如首次实现脸部CG(电脑特效)精确捕捉,首次使用虚拟摄影机,首次将3D摄影机与2D结合,首次将3D拍摄机与虚拟摄影机结合,边拍边与CG人物互动;《阿凡达》的出现为科幻电影重建标准。
内容角度看,《阿凡达》的精神内容是超于国别、超越文化的,《阿凡达》影片中所大力宣扬的环境保护、共生融合理念向来为世人所接受,弘扬真善美的基调也让《阿凡达》从立场上有别于其他进口片;《阿凡达》讲述发生在宇宙另一角度叫做潘多拉星球,人类将地球的资源和生存环境开采得所剩无几的时候,把目光投向了宇宙中的“潘多拉星球”并前往潘多拉掠夺能源,人类作为星际殖民者,在《阿凡达》中展现了外星人拯救人类的人性,虽《阿凡达》中人类是入侵者但《阿凡达》作品本身赞美了人类的想象力。
《阿凡达》虚构了一个潘多拉星球,其想象力叠加技术力,在十年前表现出来的作品是具有划时代意义。从《盗梦空间》的里梦境结构,《星际穿越》里的四维空间表现,《降临》中外星人的文字符号系统,让人类想象力不断跨越。
票房角度看,《阿凡达》的全球总票房已达到29.23亿美元,也再次证明其全球影响力。第二部电影实在时隔12年11个月之后,其票房的号召力有望持续。
2.1 情怀价值有望加持第二部
2010年1月4日,《阿凡达》在中国上映,2022年12月16日,《阿凡达:水之道》将在中国上映,间隔12年11个月;《阿凡达》第二部有望再燃观影热度。如上图所示,第一部在中国首映一举取得13.4亿元票房(2010年),刷新中国影史票房记录。
阿凡达能取得该成绩:
第一,得益于制作精良经典标杆,从电影的拍摄制作上来看,《阿凡达》在3D立体拍摄技术上的创新为全行业树立了标杆,比如立体摄像机、立体抠像、虚拟摄像机、CG场景和虚拟场景制作、动作拾取、3D立体合成等技术在电影拍摄制作上的应用,即使放到12年后的今天,其特效与3D技术也是头部内容作品水平;
第二,3D启蒙之作,《阿凡达》作为3D电影的里程碑,为影迷带来心灵盛宴。
内容行业,打造出从产品到商品再到艺术品,其核心离不开直抵人心的精神内核(《阿凡达》第一部电影简述为了开采潘多拉星球的资源,人类化身“阿凡达”前往潘多拉,开启卧底与反卧底任务,《阿凡达》的内核放到2022年,依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影片中呈现的对自然的尊重敬畏,是在警醒人类进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前沿技术的辅助,更利于其内核的展现。阿凡达的出现,为内容行业带来新标杆,第二部的上映,其情怀价值也有望持续加持。
2.2 新技术应用之放映如何看?体验经济凸显
中影CINITY与《阿凡达:水之道》的技术合作关系在历次研讨会中逐步释放。
2019年《双子杀手》的上映让CINITY的技术为市场接纳。如同《阿凡达》推动数字3D的快速发展,《阿凡达:水之道》也有望成为CINITY技术的又一较佳应用案例。
2019年8月,华夏电影正式发布CINITY品牌及CINITY影院系统,CINITY电影放映系统创造性地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七大电影放映领域的高新技术,也是我国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放映系统。
CINITY影厅呈现出更细腻饱满、有质感的画面效果,使得影片在大银幕上具有更突出的高级,让观众全身心地有沉浸式体验。
2021年6月,中国电影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3.3亿元收购CINITY相关公司股权,本次股权交易,CINITY产品运营主体为中国电影(占股80%),2021年10月29日中国电影指出,CINITY业务正式纳入公司科技板块,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占股20%;自2019年8月CINITY投放市场以来,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CINITY已与万达、金逸、博纳、百老汇、奥斯卡、上影等影院投资和院线公司开展合作,全国已建成运营的CINITY影厅共45个,待建储备项目约50个,覆盖全国21个省份28个城市,涵盖了一、二线城市。
据中国电影公告指出,CINITY业务划入公司科技业务,进而我们看到2021年年报中指出,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已建成 CINITY 影厅60个,CINITY 版影片已上映超百部,为科技馆专向定制的 CINITY science 产品已获中标应用,公司的科技业务营收为14.047亿元(主要来自高格式电影业务即CINITY 放映系统及相关技术产品,以及电影器材业务包括国产化影视设备生产、电影专业设备及相关产品进出口、影院设计咨询服务、影院信息化建设、影视器材展会服务等业务),若该部分收入均来自CINITY助力,即CINITY年度收入占比中国电影约24%,增厚公司净利润约1亿元左右。
2022年11月,具有我国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放映系统CINITY日前公布,已与横店影视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本次合作覆盖山东、天津、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全国17个东、中、西部省市,且均为250座以上的大型影厅(约17家),其中大部分城市为CINITY首次进驻。
