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高铁概念股泰和新材(高铁概念股龙头)

发布时间:2023-04-21 09:50

中国网财经2月8日讯 高铁概念股午后持续走高,截至发稿,康拓红外涨停,天铁股份涨超5%,康跃科技、泰和新材涨超3%,凌云股份、春晖股份涨近3%。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文坡近期对泰和新材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氨纶拖累Q3业绩,芳纶进击空间广阔》,本报告对泰和新材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7.24元。

泰和新材(002254)

事件 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03亿元,同比下降14.60%;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58.31%。其中,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环比下降26.40%/5.05%;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环比下降95.39%/90.78%。

氨纶售价下跌、成本抬升致公司Q3业绩表现不佳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4.60%,营业成本同比增加6.75%;Q3公司营收同比/环比下降26.40%/5.05%,营业成本同比/环比增加5.32%/8.78%。Q3公司盈利下滑主要系氨纶产品售价下降、成本抬升所致。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1-7月我国氨纶生产企业持续累库,7月底库存最高触及47天,8-9月份逐步去库。考虑到氨纶行业高成品库存以及原料采购备货周期,实际生产成本与前期高原料采购价格相关;Q3氨纶需求低迷,价格重心大幅下移,叠加成本影响,氨纶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目前氨纶价差底部好转,双基地布局巩固龙头地位 10月28日,以市场价计,氨纶价差为13233元/吨(不含税),较Q3均值提升了23.65%,自景气底部向上反转。公司拥有烟台、宁夏双基地,氨纶产能居国内第五。上半年启动了烟台园区搬迁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宁夏园区氨纶新项目的建设。公司宁夏氨纶项目单吨成本较烟台低2000-3000元,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将提高新产能竞争力。此外,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与产业链各方合作,保持行业相对竞争优势。

芳纶发展前景广阔,公司业务版图加速扩张 一方面,防护工装、防弹防护、5G建设等领域将带来芳纶增量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进口替代和加大出口的方式将扩大公司在对位芳纶存量市场的份额。8月3日,公司非公开发行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通过募集资金,公司芳纶项目有望加快扩张步伐。若规划产能均如期投产,至2024年公司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产能将分别达到20000、21500、3000吨/年,实现国内龙头向国际龙头的跃迁。

新兴业务稳步推进,未来成长可期 公司锂电池芳纶涂覆制膜3000万平/年中试生产项目已启动,预计年底建成,2023年上半年实现规模生产。中试线产品验证后,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建设步伐。据高工锂电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对应隔膜需求约295亿平米,假设涂覆渗透率70%,对应涂覆隔膜市场需求200亿平米,未来芳纶涂覆隔膜渗透空间广阔。此外,公司莱特美智能纤维项目已于年初投产,首期生产线产能500万米/年,满产后预计产值5000万元以上,目前正与下游多领域龙头开展合作,推进应用场景设计开发。公司纤维绿色化处理技术具备环保、高效等特点,有望颠覆印染行业,目前首个4万吨/年的示范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随着上述新兴业务的稳步推进,公司有望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未来成长可期。

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7.2、52.5、65.8亿元,同比变化-15.6%、41.3%、2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2、8.42、11.0亿元,同比变化-55.2%、94.6%、30.7%;EPS(不考虑股本稀释)分别为0.63、1.23、1.61元,对应PE分别为28.0、14.4、11.0倍。看好芳纶需求增加、进口替代,以及芳纶涂覆隔膜广阔渗透空间等方面带来的投资机会,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招商证券周铮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7.66%,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6.3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8.32。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0家,增持评级3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2.93。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泰和新材(002254)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重返8000亿元的消息让高铁板块再度活跃,概念股有哪些?股助手为大家作盘点。

A股经过“四连跌”后,今日迎来久违的大反弹,其中高铁概念板块异常抢眼。

消息面上,中国铁路总公司人士确认,“在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和基建潮加速推进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重返8000亿元以上。”未来三年中铁总计划新购置货车21.6万辆、机车3756台。其中2018年购置货车4万辆,机车188台;2019年购置货车7.8万辆,机车1564台;2020年购置货车9.8万辆,机车2004台。这些机车车辆采购金额超过1500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高铁板块全线大涨,中国铁建、晋亿实业、晋西车轴、时代新材4龙头股涨停。

为方便大家投资选股,特对高铁概念股作盘点,供参考.