综上,从放映端看,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助力线下体验经济价值凸显。
院线作为线下媒介之一,在线上内容供给丰富叠加获取内容便捷后,是否会取代线下影院成为新思考,但通过从放映端的3D到CINITY,线下媒介获新技术加码,线下媒介利于虚实融合体验经济再提升。新技术不会止步于CINITY,技术的不断迭代利于线下媒介体验经济价值重估。
2.3 新技术之制作:VFX有望再热 Unity收购Weta探索元宇宙
从Weta Digital到Weta FX,Unity推动新工具用于元宇宙建设。从制作角度看,《阿凡达》电影的制作离不开视觉特效公司Weta Digital。
维塔数码(Weta Digital)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视觉特效公司,总部设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其业务范围包括设计、专业道具造型和修补、生物道具制作、盔甲武器制作、微雕、大型场景、布景和服装等制作,电影如《阿凡达》、《魔戒三部曲》、《金刚》等片中的特效均出自于维塔的制作团队。
2021年11月10日,维塔数码被Unity以现金和股票组合的形式出资16.25亿美元收购,在2021年12月该交易完成,即Weta Digital更名为Weta FX。
Unity指出,通过收购Weta Digital VFX团队叠加Unity深入开发,使下一代“元宇宙”实时3D内容成为可能,助力挖掘元宇宙潜力。
Unity和Weta Digital 联合可使得任何行业的任何艺术家,利用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先进工具(例如 Manuka、Gazebo、Barbershop、Lumberjack、Loki、Squid、Koru 等)降低创作门槛,利于增厚元宇宙中实时3D内容,Unity也可将这些工具云化。
我们认为,2021年Unity收购Weta Digital VFX,为其元宇宙的发展补齐内容创作环节,和目前AIGC的发展如出一辙,Unity可通过本次交货获得用于可互操作的 3D 艺术创作的基础数据平台,使数百位艺术家可轻松地无缝协作,WetaFX 团队将在未来几年创建 VFX 时继续积累资产。
Unity将允许用户使用DCC画布,艺术家可在Weta使用越来越多强大的工具制作电影,并从内容库资产用于自身项目中。
在元宇宙中,需要大量实时内容供给,AIGC以及VFX等技术加持,使其内容数字化资产厚度有望持续扩容,效率提升,技术发展推动了内容生产方式的升级,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利于加速驶向人机共创的元宇宙新未来。
回顾电影视觉特效的发展与备受重视,离不开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的成功(1976年卢卡斯因第一部电影需要成立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卢卡斯构筑了星际帝国,影片中微缩模型的大量使用并没有影响其整体视觉效果的优质,反倒是确立了科幻电影中星际景象的典范地位,也让工业光魔名声大振;1993年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即ILM)第一次利用数字技术制作了斯皮尔伯格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再次引领数字特效风潮,随后《魔戒三部曲》奠定了Weta Digital的行业地位。
从市场规模看,VFX(Visual effects, 简称VFX即视觉特效),VFX通过创造图像和处理真人拍摄范围以外镜头的各种处理,特效涉及真人镜头和计算机生成图像(CGI)的合成以创造虚拟的真实场景。
2021年,全球视觉效果 (VFX)市场规模达到843.69亿元,预计至2027年,全球视觉效果 (VFX)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738.88亿元(复合增速12.8%)。
从市场规模看,全球视觉效果 (VFX)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112.5亿美元增加至2029年的211.3亿美元(复合增速8.2%);从应用分类中,VFX用于动漫、模型、数字绘画等。2021年VFX主要应用在北美洲、欧洲、亚太地区。
2.4 企业端布局VFX、CG、AIGC等进展
VFX之风语筑(603466):公司致力于数字新媒体技术研发及数字内容生产、分发与管理,依托公司创意、设计和内容制作能力,结合长年积累的CG特效、人机交互、裸眼3D、全息影像、5G云XR、AI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手段,公司的产品及系统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城市文化体验、数字展示、文化旅游、广电MCN、新零售体验及数字艺术消费等众多领域,公司将以5G“新基建”为战略基石,加强5G后端应用,加大对5G实时云渲染,全息现实,VR、AR、MR,4K/8K超高清视频等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投入,强化数字文化IP的开发、打造及运营能力,巩固数字内容的生产制作及场景供给优势,力争成为全球新媒体数字科技的超前引领者及优质数字内容全渠道服务商。
凡拓数创(301313):专注研发3D可视化技术的优势,凡拓数创为客户提供数字展示一体化服务,包括3D数字内容制作、VR/AR展示等,业务范围涵盖产业地产、园区、商业综合体等领域。
CG之丝路视觉(300556):基于CG、VR、AR等数字视觉科技应用,丝路视觉提供以创意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创意服务,包括设计可视化、数字营销、展览展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布局视觉前沿科技应用研发,覆盖VR/AR/MR(丝路视创)等新型数字化基础建设的数字视觉技术应用研究,赋能产业新一轮数字化升级。
AIGC之视觉中国(000681):公司旗下“元视觉”艺术网共发行已收录入“元视觉”艺术网“AIGC”专辑的艺术作品17件,AI斯坦主题系列作品200件;并与腾讯会议达成合作协议,入驻腾讯会议应用市场,为腾讯会议用户提供包括插画、摄影图片、动态图片以及AIGC-人工智能生成图片在内的各类虚拟背景图片。
VFX之海外公司工业光魔(ILM):ILM不断推动视觉效果发展,从掌握蓝屏摄影、哑光绘画、模型和微型建筑的传统艺术开始,ILM推进了光学合成艺术,并率先发展了运动控制摄影、数字合成和许多其他效果技术的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ILM在故事片中使用计算机图形和数字成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开发了变形、包络和胶片输入扫描技术等突破性技术。最近,ILM推出StageCraft实时虚拟制作平台和StageCraft主导的舞台,让故事讲述者在如何计划、开发和捕捉方面拥有灵活性。
CG之海外公司数字领域:精通于粒子系统以及真人CG结合。
2.5 卡梅隆打造阿凡达IP价值几何?打开人类想象力新篇章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天生具备文化属性和情感认同价值。新一代的年轻消费群体,作为数字化世代的原住民,对IP的天然接受度、想象力和创造力,亦在不断突破人们的固有认知,并拉动整个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化。IP的价值观与当下社会意识及目标群体推崇的文化属性之间的契合度,是决定IP成功与否的关键基础条件之一。
卡梅隆打造的阿凡达系列,从第一部到第二部,其凸显的精神内核是超越种族、超越国别的,同时利用新技术如VFX等构建想象中的星球(潘多拉世界),再一次带领观众走进卡梅隆打造的宇宙,是人类想象力极致的体现,是前言技术的窗口,进而树立了阿凡达IP走进大众心智标杆。
从IP方法论角度看,IP的主体、感知、运营三角度看,阿凡达均具有,从构建主体中阿凡达是想象中的远在2154年的潘多拉星球,可自由构建人物属性及世界观;IP感知维度中通过身高3米的蓝色类人生物Na Vi人外形给与视觉冲击,电影未正式上映之际,其相关人物IP的手办已推出;在IP运营中,时隔十年以上的阿凡达第二部电影推出,从时间维度已打造其一个世代的情怀。
纵观中国票房的发展趋势,我们看到全国分账票房从2009年的62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428.6亿元,2019年破500亿元,2020年由于疫情因子致当年票房不具参考。
进口片对全国票房的拉动在逐步弱化,如下图所示,从2010年《阿凡达》在中国上映取得分账票房占比13.2%的两位数增速后,2011至2021年期间,进口片的头部单片分账票房均在个位数占比:
第一,进口片对观影热度的号召力仍在,但由于审美疲劳下部分影片的内核同质化致单片对票房的吸金能力走弱;
第二,娱乐供给看,媒介如短视频、小红书、微博、微信朋友圈对对影片的口碑传播会影响未观看人群的选择,同时有限娱乐时间中新内容供给增多,可选项增多对其产生分流;
第三,国产片的质量在逐步提升(中间有波折,但仍有黑马)。
从时间成本维度看精品化是内容产品获得较高回报的核心,全球化的大背景是经济后盾下的文化传播(迪士尼的全球发行能力的前提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叠加迪士尼自身原创内容资产的累积);系列化是一把双刃剑,系列化意味高期待,如何保持续的高质量输出即回归到精品化的维度。
2022年是后疫情时代电影市场的恢复之年,进口片也陆续顺利上映,但2022年也是二十大召开年,外部事件也对电影市场带来波动,展望2023年,低基数叠加内容定档的常态化,同比增长可期,企业端博纳影业在2022年顺利上市,电影市场有望涌现更多主流价值影片,为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媒介变迁下触达内容更加便捷,但线下观影带来的体验经济具有差异性,线下观影体验的核心来自优质内容的供给,国产影片与进口片有望双轮驱动2023年全国电影市场。
政策端,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聚焦建成电影强国远景目标,指出“十四五”时期电影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努力实现市场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市场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国产影片年度票房占比保持在55%以上,到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结构分布更加合理,电影产业链条延伸拓展,电影消费模式创新升级,电影综合收入稳步提高。
聚焦 2035 年建成电影强国的远景目标。
若10年周期看,新技术的产生驱动新体验经济,传统的影院的观影功能在10年后也许会被另一种体验所取代或者不是核心功能,但电影院的物理存在是无法替代。
内容是流动的,优质内容的分发渠道可线上也可线下,若从5-10年维度看(2025-2030),院线作为电影内容主要传播的属性预计在新技术驱动下实现升级,线上与线下的边界也将模糊与融合,内容分发体验方式也有望实现融合,助推线下院线市场的扩容。
投资维度:
第一维度,可关注阿凡达电影直接受益的发行方(中国电影)、以及(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博纳影业)为代表的院线三剑客;
第二维度,可关注深耕打磨精品内容作品内容企业(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奥飞娱乐等);
第三维度,可关注因阿凡达IP打开想象力叠加新技术应用,驱动VFX、CG、AIGC等技术应用不同场景增加体验的标的如(风语筑、锋尚文化、视觉中国、丝路视觉等)。
文化传媒互联网新消费行业的发展是伴随内容与新媒介融合以及新用户圈层需求的共振,精神内容需求伴随物质满足后不断提升。
从内容到媒介再到新世代用户均在助力中国文化强国的实现,电影作为文化强国的分支,从供给与需求两端叠加新技术驱动,均有望持续受益行业的修复与新增。
电影行业增速放缓风险;后疫情下回暖进展低于预期;优质影片供给的风险;个股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电影等项目延期上映导致业绩波动风险;影院运营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屋租赁到期的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等。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来自:
12月15日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发布“虚拟孪生-元宇宙协同建模仿真方法研究”的军工需求公告,于是乎A股市场诞生了 “军工元宇宙概念”。
一、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又称数字双胞胎、数字化映射、数字镜像,指以数字化方式拷贝一个物理对象、流程、人、地方、系统和设备等。数字化的表示提供了物联网设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运作的元素和动态。数字孪生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软件分析与空间网络图像集成以创建活生生的数字仿真模型,这些模型随着其物理对应物的变化而更新和变化。
元宇宙的场景更多是未来数字化、智慧化时代的一种新的富有想象力的描述。未来的数字化、智慧化时代,包括物联网时代,物理世界需要虚拟化,即三维的虚拟世界,数字孪生是一个底层技术。
数字孪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场站的综合集成应用,是实现场站数字化治理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
据通讯技术领域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称:“到2021年,超过一半的大型工业公司将会采用数字孪生技术,从而使这些组织的整体效率再提高10%。”
二、上市公司
观想科技(301213)
装备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公司核心技术,已应用于公司软件及产品。
VR模拟训练技术是公司未来储备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中拟定应用领域/产品的一个基础。
公司暂无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民用工业、智慧城市的研发项目。
赛摩智能(300466)
公司的智能工厂、智慧电厂和设备远程诊断等业务涉及到数字孪生,其中使用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工厂\智慧电厂的建设中已经有项目落地,国电民权电厂的智慧电厂建设中已使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全厂建筑与设备虚拟化,包含:升压站、汽机房、集控楼、锅炉房、脱硫塔、煤场等全区域全设备,对电厂各系统和设备的外观、工艺流程进行三维实时在线展示,直观的显现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报警情况。数字孪生与分散控制系统(DCS)、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管理信息系统(MIS)及视频监视系统(VMS)对接,进行可视化的设备控制和信息管理。
华中数控(300161)
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开发智能数控系统,建立了数控机床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和人-信息-物理系统。
华力创通(300045)
华力创通系统仿真事业部聚焦于Digital Twins为特色的智能制造(工业4.0)、虚拟现实2.0为主要特色的系统仿真大集成服务解决方案,作为西门子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受邀参与西门子大中华区大会和西门子“工业4.0 创新实验室” Digital Twins /Digital Thread 业务的联合展出。
在智能制造业务中,结合军民融合服务中产生大量的需求,华力创通系统仿真事业部采用七个维度对智能制造的业务进行了拆分,形成相应的Digital Twins 解决方案。
公司的数字孪生技术主要聚焦国防军工、智慧院所、智能工厂、智慧企业等领域,公司已经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参与了某数字化工厂的示范项目、某装备一体化测试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某虚拟现实项目,数字孪生技术已经应用到飞机制造和高铁制造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延华智能(002178)
以BIM〔建信息模型为支撑),建立共享和传涕医院相关信息的数字孪生模型。
清新环境(002573)
参股的必可测在数字孪生领域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面:1、单一设备的数字孪生:建立完整的设备三维模型,提高工厂的设备管理水平。2、工厂级的数字孪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三维技术,科学建立工厂业务流程系统,实现以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
汉威科技(300007)
数字孪生技术为公司参股子公司泰瑞数创的核心技术,泰瑞数创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孪生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技术业务覆盖基础三维数据采集、三维仿真建模、语义化大数据处理、数字孪生应用平台等数字孪生全流程,并在自然资源、智慧城市、智慧工业、安监应急、城市住建等多个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佳都科技(600728)
公司致力于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的研发应用,认为数字孪生将是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现实场景进行3D数字建模,叠加人、车、物、行为等多维信息,从而打造一个虚拟现实世界,为各场景生产运维人员提供更直观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协作方式,目前已在应急管理、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等领域落地。
截至目前公司在数字孪生技术研发方面已申请了16项发明专利,其中5项取得专利授权或授权通知;获得11项软件著作权,包括“三维实景复制引擎软件”“AR三维实景融合技术平台”“AR全息可视化软件”等。
达实智能(002421)
达实智能推出“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医院后勤管理技术创新”方案。
中国建筑(601688)
实现建造数字化全过程管理,最终实现资源全面共享模型,做到“数字孪生”的建筑理,代表着国内建造领域的最高镜像,引领从BIM走向CIM(City 科技水平 Information Model)的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丝路视觉(300556)
全国性的专业数字视觉综合服务供应商,立足于视觉科技与应用行业,专注于CG应用领域,以创意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创作,将CG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创意设计能力,为建筑、设计、展馆、广告、动漫、影视、文体娱乐活动等行业的客户提供涵盖CG静态、CG动态、CG视觉场景业务的数字视觉综合服务。
公司对新兴技术在数字视觉领域中的应用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对于包括大数据可视化、“数字孪生”技术在内的前沿技术,公司将积极探索其在各类场景中的运用;
控股子公司提亚数字科技副总经理何永林《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效率》介绍了提亚数字参与了很多数字孪生的项目
今天国际(300532)
数字孪生管控系统是公司核心产品,已实现批量销售。
银江技术(300020)
公司的城市交通大脑运用到了数字孪生相关技术,但我们认为此项技术在业界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且公司已将该技术运用到相关产品中,故请您更多关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主营业务发展。
公司认为应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并依托此实现城市大脑领域相关业务的增长。公司的杭州交通大脑、沈阳健康大脑、上海司法大脑目前在样板城市运营应用状况良好,并得到了相关部门以及市民的认可。
盈趣科技(002925)
公司基于“UMS 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平台”构建了生产机器人,可实现生产线作业流程的虚拟仿真以及真实设备动作状态的实时同步,实现虚实生产线之间的信息反馈与交互等,目前公司已完成项目原型的设计。此外,公司基于UMS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生产线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也获得了2020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公司参与了《元宇宙术语与传播规范》起草工作
中衡设计(603017)
持股21%的园区测绘在数字孪生城市中具有全要素数字表达、场景可视化呈现、数据融合供给、空间分析计算、模拟仿真推演、虚实融合互动、物联感知操控、综合运营管理、智能预警监控等多项能力,通过BIM数据、GIS数据、业务数据和感知数据的互通融合供给,具备全场景、全要素、全周期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精准映射能力,为城市现状、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和仿真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持有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12%的股份。光辉城市是一家建筑VR技术、智慧城市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商,其自主研发的建筑VR云平台Mars自2017年上线以来拥有12万设计师用户,为全国超过1500家设计院和380所建筑景观高校提供软件云服务,目前是重庆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众和科技(000925)
2021年9月24日公司正式推出时空大数据平台
近日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分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孪生镜像城市平台建设、BIM技术标准化建设、打造智慧城市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合作。
在2019年领投的浙江焜腾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生产的VCSEL芯片、制冷型红外热成像芯片、II类超晶格红外芯片技术中的中波制冷红外焦平面热成像探测器、超中波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等,可应用于虚拟现实、3D传感成像、无人驾驶等领域。
东方国信(300166)
公司在5G、VR、数字孪生已有布局,子公司厦门图扑自主研发的HT二三维可视化引擎,能够支持常见的虚拟现实设备(VR),已应用于虚拟营业厅、数字化工厂等相关项目。其中,数字化工厂项目中主要覆盖生产过程监控、设备点巡检、远程故障诊断、无人值守等典型工业互联网场景。
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双胞胎的炉体仿真系统及其方法
科大讯飞(002230)
2018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科大讯飞发布“城市超脑计划”,并确立了其“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目标。
“数字孪生城市”是指在物理城市的基础上,形成精准对应的数字化模拟城市。在数字化模拟城市里,系统将自动运转,辅助人类进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2020年中,科大讯飞携手51WORLD,为新疆陆港集团打造“丝路智港”数字孪生平台系统。
华星创业(300025)
数字孪生方面,SDN/AFV是网络切片关键技术,公司收购互联港湾布局IDC+SDN和云计算。
能科科技(603895)
数字孪生板块属于公司智能制造业务
公司在数字孪生方面2020年通过公开增发募集资金1.8亿元,投入 “基于数字孪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平台”项目,该项目包括基于数字孪生的研发协同平台、基于数字孪生的生产制造协同平台、基于数字孪生的运维协同平台、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技术支撑平台、适应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撑平台、适应产品全生命周期的VR/AR/MR技术支撑平台、协同平台的云部署方案;主要布局在国防军工、高科技电子与5G、汽车及交运输和装备制造四大行业
思特奇(300608)
公司的数字孪生还在研发阶段,还没有落地和产生相应的收入
中海达(300177)
公司下属子公司浙江中海达可提供数字孪生实景三维平台、倾斜摄影单体化建模、数字乡村、智慧枢纽、智慧校园、智慧市政等多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下属子公司都市圈是国内领先的时空大数据应用服务提供商,在大数据可视化、自然资源管理、智慧孪生城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应急智慧一张图以及数字园区/景区/社区/校园等领域具有较好的技术积累和较多实操案例
旋极信息(300324)
公司具备数字孪生等数字化技术
利元亨(688499)
利元亨已在众多项目中应用到数字孪生技术
利元亨数字孪生系统结合5G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可视化管理、预警和应急联动,保障复工复产的安全有序推进。目前,在以ATL,中兴为代表的新能源,ICT等板块高端制造TOP企业得以实施。
运达科技(300440)
公司有数字孪生技术储备和产品应用,对新兴技术将保持密切关注,探索与主业应用结合
公司参股子公司西安维德拥有军工资质并向军工单位提供航空类虚拟现实和数字孪生设备。
公司仿真业务的核心技术和原理是先进的轨道交通数字孪生技术。、
三、概念股
天永智能(603895)
公司2018年公告与迈思信息签署合作。
迈思信息发布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工厂平台
神州数码(000034)
公司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目前没有数字孪生和元宇宙业务。
广联达(002410)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构成为数字造价、数字施工、数字设计三大业务板块和数个创新业务单元。
公司打造自主BIM三维图形平台,主要作为各类 BIM 应用产品平台或软件的底层技术,支持用户通过二次开发接口 API 快速开发各种具体的 BIM 应用及服务,有助于填补国内自主三维图形技术平台的空缺,为国内建筑软件企业营造良好的BIM软件开发环境,促进建筑行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数字孪生是在BIM基础上,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BIM和工程建设及运维全过程,在时间维度上做精准同步,帮助建筑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规划、管理和预测。数字孪生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过程中。
茂莱光学涨停收盘,收盘价233.83元。该股于10点46分涨停,3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196.58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07%。
3月17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5672.91万元,占总成交额8.09%,游资资金净流出5236.14万元,占总成交额7.47%,散户资金净流出436.76万元,占总成交额0.62%。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VR&AR,光刻机(胶),激光雷达概念热股,当日VR&AR概念上涨3.48%,光刻机(胶)概念上涨2.6%,激光雷达概念上涨2.43%。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3月17日盘中消息,10点49分茂莱光学(688502)触及涨停板。目前价格233.83,上涨20.0%。其所属行业光学光电子目前上涨。领涨股为茂莱光学。该股为VR&AR,机器视觉,激光雷达概念热股,当日VR&AR概念上涨2.52%,机器视觉概念上涨1.73%,激光雷达概念上涨1.54%。
3月16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495.67万元,占总成交额5.05%,游资资金净流入1159.77万元,占总成交额2.35%,散户资金净流入1335.9万元,占总成交额2.7%。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茂莱光学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茂莱光学(688502)个股概况: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9665.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