更多投资机会解读+投资干货分享,敬请关注股助手(ID:guzhushou)!

温馨提示

行情不好,就要多学习!

股票投资必读的31本经典名著(赠:电子书+笔记),已为大家整理好了,

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领取!

 

7月8日,世界银行在最新《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自2008年以来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超过2.9万公里,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的总和,其中世行贷款支持了2600公里的中国高铁。

报告认为,中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高铁体系发展提供了清晰框架。与此同时,凭借设计和程序标准化,中国建设高铁成本约为其他国家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二。这其中长期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化是中国高铁成功的关键要素。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人口较少的国家需要仔细选择线路,将连通性改善带来的广泛经济社会效益与财务可行性进行平衡。

这份报告特意指出两个点,一个是据估计中国高铁网的投资回报率为8%,远高于中国和其他多数国家长期大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资本机会成本。其中控制成本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设计和程序标准化,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成本为平均每公里1700-2100万美元,约为其他国家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二。

世界银行点赞了中国高铁产业的回报率和成本控制,同时中国在新规划之内,建设的热情不减。

一直以来,交通运输设施完成投资额在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中的比重都是最高的,超过30%。近五年 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更是维持在高点。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在未来五年内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8000亿元左右。

在地位上,根据国家统计局近几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

今年以来,新一期的投资建设潮即将来到。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下半年到2019年,27个高铁项目将开工建设,计划投资额超过10000亿元,为历史最高的计划投资额。

从增速来看,铁路方面,今年前5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11%,高于固投和基建增速,4月单月增速高达21%,轨交从去年7月份以来,批复金额达万亿,预计今年进入订单密集招投标阶段。而在高铁方面,其中有27个高铁开工项目,最主要的目标是要推进“八纵八横”高铁格局形成。

所以这其中最受益便是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为代表的基建股,从申万铁路建设指数来看,从2015年上一波建设高峰期的指数高点一路下滑,已经经历近3年的盘整期。

对应的估值来看,该指数对应当前的PE为7.73,基本上回到2015年之前的位置。所以,在当前投资额上升的同时,不排除未来的基建股或许会有一波行情。

另一点,世行报告指出在中国,高铁与汽车和航空相比在1200公里距离内具有竞争优势,票价只有其他国家基础票价的四分之一,使高铁得以吸引各个收入阶层的乘客,乘客量一年超过17亿人次。

具体指出,高铁二等座票价每人每公里0.46元,一等座每人每公里0.74元。这样的售价令中国高铁在1200公里距离内,相比汽车和飞机具有竞争优势。

不过问题是中国高铁建设热情依旧非常高,但是背后隐藏的难盈利问题突出,主要在于铁路运营能否盈利主要在于密度(单位里程上的客运周转量),京广线及其以东的高铁由于人口密度大,均具备盈利的可能性,但是其他地区的则非常困难。除了客流量,高铁是否亏损也与修建、运营成本巨大,造成的每年计提折旧、财务费用支出较高有关,一些高铁线路收入难抵过高的成本就会造成亏损。

但是高铁建设对于地区的GDP拉动效应非常明显,这也是建设热潮并未停息的原因。

对应国外的高铁价格,国内的高铁价格是否具备提价的空间呢?

国内高铁的定价实施的是按照距离定价以及递远递减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在原定基础票价的情况之下,单程500公里以下无折扣,500-1000公里部分打九折,1000-1500公里打八折。而在2017年高铁就已经有一波提价,具体为一等座上调7成二等座上调3成。

这样的提价对于整个高铁产业链来说是一个利好,其中高铁的龙头股中国中车在2017年年底也是走出了一波行情。

小结: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充分的肯定中国高铁建设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无论是从回报率还是未来的发展来看,未来的潜力仍然存在。对于市场来说,中国高铁产业链暗藏的投资机会同样不少。

[高铁概念股泰和新材(高铁概念股龙头)]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9242.html

tags: